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31, 2020

人生非十全十美,明白了,心就自由快樂。


作者:許道清


日前有一則報導,一位台大醫學院畢業的資優生,不到30歲的年紀就娶了台大剛畢業的學妹,兩位人生勝利組的組合,無論是學歷、家庭、事業、薪資,皆是世人所稱羡。天作之合的兩人經常相偕爬山、旅遊。女生能嫁給醫生,是多少人夢昧以求的事。然而,以為釣到金龜婿,怎知命運作弄人。

一次滑雪的意外,這位年輕的醫生命大,保住一條命,可惜,胸部以下全癱瘓,除了自己堅強地復健,一切日常生活起居,都得仰賴妻子的照顧。這一切對這金童玉女來說,無非是人生最大的挫折。它來得是如此的突然,讓人不知要如何去面對它。那一煞那的衝擊,從此帶給兩人不同的人生經歷,讓他們因此質疑自己的人生,一念想,是不是該就此結束生命,就可以擺脫這一切痛苦,不必再面對現實的煎熬?

索幸兩人依靠宗教信仰及朋友的扶持,明白這一切是上天給予他們的人生考驗。他們因此堅強地活下來,彼此互相扶持,互相感恩,將挫折化為人生積極的動力。這樣的意外,並非不幸,而是祝福。為什麼?這其中充滿無形的智慧與財富,就等待這對金童玉女去發掘和體驗。

當我們面臨人生的任何意外,怨天尤人,無濟於事。當我們能夠將它轉變成人生成長的養分,它就不是挫折,而是祝福。是挫折,還是祝福,無非在我們一念心轉而已。

當我們對各種人生意外的閱歷多了,我們發現,許多人的人生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十全十美。因此,我們無需羡幕他人,對自己的遭遇亦無需自卑。每一個人的佛性都是平等,無高無下。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看似或有高低圓缺,然而,我們所看到的都只是表相的生滅,表相底下的殘缺及酸甜苦辣,也只有當事人能知。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的心就不會被束縛在自我狹隘的觀點,也不會綁住在他人看似美好人生的表相。不被束縛的心,才是自由的。自由的心,才能真正感受到快樂。

不要以慈善之名,行勒索之實。


作者: 許道清 (Tao Qing Hsu)


最近看到一則報導,有位婦人向一位地主租一塊地,用來收容流浪狗,透過網路宣傳,一傳十,十傳百,在網路上相當知名,也因此獲得許多善心人士捐贈狗糧及捐款。此後,她竟被爆料出帶狗去看獸醫,故意欠繳醫藥費。更爭議的是,她竟偽造地主的同意書,故意侵佔地主的土地。更扯的是,她竟在網路上公開感謝地主捐贈土地,讓流浪狗終於有個家。讓我驚訝,這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又為什麼她會這樣做呢?

我想,她願意收容流浪狗的初發心,必然是出於一種善心及同情心。也許收容流浪狗讓她產生一種興致,就愈收愈多。然而,她沒想到的是,收容這麼多流浪狗,牠們的生活開支,餐費及醫療費用也是相當高的。透過網路宣傳,大家的愛心蜂擁而至,捐款及物資陸續進來,本來是一樁美事。這時,如果人的內心不再純正善良,就會走偏而起貪意。這位婦人顯然如此。故而有後續侵佔地主之地。

人的一念心,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為善或為惡,在自己一念之間。定力修持不足,慧力不夠,就容易顯露惡性的貪念。很多修行人,慈善團體及宗教團體,他們的初發心都是一念之善,因而,無論在財力和勞力上,能夠受到眾人的支持,進而發展出一定的規模及組織。然而,一旦組織變得龐大,各種支出及開銷也變大了。這時,也將人的胃口養大了,各種貪念也就隨之而來,而鬧上新聞。

非營利組織的發起人,其原始的理念必然是善意,但是,當組織發展到最後,這些發起人是否還能堅持當初的善意及理念?很多接觸過這種團體的人,如果進不了組織內,成為組織內的核心人員,是不是也有一種被以慈善為名,而被行實質勒索的感受?如果我們是局外人,我們被他們的慈善感動一次,為何無法再持續?

