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06, 2022

第39章:教學沒有區別。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9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39章:教學沒有區別。

佛陀說:那些學習佛道的人應該相信並遵守佛陀所說的話。 如吃蜂蜜,中間和側面都是甜的,我的經文也是一樣的。

 

 

什麼是佛道?

 

佛道也就是佛教的道,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佛法,修行,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它變成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生命、他人、眾生、我們周圍的世界和在時空中的宇宙。同時,它也成為我們對待自己、對待眾生、對待環境的態度。就這樣,在這條路上,我們從佛道的學習中,逐漸擺脫生活中的痛苦。最終,我們將永遠擺脫現在和未來我們每個世界的生死輪迴之苦。

 

文字只是一個符號。 不要執著於字面的現象。

 

佛陀在佛經中說,文字的任何變化都是現象,也是我們在第38章中提到的產生和消除的規律(生滅法則)。同時,它們也是依賴於產生的規律、原因和條件。因此,字面只是一個符號,也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看任何文章,接受任何佛法,或念佛經時,我們要做的只是明白其中的意思,不必在意任何裝飾的文字。

 

作為學習者,我們必須知道並且必須小心,文字的現象以及對任何文字或文字的解釋很容易被一些心計的人為他們的世俗目的所操縱。要知道,這些人是有其邪惡的因緣,使他們做這些事,以達到其邪惡的目的。他們的惡因緣來自他們的貪心,也就是愛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應該有一顆傷害別人的心,應該有防止別人傷害我們的心。)

 

同時,作為一個學習者,我們必須用一顆誠實的心去學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了解人的陰險。我們學習佛法,感悟內心的無明,不斷的提升自己,讓我們的心清淨清靜,做一個慈悲的好人。有句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應該有傷害別人的心,應該有防止別人傷害我們的心。)”就是說我們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心,不能不防備別人傷害我們。深入學習佛法,不僅能看透自己的心,也能洞察他人的心。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接近佛教中的天眼狀態。我們自然會知道任何想要傷害我們的邪惡意圖。不管心機之人如何掩飾惡意,我們自然會知道。

 

為什麼我要提醒你這一點?當一個深修佛法的人,學到了一定程度,這個人的心就很單純,很善良。同時,這個人的智慧逐漸增加,這個人的心變得寬宏大量。 此人因德而有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人智商低。不幸的是,總有一些心懷惡意的人,意圖傷害這個人。因此,我希望你在佛道中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佛說:“學佛道者,當信奉佛所說。

 

根據人類智慧程度的不同,佛陀所說的都是由淺入深的意思,可分為以下幾類:

 

A. 「有」的概念(存在/擁有的概念;有煩惱;有智慧;有為的法則):

 

有四聖諦,依次為苦、集、滅、道(修行之道)。 四聖諦的因緣是四種苦,即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由十二因緣所造成的。十二因緣已在第三十八章中提到並解釋過。十二因緣是由念頭無始無明引起的。無明包括心毒五毒,分別為貪、瞋、痴、慢、疑(亦指有害的情緒、狀態、感受)。 也就是說,愛慾(心貪)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如三十八章所述,依十二因緣有四種無常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有無常與煩惱,使人受苦。同時,也有使人受苦的思想和念頭。

 

有解脫苦的修行方法,就是做某事,如斷愛欲,斷無明,斷因緣。即有生有滅。 有斷和消除 (有斷滅)

 

有祝福。當眾生斷除第四章所提到之十惡業,並修行六波羅蜜等善業,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他們當然有自己所造的善因緣的加持和祝福。

 

有前因後果。有善因必有善報。有惡因必招惡報。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有佛的淨土。有佛,有我,有眾生。

 

一般來說,所有這些概念都是小乘佛教的基本修行。了解生死之苦,從而決定將自己從苦中解脫,是成為佛教徒的根本原因,如出家成為和尚或尼姑。

 

上述概念是佛陀所說和教導的,並記錄在已從梵文翻譯成中文的佛經中。

 

如果佛教徒只有上述的觀念,他們很容易執著於苦行,固執地堅持只有這樣才能使眾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然後才能使眾生成佛。但是,我們要知道,他們並沒有錯,因為有些佛教徒是屬於這些因緣的,比如最近才修行或修行不是很長時間的佛教徒。他們更願意接受佛陀教導的這些觀念。這些概念更適合他們實踐。

 

此外,一些宗教團體屬於小乘佛教,特別是在斯里蘭卡、緬甸、越南或泰國。在佛經中,也有很多屬於小乘佛教的觀念。修行小乘佛法,終有一日,修行者以斷除煩惱的方式,證明空性。在這個階段和狀態下,學習者只能自我開悟,將自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但是,他們不能完全開悟他人。

 

B. 空性概念(「無」的概念;無為法則;無欲、無求、無念、無為、無得、無失)

 

