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08, 2022

羞辱創傷如何心靈重建。


作者: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

 

前言 (: 文章內容有比較長,讀者可以分批分次讀完)

 

最近在網路社群上看到一位心理師探討羞辱創傷的議題,她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說羞辱創傷的過程並對此提出因應的方法。我覺得這也是很有參考性。我向來對心理學有高度的興趣,這個興趣不僅讓我在大學時所選修的心理學這門課拿到九十幾的高分,這樣高的分數也讓我在求職中順利進入國立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當研究助理。教授還鼓勵我去報考該校該系的研究所。當時年輕的我,雖然對佛法不是很了解,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佛法的學習會比研讀心理學好,因為佛法才能從真正的根本問題上解脫我們的人生煩惱與困境。

 

心理學與佛法的最簡單的區別來自於是否根本解決個人的煩惱

 

心理學雖然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就我個人的了解,心理學的探討及所提出的因應方法比較偏重在人的意識面,任何落在我們意識的東西,隨著時間及其他各種不同的意識的覆蓋,我們很容易就忘記以前我們應該注意的部分。換句話說,心理學在當下或許對我們心理的煩惱有療癒的功能,但是,長久來看,我們個人煩惱的因緣還是存在,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這是我在研讀許多心理學相關的文章或書籍後所體會出來的心得。而佛法就不一樣,即使我們個人煩惱的因緣存在,我們能夠透過佛法的學習及實踐,真正解決我們煩惱的根本原因。這就是我多年來從心理學與佛法的實踐中,從最簡單的解釋去了解及分辨它們的差異之處。因此,我就我所學的佛法的角度來探討羞辱創傷及如何心靈重建的議題。

 

羞辱他人者的問題及被修辱者的感受,這兩者因緣同時具備,才存在所謂羞辱及創傷。

 

每個人遭受羞辱的時間、因緣及境況各自不同,但是,一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被羞辱者必須對羞辱的字詞及口氣有感受並能了解羞辱字眼的意思。這時候才存在羞辱及創傷這兩回事。簡單來說,羞辱他人者的負面心理及被羞辱者的個人感受,這兩者因緣同時具備,才存在所謂羞辱及創傷。所以,我們現在就這個基礎,開始來探討羞辱創傷的議題。

 

被修辱者的感受問題來自於自我六根跟隨外境而轉動

 

通常羞辱這件事能夠成立來自於雙方有共同的語言基礎,也因為有共同的語言,所以被羞辱的感受及所產生的創傷就更加強烈。但是,如果雙方有不同的語言,雖然羞辱這件事仍然能夠存在,相對地,被羞辱的感受及所產生的創傷就不那麼強烈了,甚至是無感。

 

例如:如果有人用「你是豬喔!」這樣的字眼罵被羞辱者,當我們都懂中文的意思,被羞辱者只要具備基本的智商能力及理解能力,他就知道他被羞辱了。但是,您知道嗎?如果有人用這句話去罵一位中重度智能障礙者,由於他們智能障礙(智商在正常標準以下),缺乏理解能力,他們對這句話是完全沒有反應的,更別說感受了,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沒有被羞辱的感覺,那就更別提有任何創傷了。

 

再來,如果有人用「You are idiot.」這樣的字眼罵被羞辱者,如果我們熟識英文 (表示我們具備基本的智商能力及理解能力能夠學習外語英語),被羞辱者就知道他被羞辱,創傷可能就因此產生。但是,對於一位具備基本的智商能力及理解能力,卻不懂英語的人來說,他對這句話是完全沒有感受的,因為他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更別說能感受到羞辱及創傷了。

 

例如:有人用「Scheiße」罵被羞辱者,可能我們大家都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生活語言。這句話是德語,原意是屎,衍伸為罵人愚蠢的意思。當然,它在不同的情境會有不同意義。有時候可能是自嘲,在罵自己。那麼,我們可以就此類推,世界上有100多種以上的語言,如果有人用這100多種以上的語言罵人,假設我們是被羞辱者的當事人,我們能懂得的,能有所感受到被羞辱及自我創傷,大概就是我們所能理解的語言。

