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許道清 (Tao Qing Hsu)
在長年照顧家母中,我對她的一生做很多觀察。從小我就是一位好奇寶寶,很喜歡觀察人,包括,他們的個性和行為。在和母親長年的相處中,發現她對我父親有很深的抱怨,不是恨意,只是心中強烈不滿意。也不是不滿足,我母親是很知足的人。我的母親天性心地善良,寬厚待人,只是因為沒有受良好的學校教育,所以,有一些觀念她沒有辦法獨立思辨,更別說去化轉了,這也導致她在溝通上,無法用明確的字句,清楚理性地去表達,而總是落入一種自我情緒上的對他人的指責。
我的父親也是心地善良,寬厚待人的人。可惜,他也沒有受良好的學校教育。因為,我的父母親有一共同點,他們個性上都不喜歡受學校僵化制度強烈管束的人,所以,都不喜歡上學讀書。他們也是先總統蔣公來台灣後實施國民小學教育的第一,二屆學生,如果您了解歷史的話,那是高壓統治的戒嚴年代,氣氛都是在備戰狀態。所以,我說,戰爭真是害死人的東西。
知識上的缺乏,加上個性上的自我,我的父母湊在一起,就成了吵架王國。我父親個性上比較放縱。您知道,個性太放縱容易早死,我父親就這樣英年早逝。好巧不巧,我的長相跟我父親就像同一個模子印出來。
所以,每次我跟我母親一起吃飯,她就看著我,看著看著,就好像看到她丈夫,然後,她內心就一把怒火升起,腦海都是她丈夫過往種種令她感到憤怒的事。您知道,人一憤怒,東西就會亂吃,是會生病的。媽,不會是我害您的吧?真的冤枉啊!大人。
在我母親的晚年,我每天陪伴她,聽她講述她的過往,我才因此能稍微完整地連結她的一生,以及她為何會得糖尿病。(您,真的了解您的父母嗎?)我母親說,她為她丈夫放蕩的行為,曾氣到拋夫棄子,離家出走,走到火車站,一念想到剛出生不久的幼子,內心不捨,於是返家,繼續她的夫妻吵架的生活。這是我還沒出生的事。我出生後,在我學齡前,我媽真的氣到離家出走了,所以,我有一幕幼年的記億,就是我父親單獨帶著我,搭火車去台北舅舅住家找我媽。媽,您怎麼忍心拋下我,我還那麼小。
有一次聊天中,我母親說,她氣她丈夫,氣到乾脆自己去吃大餐。我媽說到這兒,連她自己都笑了。什麼?老媽,您平實那麼節儉,您當時也會去吃大餐?怎麼沒帶我去?唉!暴飲暴食很傷身耶。她還笑著說,她們夫妻打架,她都打贏我爸。哇!媽,您太強了。可是,媽,說實在的,不會是老爸讓您的吧!
所以,我從我父母的婚姻中觀察出,婚姻不幸福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個性太過自我。這樣自我的個性,不僅害慘自己,也害慘別人,包括,配偶和子女。我父母親自我的個性,難以聽入他人的勸導。我母親也因為這樣的個性,飲食上也不太聽勸,這導致她中年後為糖尿病慢性病所苦,最後,進入洗腎,深受其苦,非常勉強地延壽。
作為一位學佛的人,發願度眾,當然是先度化自己的父母。有一天,我想,我母親那垂危的晚年,總不能讓她帶著對她丈夫這麼深的怨念離世。於是,我耐心地開導她。如何開導?觀察後用方法。我發現我母親一直有一種自卑感,老是覺得自己很窮,嫁的丈夫無能,什麼都比不上別人,自己歹命等等。換句話說,她一直沉浸在自己負面的思維和情緒中。她45歲時丈夫離世,她68歲時,心中還在怨念她的丈夫。可見,[放下]在她心中是不存在的。
我警覺到問題所在,開始幫助她轉念,細數她比人優勢的地方,協助她看到她所擁有的,而別人所沒有的,教導她放下過往的不愉快。有一天,我發現她真的放下了。說實在的,年過七十,手術房全身麻醉,去開刀房光顧了兩次,還好,命都有撿回來,還能不放下嗎?
我的母親一生辛勞,堅強地養育並拉拔五個子女長大,這種辛勞的確也是讓她生病的因素之一。這也是我長大,比較懂事之後,內心對她的百般不捨,因此,在我能力所及,我盡心盡力扶助她。在她離世前兩年,終於說出,有小孩讓她一生感到很快樂。這讓我感到很欣慰,一生沒有遺憾。
我的父母親是佛菩薩的化現,他們讓我看到,也讓我親自感受到,自我的個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我沒日沒夜地照顧母親中,我才體會出什麼叫做無我。無我沒辦法想像,也難用言詞解釋。但在實際為家人付出的過程中可以稍加體會。
那麼,婚姻如何幸福?將自我的個性縮小一點,雙方衝突就能降低,彼此個性就能圓融,而能相互協助。相處和諧,心就平靜愉悅,生病的機率就少。所以,國外研究,在婚姻中感到幸福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況比其他人好,壽命也比較長。
我觀察周遭親友及鄰居,的確,夫妻相處融洽的人,都活過80歲,多數身體健康能自理生活。有的還能夫妻相諧,於傍晚時,一起出門,散步運動呢!您,在婚姻中,幸福嗎?看看這些老人家,內心是不是很有感觸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