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31, 2022

第41章:正直真誠的心出離於慾望。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41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1章:正直真誠的心出離於慾望。

佛陀說:那些實行道的人就像牛載重物。當牠走在深泥裡時,牠累得不敢四處張望當牠脫離泥沼時,牠就可以休息了。沙門應該覺察到情感和慾望更多於爛泥。以正直真誠的心去思考道,可以避免痛苦。

 

什麼是修道?

 

什麼是修道?總而言之,就是修正我們的思想使其清淨,修正我們的心使其真誠、平和、穩定。同時,在空性的基礎上,讓我們的心保持在寂靜和平等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無需任何期待,我們的自然智慧就會被激發和發揮作用,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問題,解除我們的生死之苦。同時,它推動我們的命運一帆風順。這就是善緣。這是佛教的根本目的。其他的則是採用不同方式的方法,以達到上述目的。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佛教的根本目的,而這個人總是固守佛教的方法和任何表達、詞彙、詞句,那麼這個人就很難見佛性。同時,也為這個人達到上述基本目的增加了很多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學佛對這個學習者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為什麼? 一般來說,這種人會固守個人觀念,用自以為是的思想去處理任何事情。那麼,這樣的情況,就會讓這個人陷入這個人製造的問題之中。這就是所謂個人的憂慮和負擔,是今生的生死輪迴。這也是惡因,是生死苦的根源之一。

 

任何幫助我們從痛苦中解脫的方法,就像一艘載我們渡過生死痛苦之河的船。

 

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從佛教中學習如何過上穩定、輕鬆、平靜和富裕的生活。任何幫助我們從痛苦中解脫的方法,就像一艘載我們渡過生死痛苦之河的船。到了智慧的彼岸,此時此刻,我們還需要那艘船嗎?不,我們不再需要這艘船了。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放下方法,當我們達到生活的目的時,我們從佛教中學到了東西。如果我們已經到了智慧的彼岸,還背負著這艘船,那它絕對會成為我們人生的重擔。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放手。所以,我們學佛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分辨什麼是目的,什麼是方法。寂靜和空性的涅槃不是我們死後的狀態。通過努力學習佛法,我們可以在現在的生活中達到涅槃。

 

很多人不懂佛法。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佛法中的複雜難懂的方法,而沒有看到自己的清淨境界。讀佛經,思考佛所說的意思,佛教師父(上師)所說的,是學佛的基本方法。這是為了幫助我們進入我們心中的清淨境界。當我們能夠吸收佛陀所教的意義和佛教師父(上師)所教的解釋時,我們就有可能消化這些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智慧。

 

學佛的基本態度也很重要。學佛的基本態度是什麼?是真心,是誠摯的心,是正直的心,是誠實坦誠的心。那不是偽裝的心,也不是狡猾的心。當我們用自己的真心去學佛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真心,看到真實的自己,清淨清靜。它有什麼意義?它使我們在受啟發的自然智慧上平靜而無畏地生活。

 

什麼是用我們自己的真心?

 

首先,在我們做任何事或面對任何人時,我們的心中,對任何事或任何人,包括佛、眾生()、我,都沒有幻想的期待。

 

第二,不與佛、菩薩、上師談判,以求得世間利益。就是不能用交換利益的心或有條件的心去學佛。

 

第三,不要用不穩定的情緒和心態來學佛。那是因為不穩定的情緒和心態是從得失之心產生的。

 

第四,心中對任何事物或任何人都沒有色情的感覺、慾望、愛慾。

 

總之,我們自己的真心也是正念。那是我們的第一個純粹的想法留在現在,沒有第二個分心的想法。也就是所謂念頭此刻生起,瞬間滅去。同時,每一個連續的念頭都保持純淨。即所謂一念無惡(念念無邪見)

 

無論我們的意念清淨與否,一切佛菩薩都能覺察。當我們用誠心學佛時,一切佛菩薩都樂於助我們過上好日子,與他們同在。就是說,我們能否成佛,不僅要靠自己的真誠力量去學佛,更要靠諸佛菩薩的慈悲力量。

 

修道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把世間的思想模式和行為模式改正,成為正直的思想和真誠的心。

 

初學者學佛,很難用真心去學佛。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受到世俗環境和觀念的嚴重影響,從而形成了他們的世俗觀念和行為。修道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把世間的思想模式和行為模式改正,成為正直的思想和真誠的心。

 

例如,談判的技巧是世俗的思想和世俗的行為。它被認為是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是我們在世俗生活中應該學習的,如果我們想在國內或國際社會中生存下去。但是,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技術和思想來學佛,那對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嚴重的障礙。那是因為有條件、有意圖或有惡意的談判技巧中包含了心機。用心機學佛是大錯特錯。

 

不要用世俗的思想或行為來學佛,並不意味著在我們的世俗生活中放棄它,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情況。比如刀,我們可以選擇不用它,也可以選擇把它當做醫用手術刀的工具來拯救任何生命。一件事可以以多種不同的方式使用。當我們以正義和積極的方式使用它時,就會有正義和積極的發展。用不用,怎麼用,是我們可以做決定的。所以我說學佛要有自己的思維邏輯。

 

以清淨的心幫助他人,這才是佛教的正確態度。

 

對於初學者來說,他們接受了佛陀的教義,即行善必有善報。有的初學者樂於用自己所想的正道做好事,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無法接受佛陀或上師的任何深奧教導。那是因為他們執著於世間的善報,希望得到佛陀、菩薩或上師的加持。這種人佔佛教徒的大多數。如果他們在學佛方面不能提升自己,他們將永遠停留在這種幻想中,自我感覺良好。