 

當然,有些人是瘖啞人士,他們聽不到這些語言,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當有人用這100多種以上的語言罵瘖啞人士,瘖啞人士是完全沒有反應的,因為他們有聽覺障礙。但是,他們可以透過手語溝通,手語也有罵人的手勢,對於聽障人士來說,他們眼睛可以看,他們的智商正常也可以理解,並因此感受到羞辱及創傷。


在台灣這些有年紀又有智慧的長者通常教導及安慰晚輩一件事,就是如果有人辱罵我們,我們就讓這些聲音從左耳進,從右耳出,當作沒聽到,不要將別入辱罵我們的這些詞句和事件放在心上,我們就沒有被羞辱的感受,也不會因此產生煩惱及創傷。不過,這對心智比較軟弱的人或個性比較自我好勝的人來說,是比較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這跟下面我要說明的佛法有些相關。

 

我舉這些例子的用意,在說明佛陀告訴我們的,我們任何煩惱的生起,都是因為我們的六根跟隨外境而轉,進而產生六種識。識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識別之後產生感受的意思。感到羞辱及創傷本身對這個主體來說,就是一種識覺,一種煩惱的生起。

 

所謂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六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本身是中性的,是靜止的狀態,也就是空性,是無善無惡的,但是一旦受到外境因緣的刺激和影響,根的作用就產生,而有識別,就是分析、理解、思考及感受,甚至是行動。這個「受」,依據佛陀的開示,分別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所以,現在我們知道羞辱及創傷對這個主體來說是一種充斥煩惱的「苦受」。

 

所以,我們進一步分析,我們的眼根可以看到別人羞辱我們,例如,有人會對別人比中指,這是一種對人的羞辱。假設有人對我們比中指,我們的眼根隨著這個人所做的外境轉動,我們的眼根就產生了識別,就是眼識。經由眼識,我們就產生被羞辱的感受,進而衍伸各種感受,例如:憤怒、生氣、焦慮、憂心,當我們無法平復、平衡及調節這樣的心情,我們就有受傷害的感受,就是創傷。耳根及耳識及其他根識也可以同樣推想。

 

那麼,我們又可以推想,假設一個眼盲的人,有人想要用比中指羞辱他,您覺得這有效果嗎?這個眼盲的人會有反應嗎?會感到被羞辱嗎?會有任何創傷嗎?絕對不會有的。因為他眼根作用的障礙對他形成一種屏障。但是,如果他的耳根正常,這時候用他所能聽懂的語言羞辱他,他的耳根隨外境轉動,耳識就會產生,在這樣的條件下,被羞辱及創傷就成立。其他根識的條件可以藉此類推。當自我好勝的人無法接受被羞辱及所產生的創傷,他的識就會轉成報復對方的行動。

 

在佛教根本修行六度波蘿蜜中,波羅蜜就是平等智慧的意思。所謂「六度」就是六種能夠救渡我們脫離人生苦海的方法,這六種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智慧。這六種方法皆能幫助我們證悟平等智慧。忍辱是六度波蘿蜜中之一。如果我們是被羞辱者卻又不懂得使用適當的方法去修行忍辱,我們會修了一肚子憋氣和委屈。修行忍辱並不是用壓抑自己的情緒、感受及需求來修。如果修行忍辱用壓抑自己的方式來修,是大錯特錯。所以,修行忍辱的方法就是必須徹底了解內外在的因緣,即是羞辱的成因及條件。然後用我們理智的思考去分析羞辱的成因及條件,一一將它破解,我們才會明白修行忍辱的意義及優點在哪裡。您知道在佛陀所介紹的眾多菩薩中,最會修行忍辱的菩薩是誰?這在眾多知名佛教師父中,很少提到這位菩薩。這位最懂得修行忍辱的菩薩就是《虛空藏菩薩》。

