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2, 2021

第十六章 捨棄愛欲,得道 。(補充說明)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6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16章 棄愛得道 (補充說明)

佛曰:“人有愛欲,不可見道。就如用手攪動清澈的水;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將愛與慾望交織在一起。渾濁在心中興旺。所以他們看不見道。你們所有的沙門都應該放棄愛和慾望。愛欲之垢盡,道可見。 “

 

大愛無條件,無苛求。也就是說,在大愛中沒有慾望。然而,大多數人沒有偉大的性格。一般來說,他們心目中的愛是為了達到某種自私的目的而渴望和控制某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有以愛之名,對親友或家人懷著某種情緒敲詐勒索的行為。這種愛包含著自私的慾望。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在這種愛欲的基礎上,可以延伸出各種消極的性格,例如操縱性人格。

 

道意味著道路、方式或任何教育或理論體系。在這裡,我們可以根據人的智力不同,學佛的不同等級,對道進行各種解釋和教導。一般來說,佛教中的道有兩種。一是菩薩道,二是佛道。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根據對佛教的認識和實踐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佛陀在第二章所講的道,也就是清淨的心,是入菩薩道的基礎證悟和修行。並且,菩薩道是入佛道的根本證悟和修行。

 

不管是什麼道,佛教中道的基礎是清淨的心。清淨心的基礎,就是一個人面對任何人任何事,做任何事時,無條件、無欲無求、不苛求他人。其次,清淨的心也是在面對任何情況時,在心中實現真正的平等。這種想法對於常人來說比較難理解和實踐。但是,如果我們有意願去理解和實踐它,對我們來說可能並不困難。

 

“境無好醜。好醜在於心。(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好壞之分。任何情況下的好壞都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是中國唐朝(公元618-907年)禪師所說的名言。如果你能理解並實踐這句話,你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會輕鬆自如。為什麼?環境本身是客觀的。然而,我們的思想本身是主觀的。這就是為什麼窮人對自己的處境抱怨很多,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感到痛苦。學佛可以改變我們主觀的消極思想,從而改變我們的命運。關於如何理解和實踐真正的內心平等,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解釋。

 

佛曰:“人有愛欲,不可見道。”就是說,人在自私的愛欲中,無法領悟和修行清淨的心。佛陀用比喻的方式解釋了為什麼人不能見道。 “就如用手攪動清澈的水;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清澈的水就像我們清澈純淨的心。在清澈的水中,沙子在底部。用手攪動清水時,大量浮沙使其變得渾濁。同時,水的漩渦也讓水不再清澈。自私的愛與慾望的產生,就像攪動清水的手。大量的浮沙和水的漩渦,就像是內外的複雜局面。 “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公眾是指自己和他人。 “一起走近這水”是指雙方都陷入了自私的愛欲所造成的境地。 “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這意味著沒有人可以看到他們清晰純淨的內心。清晰純淨的內心這是真實的自我。

 

佛陀說:“人,愛與欲交織。渾濁在心中興旺。所以他們看不見道。”它是指那些以愛和慾望的心相互聯繫的人。這讓他們在腦海中出現了任何不合理的條件、苛刻的要求和對彼此的幻想期望。在這種情況下,有自私自利的目的,沒有平等對待。意為渾濁在心興旺。這也意味著那些人有卑鄙和詭計多端的頭腦。這些帶有貪婪的骯髒事物會使他們的心眼失明,使他們看不到自己清明純潔的心。所以他們看不見道。

 

佛言:“諸沙門,應當捨棄愛欲。愛欲之垢盡,道可見。”因此,佛陀告誡他們的弟子沙門僧人,摒棄這種愛欲。那些帶有貪婪的骯髒東西是愛和慾望的污穢。一旦這愛與慾望的污穢結束,清淨的心就會顯現出來。此為去除愛欲之垢,心之光明現。雖然我們不是和尚,但佛陀的教導對我們的生活也很有幫助。它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的情緒穩定,幫助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