 

這種學佛的初學者,不是真心的。那是因為它在內心中存在著隱藏在慈善表面之下的條件和利益交換。它不違反任何法律。這只是心態。但是,如果他們想學佛,他們的錯誤就偏離了我們上面所說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的好行為,比如救災、幫助弱勢群體脫貧。他們所做的好事,為國內外社會做出了貢獻,為社會所熟知。基本上,他們也聽從佛陀的教誨。這是佛陀所鼓勵的。

 

佛陀鼓勵所有的人做善人,無條件地做善事,不求他人回報。在這一點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所以,如果我們幫助別人,有希望別人報答的心,那就不是清心了。受幫助方是否償還,由他們決定。幫助的人不能強迫別人以任何意願或技術來償還。以清淨的心幫助他人,這才是佛教的正確態度。

                                                                                                  

跳出期待別人回報的框架,停止心機的心態,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層次,真正讓我們以無條件的誠懇的心去學佛。

 

對於世俗的世界來說,任何好的行為都是被人類認可的。基本上,上面提到的初學者不會做任何邪惡或非法的事情。他們是好人。這就是為什麼它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我們想提升自己,進一步學佛,就必須跳出期待別人報答的框架,停止心機,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層次,真正讓我們用無條件的真誠的心學佛。我的意思不是放棄做任何好事,而是停止對任何人回報的任何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進入學佛的境界。因此,樹立健康的學佛心態非常重要。

 

生活中的煩惱和負擔就像泥巴,也像牛馱上的重物。

 

佛曰:“行道者,如牛馱重物。”然而,作為人類,生活的艱辛,個人無盡的慾望和情慾,使大多數人被外界許多頑固和荒謬的想法所左右,陷入生死痛苦的惡循環。這種情況使我們產生了很多複雜的想法,甚至是心機和邪惡的想法,使我們在生活中遭受了很多的煩惱和負擔。所有這些可怕的情況,就像讓我們陷入泥潭並被困住在爛泥中,也像讓我們背負重擔的重物。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有很多心理問題,例如焦慮、恐慌和不安。如果我們想擺脫所有這些可怕的事情,這對我們來說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佛陀說:“行道者,如牛馱重物”。

 

沙門,佛教僧侶,只是一種表象和個人誓言。不管我們是不是沙門,當我們決定擺脫這些煩惱和負擔時,我們就開始修道了。修道並不是佛教專屬的。在印度和中國的古代,在沒有佛教這樣的詞彙和事物的時候,有智者獨立思考修道。在印度和中國的歷史上,只要有修道的記載,就有這樣的文化。當我們向任何宗教學習時,我們最好了解歷史和思維邏輯。 這將幫助我們避免任何盲目的信仰。

 

佛教不教你去解決任何流動現象的表面問題,而是要了解和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問題的根本原因。

 

不管我們是誰,心裡都有很多的牽掛和負擔。區別在於細節和事件。因為每個人的因緣、境遇也不一樣。總之,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所以,當我們決定修道的時候,可能會經歷什麼,可能需要去除什麼障礙,情況難不難,這也是不同的。 所以修道是個人的事。我們沒有必要產生比較心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我們的思想或我們的內心消除障礙,而不是從其他人心中消除障礙。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為了激發我們的自然智慧,使我們從生死之苦中解脫出來。 沒有必要拘泥於我們所遇到的任何外表的任何變化,也不必糾結於我們環境中任何現象的任何流動。如果我們糾纏於任何現象的任何流動,它會增加我們的痛苦。 只有找到根本原因,一步一步分析,才能找到解決生活中任何問題的好方法。所以佛教不教你去解決任何流動現象的表面問題,而是去理解和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問題的根本原因。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修道的人,專注於生死之本,知真我,悟真智。

 

佛說:“走在深泥裡,累得不敢四處張望。”是指那些用正直的心去學習佛所教導的一切教義,並在現實生活中修道行道的人,他們專注於如何消除生死之苦,如何消除當下的煩惱和負擔。他們就像背負重物的公牛,行走在深深的泥濘中,奮力前行,擺脫困境。為了一心一意到達平坦廣闊的草地——達到解脫生死之苦的目的,牛都累得不敢四處張望。就是那些修道的人,不去關注、不執著於環境中的現象流轉,不被任何變化所影響,而是專注於根本的問題。在生死中,認識真實的自我,在真實的智慧中開悟。

 

當我們達到解脫和智慧的彼岸時,我們就可以從修道中休息了。

 

佛說:“當牠脫離泥沼時,牠就可以休息了。” 就是說,當我們修道的時候,我們已經完成了以下的事情,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修道中得到休息了。 即如下:

 

 

首先,我們徹底了解了因果關係的原理。

 

其次,我們已經徹底懺悔了前世和今生自我所犯的錯誤。

 

第三,我們不再犯任何錯誤。

 

第四,我們完全知道了心的本源。

 

第五,我們看到了自性,看到了真實的自我,最終自證了道果,即自證了自然智慧。

 

第六,我們放下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和負擔,從生死之苦中自我解脫。

 

第七,我們解決了生死的基本問題。

 

更深層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在佛陀教義中所說的六度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中,不斷修行並使其進步。這個六度波羅蜜就像一艘船,載著我們從苦海到解脫海。當我們還沒有到達解脫與智慧的彼岸,也就是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候,我們不能安息,也不能放下六度波羅蜜。當我們成佛時,我們可以根據佛性,以方便的方式,自由地運用六度波羅蜜,來救度一切眾生。

 

情感和慾望是相互影響的。

 