 

佛陀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也對佛弟子開示修行忍辱的要義。我們對此也做了一些白話解說,將文章內容張貼在此部落格中 (讀者可從目錄標題《佛言弟解》的內容找到相關連結)。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請自行參考。《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第七章、第八章、第 十二 章﹝8﹞及第十五章都提到羞辱他人的果報及修行者如何修行忍辱:

 

第七章 惡還本身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第八章 塵唾自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第 十二 章﹝8﹞:被辱不瞋難 (第 12 章﹝8﹞:受到羞辱而內心不怨恨是困難的)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一個人為什麼會羞辱他人,他們的心理狀態及處境如何,我會在下面繼續分析。我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也有提到。徹底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及處境,我們才能進一步知道個人修行忍辱的意義所在。知道修行忍辱的要義所在,才能真正治癒我們內心受到羞辱所產生的創傷。

 

但是,您知道為什麼要修行忍辱嗎?它有幾個重要的意義:

 

第一:它可以避免我們生起瞋恨心,進而避免因個人的瞋恨心所產生報復對方的心理及行為,同時避免我們去傷害對方。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個意思就是仇人之間互相報復,循環不已。換句話說,就是兩造雙方因造惡業而產生生命之苦於生命的洪流中輪迴不已。就像車輪一直轉,沒有停止的時候。唯有從我們修行忍辱開始,停止這個惡因,我們才能跳出生命輪迴之苦。也就是生命輪迴之車輪才有停止運轉的一天。車輪是一種比喻及擬想生命輪迴的意思。生命的輪迴有現世的輪迴,也有生生世世的輪迴,這兩種意思。

 

第二:它可以避免我們受到第二種傷害。如果說受到羞辱屬於第一種傷害,那麼, 第二種傷害卻是自己造成的。如以上所說明的。有人因為受到別人的羞辱語言,內心強烈感受到羞辱而無法忍受,進而產生憤怒的心理,而嚴重傷害對方致死。最後,這位被羞辱的報復者被對方家屬提告,他不僅要賠償龐大的金額,還得進牢獄被關好幾年。這就是辱罵別人的人從傷害者變成受害者。而這位受到辱罵的人,因為無法忍辱,而去傷害對方,導致自己官司纏身,破財又得坐牢。坐牢會好受嗎?身心一定都很苦。這對自己難道不也是一種傷害嗎?而這種傷害卻是因為自己無法忍辱而造成的。這就是自己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有些人受到羞辱而產生憤怒及報復的心理,頂多就是當個小人使壞,暗地裡做一些不利對方的事,損損對方而已。但是,這也不好。這種不善的行為也會被記錄在個人生命之中而導致苦命的輪迴。要謹記這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人不欺暗室。就是在沒有人看得到的地方,我們也不做見不得人的壞事,因為舉頭三尺還是有神明在看著、在記錄著我們的言行是善是惡。

 

第三:修行忍辱可以讓我們產生智慧和定力,進而去幫助羞辱我們的人停止羞辱,不再以羞辱來傷害我們或其他人。特別是當這位羞辱我們的人跟我們有親屬的血緣關係。通常親屬朋友間或同事間的羞辱關係來自於上對下的關係,或是同等輩分的關係。由下對上的羞辱關係比較少,但也不是沒有,例如,不肖子也會辱罵自己的父母。所以,當我們修行忍辱時,我們將心靜下來,我們就能靜靜觀察羞辱我們的人的內在性格及智能程度、所面臨的生活與工作壓力,及因此所產生的焦慮,我們就會清楚知道是甚麼原因導致他需要羞辱別人。當我們做這件事時,我們必須要有一點年紀上的生活經驗及對世事的洞察能力。如果讀者您還年輕,甚至未成年可能就還需要時間及世事的磨練。像我們上述所提到的佛陀所開示的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及第十五章,這都是佛陀實際修行的生活經驗用來告誡羞辱者羞辱別人的後果,並且提醒被羞辱的人了解羞辱別人的因果而能對羞辱者產生忍辱與包容之心。這也是提醒被羞辱者自我提升後的境界修行。

