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31, 2020

不要以慈善之名,行勒索之實。


作者: 許道清 (Tao Qing Hsu)


最近看到一則報導,有位婦人向一位地主租一塊地,用來收容流浪狗,透過網路宣傳,一傳十,十傳百,在網路上相當知名,也因此獲得許多善心人士捐贈狗糧及捐款。此後,她竟被爆料出帶狗去看獸醫,故意欠繳醫藥費。更爭議的是,她竟偽造地主的同意書,故意侵佔地主的土地。更扯的是,她竟在網路上公開感謝地主捐贈土地,讓流浪狗終於有個家。讓我驚訝,這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又為什麼她會這樣做呢?

我想,她願意收容流浪狗的初發心,必然是出於一種善心及同情心。也許收容流浪狗讓她產生一種興致,就愈收愈多。然而,她沒想到的是,收容這麼多流浪狗,牠們的生活開支,餐費及醫療費用也是相當高的。透過網路宣傳,大家的愛心蜂擁而至,捐款及物資陸續進來,本來是一樁美事。這時,如果人的內心不再純正善良,就會走偏而起貪意。這位婦人顯然如此。故而有後續侵佔地主之地。

人的一念心,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為善或為惡,在自己一念之間。定力修持不足,慧力不夠,就容易顯露惡性的貪念。很多修行人,慈善團體及宗教團體,他們的初發心都是一念之善,因而,無論在財力和勞力上,能夠受到眾人的支持,進而發展出一定的規模及組織。然而,一旦組織變得龐大,各種支出及開銷也變大了。這時,也將人的胃口養大了,各種貪念也就隨之而來,而鬧上新聞。

非營利組織的發起人,其原始的理念必然是善意,但是,當組織發展到最後,這些發起人是否還能堅持當初的善意及理念?很多接觸過這種團體的人,如果進不了組織內,成為組織內的核心人員,是不是也有一種被以慈善為名,而被行實質勒索的感受?如果我們是局外人,我們被他們的慈善感動一次,為何無法再持續?

善的行為只是一種表徵,它是會隨著因緣而生滅的。很多人無法深入接觸佛教,卻能接受一些外教的慈善與宗教,是因為他們主觀性地認為行善能為他們帶來福報。換句話說,他們執著在[有]這一部份。有什麼?有善行,有善報,這會讓人心中有快樂。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深入去剖析人性,我們會發現,這樣執著[有]的心理,如果沒有節制,最後,就會[有]貪意。如果我們學佛,這個我們不能不覺察。

慈善之行很好,佛陀亦相當鼓勵初學者多行善舉。然而,我們當深自警惕,不要以慈善之名,行勒索之實。臺灣有一些合法的宗教團體,也有這種現象。這些宗教團體組織,甚至已經發展到各大學及國外。他們所用的話術,也千奇百怪,信者恆信。

無論如何,我們謹記佛陀的教悔,佛教的是著重在內心的修持,任何現象只是一種生滅變化,包括,養流浪狗這種善行。如果心不純正,養流浪狗也只是一種表象,說是善行,實際卻是欺世盜名,自欺欺人。其它事相,我們亦可藉此推理了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