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2, 2021

第十六章 捨棄愛欲,得道 。(補充說明)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6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16章 棄愛得道 (補充說明)

佛曰:“人有愛欲,不可見道。就如用手攪動清澈的水;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將愛與慾望交織在一起。渾濁在心中興旺。所以他們看不見道。你們所有的沙門都應該放棄愛和慾望。愛欲之垢盡,道可見。 “

 

大愛無條件,無苛求。也就是說,在大愛中沒有慾望。然而,大多數人沒有偉大的性格。一般來說,他們心目中的愛是為了達到某種自私的目的而渴望和控制某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有以愛之名,對親友或家人懷著某種情緒敲詐勒索的行為。這種愛包含著自私的慾望。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在這種愛欲的基礎上,可以延伸出各種消極的性格,例如操縱性人格。

 

道意味著道路、方式或任何教育或理論體系。在這裡,我們可以根據人的智力不同,學佛的不同等級,對道進行各種解釋和教導。一般來說,佛教中的道有兩種。一是菩薩道,二是佛道。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根據對佛教的認識和實踐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佛陀在第二章所講的道,也就是清淨的心,是入菩薩道的基礎證悟和修行。並且,菩薩道是入佛道的根本證悟和修行。

 

不管是什麼道,佛教中道的基礎是清淨的心。清淨心的基礎,就是一個人面對任何人任何事,做任何事時,無條件、無欲無求、不苛求他人。其次,清淨的心也是在面對任何情況時,在心中實現真正的平等。這種想法對於常人來說比較難理解和實踐。但是,如果我們有意願去理解和實踐它,對我們來說可能並不困難。

 

“境無好醜。好醜在於心。(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好壞之分。任何情況下的好壞都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是中國唐朝(公元618-907年)禪師所說的名言。如果你能理解並實踐這句話,你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會輕鬆自如。為什麼?環境本身是客觀的。然而,我們的思想本身是主觀的。這就是為什麼窮人對自己的處境抱怨很多,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感到痛苦。學佛可以改變我們主觀的消極思想,從而改變我們的命運。關於如何理解和實踐真正的內心平等,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解釋。

 

佛曰:“人有愛欲,不可見道。”就是說,人在自私的愛欲中,無法領悟和修行清淨的心。佛陀用比喻的方式解釋了為什麼人不能見道。 “就如用手攪動清澈的水;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清澈的水就像我們清澈純淨的心。在清澈的水中,沙子在底部。用手攪動清水時,大量浮沙使其變得渾濁。同時,水的漩渦也讓水不再清澈。自私的愛與慾望的產生,就像攪動清水的手。大量的浮沙和水的漩渦,就像是內外的複雜局面。 “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公眾是指自己和他人。 “一起走近這水”是指雙方都陷入了自私的愛欲所造成的境地。 “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這意味著沒有人可以看到他們清晰純淨的內心。清晰純淨的內心這是真實的自我。

 

佛陀說:“人,愛與欲交織。渾濁在心中興旺。所以他們看不見道。”它是指那些以愛和慾望的心相互聯繫的人。這讓他們在腦海中出現了任何不合理的條件、苛刻的要求和對彼此的幻想期望。在這種情況下,有自私自利的目的,沒有平等對待。意為渾濁在心興旺。這也意味著那些人有卑鄙和詭計多端的頭腦。這些帶有貪婪的骯髒事物會使他們的心眼失明,使他們看不到自己清明純潔的心。所以他們看不見道。

 

佛言:“諸沙門,應當捨棄愛欲。愛欲之垢盡,道可見。”因此,佛陀告誡他們的弟子沙門僧人,摒棄這種愛欲。那些帶有貪婪的骯髒東西是愛和慾望的污穢。一旦這愛與慾望的污穢結束,清淨的心就會顯現出來。此為去除愛欲之垢,心之光明現。雖然我們不是和尚,但佛陀的教導對我們的生活也很有幫助。它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的情緒穩定,幫助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

 

當我們深刻領悟和修行如上所說的佛法,再回來觀察世間的情況,就會發現很多罪惡和戰爭,任何骯髒的事情都是由自私的愛和慾望造成的。也就是說,自私的愛欲是罪惡的根源。過去三十年,台灣經濟民主發展良好。一些貧窮國家的女孩來到台灣,為自己和家人尋找更好的生活。然而,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方式。他們所使用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愛與慾望的污穢。當台灣男人被這些女人的愛的謊言所迷惑和困住時,台灣男人的財物逐漸消失,轉移到這些女人的名字上。然後,台灣人就死了。最後,這些台灣男人的家人發現不對勁,便起訴這些女人—愛情的騙子。最後,真相大白。

 

根據英國的研究,男性的平均智力在103左右,這是正常的智力。然而,一旦這些男人墜入愛河,他們的智商就會下降。根據我個人的觀察,男人不僅戀愛時智商下降,婚後智商也下降,婚後有外遇,智商更低。智力下降意味著他們的道德原則、思維能力和判斷力不如智力正常的男性。研究表明,智商低的男性婚後外遇的機率要高於智商高的男性。通常,智商低的男性比智商高的男性對家庭成員的傷害更大。這就是愛欲會蒙蔽自己的心智。

 

當我們深入觀察一個家庭的問題,當我們有智慧時,就會發現一個家庭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的愛與慾望的紛爭。這種愛與欲的紛爭,充滿如上所說的污穢。他們的腦海中充滿了貪婪和黑暗的念頭。因此,判斷誰對誰錯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們有智慧,最好讓我們自己遠離這種渾濁的情況。如果你是這種糾紛的一方,當你看到佛陀的教法時,你應該有智慧來處理它。在第23章中,提到妻子不僅僅是監獄。問題的根源在於夫妻之間的愛與渴望。這個問題讓家庭成為束縛夫妻心靈的無形監獄。

 