 

但是,一般人普遍沒有這種佛法的訓練。用佛法去開導羞辱者,他們不一定接受,甚至會更加惡劣地羞辱別人。這時候,如果我們對世俗法律有一點基本概念,我們就知道,用羞辱的字眼和口氣去羞辱別人,在法律上將會構成毀謗罪,也就是羞辱別人有可能是在毀謗別人。當然,是否構成毀謗,在事實的認定上,仍是必須參考現實狀況之後由法官判定。但是,我們可以讓羞辱者知道,當他羞辱別人時在法律上是有可能犯上毀謗罪。這時候,這些無知的羞辱者自己就會有所警惕和收斂。

 

從以上的解說,我們知道有一些人在世間受到羞辱後,他們趕緊持誦心經,藉由持誦心經而修持忍辱心,但是,是否有效果就看他們個人的修持程度。當您能夠理解上述我所說明的六根及六識,您持誦心經就能更契合心經的涵意。更進一步地,當您持誦金剛經,讀到忍辱仙人這一段,就能更契合忍辱仙人如何修行忍辱。這種忍辱修行,它不只是落在意識上的理解、記憶和行動,而是真正藉由修行進入六根本的空無之性,如於心經所提到的「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蘊」在這裡就是藉由五根跟隨外境所產生的個人意識及分別受想而積聚的煩惱,也就是被羞辱後的創傷及其產生的煩惱。「法」在這裡指的是一切事相及其變化,也就是羞辱及其變化和感受等等這些事相。「色」意指色相,在這裡即是意指羞辱者以及被羞辱者這個人的相貌、外觀及身體,或任何在羞辱這件事上所可見的任何物質性的有形的物體,例如:有人可能會拿象徵性的東西來刻意羞辱別人。


時候被羞辱者本身,這個主體,在禪定中深入觀修心經,日日產生功用,就漸漸能將被羞辱這件事相空掉,就是化空,不再執著。同時更進一步地,也漸漸地將個人受到羞辱所產生的煩惱及創傷的感受也空掉(化空),內心不再罣礙。當然,這個被羞辱者主體也能漸漸將羞辱他人的人這個客體化空。


此時,這位被羞辱者的內心當然就不會被無形的繩索控制及約束在羞辱及創傷這件事上。簡單來說,您認為有甚麼事相及情緒感受能牽繫及束縛虛空虛無?就已經是虛空虛無,還有甚麼能束縛它呢?這就是羞辱創傷後最好的心靈重建,簡單來說,方法即是淨空內心。不過,在實踐上,仍是需要一段時間上的修行與實踐,真正的效果才能出來喔!假設羞辱及創傷是在一條道路上的龐大障礙物,我們必須費一些力氣,甚至是很積極的努力,才能將這龐大的障礙物移除,讓道路淨空之後,人車行走才能通暢。就好像我們移除心靈的石頭這個障礙物後使得心靈流暢無礙。我希望這樣的比喻能讓您有一些明白。

 

所以,為什麼心經的主角叫做《觀自在菩薩》,如果我們藉由被羞辱這件事相深入觀修心經,當修行進入一定程度,相應於心經,即相應於《觀自在菩薩》,即相應於諸佛菩薩,包括《虛空藏菩薩》,我們自己本身的身心靈就會如同《觀自在菩薩》及三世諸佛菩薩一樣自由自在。

 

羞辱者的心理及程度問題

 

就我多年對羞辱者的觀察,會羞辱他人的人約略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有覺知的,而且是故意的、有意圖的去羞辱別人;一種是他們年幼無知、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他們不知道辱罵別人的傷害性,而只順著自己的本能和無知辱罵別人。

 