證悟內外法界的空性,是佛陀的深奧教法。同時,它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教義之一。 如果人沒有上述小乘佛教的觀念,就很難進入空性的境界。同時,空性的概念也很容易被他們錯誤地理解和誤用,因為他們對佛教空性的含義半知半解。

 

所以,一個人若想證悟內外法界的空性,就必須有我們上面所說的小乘佛教的基本觀念,而且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關於空性的概念,我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很多章裡都講了很多。此部落格(博客)的第2章、第12章(17)、第18章和第20章可以參考。

 

佛陀所說的空性概念,在許多佛經中都有提及。關於空性的概念,著名的漢譯英佛經有《心經》和《金剛經》。我已經重新翻譯了根據我的知識和悟性解釋的心經。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它是讓心平靜,不再恐懼和痛苦(更新於2019/07/11)。 本文將幫助您理解空性的概念。

 

佛陀說,只有接受過佛法,曾經供養過佛陀,在前世已經建立了善根的人,今生才會有福讀佛經,並接受佛陀關於空性概念的教導。

 

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 諸法皆空,因諸法因緣而生。如果沒有任何因緣,怎麼能生起法呢?這裡的法是指佛法等廣義的意思,而不是立法的單一意思。

 

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如何理解空性,是基於對因緣的了悟。當我們理解了這個邏輯之後,我們就會意識到佛教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非常合理和合乎邏輯的。

 

“緣起性空(緣生的本質是空性)。妙性本空(人的奇妙本性是空)。”這句話是中國古代禪師講的。深入思考這些意義,有助於我們理解佛教空性的意義。

 

當我們深入了解空性的概念時,我們就會知道所有煩惱和痛苦的本質都是空的狀態。既然是空的狀態,我們又怎能斷除空的狀態——愛欲所造成的煩惱與痛苦?因此,當我們體驗到空性的概念時,我們不需要切斷或消除我們的煩惱,而是將煩惱變成菩提的智慧。那就是把我們的五識——眼、耳、鼻、舌、身——變成五種智慧。這是某種功能性和思考的作用。這是學佛的高級修行。這種訓練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擁有空性的概念並實踐它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關心生活和世界上發生的事情。當我們有了空性的概念並深入實踐它,我們就會了解現象變化的原因和條件。無論我們是什麼職位,做什麼工作,它都能幫助我們分析和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

 

每一位佛,一定都曾體驗過並證明了這個空性的概念,必須具有能夠化煩惱為菩提的智慧。當一個學人深刻地體驗並證明了這個空性的概念時,這個人的自性小光就被點亮了,這個小光立即融入了一切佛陀的光芒中。所以,在我們還沒有開悟的時候,所有的佛都是別人,似乎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然而,當我們開悟時,所有的佛都不是其他,而是在我們心中。我們已經是一個與所有佛陀同在的人。然而,此人還沒有完全證明一切佛的圓滿。這個人還是要不斷進步才能成佛。

 

當學習者處於這個程度時,他們就處於菩薩的位置。菩薩有十個階段和位置。細節記錄在中文的佛教經文中。

 

C. 無有無無(無“有”也無“無”)

 

無有無無的概念(非“有” 非“無”)是佛陀更深奧的教義。 就是把虛空和擁有都清空。它似乎否認虛空和擁有。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這個概念,它也不否認空性和擁有同時存在。為什麼?因為空與有是一體的。佛陀提出這個概念是為了防止有偏見的學習者單一地執著於空性或擁有。

 

一些學習者認為小乘佛教是佛陀最好的教法。他們認為由愛、慾望和無明引起和制約的憂慮是存在的。然而,他們不明白,所有的存在或所有的擁有都是假的和幻覺。所以,他們認為,人要證得涅槃境界,必須有斷除煩惱、無明之法。即偏於斷絕現象。(注:無明是指我們上面所說的有害的心態、情緒或任何有害和不公正的想法。)

 

當他們執著於這個有煩惱、無明、斷滅現象的觀念時,如果他們希望同時開悟成佛,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他們必須在輪迴的無量劫中經歷他們的生死。那就是他們必須走很遠的路才能成佛。

 

但是,一些學習者認為大乘佛教是佛陀最好的教導。他們認為所有的煩惱和所有現象都是由原因和條件產生的,本性就是妙空。由於所有憂慮和所有現象的性質都是空的,因此沒有必要切斷和消除所有憂慮和所有現象。當他們痴迷於這種狀態並且對此只有半知半解的知識時,他們很容易錯誤地住於頑固的空中,從而對人,事物和生活具有消極的想法和態度。

 

