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8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第38章:發生就是即刻消失。(發生即消除。有發生即消除。)
佛陀問沙門說:人的一生之間的跨度是多少?”沙門答曰:“這是幾天之間。” 佛陀說:你還不知道道。”然後,佛陀又問另一個沙門:“人的生命之間的跨度是多少?”沙門回答說:“在兩餐之間。”佛陀說:“你還不知道道。”然後,佛陀又問另一個沙門:“人的生命之間的跨度是多少?”沙門回答說:“在呼吸之間。”佛陀說:好!你已經知道了道。”
佛法之道,不易了解。
對於願意學習佛法的沙門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佛法,並在生活中修行。佛陀在許多篇章中,從空間、時間、命運、道德、志向和方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講了很多佛教的道義。一般人理解和實踐是有一定難度的。即便是被稱為僧侶和專業的沙門,他也很難理解和修行。
佛陀考核弟子對佛道的了解程度,問他們:“人的生命之間的跨度是多少?”這個問題意味著人類從生命的誕生到死亡之間有多長時間。對於現代的一般人來說,我們對人類壽命的了解是很長的。在台灣,平均壽命是 80 歲。但是,世界上的平均壽命並不是我們本章要討論的答案。
珍惜生命學習佛道
本章的目的是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存在於瞬間。當我們的一個念頭剛生起時,它就立刻被我們的下一個念頭所覆蓋和消除。念頭的生滅,是在生命的一剎那。
是一世的生死。我們甚至不知道下一刻我們是否還活著。我們的生命也許在一瞬間發生和消失。這件事可能只是發生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它讓我們知道生命的無常。也是為了鼓勵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當下,為自己和他人做有意義的事情。作為沙門,他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學習佛道。如果我們是佛弟子,我們也應該珍惜學習佛道的生命和時間。即使我們不是佛弟子,如果我們因此明白,那更應當聰慧地知道如何活在當下。
佛陀所說的偈頌
有一段佛說的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由我翻譯如下。同時,我更詳細地解釋它,以使您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
所有的行為都不是永久的,
這是出現和消失的規律。
出現和消失都已經消失了。
寂靜及消失的狀態是喜悅。
(注:這是指自己的思想和內心的狀態。)
我們必須深入思考這節經文,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一切的行為都包括生命的誕生,生命的死亡,以及在生命中發生了什麼,做了什麼,說過什麼,經歷了什麼。這些過程包括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交往,然後成為現象。同時,所有的行為也包含著我們所處環境的變化,比如宇宙中天氣、地殼和天星的變化。這些行為、過程和現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複雜的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是我們曾經的生活,也是我們現在的生活。這一章,我們要談的是我們生活的變化。
十二因緣
佛陀深刻領悟了生命的現象及其變化,然後為我們提供了十二因緣的概念,也稱為十二緣起。佛陀認為,一切行為的根源是自我的無明。無明不一定等同於無知,無知意味著缺乏知識或智慧。關於無明的概念,我們在第37章已經講過它的含義。總而言之,無明是指貪、瞋、痴、狂妄或猜疑的心。這樣的心,與學歷如何,社會地位如何,智力如何,無關。也就是說,即使是一個高學歷、高社會地位、高智商的人,同時具備專業知識,這個人也可能有無明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犯罪分子包括那些文化程度高、社會地位高、具有專業知識的人。
佛教中智商能力與智慧能力的區別如何區分?