有人一生中可能都遇過這兩種人,有人可能只有遇到過其中的一種。這跟人所處的環境及所遇到的因緣有關。如果我們深修忍辱心之後產生定慧力,再來觀察上述這兩種人,我們就能從我們的智慧中發現,這兩種人都有他們可憐之處。當我們能夠對他們產生悲憫同情之心,此時,慈悲心起,就可以完全化解我們內在對這些羞辱我們的人所產生的瞋恨之心。同時,我們內在的憤怒之心自然也從中化解掉了。這也是我們在羞辱創傷後心靈重建的一種良好的方法。

 

為什麼一個人會有覺知的,而且是故意的、有意圖的去羞辱別人?這通常為了維護他個人或為了他身邊親密的人的利益,或者想要圖謀某種利益,或者想要掩蓋自己所謀取的不法利益所得。換句話說,他心中的貪念很重。但是,藉由羞辱別人來轉移別人的注意力,進而掩飾自己內在貪婪之心。通常這種人在羞辱他人時,其個人的思維邏輯也是不通的,漏洞百出,甚至讓人看笑話。而這種通常會發生在職場上或政治的攻防上,或者在家族的財產爭產上。這個必須我們有一點細微的洞察能力,以及良好的修行能力,我們才能觀察的出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洞察能力,我們往往會被羞辱的莫名其妙。如果因此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產生羞辱創傷,自己在那邊煩惱受苦,那就很可惜又徒然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

 

那麼一個人他年幼無知、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不知道辱罵別人的傷害性,只順著自己的本能和無知辱罵別人,這種通常會發生在一個家庭中,兄弟姊妹年幼無知,或者父母長輩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有的會發生在學校,因為師長或同學或學長姐的無知而羞辱別人。如果我們因為年紀幼小又成長在這種環境中,那麼羞辱創傷鐵定是最嚴重的。如果這個受羞辱的人沒有自我覺醒的意識,沒有自我求救脫出離這種煩惱困境,就有可能一直沉陷在這種羞辱創傷之中,這會嚴重影響他個人學習成就及往後求職的順利與否,甚至影響到他未來的人生發展。所以,如果你是這樣一個被羞辱的人,我勸你內心要堅強,被羞辱不是你的錯,而是這些人的無知。如果你還幼小,你可能不知道如何面對及處理這種羞辱的境況,甚至誤以為是自己犯錯才招來對方羞辱你。


有佛教師父開示說,當別人辱罵我們,就當作是對我們消業障。因為他們都是冤親債主來的,我們的業障消了,總有一天彼此會生離死別,就永遠不再相欠。年幼的你,可能不明白這有甚麼意義。但是,我們也將佛教師父的開示聽入心,同時,我建議你多多閱讀羞辱與被羞辱的相關報導、文章或書籍,就像這一篇文章所建議的,從中建立自己的知識、智慧及應對之道,隨著你的成長及時間的磨練,你就知道如何面對及處理這些人及這些境況,進而開導他們不要再羞辱別人。


所以,我們了解會羞辱他人的人通常程度不是很好,品德及智能基本上都有一些問題,可能也有一些情緒障礙,他們甚至不知道羞辱別人會觸犯法律。他們的心理及情緒通常也是比較負面的。有的甚至有潛在的暴力問題。除此之外,他們也可能有一些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需要透過羞辱別人來紓壓。但是,這是一種無知的行為。我們千萬別犯這種錯誤。

 

這一篇文章所講的佛法的內容比較深一點,對於一般人,特別是年幼者,可能無法理解及實踐。不過,如果讀者閱讀過後覺得難以了解及實踐,可以先接觸一般通俗的心理學文章,這些作者通常也是專業的心理師、心理輔導老師或教授,具有相當實務上的心理輔導經驗,他們在講述這方面的議題會講得比較淺顯易懂,容易讓社會大眾了解接受。但是,如果你覺得還欠缺甚麼,別忘了再回頭來讀一讀這篇文章,並好好地思考及實踐,相信你的人生會有更好的收穫及成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