佛陀說:沙門應覺知情慾多於泥土。 這是佛陀對沙門的誠實和良好的建議。雖然我們不是沙門,但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

 

情感和慾望多於泥濘。意思是情感、情緒和慾望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煩惱和負擔,使我們陷入困境,從而增加我們在生死中的痛苦。情感和慾望是相伴的。兩者都會相互影響。慾望越多,情緒就越不穩定。浮動的情緒會導致對某事或某人的渴望。當某事或某人無法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望時,我們會變得情緒化,例如憤怒、焦慮或失望。然後,我們的痛苦就生起。

 

慾望越多,就會導致嚴重的情緒和情緒障礙,例如對金錢或其他事物的焦慮。嚴重的情緒和情緒障礙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家人。最後,兩人都在受苦。不幸的是,他們倆都不知道為什麼,只是認為這是個性和生活習慣。 處於這種情況的人不一定知道他們的問題。那是因為他們也以正常的方式工作和結婚,從朋友和親戚的角度來看似乎過著正常的生活。如果當事人和家屬對這種情況沒有任何警覺,就會陷入生死之苦的邪惡輪迴。他們沒有擺脫這種痛苦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關於夫妻吵架的新聞。

 

沉溺於色欲,過多的情感和情慾,對我們的健康和生命都是非常有害的。

 

有的佛教僧侶認為,情感與慾望合二為一。 那是因為沙門不能娶妻,不能有色欲的生活。因此,對於沙門來說,斷除色欲、色情和任何慾望,對於學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所說的42章中有很多章都提到了斷除色欲、色情和慾望的意義和重要性。我也解釋了很多。

 

如果我們不是沙門、和尚或尼姑,我們不需要在正常的性行為中自我克制。但是,如果我們是明智的,我們必須知道,沉迷於色欲,過多的色情感覺和慾望對我們的健康和生命是非常有害的。它甚至對我們的家人有害。我們可以從周圍環境和新聞中觀察到這一點。因此,我們最好知道如何避免沉迷於色欲、色情的感覺和慾望。你知道怎麼做嗎?靜下心來深思佛陀的教法,有助於我們避免外在貪欲的誘惑,或內心貪欲的無明衝動。當我們的心被訓練為穩定時,我們浮躁的心就停止了,這意味著我們不會被任何情感、情緒和慾望所左右。只有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保護自己和家人。同時,我們也沒有心機之心,沒有色欲,也不設圈套陷害他人,或利用他人害人害己。當我們有這樣的知識和訓練,我們觀察我們的朋友和親戚的行為,以及任何新聞事件,我們就會明白任何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其他的只是不同的現象和現象的流動和變化。

 

情慾、色情和慾望是人類所有痛苦的根源。如何認識它,如何控制它,如何應對它,是學佛的重要課題。要想解決生死苦的問題,解決這個大問題,就是學佛的大事。即使你沒心思學佛,但知道這個問題對你的生活也很有幫助。

 

佛陀解釋了很多如何修行六度波羅蜜。六度波羅蜜是對付貪欲的主要方法。即六度波羅蜜是根除我們生死苦根的主要方法。當我們讀了很多佛經之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一點。

 

六度波羅蜜是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獨立思想和行為來解脫我們在生死中的痛苦。

 

佛說:“以正直真誠的心去思考道,可以避免痛苦。”就是說,我們應該用誠實的心去思考六度波羅蜜,去實踐六度波羅蜜。因此,它可以使我們避免痛苦。在上述的許多章節中,我們已經對六度波羅蜜進行了很多解釋。這值得我們用誠實的心去思考和實踐。一些沒有智慧的人使用藥物、酒精、吃很多食物或渴望某人或某物來減輕他們的痛苦。這是使用不當外力的行為。這不是一個好主意,它會增加我們的痛苦。

 

六度波羅蜜是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獨立思想和行為來解脫我們在生死中的痛苦。 如果我們想學佛,那就是我們應該知道的,應該做的。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有一顆正直真誠的心是很重要的。什麼是正直真誠的心?就是遠離色欲、情慾和慾望。不管我們是否學佛,把它放在心裡,都會增加我們一生的幸福和財富。那是因為生命本身就是道。道不會離開我們的生活。如果道離開了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思道、行道就沒有任何意義。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


10月 12, 2022

第40章 修道入心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40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40章:將道的實踐融入心中。

佛陀說:「沙門實行道(修道),他不像磨牛雖然身體實行道(修道),但心靈之道並沒有實行(修行) 如果心靈的道能被實行(如果能夠修行心靈的道),怎麼有必要實行道(怎麼有必要執著外在形式的修道)?」

 

 

當我們學習一些東西的時候,做一個積極有創造力的人,不要做一個消極固執的人。

 

兩千年前,人類使用石磨來研磨穀物。石磨太重了,無法被人類推動。因此,人類想到了一種讓牛推石磨的方法。為了讓牛向前推動石磨,人類在牛前面掛了一堆草,為了吃草,牛本能地向前走。通過牛的力量,石磨移動了,因此開始研磨穀物。牛每天都推石磨,並每天圍繞石頭轉圈。如果牛沒有移動,主人甚至用繩子鞭打它。牛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推石磨。我們稱其為磨牛。

 

磨牛每天所做的是一種慣常的、固定的做事方式,它給人的印象是被動的、無知的、愚蠢的、魯莽的、固執的。它的心是暗淡的。在磨牛願意移動之前,必須有一個激勵。儘管磨牛的身體在例行推磨,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它是徒勞的,沒有明確的目標。

 

