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從小至大,我從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善良被人家利用」這回事。如果不是自己最近幾年經歷過這麼一回事,我還真不會認真去思考它。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或許我當感謝這樣的經歷,讓我個人的心智有所啟發和成長。今天我就從佛法的角度來聊聊這個問題。
世俗人以愚蠢又自以為是的方式在理解「離苦得樂」。
當我意識到我的善良被人家利用時,我的內心倒還不至於憤怒或恐懼,或是認為自己被背叛等等。我只是在想,當我面對身邊的親朋好友,我的心念只有一個,但願眾生離苦得樂,能夠真心誠意從修行學佛中讓自己脫離人生苦海,脫離生生世世的生死輪迴的苦海,進而得到生命平靜自由的快樂。我只有這麼一個單純的動機,這麼一個單純的心念。我沒有想到,我這樣的一個助人的動機和這樣利益他人的心念,竟然能夠被人家利用,作為他們謀求自我利益的方便,讓他們覺得有機可乘,用他們自以為是的方法”離苦得樂” (離開自己現世生活的被勞動之苦,而能夠得到自我利益上的快樂),這也真是讓我見識了。
修行學佛的本能在警惕自己,同時也在防範眾生造作惡因惡業。
我多年的修行學佛的經歷,讓我的思考點專注在「為什麼我的善良會被人家利用?」以及「為什麼對方會想利用我的善良?」。當然,對於一個修行學佛的人,我的直覺反應是「當對方有這種心機時,他們的內心苦不苦?」又「我如何做才能夠幫助他們?」換句話說,我關注的重點,不在於我自己是否受傷或被他人背叛與否,而是在於我不要再犯這種錯誤。也就是我不要再讓與我有因緣關係的人,去利用我的善良,造作他們自己錯誤的行為,而形成他們個人的惡業與惡因。
自我修行及教學功力不足,難以教化眾生。
當我在跟身邊的親朋好友相處時,我們當然不是師徒關係。他們不是以師之禮待我,我當然更不能用對待徒弟的方式去帶領他們修行學佛。更何況,他們很多在年紀上都比我年長。所以,很多話我只能點到為止,不可能深入教導。即使我點到為止,他們也領悟不出個甚麼東西來,我也只能感嘆自己教學的功力不夠,畢竟我也還在學習當中。
無知的眾生故意欺負修行學佛的人。
一個人會利用你的善良,這個人通常是跟你有接觸與交往的人,或是一個在某種程度上對你個人的背景情況有相當了解的人,甚至是關係親密的人。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的善良被這樣的人利用時,你會有憤怒、恐懼以及被背叛等等的受傷的感受。如果你沒有修行學佛的深厚經歷,你甚至有可能因為執著於自我的感受和情緒而憎恨對方,進而報復對方。這樣的感受與行為反而讓自己造作惡業,更加深與對方結下惡緣,這就不是良善的因果。但是,話說回來,有些心機頗深的人就是因為知道你修行學佛,不會有仇恨及報復的心理,因而更加有心來利用你。
所以,這時候良好的修行學佛的經歷可以幫助我們遠離這種受到傷害的煩惱與痛苦,同時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在無理智的狀況下造作惡業。修行學佛的成效在這種狀況下就可以顯現出來。這就是歷事與歷練。所以,讓我們回到主題:當你的善良被人家利用,你如何心靈重建?