上面所說的愛與欲,不僅是情色、家庭的事,還有政治、企業、組織的紛爭和事務。 這也是關於朋友的關係。 當我們洞察由愛和慾望引起的問題時,我們就會有更好的思考和判斷來面對任何問題,然後去處理它。不管我們是不是沙門,佛陀的教誨都給了我們很好的教導,啟發了我們自己的智慧。 這是無形的財富,無法衡量。 有做,也有不做。 放棄所提到的愛和慾望就是做。 沒有刻薄和詭計的頭腦是無為(不做) 怎麼做,怎麼不做,我們心中有一個選擇,如果我們有智慧的話。

 

英文: Chapter 16: Abandon the selfish love and gain the Dao (added explanation)

第十六章:放棄愛欲,得道。(更新於西元2021年12月22日)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6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六章:放棄愛欲,獲得道。

佛陀說:人們擁有愛和慾望,看不到道,如清澈的水被手動攪動,公眾到達並接近水面,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 人們將愛與慾望交織在一起。 渾濁在心中興旺。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不到道。 你們所有沙門都應該放棄愛和慾望。 愛和慾望的污穢終結,道就可見。


佛教有不同的教法。

 

這個話題主要是針對和尚沙門的。這個話題也可以幫助我們學習佛法,或者做一個參考和價值,以促進我們的生活,即使我們不是和尚。

 

釋迦牟尼佛曾告訴他的弟子,愛與欲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我們又是如何、為什麼被生活中的愛與慾望所掩蓋的,讓我們看不到真相,也讓我們看不到道。那就是有可能導致任何後果的原因。基本上,佛教不是迷信。相反,這是非常合乎邏輯和明智的。

 

但是,對於公眾來說,理解其中的道理有些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講故事,即使是神奇的故事,也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不了解佛教而專注於推理的人會認為佛教是盲目的信仰。然後,想一想;我們會是哪一個?我們更願意接受推理還是講述的故事?或者,我們都可以接受?

 

愛和慾望是如何以及為什麼產生的。

 

如果我們曾經研究過人類的心理學或成長過程,我們就會閱讀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1-2歲是口腔器官發育期。嬰兒需要吸吮乳頭以滿足口腔器官的慾望。如果我們故意取下它的塑料奶嘴,嬰兒會不高興並大聲哭泣。在這段時間裡,愛與渴望的原始種子已經在它的腦海裡種下了。也就是說,嬰兒的潛意識裡有愛和慾望。那是他們最初的本能。

 

如果追根溯源到嬰兒之前,一個無明的念頭,即第八意識之一,無明種子之一,進入胚胎;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靈魂。然後,嬰兒在成長,並在其身體中遵循自我六根,受外界條件和變化的影響,如電子遊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它心中的愛和慾望是逐漸發展和變化的。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例如,我們的眼睛會跟隨衣服的顏色、頭髮的形狀、任何人的表現或外表。我們的耳朵會跟隨聲音,例如柔和的聲音,強大的聲音或沉悶的聲音。我們的鼻子會跟隨氣味,例如香味或臭味。我們的舌頭會跟隨味道,例如鹹、酸、甜或辣。我們的身體會跟隨觸覺,比如光滑或粗糙的感覺。我們的心會隨從自己和他人的上述五種根源的各種感受。因此,我們對外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產生了關於好惡感覺的自我意識、區分和概念。

 

我們的心都執著於這些外在的變化,從而糾纏在這些事物上。我們已經相應地選擇了我們喜歡的東西,並想從中擁有一些東西。因此,我們的愛和慾望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永不停息,甚至為之而死。例如,有些人寧願為他們的女人或男人,或為財富而死。

 

再者,五毒(貪、瞋、痴、慢、疑)因愛欲而生。從而發生影響或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更複雜的發展和變化,包括生活中或社會中的任何爭鬥,或國內或國際上任何意想不到的戰爭。如果我們深入觀察政治鬥爭或任何戰爭中的爭鬥,我們會發現這是因為有些人想要滿足他們最初的個人愛好和慾望。這是他們潛意識的動機。

 

有些邪惡的人知道人性的弱點。那是愛欲強烈,所以生五毒。於是,惡人就會順從自己的愛欲,利用人性的弱點來威脅、控制、傷害和奴役人民。發生的事情不僅在殘酷的專政政治中,也發生在無知的戀人或夫妻,甚至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於是,將這樣的愛與慾望延伸出去,就成為了滿足個人愛與慾望的某種控制力,形成了任何人都不允許也無法挑戰的權威。

 

換句話說,愛和慾望不僅傷害了別人,給別人帶來了煩惱,也傷害了自己,最終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然而,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自我認知。相反,他們似乎享受著偉大的夢想和幻覺,隱藏在自己的愛和慾望中。

 

所有的外在變化都像幻覺。內心產生的任何感覺和情緒也是幻覺。這些東西不是永久的。那是因為它是有條件出現的,也會有條件隨時消失。那些東西也像灰塵或污物一樣會弄髒並擾亂我們清晰的頭腦和心靈。因此,它使我們無法看到自我的本性,即平靜、寂靜、和清淨的心。

 

綜上所述,自心亂,他人心亂,多心亂,世界亂。所以佛說:人有愛欲,不能見道。就如用手攪動清澈的水;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將愛與慾望交織在一起。渾濁在心中興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不到道。你們所有的沙門都應該放棄愛和慾望。愛欲之垢盡,道可見。 “

 

什麼是道?如果您對此沒有概念,可以參考或閱讀本博客的第2章:斷慾不求或第13章:問道與命。

 

道為何能見?當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真面目和本性是什麼,即我們的心意不再雜亂時,我們就會清楚地知道我們每一刻在做什麼,從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所走的道。

 

在佛陀的教法中,捨棄愛欲是非常重要的教義之一。很多佛經裡都提到過。但是對於弟子或者想學佛的人來說,真的很難在生活中付諸實踐。那是因為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不容易去除。

 

此外,還有身體和精神體的原因,例如荷爾蒙激素是在身體中自然產生的。有時,真的很難壓制它並要求它不要發生。在心理上,大多數人被父母要求要孩子,以繼續他們的家庭生活、事業和財產。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能接受佛教,不允許他們的孩子出家的原因。

 

然而,你知道為什麼為了學佛而放棄愛和慾望如此重要嗎? 如果我們沒有很多的愛和渴望,我們就不會出生在地球上。 這也是因為我們有很多的愛和渴望,所以在生死中一次又一次地輪迴並受苦。 意思是這裡死,那裡生,這裡生,那裡死。 除非我們放棄自私的愛和慾望,否則它不會永遠停止。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生死輪迴和痛苦中跳出來。

 

如何捨棄愛與欲?