沙門是佛教僧侶。佛陀說,沙門修道的人,不要像磨牛一樣,只知道用被動的心例行性地做事,卻沒有良善的意圖及美德的心。所以佛陀說:“身雖修道,心道不修。”雖然我們不是沙門,但也提醒我們在修行學佛的時候要做一個積極的、有創造力的人,不要做一個消極、魯莽的人。

 

藉由形體及情境修道(實踐道行)是為了修行心道(實踐心道)

 

作為和尚(或尼姑),無論是資淺者還是資深者,為了學佛、以及如何實踐佛道,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在僧團裡都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同時,也有許多生活瑣事的例行工作。

 

例如,他們中的一些人被分配做飯或在廚房工作,或打掃廁所,或打掃佛堂或庭院,等等。 就是要在僧團(佛教團體)裡共同努力,才能把僧團(佛教團體)辦好。在這個群體中,他們無法選擇工作,也無法對任何工作產生好惡之心。因為這群人的地方是學道(佛道)的地方,不是做生意的地方。

 

僧人(或尼姑)除了日常的生活瑣事外,還要遵守戒律、念經、念佛名號、頂禮拜佛、懺悔自己的過失,或為自己和眾生祈福,並在固定的時間打坐。此外,他們還必須參加佛教課程,以便聆聽佛教大師或高級佛教教授的佛法教導。他們每天也例行地做這些事情。

 

如果和尚(或尼姑)不明白做這些事的意義,雖然他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他們看起來就像是磨牛,拉著石磨,磨破了牛的身形。當他們不能主動做任何事情時,就會感到疲倦和無聊,認為修道(佛道)沒有意義。

 

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

 

有一個故事可以啟發我們。在一個僧團(佛教團體)裡,有一個小沙彌,他決定修道聽從佛陀的教誨,並被指派在院子裡掃地。地上有很多落葉。小沙彌總是抱怨每天落葉不絕,師父為什麼要讓他承擔這麼重的工作。許多年過去了,小沙彌已經長成了一個年輕人。

 

有一天,他在掃地時仍在抱怨。師父散步到他旁邊,看著他抱怨。師父問他:「你已經掃地掃了很多年了。您是否從心地掃出“垃圾”?」 然後,師父憐憫笑了笑,走開了。這位年輕人感到困惑,並開始思考心地上的“垃圾”,以及為什麼必須將“垃圾”從心地上掃出。然後,這個年輕人每天都在掃地時考慮這個問題。

 

又一日,有一位資深的學長走到青年身旁,看見他在一棵樹下休息。學長責備他說:「懶鬼! 你怎麼敢偷懶。為什麼不趕緊把地板掃乾淨?」青年對這種責備不悅,突然想要離開這群人。過了一會,師父來到身邊,看到了掃地時焦急不安的青年。師父勸他說:「何不把心中的煩惱“掃除”呢?」說完,師父看了他一眼,慈眉善目地走了。青年似乎突然有了靈感,心情大好,開始勤奮地掃地。

 

您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嗎?您是否每天都從心地上掃出“垃圾”?我們心中的“垃圾”是什麼?如何在我們心中定義“垃圾”?總而言之,這意味著所有不愉快的事物或所有因我們的渴望、愛、貪婪、仇恨或愚蠢的痴迷而產生的煩惱。

 

通過形式和情境磨練我們的思想,使我們變得善良和有德行

 

所有這些在佛教團體中的例行工作都是情境,也是某種形式。由於這些形式和情況是暫時的,這些事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形式和情況來磨練我們的心,使我們變得善良和有德行。那就是修心道,就是走在善心的道上。 這是學佛最直接、最簡單的意思。

 

延伸上面所說的意思,無論我們處於什麼位置,做什麼工作,最重要的是修行心道。那就是修心之道,勝過做任何事,做任何形式的道。

 

換句話說,無論我們是員工還是老闆,無論我們是學者還是企業家,無論我們是任何宗教的初級或高級學習者,我們所做的都是任何事情或情況的表面變化。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受到這些事物變化或世俗工作的啟發。這是反映心道。所以,體現心道,並不局限於學佛的形式,而是可以在世間各行各業,甚至在各種宗教中表現出來。

 

「修心道」是什麼意思?

 

它在佛教中對修行心道有著更為廣泛和深刻的意義。修心道是什麼意思?總而言之,就是智慧,有淺智慧和深智慧之分。

 

學道行道,都靠心。心道不修,學道行道,無依無靠。

 

佛說:“心道修行,何必修道?”意思是,如果自性的智慧自然流淌、實踐、運作,那麼修道中的任何明顯的儀式、形式或情境都是不必要的。這就是為什麼除了整個佛陀的教義之外,還有禪宗是從佛陀傳下來的教外別傳。禪完全摒棄了佛教中的常規教條,直接表明了心性。也就是說,禪宗重在修行心道,不在乎任何儀式和形式,但並不意味著不尊重自己和他人。

 

普通人修煉心道,實屬不易。所以,既要修行禮儀形式之道,又要同時修行心道,這都是必須的。高年級的弟子,只要受到啟發,達到一定的佛法境界,就可以拋開任何儀式和形式,單獨修行心道。

 

關於修行心道,在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中也有很多提及。總之,修行心道,是佛法的重點和亮點。那這是什麼?就是讓心保持清淨平等清晰()的狀態,讓自性的自然智慧自然流露。佛陀坐禪,在菩提樹下開悟,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心之道活潑、靈活、有創意                 

 

也就是說,我們虛妄的想法和對任何事物的執著都是激發我們自然智慧的障礙。 換句話說,我們的妄想和執著,是阻礙或限制我們的善行,導致我們的挫折和厄運。所以佛陀通過修行佛道教給我們無念無欲無為的概念,真正使我們的心安定,使我們無所求,不讓我們做錯事去傷害自己和他人。這就是修行心道的本質:活潑、靈活、有創意。

 

不學道、不修道的人,很容易產生虛妄的期待,並執著於任何許願的東西,這使他們憂慮得失。這種情況使他們心神不安,思維受限,對挫折和失敗有敏銳的感覺。當他們所依戀的期望落空時,很容易導致他們對人和事產生仇恨並因此去傷害自己和他人。

 

追求個人大夢與佛法相衝突嗎?

