11月 20, 2021

如何自察及警覺被別人看似慈善或好意的行為進行勒索


  

作者:許道清 (Tao-Qing Hsu)

 

佛教布施乃基於慈悲、智慧及「三輪體空」的意涵


在學佛的過程中,第一功課就是學習慈悲、智慧與布施。對於初學者來說,慈悲與智慧往往從慈善的布施行為開始。布施就是無條件給予的意思。要特別注意這一點,無條件。無條件也包含沒有期待對方回饋的意思。也是不求回報的意思。

 

在佛陀的教法中,布施行為必須基於慈悲與智慧,這個慈悲智慧的基礎在於「三輪體空」。所謂「三輪體空」有幾種含意:

 

第一:即了解,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這三者,合稱三輪。這三者皆是由因由緣而來。有因有緣才構成這三者的結合。當無因無緣的時候,這三者就不會成立。因此說其本質是空,即體性是空。所以,在實作布施的行為,必須練習將這三者觀空、化空。同樣地,如果我們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們也應當這樣修行練習。

 

第二:一位學佛者,當深入了解「三輪體空」的含意,於觀空化空這三輪之後、能夠不執著於,也就是內心不掛礙於,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這三者。秉持這樣的深意修行布施,作為一位修行學佛之人,才能無條件地,無期待地,修行布施的行為。我們的心中才不會在意別人「是否欠我們甚麼」,「是否需要償還我們甚麼」。我們的內心也不會惦記物品的貴重。當我們內心空無一物,內心就沒有任何的罣礙,就不會莫名地生起煩惱。我們自然就不會無知地去對別人情緒勒索,或不識相地去向別人討人情。

 

同樣地,如果我們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們也做這樣的觀空修行,將此三者化空,我們就不會掛礙於「我欠著別人這件事」或「我欠人家多少人情」,內心才不會因此糾結,受到束縛,進而能夠避免人家暗黑惡意的情緒或假性(偽)道德的勒索行為。當我們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在修行「三輪體空」,並不表示我們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表示我們就不知感恩回饋。而是基於智慧與慈悲的理性基礎上,我們明辨是非。當對方無條件布施於我,我當無條件接受,並將這份感恩之心,無條件地回饋報恩於廣大眾生,將之昇華於無形。基於慈悲與智慧,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能避免心胸狹隘計較之人所作的勒索行為。

 

第三:「三輪體空」的廣義,更包含「無欲」、「無求」、「無作意」、「無私」、「無思」、「無念」。也就是「緣起性空」、「隨緣廣施」。修行學佛進入這樣的境界,自然能夠體會佛教修行之美,即心解脫之無上意。這就是我們修行學佛透過「布施」而做的深刻的實踐。

 

以上是作為一位修行學佛之人所必須做的修行與觀修。這是在要求自己,而不是在要求別人。我們無法要求一位沒有修行學佛的人去理解及實踐「三輪體空」。換句話說,我們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內心和行為,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內心和行為。

 

對佛教布施意涵一知半解的眾生傾向錯用布施行為,而將其錯誤解讀為互惠行為,進而自造罪業。


當然,對多數的社會大眾來說,他們並不清楚佛教布施的深意。當他們有著深沉的心機,他們卻懂得如何運用社會交際技巧,看似善意地給予對方一些好處,例如,請對方吃飯、贈與一些物品、看似善意的關懷,看似處處為對方著想,藉此將對方套入陷阱之中,再以情感或假性(偽)道德向對方進行勒索,以達到其自身想要達到的利益的目標。他們深知「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道理。意思就是說,當這個人吃了他人給的東西,拿了他人給的東西,這個人就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要求。這成了這些心機深沉的人的手段,以看似好意的慈善或布施的行為來向他人索取更龐大的利益。也就是說,這些心機深沉的人懂得運用這種手段,請對方吃飯或讓對方收受贈禮或物品後,讓對方因此感到欠了人家的人情,而難以拒絕人家的要求。

 

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或是對修行學佛一知半解的人,他們沒有深修佛教布施「三輪體空」的涵義。他們就有可能錯誤解讀布施的意涵,而恣意利用布施的行為作為手段,並錯用布施的行為來達到獲取個人利益的目的。換句話說,這些人是以有條件為前提,有期待利益回饋的意念心在進行看似慷慨布施的行為。並且,在他們心中算計著如何以最小的開支來獲取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利益回饋。一旦,現實的利益回饋並沒有達到他們內心所盤算及設定的利益回饋的目標,他們邪惡的本質就顯露出來,並會因此惱羞成怒,甚至做出傷害對方的行為。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內心自我糾結、自我受困及自我束縛的情結。這種自以為是的聰明的行為,事實上,在明白智慧的修行人來看,這不是一種聰慧的行為,反而是一種自私的行為,甚至是相當愚蠢的行為,這其實是在自造罪業,而他們自己不知道這麼一回事。


