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4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第十四章:詢問善與大
沙門問佛陀:“什麼是善良? 什麼是最偉大的?“佛陀回答說,”把道進入實踐並遵守真理就是善良。 結合願望和道是最偉大的。“
善與至大在不同信仰中的含義可能有不同的解釋。 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接受,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 不管是什麼,我們都不要被任何觀念所”綁架”,包括佛的觀念。為什麼?佛陀在《金剛經》中說,他一生中沒有說任何佛法。可是,明明他就講了49年的佛法。
當我們深入佛法,我們就會明白,佛陀的教法是由淺入深,也根據不同根器的眾生而說不同的佛法,如果我們一直將自己”綑住”在佛陀所說的淺義當中,我們就無法深入佛陀更深奧的精髓。我們必須明白,如果我們將自己的程度限定於此,那是我們自己的無知與損失。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講說的佛法,就是非常深奧的佛法。
在佛的觀念裡,他說實踐道行並遵守真理是善。 而志與道的結合最為宏大。然後,我們可能還有其他問題。 什麼是道,什麼是真理?
這是問題中的問題。
它讓你感到困惑嗎?正如我們之前解釋過什麼是道,“道”是由漢字音譯而來,然後,它的含義被擴大到任何教育系統或理論,或任何信仰的任何教義。在佛教中,我們可以將“道”分為三種由窄到寬的含義或解釋。
道的第一個含義或解釋
道的第一個含義或解釋由釋迦牟尼佛在第二章中定義,這也是佛教中一切的基礎,也就是所有佛道的根基,如下:
第二章 斷欲絕求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第二章:切斷慾望,不要求
佛陀說:“那些走出家庭,成為沙門,切斷慾望,消除愛情,認清自己內心的源泉,達到佛陀的深刻原則,實現不做法則, 內心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沒有把道在內心固定,也沒有收集業力,沒有思,沒有想,沒有做,沒有修行,沒有證明,沒有體驗連續的水平,但達到自己最高的狀態,被稱為道。“
更多解釋可以參考第二章:斷慾不求。
第二章之道為僧尼之本,道之功用為修行、自強、自行。 即使我們不是和尚、尼姑,也不代表我們不能接受佛陀所傳授的這種道。
如果我們能把這樣的道付諸實踐,順從或堅持真理,那就是善了。 而如果我們把我們的願望和這樣的道結合起來,那就是最偉大的了。
真相真理是什麼? 您可以參考「讓心安寧,不再恐懼和煩惱(更新於2019/07/11)」淺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立場上,對真理的解釋也不同。
因此,一定不要被任何解釋或真理概念所阻礙,即使是空性概念。
這樣的道不容易理解,更別說修行了。 所以佛陀曾經說過,地球上的眾生不容易受教,因為他們的惡業越多,福樂就越少。 換句話說,地球上的大多數眾生都缺乏慈悲、同理心和智慧。
歷史上,人類發生過很多戰爭和壓迫。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處於可怕的生活和苦難中的原因。
只有當人們完全理解和實踐第二章中定義的道時,他們才能理解和實踐以下道的含義。
什麼是志向? 在佛教中,志向是成佛。
道的第二義或解釋——菩薩道
道的第二個意思或解釋是菩薩道。
「菩薩」是什麼意思?
然而,當有人遵循佛道時,他還沒有完全開悟,心中還有一些煩惱和已知的障礙。 即便如此,他也能以慈悲之力救度眾生,解脫痛苦。
我們稱這種人為“菩薩”,以示尊崇。
在漢語中,我們稱他為“菩薩”(“Pusa”或“Busa”),它是由漢字音譯而來,它的原始語言也來自梵文。
那麼,什麼是菩薩道呢? 就是真正把第二章所說的道去修行的人。 並且在第二章所說的道的基礎上,他有慈悲的誓願和崇高的願望,以幫助和救度人們或有情眾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雖然這個人的貪、嗔、怨、痴、慢、疑等個人壞習慣幾乎已經徹底戒除,但仍有一些餘氣還存在,還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會給他或她造成小麻煩和障礙。
走菩薩道,不僅是對僧尼的意義,也是對學佛不離家的人的意義。 有些譯者用“居士”這個詞來稱呼學佛的非僧非尼。他們不是離開家庭去學佛。
同時,與和尚或尼姑相比,他們學佛的難度更大。
在佛經中,已證悟的居士,也是菩薩,稱為賢士。
這是《優婆塞戒經》中提到的。
總之,菩薩不僅在自己心中解脫開悟,而且還具有普度眾生解脫痛苦的慈悲力量。
所以,如果我們能把這樣的道付諸實踐,順從或持守真理,那也是善。 而如果把我們的志向和這樣的道結合起來,也是最偉大的。
在佛經中,釋迦牟尼佛提到了很多菩薩。 每個菩薩都有自己的名字,他們被認為是某種神或精神,因為他們有奇妙的精神力量。
其次,菩薩不是地球上的專利。
宇宙中有千千萬萬個世界,在不同維度的空間裡。
除了地球之外,在這樣的世界裡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菩薩。
也就是說,異界中有菩薩。
菩薩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概念或語言來幫助或拯救人類。 在佛教的觀念中,只要修行和談論上述的道觀的人,無論其信仰或名稱如何,都被認為是菩薩。
道的第三義或解釋——佛道
對道的第三個含義或解釋是佛道。
「佛」的含義是什麼?
當一個人已經完全證悟,通過大智慧解脫痛苦,知道一切真相的同時,內心不再有恐懼和障礙,也可以用大慈大悲的力量來救度一切有情眾生,從而讓他們從生死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我們稱這種人為“佛”,以示尊榮。
在漢語中,我們稱它為“佛”,它是由漢語音譯而來,其原始語言也來自梵文。
所以,一個人完全成佛,就是在佛道上。 那也意味著,他徹底擺脫了六道輪迴。如果我們成佛,我們真的在這樣的道中行事,順從或堅持真理,那就是善。
而我們的志向和這樣的道結合起來,才是最偉大的。如果我們的志向是學佛,那麼成佛、行佛道就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
在佛的教義中,有淺義和深義,有狹義和廣義。 因此,不要被佛陀所教導的任何一種意義所阻礙。 不管是什麼,只要能讓我們接受它,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最偉大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