 

摒棄妄想和執著的觀念,似乎與勇敢追逐偉大夢想的方向相反。美國夢使美國變得偉大。個人偉大的夢想使個人偉大。過去,我經常看美國電影。美國電影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強調和鼓勵人類勇敢地追逐個人的偉大夢想,讓人物在經歷了很多挫折和失敗後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真是振奮我們的心。

 

我也發現這個觀念和我們台灣的傳統教育,包括台灣傳統的佛法,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於,美國鼓勵人類通過與夥伴的合作一步一步地做夢,去嘗試,勇敢地去冒險。然而,台灣的傳統教育鼓勵人類通過個人在教育和事業上的競爭實力來保持自己的優越、優秀、服從和安全。

 

因此,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做夢、嘗試和冒險與佛陀的教義有衝突嗎?當我們深入思考,領悟佛陀的教法時,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並沒有衝突。同時,我們將承認放棄徒勞的期待和執著是可以接受的。這些概念沒有衝突。為什麼?

 

推理(原理)與事件完美結合,讓每一個事件都毫無障礙。

 

如果你讀過佛陀從第一章到第三十九章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你可能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空與有是一。即真義與俗義合一。空性是真正的推理(原則)。存在(或擁有)是世俗的事件。當我們真正實現了這些概念,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了這些概念時,我們就可以將這些概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事件或夢想(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在沒有障礙和限制的條件下完成或實現。

 

即使是事件或夢想失敗,沒有什麼可獲得的,甚至沒有什麼可失去的。那是因為我們已經通過修道(實踐道行)來建立健康的思想 捨棄對任何事物的執著,放下後順其自然。這就是所謂的推理(原理)和事件是完美結合,這使每個事件都沒有障礙。

 

無礙的觀念是建立在心、自性、空性之上的。事件本身肯定會遇到任何情況的變化。但是,任何情況的變化都沒有好壞之分。那是因為我們的心念在空性上。虛無之中,無善無惡。因為我們的心在空性上,所以我們的心沒有障礙。由於我們的心中沒有障礙,我們的心中就有了溝通和實現主題或目標的掌握。在這種狀態下,才是真正的掌握。

 

基於自性的幻相與幻滅

 

最後,我們會發現,天生的智慧與勇敢追逐偉大的夢想並沒有衝突。為什麼?是以自性為基礎的虛幻的顯現和虛幻的消失。雖然我們不是沙門,但當我們修行心道,一步一步地成就或實現我們的偉大夢想,腳踏實地時,真實與世俗之間沒有衝突,也沒有障礙。這就是心道(心德、心功)的真正修行和真正的證明。

 

我們修煉心道的最佳場所在哪裡?當我們理解了上面提到的理與事件完美結合的概念時,我們就會知道,我們所處的世間是我們修行心道的最佳場所。 

 

10月 06, 2022

第39章:教學沒有區別。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9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39章:教學沒有區別。

佛陀說:那些學習佛道的人應該相信並遵守佛陀所說的話。 如吃蜂蜜,中間和側面都是甜的,我的經文也是一樣的。

 

 

什麼是佛道?

 

佛道也就是佛教的道,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佛法,修行,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它變成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生命、他人、眾生、我們周圍的世界和在時空中的宇宙。同時,它也成為我們對待自己、對待眾生、對待環境的態度。就這樣,在這條路上,我們從佛道的學習中,逐漸擺脫生活中的痛苦。最終,我們將永遠擺脫現在和未來我們每個世界的生死輪迴之苦。

 

文字只是一個符號。 不要執著於字面的現象。

 

佛陀在佛經中說,文字的任何變化都是現象,也是我們在第38章中提到的產生和消除的規律(生滅法則)。同時,它們也是依賴於產生的規律、原因和條件。因此,字面只是一個符號,也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看任何文章,接受任何佛法,或念佛經時,我們要做的只是明白其中的意思,不必在意任何裝飾的文字。

 

作為學習者,我們必須知道並且必須小心,文字的現象以及對任何文字或文字的解釋很容易被一些心計的人為他們的世俗目的所操縱。要知道,這些人是有其邪惡的因緣,使他們做這些事,以達到其邪惡的目的。他們的惡因緣來自他們的貪心,也就是愛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應該有一顆傷害別人的心,應該有防止別人傷害我們的心。)

 

同時,作為一個學習者,我們必須用一顆誠實的心去學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了解人的陰險。我們學習佛法,感悟內心的無明,不斷的提升自己,讓我們的心清淨清靜,做一個慈悲的好人。有句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應該有傷害別人的心,應該有防止別人傷害我們的心。)”就是說我們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心,不能不防備別人傷害我們。深入學習佛法,不僅能看透自己的心,也能洞察他人的心。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接近佛教中的天眼狀態。我們自然會知道任何想要傷害我們的邪惡意圖。不管心機之人如何掩飾惡意,我們自然會知道。

 

為什麼我要提醒你這一點?當一個深修佛法的人,學到了一定程度,這個人的心就很單純,很善良。同時,這個人的智慧逐漸增加,這個人的心變得寬宏大量。 此人因德而有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人智商低。不幸的是,總有一些心懷惡意的人,意圖傷害這個人。因此,我希望你在佛道中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佛說:“學佛道者,當信奉佛所說。