 

捨棄愛欲,有一些方法可以作為僧尼修行。其中一種方法是用肉眼觀察屍體的骨頭,或者在打坐時以自心觀察人體的白骨。

 

為什麼要這樣做?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就會知道,無論是漂亮的女孩還是帥氣的男孩,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也只有一堆白骨。長期練習,會擾亂對異性的愚蠢執念,從而停止對異性的愛慕和慾望。這也意味著停止任何由愚蠢的痴迷或愛和慾望引起的麻煩。在這樣的修行基礎上,我們會逐漸放棄對外在事物的熱愛和渴望。換句話說,我們會放棄任何麻煩和煩惱。

 

放棄但不放棄

 

大多數和尚只知道切斷或放棄愛與慾望。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或不會提到佛陀關於不斷絕或不捨棄愛欲的另一教義。為什麼?如何?

 

如果我們執著地持有愛與慾望,也就是執著地持有煩惱,所以我們絕對要捨棄它。但是,如果心中沒有愛和慾望,也就沒有煩惱,那麼我們應該放棄什麼?因此,不存在放棄的問題。

 

不是否認愛與欲的存在,而是了解愛與欲為何可能不存在。大多數普通人都在堅持擁有一些東西,比如愛和慾望。教他們放棄他們所擁有的會更容易。然而,他們很難理解什麼是「空性」或什麼是「無」。這就是為什麼很難教他們不放棄任何東西的概念。當人們對佛法沒有深刻的認識時,就更容易被人錯誤地理解和利用為不離不棄的愛欲。

 

如果你讀過本博客的以下兩篇文章:《淺談因果》或第12章﹝17﹞:見性學道難。,你可能對佛教有基本的了解,也可能了解所講的內容。但是,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上述文章,對佛性沒有概念,又對新知識感興趣,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樣的閱讀可以避免你錯誤地理解佛法。

 

在佛教中,有淺教和深教之分。這是因為人類的智力和智慧,從而其理解能力,具有不同的層次。在互聯網上,很容易搜索有關佛教的淺顯教義。但是,對於專注於思考和推理,想要深入了解佛教的人來說,它可能只有些微的幫助。

 

在淺薄的佛教教義中,只講行善不作惡,從而獲得許多福樂。他們不敢說空性。為什麼?如果我們天天講空性,可能所有的人都會跑掉。

 

那麼,為什麼是捨棄而不是捨棄呢?答案就在那裡,你找到了嗎?


12月 21, 2021

龍華上師傳法偈(五)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十方眾生我盡見,

一一難逃我法眼,

善惡終究非無報,

朗朗晴空照萬里。


12月 20, 2021

心情感思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人生那堪若別離,

淚眼娑婆心簌簌。

貪人財富自享福,

人生盡頭終有報。


恩怨如雲隨風飄,

緣盡一切剎那無。

不如當下自享福,

悠哉游哉過一生。


煩惱菩提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人生有夢自相隨,

萬里雲天本光明。

若無冷冽徹心骨,

怎得心梅飄心香。


11月 20, 2021

如何自察及警覺被別人看似慈善或好意的行為進行勒索


  

作者:許道清 (Tao-Qing Hsu)

 

佛教布施乃基於慈悲、智慧及「三輪體空」的意涵


在學佛的過程中,第一功課就是學習慈悲、智慧與布施。對於初學者來說,慈悲與智慧往往從慈善的布施行為開始。布施就是無條件給予的意思。要特別注意這一點,無條件。無條件也包含沒有期待對方回饋的意思。也是不求回報的意思。

 

在佛陀的教法中,布施行為必須基於慈悲與智慧,這個慈悲智慧的基礎在於「三輪體空」。所謂「三輪體空」有幾種含意:

 

第一:即了解,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這三者,合稱三輪。這三者皆是由因由緣而來。有因有緣才構成這三者的結合。當無因無緣的時候,這三者就不會成立。因此說其本質是空,即體性是空。所以,在實作布施的行為,必須練習將這三者觀空、化空。同樣地,如果我們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們也應當這樣修行練習。

 

第二:一位學佛者,當深入了解「三輪體空」的含意,於觀空化空這三輪之後、能夠不執著於,也就是內心不掛礙於,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這三者。秉持這樣的深意修行布施,作為一位修行學佛之人,才能無條件地,無期待地,修行布施的行為。我們的心中才不會在意別人「是否欠我們甚麼」,「是否需要償還我們甚麼」。我們的內心也不會惦記物品的貴重。當我們內心空無一物,內心就沒有任何的罣礙,就不會莫名地生起煩惱。我們自然就不會無知地去對別人情緒勒索,或不識相地去向別人討人情。

 

同樣地,如果我們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們也做這樣的觀空修行,將此三者化空,我們就不會掛礙於「我欠著別人這件事」或「我欠人家多少人情」,內心才不會因此糾結,受到束縛,進而能夠避免人家暗黑惡意的情緒或假性(偽)道德的勒索行為。當我們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在修行「三輪體空」,並不表示我們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表示我們就不知感恩回饋。而是基於智慧與慈悲的理性基礎上,我們明辨是非。當對方無條件布施於我,我當無條件接受,並將這份感恩之心,無條件地回饋報恩於廣大眾生,將之昇華於無形。基於慈悲與智慧,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能避免心胸狹隘計較之人所作的勒索行為。