舉例說明錯用布施或錯用互惠原則的下場


話說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已在某企業當高階經理的男士,我們暫且以A稱呼他,他圖謀國家體制內公務機構的高階管理研發主管,這職位能讓他的名望和薪資更上一層樓,但是,他個人的專業背景不足,因此,他希望透過決定這職位人選的相關專業審核人員的推薦以獲取這個高階職位。於是,這位男士A,他找到兩位相關的決策核心的審核人員。這位男士A刻意隱藏自己的意圖並很客氣地向對方提出飯局的邀約。這兩位一男一女,我們暫且以代號BC稱呼他們,他們沒有聯想到其他意圖,於是就答應赴約。飯局結束後,這位男士A提出他的意圖,他希望對方能夠保證推薦他獲得這高位,然而,他卻被BC 拒絕了。這位男士A惱羞成怒,他竟當場爆打BC。最後,這位男士A不但其意圖沒有達成,還被BC控告傷害他人。

 

佛教布施之善因善果來自自我真誠修行,並非動心機刻意向外攀緣求來。


佛教中布施得善報,得到回饋,這有有形的回報,即財富;有無形的回報,即智慧。這種福報不是人為動心機、動心念刻意求來的,也不是人為盤算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機緣到了,這個善報因緣就自然呈現了。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不努力,它就會自然發生,而是我們仍然必須在我們個人的道德修持及世間專業領域積極進修及實踐。這是一種自我要求,而不是向外攀緣的現象。


認識人際交往技巧的陷阱及負面影響 


可惜,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卻用盡心機,處心積慮,謀算以小搏大,透過施與對方小恩小惠(例如:送禮),而圖謀更大的利益回報。這種有心機的深沉圖謀,許多人會在官場上、商場上、職場上或一般人際關係上運用。俗稱「搏感情」(意思是盡最大的努力,獲得的友誼),是一種人際交往技巧,卻往往被有心機的人錯用。或許,有些憨厚的人礙於陌生的情面,可能會買單,讓這些有心機的人達到目的。但是,如果將這種手段錯誤地運用在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上,或有交情的朋友上,最後都會導致彼此關係的疏離,甚至從此不相往來。人家看清楚這種人的真實面目,怎麼可能再跟這種人交往?如果是您,您願意跟這種心機深沉的人再繼續交往嗎?

 

您知道嗎?這種俗稱「搏感情」的手法,在官場上,在商場上、在職場上,在一般人際交往上,錯誤運用後,最後都搏到哪裡去?都搏到犯罪去了。就是這位心機暗沉的人拖著一群人犯罪進牢裡去了。這種往往障礙於人際交往情面而不辨是非,在我幫你、你幫我的情況下,最後就構成一種集體犯罪行為。這在新聞上經常可以看到相關的社會新聞報導。

 

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是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


一般人際交往技巧是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禮尚往來。這個交往的基礎是基於平等的原則。透過平等互惠的交流,不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減少彼此誤會,也達到彼此相互協助、相互提升知識與智能,讓彼此的關係和諧,彼此的個人能力及生活經濟水平都能相對提升,達到彼此正面性的、積極性的互助互利的對等的效果

 

自私自利的人實際運用的是不平等的互惠原則


可惜,對於一位心機深沉的人,他們會誤解並且誤用人際關係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則。他們以為自己在運用人際關係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則,其實自己內心已經參雜了許多不單純的動機和意念,並且已經存在自私利己,且存有對他人不平等的利益要求。他們看似善意的慷慨,看似惠他的舉動,其實帶有深沉謀算的利己動機,最終的目的其實是損害別人的利益,以求自己獲得巨大的利益。這其中的彼此關係,看似互惠,其實已經存在嚴重不對等的關係。可惜這位被心機深沉所操縱的人,當下卻不明白這一點。而這位心機深沉的操縱人當然不會清楚認知平等互惠原則。


提醒 


作為一位修行者,當對以上所提及的一切覺察和警惕。如果修行者以單純的心態修行學佛,並以「三輪體空」的涵義看待這些心機深沉的人的布施,就容易讓自己步入這些心機深沉的人所設下的陷阱之中並因此被勒索和陷害。話說有一位知名的人出家學佛,當她學到一定程度之後,她自己開設佛教道場。她有一位女弟子經常布施金錢供養道場和這位法師,並且很熱心地說出要捐出多少錢幫忙這位女法師成就廣大的佛教道場。但是,這位女弟子說她需要使用她公公的土地向銀行借錢,並且需要這位出家女師幫忙,當保證人並簽立本票。這位出家女師基於與這位女弟子的熟識交情,不疑有它,就信任這位女弟子。這位出家女師就當保證人並簽立本票。結果這位女弟子竟然跳票逃跑,導致這位出家女師背負龐大的債務。我觀這位出家女師的原始動機是單純地想要弘法利生,成就佛教道場。可惜她卻被這位心機深沉的女弟子所設計和陷害。當然,最後這位慈悲的法師為了避免她這位女弟子再去設計陷害其他法師,因此,痛下決心對這位女弟子向法院提起告訴。

 

當然,無論您是不是一位修行者,都要對此有所覺察和警惕,避免掉入別人所設的陷阱而被勒索。更要警戒自己,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任何心機的行為,以求自私自利的行為,我們應當避免,以免自造罪業,傷害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