當我們的善良被人家利用,從理解及實踐佛陀的開示中,讓自己受傷害的心靈重建。
在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佛陀就曾經開示: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
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
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
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弊。
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 。
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
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
而起大悲心。
這些開示我用簡單的白話來解說,意思就是:
在修羅道、人道及三惡道的眾生,也就是包含在這些道上的人類,許多眾生都是精神與心理上的貧窮,都是心智與知識上的貧窮,這種貧窮讓他們沒有福德,沒有福報,也沒有智慧。因為這樣不良的因與果,讓他們走入生與死的危險的道路上,就是走在活著的被勞役之苦的路上,就是走在沒有道德的謀生求財之苦的路上,以及走在種種厄運降臨的意外猝死或不能好死的死亡之苦的路上,這樣的苦如同生死之車輪一直輪轉一直轉,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直持續循環,沒有斷開結束的時候。他們深深地執著於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五種根所接觸到的一切人事物而激起的這五種的種種慾望之中。他們深深地愛著這五種慾望,就算為此五種欲望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覺得可惜,就好像犛牛愛著牠的尾巴一樣而失去生命。這些人以貪愛這五種欲望形成自我的傷害、弊端及惡業,因而自我蒙蔽自己清淨的本性,就好像自己的眼睛瞎了或者閉著眼睛,甚麼東西都看不見,就連自己最珍貴的自性寶珠都看不見 (自我清淨的自性寶珠能將自我的一切真摯的善願化現成真)。他們不向有大勢力能斷眾生煩惱的佛陀祈求慈悲與智慧,也不向佛陀祈求能夠斷滅生死煩惱之苦的佛法。這些人深深著入各種因貪愛五欲而產生的不正及邪惡的見解及見地之中。他們想要以貪愛五欲之苦及因此產生的各種不正及邪惡的見解之苦來捨棄現世生死之苦。因為這些沒有智慧光明的眾生,我(佛陀)因此為他們生起大慈大悲之心,傳授給這些眾生八萬四千種各種佛法法門,藉此來斷滅這些眾生八萬四千種各種煩惱與痛苦,進而幫助他們脫離現世及來生來世的生死之苦。
從修行學佛中救度自己的生死煩惱,進而有智慧地救度眾生。
佛陀這一段開示給我們一個非常良善的啟發及引導。甚麼叫做修行學佛?你將佛陀這一段開示用心了解及體會,自我省思後修正自己對人對事的觀念、態度及行為,也就是修正自己的五欲慾望及修正自己因五欲產生的錯誤的見解和行為,將自己的心意住在佛陀所開示的正確的知見上,這樣修心修行有一段時間及相當程度後,自己一切沒有智慧及沒有光明的煩惱與痛苦就會漸漸消減,自己的自性的光明與智慧同時就會慢慢顯現出來,我們就會像佛陀一樣對沒有智慧也沒有光明的眾生生起慈悲心,並於我們的自性中自然生起種種方便的方法來救渡眾生脫離生死煩惱之苦。
利用別人的善良來達到自我利益目的之人的因緣果報。
所以,從佛陀的開示中,我們明白,為什麼這些有心機的人會去利用別人的善良來達到自我利益的目的?這個因就是什麼?貧窮無福慧;深著於五欲;以貪愛自弊;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簡單來說,就是佛陀於《妙法蓮華經》中所開示:「貪欲為苦本。」﹝一個人的貪慾是個人生死煩惱之苦的根本原因。﹞那你說,這種人內心苦不苦呢?佛陀以佛眼觀這些眾生,發現他們的內心真的很苦 (儘管這些眾生表面上經常掛著貪婪的微笑),苦到怎樣的程度?甚至有一念想要輕生或真的跑去自殺都有可能。因此佛陀對他們生起大悲心。
因此,如果我們因為他人利用我們的善良而感到憤怒及恐懼,甚至感到內心受傷,那就是我們自己缺乏智慧及知識。現在我們知道,真正可憐可悲的其實是這些用盡心機去利用別人善良而達到自我利益目的的人。深入修行學佛的人對於這些可憐可悲之人並沒有存在可恨的問題。
慈悲心起,仇恨之心就消滅了。這是真正的利己,也是利他。
仇恨不會存在於一位深入修行學佛的人的心中。因為當我們慈悲心起,仇恨之心就消滅了。這是真正的利己,也是利他。這個“他”指的是眾生,包括那位利用你善良的人。為什麼是利己?慈悲能讓我們內心康健平和,不至於做出任何毀傷自己或惡意傷害他人之事。慈悲並不是意謂著去當濫好人,或是沒有自尊地被人踐踏,或是沒有底限和原則。慈悲仍是必需以智慧為基礎。智慧是能夠區辨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利敝得失及其不良的後果。同時,智慧也是一種能夠果斷地應用善巧方便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害後,並進而能夠積極地去幫助眾生啟發自性的慈悲和智慧。這是屬於自我昇華之後的沒有二元對立的無上智慧。
如果你的善良被人家利用,希望這些話語能夠讓你重新思考並內心堅強。讓我們用我們的慈悲與智慧,以及充分完整的世間知識,持續保持我們內心的善良與正直,讓世間更加美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