 

第三:「三輪體空」的廣義,更包含「無欲」、「無求」、「無作意」、「無私」、「無思」、「無念」。也就是「緣起性空」、「隨緣廣施」。修行學佛進入這樣的境界,自然能夠體會佛教修行之美,即心解脫之無上意。這就是我們修行學佛透過「布施」而做的深刻的實踐。

 

以上是作為一位修行學佛之人所必須做的修行與觀修。這是在要求自己,而不是在要求別人。我們無法要求一位沒有修行學佛的人去理解及實踐「三輪體空」。換句話說,我們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內心和行為,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內心和行為。

 

對佛教布施意涵一知半解的眾生傾向錯用布施行為,而將其錯誤解讀為互惠行為,進而自造罪業。


當然,對多數的社會大眾來說,他們並不清楚佛教布施的深意。當他們有著深沉的心機,他們卻懂得如何運用社會交際技巧,看似善意地給予對方一些好處,例如,請對方吃飯、贈與一些物品、看似善意的關懷,看似處處為對方著想,藉此將對方套入陷阱之中,再以情感或假性(偽)道德向對方進行勒索,以達到其自身想要達到的利益的目標。他們深知「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道理。意思就是說,當這個人吃了他人給的東西,拿了他人給的東西,這個人就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要求。這成了這些心機深沉的人的手段,以看似好意的慈善或布施的行為來向他人索取更龐大的利益。也就是說,這些心機深沉的人懂得運用這種手段,請對方吃飯或讓對方收受贈禮或物品後,讓對方因此感到欠了人家的人情,而難以拒絕人家的要求。

 

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或是對修行學佛一知半解的人,他們沒有深修佛教布施「三輪體空」的涵義。他們就有可能錯誤解讀布施的意涵,而恣意利用布施的行為作為手段,並錯用布施的行為來達到獲取個人利益的目的。換句話說,這些人是以有條件為前提,有期待利益回饋的意念心在進行看似慷慨布施的行為。並且,在他們心中算計著如何以最小的開支來獲取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利益回饋。一旦,現實的利益回饋並沒有達到他們內心所盤算及設定的利益回饋的目標,他們邪惡的本質就顯露出來,並會因此惱羞成怒,甚至做出傷害對方的行為。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內心自我糾結、自我受困及自我束縛的情結。這種自以為是的聰明的行為,事實上,在明白智慧的修行人來看,這不是一種聰慧的行為,反而是一種自私的行為,甚至是相當愚蠢的行為,這其實是在自造罪業,而他們自己不知道這麼一回事。


舉例說明錯用布施或錯用互惠原則的下場


話說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已在某企業當高階經理的男士,我們暫且以A稱呼他,他圖謀國家體制內公務機構的高階管理研發主管,這職位能讓他的名望和薪資更上一層樓,但是,他個人的專業背景不足,因此,他希望透過決定這職位人選的相關專業審核人員的推薦以獲取這個高階職位。於是,這位男士A,他找到兩位相關的決策核心的審核人員。這位男士A刻意隱藏自己的意圖並很客氣地向對方提出飯局的邀約。這兩位一男一女,我們暫且以代號BC稱呼他們,他們沒有聯想到其他意圖,於是就答應赴約。飯局結束後,這位男士A提出他的意圖,他希望對方能夠保證推薦他獲得這高位,然而,他卻被BC 拒絕了。這位男士A惱羞成怒,他竟當場爆打BC。最後,這位男士A不但其意圖沒有達成,還被BC控告傷害他人。

 

佛教布施之善因善果來自自我真誠修行,並非動心機刻意向外攀緣求來。


佛教中布施得善報,得到回饋,這有有形的回報,即財富;有無形的回報,即智慧。這種福報不是人為動心機、動心念刻意求來的,也不是人為盤算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機緣到了,這個善報因緣就自然呈現了。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不努力,它就會自然發生,而是我們仍然必須在我們個人的道德修持及世間專業領域積極進修及實踐。這是一種自我要求,而不是向外攀緣的現象。


認識人際交往技巧的陷阱及負面影響 


可惜,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卻用盡心機,處心積慮,謀算以小搏大,透過施與對方小恩小惠(例如:送禮),而圖謀更大的利益回報。這種有心機的深沉圖謀,許多人會在官場上、商場上、職場上或一般人際關係上運用。俗稱「搏感情」(意思是盡最大的努力,獲得的友誼),是一種人際交往技巧,卻往往被有心機的人錯用。或許,有些憨厚的人礙於陌生的情面,可能會買單,讓這些有心機的人達到目的。但是,如果將這種手段錯誤地運用在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上,或有交情的朋友上,最後都會導致彼此關係的疏離,甚至從此不相往來。人家看清楚這種人的真實面目,怎麼可能再跟這種人交往?如果是您,您願意跟這種心機深沉的人再繼續交往嗎?