 

根據人類智慧程度的不同,佛陀所說的都是由淺入深的意思,可分為以下幾類:

 

A. 「有」的概念(存在/擁有的概念;有煩惱;有智慧;有為的法則):

 

有四聖諦,依次為苦、集、滅、道(修行之道)。 四聖諦的因緣是四種苦,即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由十二因緣所造成的。十二因緣已在第三十八章中提到並解釋過。十二因緣是由念頭無始無明引起的。無明包括心毒五毒,分別為貪、瞋、痴、慢、疑(亦指有害的情緒、狀態、感受)。 也就是說,愛慾(心貪)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如三十八章所述,依十二因緣有四種無常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有無常與煩惱,使人受苦。同時,也有使人受苦的思想和念頭。

 

有解脫苦的修行方法,就是做某事,如斷愛欲,斷無明,斷因緣。即有生有滅。 有斷和消除 (有斷滅)

 

有祝福。當眾生斷除第四章所提到之十惡業,並修行六波羅蜜等善業,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他們當然有自己所造的善因緣的加持和祝福。

 

有前因後果。有善因必有善報。有惡因必招惡報。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有佛的淨土。有佛,有我,有眾生。

 

一般來說,所有這些概念都是小乘佛教的基本修行。了解生死之苦,從而決定將自己從苦中解脫,是成為佛教徒的根本原因,如出家成為和尚或尼姑。

 

上述概念是佛陀所說和教導的,並記錄在已從梵文翻譯成中文的佛經中。

 

如果佛教徒只有上述的觀念,他們很容易執著於苦行,固執地堅持只有這樣才能使眾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然後才能使眾生成佛。但是,我們要知道,他們並沒有錯,因為有些佛教徒是屬於這些因緣的,比如最近才修行或修行不是很長時間的佛教徒。他們更願意接受佛陀教導的這些觀念。這些概念更適合他們實踐。

 

此外,一些宗教團體屬於小乘佛教,特別是在斯里蘭卡、緬甸、越南或泰國。在佛經中,也有很多屬於小乘佛教的觀念。修行小乘佛法,終有一日,修行者以斷除煩惱的方式,證明空性。在這個階段和狀態下,學習者只能自我開悟,將自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但是,他們不能完全開悟他人。

 

B. 空性概念(「無」的概念;無為法則;無欲、無求、無念、無為、無得、無失)

 

證悟內外法界的空性,是佛陀的深奧教法。同時,它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教義之一。 如果人沒有上述小乘佛教的觀念,就很難進入空性的境界。同時,空性的概念也很容易被他們錯誤地理解和誤用,因為他們對佛教空性的含義半知半解。

 

所以,一個人若想證悟內外法界的空性,就必須有我們上面所說的小乘佛教的基本觀念,而且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關於空性的概念,我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很多章裡都講了很多。此部落格(博客)的第2章、第12章(17)、第18章和第20章可以參考。

 

佛陀所說的空性概念,在許多佛經中都有提及。關於空性的概念,著名的漢譯英佛經有《心經》和《金剛經》。我已經重新翻譯了根據我的知識和悟性解釋的心經。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它是讓心平靜,不再恐懼和痛苦(更新於2019/07/11)。 本文將幫助您理解空性的概念。

 

佛陀說,只有接受過佛法,曾經供養過佛陀,在前世已經建立了善根的人,今生才會有福讀佛經,並接受佛陀關於空性概念的教導。

 

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 諸法皆空,因諸法因緣而生。如果沒有任何因緣,怎麼能生起法呢?這裡的法是指佛法等廣義的意思,而不是立法的單一意思。

 

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如何理解空性,是基於對因緣的了悟。當我們理解了這個邏輯之後,我們就會意識到佛教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非常合理和合乎邏輯的。

 

“緣起性空(緣生的本質是空性)。妙性本空(人的奇妙本性是空)。”這句話是中國古代禪師講的。深入思考這些意義,有助於我們理解佛教空性的意義。

 

當我們深入了解空性的概念時,我們就會知道所有煩惱和痛苦的本質都是空的狀態。既然是空的狀態,我們又怎能斷除空的狀態——愛欲所造成的煩惱與痛苦?因此,當我們體驗到空性的概念時,我們不需要切斷或消除我們的煩惱,而是將煩惱變成菩提的智慧。那就是把我們的五識——眼、耳、鼻、舌、身——變成五種智慧。這是某種功能性和思考的作用。這是學佛的高級修行。這種訓練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擁有空性的概念並實踐它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關心生活和世界上發生的事情。當我們有了空性的概念並深入實踐它,我們就會了解現象變化的原因和條件。無論我們是什麼職位,做什麼工作,它都能幫助我們分析和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

 

每一位佛,一定都曾體驗過並證明了這個空性的概念,必須具有能夠化煩惱為菩提的智慧。當一個學人深刻地體驗並證明了這個空性的概念時,這個人的自性小光就被點亮了,這個小光立即融入了一切佛陀的光芒中。所以,在我們還沒有開悟的時候,所有的佛都是別人,似乎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然而,當我們開悟時,所有的佛都不是其他,而是在我們心中。我們已經是一個與所有佛陀同在的人。然而,此人還沒有完全證明一切佛的圓滿。這個人還是要不斷進步才能成佛。

 

當學習者處於這個程度時,他們就處於菩薩的位置。菩薩有十個階段和位置。細節記錄在中文的佛教經文中。

 