在佛教中,智商的能力不一定等同於智慧的能力。智力的含義更多是關於獲得和應用知識和技能或基於理性發表意見的能力。然而,智慧的含義是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做出正確的決定和判斷。例如,當我們不得不放下不愉快的經歷時,我們需要的可能不是智力,而是智慧的能力。
一個智商高的人,可能對社會有嚴重的仇恨,也可能對國家的資源有嚴重的貪婪。然而,具有高智慧能力的人,絕對沒有瞋恨和貪婪,或者只有細微的瞋恨和貪婪。有智商能力的人,不等於有智慧的能力。智商的能力很容易被認定為世俗的聰明。然而,智慧的能力是某種超越世俗聰明與經驗的能力。如果我們想更多地了解佛教,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例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變化身及其神通遊戲三昧遊於娑婆世界,這就是超越世俗聰明與經驗的無上智慧能力。
沒有現象,就沒有論據。
佛陀說,智商最高的人學佛是很困難的,是學佛的八種困難之一,因為他們善於思考、推理和辯論,同時也以自己比別人強的能力為榮為傲。但是,如果我們想體驗涅槃的智慧——寂靜和空性,我們甚至必須暫時放棄思考、推理和辯論的能力。那是因為我們處於無想、無為、無欲、無求的狀態,我們處於涅槃的寂靜狀態。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時,我們不需要思考、推理和辯論任何事情。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沒有智力和智慧。
只有當我們眼前有任何條件、情景和現象,才有我們思考、推理和辯論的主客體。但是,如果這些都消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還能想到什麼,去推理和爭論?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現象,沒有論證。所有的爭論、爭鬥和二元對立都是由對現象的執著而產生的。然而,任何現象都是從任何行為和思想開始的,這些行為和思想是無常的,是出現和消失的規律,即生滅法則。
佛陀說,所有的行為和所有的現象都始於對人類無明的念頭和想法。這是十二因緣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切現象的變化,都是基於個人的十二因緣。只有當個人的十二因緣消失時,所有與我們有關的現象和行為才會同時消失。
什麼是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坐禪時所證明的理論。十二因緣是以靈魂和個人為主體的。什麼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分別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和死。
個體的無明是產生行為的原因。行 (行動;行為) 作為條件,它因此產生了識 (分別)。識為緣,故而生名與色 (名相和物質)。名色為緣,故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以六入為緣,故而生觸 (觸摸;接觸)。以觸為緣,故有受 (感受)。感受為條件,因此產生了愛 (慾望)。以愛為條件,故而生取。以取為緣,故生有。以有為緣,故生生(出生)。生為緣,後有老死。
當原因出現時,條件(緣)有依附,然後該緣就產生。然而,當原因消失時,條件(緣)就沒有了依附,其自然也就消除了。
當無明被消除後,行自然被破壞。當行被摧毀時,識就消失了。識滅了,名色自然也就滅了。名色除盡,六入即滅。六入滅了,觸就沒有了。當觸不再存在時,感受就消失了。當感受消失了,愛也就不復存在了。當愛不再存在時,取也就消失了。當取消失時,有就被消除了。當有被消除時,生就消失了。生消失了,老死也就消失了。
十二因緣是輪迴的因。
關於十二因緣,是“當一個因或緣生起時,另一個因或緣就依附於它而出現。當一個因或緣被消除時,另一個因或緣就不再依附它而消失了。”
在佛教中,斷無明——即消除輪迴的因,是結束輪迴之苦的主要概念。對佛教徒弟子來說,在生活中修持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因為輪迴的一切苦都是從無明開始的。對於小乘佛教來說,佛陀講了很多故事,教導眾生如何消除無明的原因。這42章有很多相同的概念。這些是學佛的基本概念。就好比房子的地基,要打好,才能不斷地建造出堅固實用的房子。
在大乘佛教中,關於無明有不同的概念。 這種概念應該基於上述概念來學習。當你繼續遵循佛陀的教導時,你就會知道它是什麼。
十二因緣的流轉與消失
十二因緣是相互的因果,是依附因及緣而生的規律。同時,它是發生和消除的規律(生滅法則)。它的現象是無常的。同時,發生的時間從一瞬間到幾年。這種循環是連續的,不間斷的。它使人的靈魂在生死苦海中循環。因死在那裡而生在這裡,死在這裡又生在那裡,循環不斷。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個被斬斷,十二因緣瞬間消失後,靈魂才能從這個循環中出來。
十二因緣再解釋
當一個靈魂處於無明狀態時,意味著這個靈魂無法理解清晰、清淨、光明的佛法,從而產生大量的負面思想、複雜的情緒或愚蠢的想法。這種狀態讓這個靈魂產生了很多煩惱。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無明。