 

您知道嗎?這種俗稱「搏感情」的手法,在官場上,在商場上、在職場上,在一般人際交往上,錯誤運用後,最後都搏到哪裡去?都搏到犯罪去了。就是這位心機暗沉的人拖著一群人犯罪進牢裡去了。這種往往障礙於人際交往情面而不辨是非,在我幫你、你幫我的情況下,最後就構成一種集體犯罪行為。這在新聞上經常可以看到相關的社會新聞報導。

 

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是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


一般人際交往技巧是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禮尚往來。這個交往的基礎是基於平等的原則。透過平等互惠的交流,不但達到彼此相互了解,減少彼此誤會,也達到彼此相互協助、相互提升知識與智能,讓彼此的關係和諧,彼此的個人能力及生活經濟水平都能相對提升,達到彼此正面性的、積極性的互助互利的對等的效果

 

自私自利的人實際運用的是不平等的互惠原則


可惜,對於一位心機深沉的人,他們會誤解並且誤用人際關係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則。他們以為自己在運用人際關係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則,其實自己內心已經參雜了許多不單純的動機和意念,並且已經存在自私利己,且存有對他人不平等的利益要求。他們看似善意的慷慨,看似惠他的舉動,其實帶有深沉謀算的利己動機,最終的目的其實是損害別人的利益,以求自己獲得巨大的利益。這其中的彼此關係,看似互惠,其實已經存在嚴重不對等的關係。可惜這位被心機深沉所操縱的人,當下卻不明白這一點。而這位心機深沉的操縱人當然不會清楚認知平等互惠原則。


提醒 


作為一位修行者,當對以上所提及的一切覺察和警惕。如果修行者以單純的心態修行學佛,並以「三輪體空」的涵義看待這些心機深沉的人的布施,就容易讓自己步入這些心機深沉的人所設下的陷阱之中並因此被勒索和陷害。話說有一位知名的人出家學佛,當她學到一定程度之後,她自己開設佛教道場。她有一位女弟子經常布施金錢供養道場和這位法師,並且很熱心地說出要捐出多少錢幫忙這位女法師成就廣大的佛教道場。但是,這位女弟子說她需要使用她公公的土地向銀行借錢,並且需要這位出家女師幫忙,當保證人並簽立本票。這位出家女師基於與這位女弟子的熟識交情,不疑有它,就信任這位女弟子。這位出家女師就當保證人並簽立本票。結果這位女弟子竟然跳票逃跑,導致這位出家女師背負龐大的債務。我觀這位出家女師的原始動機是單純地想要弘法利生,成就佛教道場。可惜她卻被這位心機深沉的女弟子所設計和陷害。當然,最後這位慈悲的法師為了避免她這位女弟子再去設計陷害其他法師,因此,痛下決心對這位女弟子向法院提起告訴。

 

當然,無論您是不是一位修行者,都要對此有所覺察和警惕,避免掉入別人所設的陷阱而被勒索。更要警戒自己,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任何心機的行為,以求自私自利的行為,我們應當避免,以免自造罪業,傷害自己和他人。

10月 27, 2021

第十五章:詢問力量和光明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5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15章:詢問力量和光明

一位沙門問佛陀:什麼是更多的力量? 什麼是最光明的?佛陀回答說:忍受羞辱是更多的力量,因為沒有惡意,加上心中的和平和健康。 沒有惡意的忍者將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心的污垢被移除並結束,沒有污垢的清淨是最明亮的。 從沒有天空和陸地,直到今天在十個方向上存在的所有東西,沒有什麼是不可見的,沒有什麼是不可知的,並且沒有什麼是不可聽見的。 獲得所有智慧可稱為光明。

 

 

 

封閉自己,獨自生活,無法實踐對屈辱的寬容,也無法證明內心的平靜。

 

在佛陀的教義中,沙門是指跟隨佛陀的道路並成為他的弟子的和尚。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跟隨釋迦牟尼佛的僧人有500多人。事實上,釋迦牟尼佛並不孤單。

 

在歷史上和現代,一些和尚或尼姑選擇遠離眾生。他們獨自一人住在一間小屋裡,每天念誦佛經,靜坐打坐。同時,他們也需要每天有人為他們送飯。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是苦行,是佛陀的教法之一。持續時間可以是一年到三年。當他們完成這樣的閉關,從小屋出來的那一刻,就受到弟子們的歡呼,稱他們為師父或聖人。然後,他們可能會為這次經歷感到自豪,因為他們認為一般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當然這是八萬四千法門之一。 可能適合一些人修行佛法。 我沒有意見。 但是,問題是什麼? 想想看。

 

就連悉達多(釋迦牟尼佛的世間名號),他在苦行中也沒有離開同伴,也沒有獨自生活。 與此同時,他沒有要求任何人為他送飯。 佛陀關於寂靜、寬容的教義是在心裡,而不是在形式或任何外表上。

 

每天將自己關在小屋裡,遠離眾生,並不能真正證明空、無、寂、忍的真諦。 只有無知的大眾才會認為,這種把自己關在小屋裡、遠離眾生的方式,才能證明空、無、靜、忍的真理。 所以,要學佛,要確定自己不是一位無明的人。

 

在台灣,曾有一位尼姑接受弟子供養的土地和房屋。 然後,她一個人住在一座山上的房子裡。 她以為,隱退於眾,才能保持內心的純潔與寧靜。 那就是修行佛法。 不幸的是,她被綁架,威脅和殺害,因為邪惡的人貪婪,想要她的土地和房子。 而沒有人能幫她。 連菩薩都幫不了她。

 

所以,無相(無現象)的狀態,從而保持內心的清淨與平靜,不是來自於封閉自己和遠離公眾。 為什麼? 如果沒有人,沒有現象,我們如何、在何處、對誰、對什麼進行寬容?

 

珍惜我們的佛性,做一個寬容的人。

 

讓我們回到主題。 沙門問佛:“誰的力量更大? 什麼是最大的光明? 這裡的力不是指暴力,而是指良好的影響力和強大的力量。

 

佛陀對他說:“忍辱者更有力。 那是因為沒有惡意,心中有平安與健康。”

 

你經歷過屈辱嗎? 或者你有沒有想過羞辱別人的想法? 觀察人類的這種行為需要一些心理學概念和佛陀的教導。 如果您曾經閱讀過本博客的第 67 8 章,您就會從佛陀的教義中獲得一些基本概念。

 

為什麼人忍受任何屈辱就會有更大的力量?那是因為這樣的人沒有惡意,心平氣和,心理健康。但是,你知道人們為什麼要羞辱別人嗎?