C. 無有無無(無“有”也無“無”)

 

無有無無的概念(非“有” 非“無”)是佛陀更深奧的教義。 就是把虛空和擁有都清空。它似乎否認虛空和擁有。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這個概念,它也不否認空性和擁有同時存在。為什麼?因為空與有是一體的。佛陀提出這個概念是為了防止有偏見的學習者單一地執著於空性或擁有。

 

一些學習者認為小乘佛教是佛陀最好的教法。他們認為由愛、慾望和無明引起和制約的憂慮是存在的。然而,他們不明白,所有的存在或所有的擁有都是假的和幻覺。所以,他們認為,人要證得涅槃境界,必須有斷除煩惱、無明之法。即偏於斷絕現象。(注:無明是指我們上面所說的有害的心態、情緒或任何有害和不公正的想法。)

 

當他們執著於這個有煩惱、無明、斷滅現象的觀念時,如果他們希望同時開悟成佛,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他們必須在輪迴的無量劫中經歷他們的生死。那就是他們必須走很遠的路才能成佛。

 

但是,一些學習者認為大乘佛教是佛陀最好的教導。他們認為所有的煩惱和所有現象都是由原因和條件產生的,本性就是妙空。由於所有憂慮和所有現象的性質都是空的,因此沒有必要切斷和消除所有憂慮和所有現象。當他們痴迷於這種狀態並且對此只有半知半解的知識時,他們很容易錯誤地住於頑固的空中,從而對人,事物和生活具有消極的想法和態度。

 

也就是說,一些學習者堅持存在的發生以及任何切斷和消除的方法。但是,一些學習者堅持虛無的現象以及任何無為和無思想的方法。無論哪種依據,它都是執著或依戀。由於它是執著或依戀,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造成麻煩。既然它是煩惱,因此學習者不可能意識到真實的真理並學習真實的智慧。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提供了無有無無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為了避免任何執著。同時,它是中道。我們在第 27 章中曾經解釋過中道的概念。只有當學習者按照佛陀的教導和提到的修習中道時,他們才有可能圓滿成佛。

 

D. 一切佛的密義

 

除了上面所說的淺意和深意外,還有一切佛的密意。除非我們深修深意,否則我們很難接觸到一切佛的密意。一切佛的密義,都是以空性的意義為基礎的,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範圍。但是,如果我們不斷地學習佛法,相信並遵從佛陀的教誨,我們就會從佛陀的密義中得到啟發。作為學習者,我們必須深刻地證悟空性,才能接受和理解一切佛陀的密義。一切佛陀的密義也用中文記載在佛經中。

 

咒語(Mantra)意為魔力或魅力。佛經咒語是關於所有佛陀的秘密意義的。佛教真言(咒語)是梵文的音譯。對我們來說,這似乎是文本的奇怪標誌。但是,它可以通過念誦經咒來連接所有佛陀的心。這是所有佛陀都確認和授權的。那就是你的心可以通過念佛的聲音或心中的聲音與一切佛心相通。你說什麼語言或者你是否理解佛經咒語的含義並不是重點。中國佛經中也有很多經咒。不同的經咒對我們有不同的功效。佛經的咒語是一切佛的佛性自然流露的真實智慧。關於佛經經咒,可以參考以下兩部佛經:

 

無上智慧心經(心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又,龍樹菩薩說:“ 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這是佛教的深層含義。這種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所有佛陀的奧秘,幫助我們推進修行。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觀念必須建立在小乘佛教、五戒、十善、因果的基礎上。否則,對學習者和人類都是非常危險和有害的。如果我們沒有大智慧,我們就很難實現這些概念,也很容易對這些概念產生半知半解和錯誤理解。

 

佛教的三觀三義

 

我們整合有、空、無有、無無的概念。 我們可以將它們的含義擴展為三觀三義。 即如下:

 

佛教對虛假的感悟(假觀)與世間的意義

 

以「有」為條件,對虛假的感知(假觀)是在佛教中建立的。與此同時,世俗的意義(世間法)也形成了。那是因為所有的擁有和存在都是暫時的和無常的現象的變化。所有相關的想法都會立即產生並立即消除(當處處生,隨處即滅)。這一切都是生與滅、出現與消失的現象。所以所有的擁有和存在都被認為是虛幻和虛假的現象。作為更深入的學習者,當我們在觀察和感知這些事物時,我們知道所有這些現象的變化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同時,這些事物和這些現象的變化被視為世俗的意義(世間法)。是世間的事,世間的煩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世俗的假相來修行和證悟真理 (借假修真)

 

佛教對真理的覺察(真觀)與真理的意義

 

以「空」為條件,對真理的感知(真觀)在佛教中得以確立。同時,形成了真理的意義。由於一切法由因緣生起,所以一切法、一切存在、一切現象的本性都是空性。所有的法也是假名。當更深的學習者深入實踐這些概念時,它被認為是真正的感知(真觀;真實的覺察)。因緣生的本性是空性,這才是真正的意義。修習者深入修行悟道,即能自悟,成正等正覺佛 (等覺佛;正覺佛)。不過,還只是處於自悟的階段。它無法開悟他人。那就是在佛的位置上的學習者仍然缺乏完美。

 

佛教對中道的感悟(中觀)與中道的意義

 

緣於無有無無(非有非無),中觀在佛教中得以確立。 同時,形成了中道的意義。 當更深的學習者深入修習無有無無(非有非無)的概念時,他們可以用靈活和創意的方便方法來啟發開悟他人。由於那裡已經存在任何思想,行為和現象,因此它是非虛無(非零/非無)。 同時,他們明白一切由方便法門所因所緣的事物和現象都是虛幻和虛假的,並且明白這些變化和現象的本質是空性而不有(非有)。這種深奧的修行,就是對佛教中道和中道意義的領悟。

 

當學習者深入練習中道的方式時,他們的心和行動就處於純潔和清淨的狀態,他們完成了自我覺悟的德行 (自覺),並完美地啟發了他人(覺他)。這些完美的行動成就不可思議,能夠使他們成為奇妙覺悟的佛陀 (妙覺佛)。但是,它尚未實現完全完美覺悟的佛陀(圓覺佛)。為什麼?