也就是說,一些學習者堅持存在的發生以及任何切斷和消除的方法。但是,一些學習者堅持虛無的現象以及任何無為和無思想的方法。無論哪種依據,它都是執著或依戀。由於它是執著或依戀,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造成麻煩。既然它是煩惱,因此學習者不可能意識到真實的真理並學習真實的智慧。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提供了無有無無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為了避免任何執著。同時,它是中道。我們在第 27 章中曾經解釋過中道的概念。只有當學習者按照佛陀的教導和提到的修習中道時,他們才有可能圓滿成佛。

 

D. 一切佛的密義

 

除了上面所說的淺意和深意外,還有一切佛的密意。除非我們深修深意,否則我們很難接觸到一切佛的密意。一切佛的密義,都是以空性的意義為基礎的,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範圍。但是,如果我們不斷地學習佛法,相信並遵從佛陀的教誨,我們就會從佛陀的密義中得到啟發。作為學習者,我們必須深刻地證悟空性,才能接受和理解一切佛陀的密義。一切佛陀的密義也用中文記載在佛經中。

 

咒語(Mantra)意為魔力或魅力。佛經咒語是關於所有佛陀的秘密意義的。佛教真言(咒語)是梵文的音譯。對我們來說,這似乎是文本的奇怪標誌。但是,它可以通過念誦經咒來連接所有佛陀的心。這是所有佛陀都確認和授權的。那就是你的心可以通過念佛的聲音或心中的聲音與一切佛心相通。你說什麼語言或者你是否理解佛經咒語的含義並不是重點。中國佛經中也有很多經咒。不同的經咒對我們有不同的功效。佛經的咒語是一切佛的佛性自然流露的真實智慧。關於佛經經咒,可以參考以下兩部佛經:

 

無上智慧心經(心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又,龍樹菩薩說:“ 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這是佛教的深層含義。這種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所有佛陀的奧秘,幫助我們推進修行。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觀念必須建立在小乘佛教、五戒、十善、因果的基礎上。否則,對學習者和人類都是非常危險和有害的。如果我們沒有大智慧,我們就很難實現這些概念,也很容易對這些概念產生半知半解和錯誤理解。

 

佛教的三觀三義

 

我們整合有、空、無有、無無的概念。 我們可以將它們的含義擴展為三觀三義。 即如下:

 

佛教對虛假的感悟(假觀)與世間的意義

 

以「有」為條件,對虛假的感知(假觀)是在佛教中建立的。與此同時,世俗的意義(世間法)也形成了。那是因為所有的擁有和存在都是暫時的和無常的現象的變化。所有相關的想法都會立即產生並立即消除(當處處生,隨處即滅)。這一切都是生與滅、出現與消失的現象。所以所有的擁有和存在都被認為是虛幻和虛假的現象。作為更深入的學習者,當我們在觀察和感知這些事物時,我們知道所有這些現象的變化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同時,這些事物和這些現象的變化被視為世俗的意義(世間法)。是世間的事,世間的煩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世俗的假相來修行和證悟真理 (借假修真)

 

佛教對真理的覺察(真觀)與真理的意義

 

以「空」為條件,對真理的感知(真觀)在佛教中得以確立。同時,形成了真理的意義。由於一切法由因緣生起,所以一切法、一切存在、一切現象的本性都是空性。所有的法也是假名。當更深的學習者深入實踐這些概念時,它被認為是真正的感知(真觀;真實的覺察)。因緣生的本性是空性,這才是真正的意義。修習者深入修行悟道,即能自悟,成正等正覺佛 (等覺佛;正覺佛)。不過,還只是處於自悟的階段。它無法開悟他人。那就是在佛的位置上的學習者仍然缺乏完美。

 

佛教對中道的感悟(中觀)與中道的意義

 

緣於無有無無(非有非無),中觀在佛教中得以確立。 同時,形成了中道的意義。 當更深的學習者深入修習無有無無(非有非無)的概念時,他們可以用靈活和創意的方便方法來啟發開悟他人。由於那裡已經存在任何思想,行為和現象,因此它是非虛無(非零/非無)。 同時,他們明白一切由方便法門所因所緣的事物和現象都是虛幻和虛假的,並且明白這些變化和現象的本質是空性而不有(非有)。這種深奧的修行,就是對佛教中道和中道意義的領悟。

 

當學習者深入練習中道的方式時,他們的心和行動就處於純潔和清淨的狀態,他們完成了自我覺悟的德行 (自覺),並完美地啟發了他人(覺他)。這些完美的行動成就不可思議,能夠使他們成為奇妙覺悟的佛陀 (妙覺佛)。但是,它尚未實現完全完美覺悟的佛陀(圓覺佛)。為什麼?

 

以幻心修行幻相,成圓覺佛。

 

妙覺佛與圓覺佛有什麼區別?