 

當我們深刻領悟和修行如上所說的佛法,再回來觀察世間的情況,就會發現很多罪惡和戰爭,任何骯髒的事情都是由自私的愛和慾望造成的。也就是說,自私的愛欲是罪惡的根源。過去三十年,台灣經濟民主發展良好。一些貧窮國家的女孩來到台灣,為自己和家人尋找更好的生活。然而,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方式。他們所使用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愛與慾望的污穢。當台灣男人被這些女人的愛的謊言所迷惑和困住時,台灣男人的財物逐漸消失,轉移到這些女人的名字上。然後,台灣人就死了。最後,這些台灣男人的家人發現不對勁,便起訴這些女人—愛情的騙子。最後,真相大白。

 

根據英國的研究,男性的平均智力在103左右,這是正常的智力。然而,一旦這些男人墜入愛河,他們的智商就會下降。根據我個人的觀察,男人不僅戀愛時智商下降,婚後智商也下降,婚後有外遇,智商更低。智力下降意味著他們的道德原則、思維能力和判斷力不如智力正常的男性。研究表明,智商低的男性婚後外遇的機率要高於智商高的男性。通常,智商低的男性比智商高的男性對家庭成員的傷害更大。這就是愛欲會蒙蔽自己的心智。

 

當我們深入觀察一個家庭的問題,當我們有智慧時,就會發現一個家庭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的愛與慾望的紛爭。這種愛與欲的紛爭,充滿如上所說的污穢。他們的腦海中充滿了貪婪和黑暗的念頭。因此,判斷誰對誰錯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們有智慧,最好讓我們自己遠離這種渾濁的情況。如果你是這種糾紛的一方,當你看到佛陀的教法時,你應該有智慧來處理它。在第23章中,提到妻子不僅僅是監獄。問題的根源在於夫妻之間的愛與渴望。這個問題讓家庭成為束縛夫妻心靈的無形監獄。

 

上面所說的愛與欲,不僅是情色、家庭的事,還有政治、企業、組織的紛爭和事務。 這也是關於朋友的關係。 當我們洞察由愛和慾望引起的問題時,我們就會有更好的思考和判斷來面對任何問題,然後去處理它。不管我們是不是沙門,佛陀的教誨都給了我們很好的教導,啟發了我們自己的智慧。 這是無形的財富,無法衡量。 有做,也有不做。 放棄所提到的愛和慾望就是做。 沒有刻薄和詭計的頭腦是無為(不做) 怎麼做,怎麼不做,我們心中有一個選擇,如果我們有智慧的話。

 

英文: Chapter 16: Abandon the selfish love and gain the Dao (added explanation)

第十六章:放棄愛欲,得道。(更新於西元2021年12月22日)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6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六章:放棄愛欲,獲得道。

佛陀說:人們擁有愛和慾望,看不到道,如清澈的水被手動攪動,公眾到達並接近水面,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 人們將愛與慾望交織在一起。 渾濁在心中興旺。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不到道。 你們所有沙門都應該放棄愛和慾望。 愛和慾望的污穢終結,道就可見。


佛教有不同的教法。

 

這個話題主要是針對和尚沙門的。這個話題也可以幫助我們學習佛法,或者做一個參考和價值,以促進我們的生活,即使我們不是和尚。

 

釋迦牟尼佛曾告訴他的弟子,愛與欲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我們又是如何、為什麼被生活中的愛與慾望所掩蓋的,讓我們看不到真相,也讓我們看不到道。那就是有可能導致任何後果的原因。基本上,佛教不是迷信。相反,這是非常合乎邏輯和明智的。

 

但是,對於公眾來說,理解其中的道理有些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講故事,即使是神奇的故事,也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不了解佛教而專注於推理的人會認為佛教是盲目的信仰。然後,想一想;我們會是哪一個?我們更願意接受推理還是講述的故事?或者,我們都可以接受?