 

以幻心修行幻相,成圓覺佛。

 

妙覺佛與圓覺佛有什麼區別?

 

首先,等級不同。圓滿覺悟佛是究竟佛,在過去生死無量世界中,圓滿修行了本章及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及所有大小乘經典。

 

其次,作用效果的作用不同。圓滿覺悟佛不僅完成了去除心中的一切塵垢,而且還完成去除了內外一切相關的情況,這就是功能的作用。而現在,佛的圓滿覺悟,本性清淨,能自然流轉菩提智慧。這就是自然智慧。

 

這種自然的智慧能夠自然地出現在身心中,分別應對各種情況。那就是佛陀對任何情況的反應,沒有任何條件和考慮。也就是佛陀在開悟他人的時候,佛陀所做的就是無功用的行為(無功用,即沒有意圖的行為,意即「無為無所不為」)。佛心如明鏡。有相對的情況,佛的心自然會反映,以佛的自然流動的智慧來應對。相對的情況沒有了,佛陀的心自然就安息了。心中從來沒有念頭。這也是我們在下文中提到的體(無形法體),相(現象)和用(效果)為一體的概念。

 

第三,佛教修行不同。圓滿覺悟佛已深刻、圓滿地證悟了無有無無和中道的概念。 佛陀應對任何情況或開導他人時,佛陀自然會用幻心來修行幻相。佛陀知道所做的一切如夢。沒有什麼需要執著的。

 

一位禪師說:“你遇到的情況沒有好壞之分。你遇到的情況是好是壞,取決於你的內心。”那就是你遇到的情況是好是壞,是因為你的分別心。區分你遇到的情況是好是壞是你的心。您遇到的任何情況的性質都不存在好壞之分。

 

對於圓滿覺悟的佛來說,沒有分別的心。不管相對情況如何,對佛來說都是一樣的。對於佛陀所遇到的相對情況,佛陀不會在心裡分辨好壞。以自然流動的智慧,佛陀會任其自然。

 

體、相、用為一。(這裡的「體」是指佛性自性之無形體)

 

除了以上的概括和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把整個佛法進一步概括分析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體、相、用。關於這三個部分,我們在本部落格(博客)的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中也講過很多。我進一步解釋這些概念如下:

 

自性是佛性,是真理、是真實的存在,並存在身體裡。此理即成身(無形體),其內自然能生出無量智慧慈悲功德。這些無量功德,如同現象,是不固定的,能因應外境而發揮作用,成為果報。(佛陀視無量功德如同幻相,對此也不執著)

 

上面提到的內容是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和實踐。同時,這些也是所有高級學習者的經驗和實踐。這些是佛教學習和實踐的一般課程,進步,結構或經驗。所有這些講話,內容或概念都可以在佛教經文中與中文一起找到或閱讀。學習佛教,學習佛陀,完全是內心的訓練和實踐。同時,它是要實現我們身體和宇宙中的真理。同時,它很好地利用了這個真理來使自我和他人受益。

 

佛教不是要我們拜佛,而是要讓我們知道佛是如何悟道成佛的。這是焦點。其他的只是關於如何悟道成佛的方法細節,比如拜佛。不要將方法或概念的任何局部細節視為整個佛教,從而產生對佛教的偏見。如果我們想學佛,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佛教中的信、願與行

 

無論你在佛教中的智慧程度或修行的層次,都可以從佛法中獲益。請記住,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相信並遵守佛陀所說的——佛陀的教導。佛說:“信為道源之母,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善根。”一切善根,就是我們身體的六根。道就是佛教的道。佛陀是說真話的人。對佛有信心,就會培養我們與佛同在。是什麼?它是佛法之身,佛果報之身,幻化身,生而為一。 這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當你證明了這一點時,你就會意識到這一點。

 

除了信仰,我們必須聽從佛陀所說的話。對於一個學習者來說非常重要。聽從佛陀的話,就是馴服我們的惡念、顛倒的心、消極的封閉的心,這些心就像野馬跑來跑去,也像野猴一樣跳來跳去,需要被馴服。

 

除了佛教中的聽、想、行 (聞思修),信、願、行對學習者來說也很重要。 唯有聽從佛陀的教誨,才能以同理心和慈悲心成就佛法的誓願和行動(實踐)

 

佛說:“學佛道者,當信奉佛所說。 比如吃蜂蜜,中間和旁邊都是甜的; 我的經文是一樣的。

 

學習者相信並服從佛陀所說的話,就像吃蜂蜜一樣。 無論蜂蜜的中間還是側面,它都是甜的。那些吃蜜的人,只會吃甜的,絕對不會吃苦的。從佛經中接受佛陀的教導也是如此。佛經如蜜。無論你讀過哪部佛經,對你來說都是甜蜜的,你可以得到啟發來提高你的智慧。同時,你也可以一步一步地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過上輕鬆自在的生活。

 

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您能以全面的審視和視角來了解佛法。不要把修行的局部細節看成整個佛教。如果我們是學習者,我們必須有理性和邏輯的大腦,這樣我們才能理解佛法的深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