 

首先,等級不同。圓滿覺悟佛是究竟佛,在過去生死無量世界中,圓滿修行了本章及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及所有大小乘經典。

 

其次,作用效果的作用不同。圓滿覺悟佛不僅完成了去除心中的一切塵垢,而且還完成去除了內外一切相關的情況,這就是功能的作用。而現在,佛的圓滿覺悟,本性清淨,能自然流轉菩提智慧。這就是自然智慧。

 

這種自然的智慧能夠自然地出現在身心中,分別應對各種情況。那就是佛陀對任何情況的反應,沒有任何條件和考慮。也就是佛陀在開悟他人的時候,佛陀所做的就是無功用的行為(無功用,即沒有意圖的行為,意即「無為無所不為」)。佛心如明鏡。有相對的情況,佛的心自然會反映,以佛的自然流動的智慧來應對。相對的情況沒有了,佛陀的心自然就安息了。心中從來沒有念頭。這也是我們在下文中提到的體(無形法體),相(現象)和用(效果)為一體的概念。

 

第三,佛教修行不同。圓滿覺悟佛已深刻、圓滿地證悟了無有無無和中道的概念。 佛陀應對任何情況或開導他人時,佛陀自然會用幻心來修行幻相。佛陀知道所做的一切如夢。沒有什麼需要執著的。

 

一位禪師說:“你遇到的情況沒有好壞之分。你遇到的情況是好是壞,取決於你的內心。”那就是你遇到的情況是好是壞,是因為你的分別心。區分你遇到的情況是好是壞是你的心。您遇到的任何情況的性質都不存在好壞之分。

 

對於圓滿覺悟的佛來說,沒有分別的心。不管相對情況如何,對佛來說都是一樣的。對於佛陀所遇到的相對情況,佛陀不會在心裡分辨好壞。以自然流動的智慧,佛陀會任其自然。

 

體、相、用為一。(這裡的「體」是指佛性自性之無形體)

 

除了以上的概括和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把整個佛法進一步概括分析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體、相、用。關於這三個部分,我們在本部落格(博客)的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中也講過很多。我進一步解釋這些概念如下:

 

自性是佛性,是真理、是真實的存在,並存在身體裡。此理即成身(無形體),其內自然能生出無量智慧慈悲功德。這些無量功德,如同現象,是不固定的,能因應外境而發揮作用,成為果報。(佛陀視無量功德如同幻相,對此也不執著)

 

上面提到的內容是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和實踐。同時,這些也是所有高級學習者的經驗和實踐。這些是佛教學習和實踐的一般課程,進步,結構或經驗。所有這些講話,內容或概念都可以在佛教經文中與中文一起找到或閱讀。學習佛教,學習佛陀,完全是內心的訓練和實踐。同時,它是要實現我們身體和宇宙中的真理。同時,它很好地利用了這個真理來使自我和他人受益。

 

佛教不是要我們拜佛,而是要讓我們知道佛是如何悟道成佛的。這是焦點。其他的只是關於如何悟道成佛的方法細節,比如拜佛。不要將方法或概念的任何局部細節視為整個佛教,從而產生對佛教的偏見。如果我們想學佛,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佛教中的信、願與行

 

無論你在佛教中的智慧程度或修行的層次,都可以從佛法中獲益。請記住,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相信並遵守佛陀所說的——佛陀的教導。佛說:“信為道源之母,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善根。”一切善根,就是我們身體的六根。道就是佛教的道。佛陀是說真話的人。對佛有信心,就會培養我們與佛同在。是什麼?它是佛法之身,佛果報之身,幻化身,生而為一。 這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當你證明了這一點時,你就會意識到這一點。

 

除了信仰,我們必須聽從佛陀所說的話。對於一個學習者來說非常重要。聽從佛陀的話,就是馴服我們的惡念、顛倒的心、消極的封閉的心,這些心就像野馬跑來跑去,也像野猴一樣跳來跳去,需要被馴服。

 

除了佛教中的聽、想、行 (聞思修),信、願、行對學習者來說也很重要。 唯有聽從佛陀的教誨,才能以同理心和慈悲心成就佛法的誓願和行動(實踐)

 

佛說:“學佛道者,當信奉佛所說。 比如吃蜂蜜,中間和旁邊都是甜的; 我的經文是一樣的。

 

學習者相信並服從佛陀所說的話,就像吃蜂蜜一樣。 無論蜂蜜的中間還是側面,它都是甜的。那些吃蜜的人,只會吃甜的,絕對不會吃苦的。從佛經中接受佛陀的教導也是如此。佛經如蜜。無論你讀過哪部佛經,對你來說都是甜蜜的,你可以得到啟發來提高你的智慧。同時,你也可以一步一步地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過上輕鬆自在的生活。

 

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您能以全面的審視和視角來了解佛法。不要把修行的局部細節看成整個佛教。如果我們是學習者,我們必須有理性和邏輯的大腦,這樣我們才能理解佛法的深層含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