 

愛和慾望是如何以及為什麼產生的。

 

如果我們曾經研究過人類的心理學或成長過程,我們就會閱讀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1-2歲是口腔器官發育期。嬰兒需要吸吮乳頭以滿足口腔器官的慾望。如果我們故意取下它的塑料奶嘴,嬰兒會不高興並大聲哭泣。在這段時間裡,愛與渴望的原始種子已經在它的腦海裡種下了。也就是說,嬰兒的潛意識裡有愛和慾望。那是他們最初的本能。

 

如果追根溯源到嬰兒之前,一個無明的念頭,即第八意識之一,無明種子之一,進入胚胎;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靈魂。然後,嬰兒在成長,並在其身體中遵循自我六根,受外界條件和變化的影響,如電子遊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它心中的愛和慾望是逐漸發展和變化的。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例如,我們的眼睛會跟隨衣服的顏色、頭髮的形狀、任何人的表現或外表。我們的耳朵會跟隨聲音,例如柔和的聲音,強大的聲音或沉悶的聲音。我們的鼻子會跟隨氣味,例如香味或臭味。我們的舌頭會跟隨味道,例如鹹、酸、甜或辣。我們的身體會跟隨觸覺,比如光滑或粗糙的感覺。我們的心會隨從自己和他人的上述五種根源的各種感受。因此,我們對外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產生了關於好惡感覺的自我意識、區分和概念。

 

我們的心都執著於這些外在的變化,從而糾纏在這些事物上。我們已經相應地選擇了我們喜歡的東西,並想從中擁有一些東西。因此,我們的愛和慾望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永不停息,甚至為之而死。例如,有些人寧願為他們的女人或男人,或為財富而死。

 

再者,五毒(貪、瞋、痴、慢、疑)因愛欲而生。從而發生影響或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更複雜的發展和變化,包括生活中或社會中的任何爭鬥,或國內或國際上任何意想不到的戰爭。如果我們深入觀察政治鬥爭或任何戰爭中的爭鬥,我們會發現這是因為有些人想要滿足他們最初的個人愛好和慾望。這是他們潛意識的動機。

 

有些邪惡的人知道人性的弱點。那是愛欲強烈,所以生五毒。於是,惡人就會順從自己的愛欲,利用人性的弱點來威脅、控制、傷害和奴役人民。發生的事情不僅在殘酷的專政政治中,也發生在無知的戀人或夫妻,甚至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於是,將這樣的愛與慾望延伸出去,就成為了滿足個人愛與慾望的某種控制力,形成了任何人都不允許也無法挑戰的權威。

 

換句話說,愛和慾望不僅傷害了別人,給別人帶來了煩惱,也傷害了自己,最終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然而,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自我認知。相反,他們似乎享受著偉大的夢想和幻覺,隱藏在自己的愛和慾望中。

 

所有的外在變化都像幻覺。內心產生的任何感覺和情緒也是幻覺。這些東西不是永久的。那是因為它是有條件出現的,也會有條件隨時消失。那些東西也像灰塵或污物一樣會弄髒並擾亂我們清晰的頭腦和心靈。因此,它使我們無法看到自我的本性,即平靜、寂靜、和清淨的心。

 

綜上所述,自心亂,他人心亂,多心亂,世界亂。所以佛說:人有愛欲,不能見道。就如用手攪動清澈的水;公眾一起到達並接近這片水域;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將愛與慾望交織在一起。渾濁在心中興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不到道。你們所有的沙門都應該放棄愛和慾望。愛欲之垢盡,道可見。 “

 

什麼是道?如果您對此沒有概念,可以參考或閱讀本博客的第2章:斷慾不求或第13章:問道與命。

 

道為何能見?當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真面目和本性是什麼,即我們的心意不再雜亂時,我們就會清楚地知道我們每一刻在做什麼,從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所走的道。

 