 

正如我們在心理學中所觀察到的那樣,那些更容易羞辱他人的人是自尊心和自信度低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人更有可能出於惡意而羞辱他人。一般來說,他們有比較嫉妒別人的表現。換句話說,他們覺得自己對別人的影響力變小了。因此,他們必須通過羞辱他人來展示自己的力量,以達到對局勢的控制。通過這樣的行為,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個人權力得到了提升。

 

正如我們在佛陀的教法中從外在和內在的打坐和觀察,那些更容易羞辱他人的人,基本上是因為他們的個人五毒,即貪婪、瞋心、愚痴、傲慢、猜疑。

 

這種羞辱他人的行為可能表現在對生活財富和事業權力的貪婪,或對性慾或愛情的痴迷,或因對他人的傲慢或猜疑,從而產生仇恨或怨恨。 因此,他們通過羞辱他人來攻擊他人,以達到控制局面和自私的目的。

 

此外,所有的現象或情況都是由某些原因和條件造成的。 將任何因緣一一拆解,我們會發現一切現象或情況的本質都是空性、虛無和靜止。 那麼,受辱的原因和條件是什麼?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

 

當我們體悟到屈辱現象的本質是空性、虛無、寂靜時,我們還能容忍什麼?事實是,沒有屈辱和寬容。而我們不需要容忍,更不需要有仇恨或怨恨的心,因為屈辱只是一種幻覺,隨時可能消失。所以我們不需要糾結於屈辱的境地。這就是佛法的深意。但是,一般人很難理解和實現。

 

在佛眼中,羞辱他人的人是可悲可嘆的,因為他們失去了最寶貴的佛性。完全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佛性,對一切眾生有慈悲心和同理心,保持自己的自尊和信心,沒有惡意,沒有仇恨或怨恨,這樣才能容忍那些失落的行為。它還使我們為我們的心理健康奠定了積極的基礎。因此,它可以使我們保持內心的平靜。真正的力量就這樣在寂靜無形中自然而漸進地形成。

 

“寬容並且沒有惡意的人,絕對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寬容並且沒有惡意的人,有豁達和善良的一面。 這些品質可以被人類感受到,甚至是神或上帝。 這就是為什麼這樣寬容的人會受到尊重。

 

任何念頭都是心的污垢。

 

“心中的污垢被清除並結束。 清淨無垢,才是最光明。” 什麼是心的污垢? 一般言說教法中,凡傷害眾生、傷害自己的惡念、邪惡的心態、邪惡的情緒、邪惡的行為,皆為心垢。

 

但是,如何定義什麼是邪惡呢?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故意扭曲人權、民主、信仰、正義、自由、幸福、公益或平等的含義? 他們用歪曲的理論或概念來欺騙公眾,令我們驚訝的是,相信和支持它的人,甚至願意為它做奴隸的人還有很多。 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做惡事的惡人。 相反,他們認為自己是好人,是正義的化身,做正確的事。

 

如果有 10 個人遵循扭曲的理論或概念,並認為這種理論或概念是正義的,並且他們做了正確的事情,那麼剩下的人可能會質疑自己,我錯了嗎? 因此,對於善惡的任何定義或解釋,都有可能被辯論、爭論或扭曲。 因此,我們應該明智地擺脫它,尋找真相。 並確保我們不會被任何扭曲的理論或概念綁架,無論它看起來多麼合理。

 

有一位偉大的禪師惠能,中國唐代第六位禪宗創始人。 他曾經說過,“不要想善惡。(不思善,不思惡。) 佛法深奧,空性無善無惡。 此外,善惡的概念是一個相反的概念,更容易被人類以任何理由和條件操縱。 總之,我們最好跳出善惡的框架。

 

因此,總而言之,任何思想都是心的污垢,無論任何思想被定義為善或惡。 因為任何思想都容易受到內在或外在條件的影響或扭曲,從而有可能被扭曲而成為惡念。同樣的道理,惡念也有可能被包裝並扭曲成善行。但是,人們宣傳的是正義與平等。 此外,人們更容易盲目地堅持善惡,而不是合乎邏輯地思考。 這就是為什麼任何思想都是心的污垢這樣的道理,一般人是不容易理解的。

 

任何思想,如果缺乏理解它的能力和智慧,在生活中更容易被錯誤理解和誤用。 所以,中國唐代第一位禪宗祖師佛法禪師曾說過:“念頭一生,罪也同時發生。”

 

內心五毒使人不光明。

 

所以,在一般佛法中,五毒是比較容易提到的。 什麼是五毒? 它們是貪婪、仇恨和怨恨、痴迷、狂妄和猜疑 (貪嗔癡慢疑) 這五種毒是心理狀態,人類可以觀察和感知到的,即使它們沒有被定義並且被任何看起來很聰明的優勢方法所覆蓋。

 

但是,一般人都缺乏感知自己五毒的能力和智慧,更談不上感知他人。 因此,他們遵循自己的內在五毒,做任何有害的事情,毒害自己和他人。 因此,這五種毒,以及由這五種毒引起的任何思想或行為,都被視為心的污垢。 他們就像厚厚的灰塵可以遮住心靈的光芒。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擁有五毒的人不是光明的人。

 

清淨心使人體自發光。

 

根據科學研究,人體至少可以發出七種顏色的光。但是,每個人身上的光色都不一樣,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我推測釋迦牟尼佛在打坐時,可以看到每個人身上的光色。佛經中,當釋迦牟尼佛要講佛法時,經常提到釋迦牟尼佛從口中發光。

 

對釋迦牟尼佛來說,他心中的污垢已經被清除了,他的身體自然可以自行發光,就像陽光一樣明亮。所以他說:“心的污垢除盡,清淨無垢最亮。”他已經證明了自己。若能除淨心垢,即無五毒,無此惡業,無此惡念,也可證清淨心無垢,為最光明。