然後,這個靈魂做了一些依賴於它的無光彩的事情。無明是如貪、瞋、痴的心理狀態或相應的念頭。身、口、意無明的行為因此產生和形成。這可能是善行,也可能是惡行。不管是什麼,都能形成無形的力量,影響自己和未來的命運。在佛教中稱為業力。
依前世所行,即前世業力,此魂入母身受孕。它的意識同時產生。這個靈魂開始了它現在的生活。意識可以理解、知道和區分周圍發生的事情。即意識具有從內心去面對環境和現象的識別、持有和控制的功能。
依靠意識,胚胎開始成形和發育。名(名相)和色(物質)因此產生和形成。這個名與心理有關——心的法則,例如無形的心、念頭或思想。這裡的《名》是指抽象的、無形的心的法則。《色(物質)》與身體有關。色是物質,是六種感官能真正感覺到、看到或觸摸到的物質。物質也意味著有六種感官的身體。因此,色也意味著物質、聲音、香味、味道和觸感的現象。
依名與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得以成長和完善。這六種感官的功能開始發揮作用。 嬰兒出生,它的六種感官可以開始覺察感知周圍環境和現象。它周圍環境和現象的所有變化都會通過六種感官系統進入這個嬰兒的身心。故名六入。這些接觸、感受和變化,形成了屬於這個嬰兒的生活境界和世界。
依靠六識入,兩三歲的寶寶開始產生好奇心,喜歡觸摸一切。寶寶會通過自發的觸摸來探索一切。
六七歲以後的孩子,依靠觸摸,能夠覺察和區分對事物或情境的痛苦和快樂的感覺。佛陀提到了三種感受。那是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
依賴於感覺,十四、十五歲以後的少年會產生強烈的愛情感。強烈地產生了愛和慾望。這裡的愛也意味著渴望一切。
依靠愛,愛和慾望更強烈的成年人會尋求和追逐所有的條件、情況和現象,並且會依據內心所有的欲而索取和要求。
根據愛的煩惱和索取,成人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意味著業力,將決定成人來世的命運。擁有就是有業力,屬於現世的業力。
根據擁有業力——今世的業力,它決定了來世靈魂的誕生。因此有生。
因為有生,來世就有老死。
關於十二因緣,包括過去因、現在因、現在果和未來果。因也是果。過去的因會變成現在的果。未來的影響可能成為過去的原因。也就是說,結果可能是原因。同時,原因可能與結果重疊。因為它是循環,所以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循環永遠不會停止,除非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個被切斷或消除。當循環停止時,靈魂將有機會擺脫這種循環的折磨和痛苦。
在這四十二章中,你會發現佛陀一直在教導沙門如何斷除或消除十二因緣中的任何因果。現在我們有了上面提到的關於覺察十二因緣的概念。我們知道它是無常的,它可以在一瞬間或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
四種覺察 (四觀)
佛陀還教導我們四種覺察(四觀)。即觀心無常,觀法無常,觀念無常,觀身無常。
《心》是指心智、心理和任何相應的功能,包括情緒,如快樂、憤怒或悲傷。比如前一秒有人在笑,下一秒他就因為一件小事大發雷霆。《法》是指宇宙中任何情況、條件、環境或現象的變化或規律,如戰爭、自然災害或流行病。佛經中有一段話:
一切法則(現象)都是因緣而生。 (諸法因緣生)
一切法則(現象)皆因因緣而滅。 (諸法因緣滅)
消除因緣,就是道。(因緣滅即道)
這是大法師說的。(大師說如是)
《念》(想法) 是指突然不斷地從我們腦海中迸發出來的念頭。剛剛出現的第一個念頭馬上被下一個念頭覆蓋,然後第一個念頭就消失了。第二個想法被第三個想法覆蓋。這種情況是連續不斷地發生的。每個念頭都出現,然後立即消失。《身》(身體)包括細胞的瞬間死亡和誕生,以及身體每時每刻的衰老。這一切《心、法、念、身》皆是無常的。
一切都消失了,佛性的喜悅不會消失。
為什麼心、法、念、身是無常的?此四事與十二因緣有關,亦是生滅之法。佛陀說,當所有的出現和消失都已經消失時,寂滅是喜悅。為什麼?通過這四種覺察,讓我們知道生死無常,行無常。通過這種覺察體驗,它也使我們不再執著於任何事物。當所有產生和消除的東西都消失了,我們就沒有什麼可以渴望和執著的了。在寂靜和空虛的狀態下,真正的平靜和喜悅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心中。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關心公共問題。相反,我們會以智慧和平和喜悅的心去關心公共事務。如果你對公共問題或政治問題感興趣,這種知識、智慧和快樂將幫助你參與競選,這對你自己和公眾都是非常有福的。如果你是普通公民,這種知識、智慧和快樂將幫助你以不同的、全新的理念和態度來面對你的生活、學習、工作、同學、同事或家人。這對你和你周圍的人來說真的是一種祝福。
生死如流星,轉瞬即逝。當我們知道呼吸之間的生死無常、一切業無常、四觀無常,以及因十二因緣而受生死之苦時,我們就會愛惜自己的身體,學習佛道,珍惜佛性。為什麼?我還有一個偈,和上面所說的佛說的偈語有些不同,是對應佛說的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佛性不滅。
。
所有的行為都是無常的,
這是出現和消失的規律。
出現和消失已經消失,
佛性不會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