在佛陀的教法中,捨棄愛欲是非常重要的教義之一。很多佛經裡都提到過。但是對於弟子或者想學佛的人來說,真的很難在生活中付諸實踐。那是因為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不容易去除。

 

此外,還有身體和精神體的原因,例如荷爾蒙激素是在身體中自然產生的。有時,真的很難壓制它並要求它不要發生。在心理上,大多數人被父母要求要孩子,以繼續他們的家庭生活、事業和財產。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能接受佛教,不允許他們的孩子出家的原因。

 

然而,你知道為什麼為了學佛而放棄愛和慾望如此重要嗎? 如果我們沒有很多的愛和渴望,我們就不會出生在地球上。 這也是因為我們有很多的愛和渴望,所以在生死中一次又一次地輪迴並受苦。 意思是這裡死,那裡生,這裡生,那裡死。 除非我們放棄自私的愛和慾望,否則它不會永遠停止。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生死輪迴和痛苦中跳出來。

 

如何捨棄愛與欲?

 

捨棄愛欲,有一些方法可以作為僧尼修行。其中一種方法是用肉眼觀察屍體的骨頭,或者在打坐時以自心觀察人體的白骨。

 

為什麼要這樣做?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就會知道,無論是漂亮的女孩還是帥氣的男孩,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也只有一堆白骨。長期練習,會擾亂對異性的愚蠢執念,從而停止對異性的愛慕和慾望。這也意味著停止任何由愚蠢的痴迷或愛和慾望引起的麻煩。在這樣的修行基礎上,我們會逐漸放棄對外在事物的熱愛和渴望。換句話說,我們會放棄任何麻煩和煩惱。

 

放棄但不放棄

 

大多數和尚只知道切斷或放棄愛與慾望。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或不會提到佛陀關於不斷絕或不捨棄愛欲的另一教義。為什麼?如何?

 

如果我們執著地持有愛與慾望,也就是執著地持有煩惱,所以我們絕對要捨棄它。但是,如果心中沒有愛和慾望,也就沒有煩惱,那麼我們應該放棄什麼?因此,不存在放棄的問題。

 

不是否認愛與欲的存在,而是了解愛與欲為何可能不存在。大多數普通人都在堅持擁有一些東西,比如愛和慾望。教他們放棄他們所擁有的會更容易。然而,他們很難理解什麼是「空性」或什麼是「無」。這就是為什麼很難教他們不放棄任何東西的概念。當人們對佛法沒有深刻的認識時,就更容易被人錯誤地理解和利用為不離不棄的愛欲。

 

如果你讀過本博客的以下兩篇文章:《淺談因果》或第12章﹝17﹞:見性學道難。,你可能對佛教有基本的了解,也可能了解所講的內容。但是,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上述文章,對佛性沒有概念,又對新知識感興趣,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樣的閱讀可以避免你錯誤地理解佛法。

 

在佛教中,有淺教和深教之分。這是因為人類的智力和智慧,從而其理解能力,具有不同的層次。在互聯網上,很容易搜索有關佛教的淺顯教義。但是,對於專注於思考和推理,想要深入了解佛教的人來說,它可能只有些微的幫助。

 

在淺薄的佛教教義中,只講行善不作惡,從而獲得許多福樂。他們不敢說空性。為什麼?如果我們天天講空性,可能所有的人都會跑掉。

 

那麼,為什麼是捨棄而不是捨棄呢?答案就在那裡,你找到了嗎?


12月 21, 2021

龍華上師傳法偈(五)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十方眾生我盡見,

一一難逃我法眼,

善惡終究非無報,

朗朗晴空照萬里。


12月 20, 2021

心情感思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人生那堪若別離,

淚眼娑婆心簌簌。

貪人財富自享福,

人生盡頭終有報。


恩怨如雲隨風飄,

緣盡一切剎那無。

不如當下自享福,

悠哉游哉過一生。


煩惱菩提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人生有夢自相隨,

萬里雲天本光明。

若無冷冽徹心骨,

怎得心梅飄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