 

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純淨的光。 大多數情況下,光是白色、黃色或橙色的光。 只有少數人是紫色的光芒。 出現這樣的光,說明他們的心是純善的,五毒少,甚至沒有五毒。

 

世界的起源

 

在佛陀的教導中,沙門也很好奇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向佛陀提出這樣的問題。 佛陀說,充滿慾望和愛的思想(念頭)是無明無光的,思想(念頭)一旦誕生,世界就同時形成。(這裡的愛,是指貪愛的意思。)

 

所以,這不是我們想像的外部物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也不是由誰創造的。 相反,佛陀要讓我們知道,我們的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是由我們的本意形成和創造的,在我們的嬰兒身體出生之前,甚至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自己前世的所作所為將決定自己來生的世界)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由我們的思想決定的命運。 這樣的世界和命運不屬於別人,而是屬於自己。

 

我們的外在或內在世界是天堂還是地獄,或者它是什麼,實際上取決於我們的思想和心靈,而不取決於任何神或任何其他人。 此外,一旦我們的任何一個念頭被消除,我們的外在或內在世界也同時結束。 也意味著一旦消除了一個五毒的念頭,屬於我們自己的一個邪惡的世界也就結束了。

 

在佛的觀念中,世界,包括宇宙,無論是什麼,都是幻覺。 世界的起源來自一個思想 (念頭) 一旦一個念頭誕生,一個世界(幻覺)就會同時誕生。 一旦消除了一個念頭,一個世界(幻覺)也同時結束。

 

那麼,物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 佛陀說它是從無始無終形成的。 也就是說,它是從無念和無中形成的。 所以佛說:“從無天無地到今日”。 而且,宇宙或世界本身沒有它想要成為的樣子。 此外,它不是由特殊的人創造的。

 

在這個過程中,一切物質世界都是因緣而形成的。 事實上,這是混亂,沒有規則。 形成的也是隨機的,消失的也是隨機的。 換句話說,沒有人能夠控制宇宙或物質世界,更不用說征服它了。 例如,氣候變化和地震大多是人類無法控制的。 在現代技術中,我們可能會預測它。 但是,我們無法控制它不發生。

 

所以,在佛教中,沒有世界末日(物質世界的盡頭)這樣的概念。 其次,佛陀說人類經歷了無數世代。 它是按照人的生命來計算的。 在無數遠古時代,人類的壽命可達1000年。 那個時候,人心是非常純潔善良的。 同時,還有佛。 但是,不是釋迦牟尼佛。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壽命可能只有100歲。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心不那麼純潔,因此會有更多的惡念和惡行,導致人的壽命減少。

 

人類的起源

 

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地上的人,本是從光音天來的。 他們的身體透明而發光,非常輕,幾乎沒有重量。 同時,他們可以從光和音的天堂飛到地球,飛回自己的家。 哇! 他們不需要幽浮。

 

他們中的一些人貪婪地吃著地球上生長的甘甜可口的食物,從而使他們的身體過於沉重而無法飛回家。 此後,他們開始有性慾,並在體內發育男性器官和女性器官。 然後他們成為人類的第一個祖先。

 

時至今日,我推測光與音天堂的人類,仍會在腦海中不斷地透過光與音與我們交流。 那就是心與心的交流。 但是,地球上只有少數清心的人能夠感知和接受他們的信息。 這樣純潔的人一旦死在地球上,他們原本的靈魂就會回到光音天的家,不管這個天叫什麼。

 

因此,無論它的外觀或名稱如何,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 有沒有可能上帝或任何神是光和音天堂人類的一員?

 

自然智慧的精神開放 (自然智的神通)

 

“從無天無地到今日,十方皆有,無不可見、不可知、不可聞之物。 得一切智慧,可謂光明。”

 

上面的每一個字我們都知道。 然而,這一段的全部意義超出了我們的知識和經驗。 即使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也不代表沒有這樣的知識、經驗、能力和智慧。 為什麼? 那是因為它實際上是釋迦牟尼佛所實踐和證明的,是由他傳授給我們的。

 

在包括西藏在內的印度和中國的歷史上,擁有這種實踐經驗和能力的佛教僧尼很少被記錄在書中。 在漢語的音譯中,這種實踐經驗和能力被稱為“神通”。 它的含義被我翻譯為「《精神開放(靈性開放)」。 有些人將其含義翻譯為神奇的力量。 在一些佛經中,我把它的意思翻譯為奇妙的精神力量。

 

這裡的精神()是指自我精神(自靈)和他人精神(他靈)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它意味著自我精神(自靈) 擴大「開放」的含義還包括以下含義:通過,連接,交流,去,看,聽,知道,感知,自由或無障礙,無煩惱。 將這些意義聯繫起來,歸為六種神通 (靈性的開放或精神的自由開放)

 

據我所知,我將它們從中文翻譯成英文如下:

 

腳的靈開 (神足通)

理解他人心智的靈性開放 (他心通)

天耳靈開 (天耳通)

天眼靈開 (天眼通)

感知命運的靈性開放 (宿命通)

漏盡的靈性開放(無憂之神通力)(漏盡通)

 

靈通(神通)也有自靈 (自神)對他靈(他神)敞開的意思,可以與他靈(他神)在心智上進行連接和交流,自我靈也可以感知到自己和他人的命運。 再者,通靈(神通)也意味著自靈能看到別人的神靈所做的事,能聽到他們所說的,能感知他們所想的。 同時,當我們在打坐或睡覺時,自我精神(自我靈,自神)可以自由地去任何地方。

 

在佛的狀態下,證明了漏盡神通的能力(心中無憂,自然擁有神開)。 這意味著在佛的狀態下,他或她已經證明心中沒有煩惱。 這裡的“漏”被描述為“擔”或“煩惱”。 「盡」就是結束的意思。當漏結束,也就是任何煩惱都消除之時,個人的神通靈力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只有佛陀有這個能力。

 

這種能力和功能是基於自我精神的開放性。 這也意味著自我精神沒有障礙,它可以自由地做、來去、看、聽和感知任何事情。 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自我精神存在於活體中,但不排除死者。 對於死者來說,死的是身體,而不是自我精神(自我靈魂) 無論身體是生是死,自性都有自己的意識(神靈)

 

所以,即使是死人,他們的自我精神(自我靈魂)也可以在一些特殊和需要的情況下與我們聯繫和交流。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通過做夢而相互聯繫。 但是,對於一些學佛好的人來說,他們可以直接交流,除了通過夢境。

 

對於大眾來說,這種敞開心靈的概念和能力是很難理解的,更別提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了。 對他們來說,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能力。 如上所述,光音天界的人類,天生就有這種能力,可以隨意使用。

 

早在中國古代,就有大量的記載,天上人傳授治法制度和文化給地球上的人類。 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尤其是君王或有德行的領袖,可以直接與天上的人聯繫溝通,得到他們的幫助。 即使在今天,他們仍然在許多方面不斷地幫助我們。 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天上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那麼,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自我精神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做到這一點? 總之,佛陀的一切教法,都能激發我們這樣的能力。 目前來看,有兩個關鍵點可以讓我們激發出這樣的能力。 一是在文章《讓心安寧,不再恐懼和痛苦(更新於2019/07/11)》(淺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另一個在本章。 綜上所述,保持內心平靜、清淨、無惡意、無障礙,是激發我們顯現這種能力的基礎。 因而獲得一切智慧就是光明。

 

所以,我們可能還有一個問題。 AI人工智能有這樣的能力嗎? 它真的能控制或毀滅人類嗎? 您認為AI人工智能可以控制或破壞空虛、虛無或靜止嗎?

 

通靈(神通)一直被一般人視為某種神奇或奇妙的力量。 一些無知的人欺騙大眾,說他們有這種神奇的力量,可以產生治癒疾病的藥物,或者他們可以用他們的神奇力量改變人們的命運由壞到好。 不幸的是,很多無知的人願意被欺騙並相信這是真的。

 

如果我們學佛學好,深刻領會佛法,就會知道神通是每個人的本能與智慧。 大多數人無法出現,也無法使用這種自然力量。 那是因為他們的自然智慧沒有受到啟發。

 

事實上,佛陀教法的最大亮點就是啟發我們的自然智慧。 剩下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方法。 那麼,如何啟迪我們這種天生的力量呢? 其知識與方法收錄於佛說四十二章佛經中。 但是,這還不夠,因為我們必須將這些知識和方法付諸實踐,並將其轉化為我們的生活智慧。

 

綜上所述,就是智慧與慈悲,將智慧與慈悲付諸於日常生活中。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自然力量,神通(Sentong)就會自然出現,我們就會知道如何用我們的智慧正確地使用它。 一旦我們的自然智慧真正得到啟發,我們絕對不敢欺騙大眾。

 

再者,依靠無知者的盲目神通,還不如靠自己的神通,如果我們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和原則。 不幸的是,大多數人的這種自我能力,由於我們從政府的教育,或在家庭和社會中代代相傳的教育而喪失。

 

在台灣和美國,一些著名的機構花費巨資進行精神開放(神通)的研究,其中一些費用是由政府贊助的。 然後他們發表論文或書籍。 我對此沒有意見。 但是,你認為釋迦牟尼佛花費巨資去認識和獲得靈通(神通)嗎?

 

在歷史上,你有沒有發現有人聲稱自己是任何神或任何具有神奇力量的精神的代理人? 然後,他們運用這種意志來控制他人的思想、意志或行動。 甚至證明自己是神。 他們說如果人們不相信他,人們就必須下地獄,並且允許被殺死。 這樣的想法真是愚弄大眾。 神權政治是一種不平等的思想。 事實上,這是一種封閉的思想,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平靜。 然後,我們知道他們真的缺乏智慧和慈悲。

 

只有在虛心中,才能修持智慧與慈悲,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平和,什麼是知道十方一切事物。 十個方向包括空間和時間(過去和未來) (十個方向就是指立體的宇宙) 那麼,我們就有可能獲得一切智慧。

 

加入光明,與塵埃共存。 (和其光,同其塵。)

 

有一句中國話「和其光,同其塵」,“加入光,與塵共存。(加入其他光,與其他塵埃在一起。)”光明意味著那些證明了和平,內心純潔的人。 心中沒有惡意,也沒有障礙,同時他們獲得了自然的智慧,一切的智慧。 根據佛陀的教導,這樣的境界和這樣的人被稱為光明。 相反,塵土是指那些還沒有獲得智慧啟發的人。 他們的心是封閉的,有更多的五毒,給自己和他人帶來許多煩惱和憂慮。 這樣的境界和這樣的人是無光的,因而形成了心中的障礙。

 

整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旦我們證明了道,我們就加入了菩薩或佛陀的善行。 其次,也意味著我們在學佛、走菩薩道的時候,不應該鄙視、排斥那些還沒有開悟的人。 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們雖然證道了,但在這個自性上沒有區別。 總之,它讓我們去除了自負,以謙虛的態度與眾生在一起。

 

讓我們回到現實問題。 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 上面所說的能讓我們變得富有?

 

如果我們有能力知道一切,有智慧應付一切麻煩,你認為我們還是一個窮人嗎? 換言之,無形財富是有形財富的基礎。 那就是無形的財富可以創造有形的財富。 明白了上述道理和原則,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和應用,我們就永遠不會是一個窮人。 所以佛陀說,佛性就像一顆無價的寶珠,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之中,可以在現實中實現並成為真正的財富。 所以,好好珍惜,好嗎?


英文:Chapter 15: Ask about the force and brigh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