善的行為只是一種表徵,它是會隨著因緣而生滅的。很多人無法深入接觸佛教,卻能接受一些外教的慈善與宗教,是因為他們主觀性地認為行善能為他們帶來福報。換句話說,他們執著在[有]這一部份。有什麼?有善行,有善報,這會讓人心中有快樂。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深入去剖析人性,我們會發現,這樣執著[有]的心理,如果沒有節制,最後,就會[有]貪意。如果我們學佛,這個我們不能不覺察。

慈善之行很好,佛陀亦相當鼓勵初學者多行善舉。然而,我們當深自警惕,不要以慈善之名,行勒索之實。臺灣有一些合法的宗教團體,也有這種現象。這些宗教團體組織,甚至已經發展到各大學及國外。他們所用的話術,也千奇百怪,信者恆信。

無論如何,我們謹記佛陀的教悔,佛教的是著重在內心的修持,任何現象只是一種生滅變化,包括,養流浪狗這種善行。如果心不純正,養流浪狗也只是一種表象,說是善行,實際卻是欺世盜名,自欺欺人。其它事相,我們亦可藉此推理了解。


8月 24, 2020

不要利用子女孝順之心,佔盡子女的便宜。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話說自古以來,為人父母若能公平對待每一位子女,那真是神話。國外學術研究亦曾經做過研究,父母在對待其子女中,確實對某位子女有特別的偏袒及溺愛。而就我個人對中國歷史及故事的了解,父母對待子女,除了對某位子女有特別的偏袒及溺愛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另一位子女的孝順之心,而佔盡該子女的便宜。有趣的是,在中國傳統的道德禮教中,沒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和批判。相反地,在這些受道德禮教約束的人中,在其個人的認知中,多認為及主張,孝順父母的子女,即使自己吃虧,被欺負,被占便宜,也能為自己積福德。因為,孝順必然會有福報。即使是那位孝順的子女,可能也持這樣的觀點。在某些事實上,我個人不否認這一點。

但是,今天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為什麼父母會偏袒及溺愛一位子女,卻對另一位子女做苛刻的要求,甚至利用那位子女善良的心,壓榨他的勞力和金錢,而去佔盡這位子女的便宜?這又是一種甚麼樣的心態?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為人父母的人,是否也犯了這種毛病?有趣的是,我發現這種心態竟會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中國自古有句話說:天下沒有不對的父母。中國人自古認為,如果子女去質疑父母的為人及做事方式,是一種不尊敬父母的行為。這樣的認知,限制中國人的思考。因此,也沒有人能夠獨立思考去質疑這其中的問題。

在我多年的觀察中,我發現,有些父母確實會犧牲其眾多子女中的任何一位,來幫助其他子女。換句話說,父母會利用比較善良憨厚而不計較得與失的子女,去善用這孩子的勞力、時間、甚至是他所賺取的金錢,來幫助其他的子女。父母不惜犧牲其中一位孩子來保全其他的孩子。這在古代是經常發生的事。如果是重男輕女的父母,這些父母通常會犧牲女兒。如果這些父母有眾多的兒子,他們就會犧牲其中的一個兒子。

父母因此將他們手中所掌握的資源,多數拿來資助他們所偏袒和溺愛的子女,讓這些子女無論在生活或任何所想要達成的世俗成就相對輕鬆多了,例如,學業進修,創立事業,買房,結婚,或養育小孩。可惜的是,這些父母卻冷漠地對待那位善良寬厚的子女。這些父母甚至忘了這位子女是如何辛勞才能付出他所有的一切。

在我的觀察中,我又發現,這些受到父母偏袒及溺愛的子女,這些受到父母用多數資源來資助的子女,他們的內心卻不一定感恩他們的父母。他們認為父母給他們的資源是他們應該得到的。甚至他們一度認為父母在資源的分配上不公平地對待他們,因而這些受溺愛的子女對此懷恨在心。

有趣的是,這些已經習慣於受偏袒及溺愛的子女,一旦父母要求他們付出財力及勞力回饋父母,有小聰明的小孩不願意為此吃虧,也不願意為此被父母占盡便宜。這些小孩甚至因此認為,他們被父母的親情和情感所綁架並勒索。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事。我們發現這些小孩聰明地有著雙重的標準。

此外,由於這些受父母資助的孩子,因為所得到的資源並不是經由個人勞力而獲得,他們因此在生活中相對安逸而沒有奮鬥上進之心。一旦他們人生的運勢反轉,或在他們的父母過世之後,他們缺少父母的支持,他們的人生將因此受到重大挫折。他們要不是婚姻出現裂痕,就是事業出現障礙。他們要不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就是財務有重大的破損。

而那位被父母犧牲或被父母占盡便宜的子女,如果他們內心善良寬厚且不計較得與失,他們通常會感恩父母,並且願意辛勞地付出他們的勞力和金錢。然而,這些被父母占盡便宜的子女總有一天會覺醒。在他們漸漸懂事後,終究會發現並感受到父母如何不公平地對待他們。有一些子女就是天性善良寬厚並且對父母存有感恩之心。即使他們知道父母不公平地對待他們,他們仍然願意善待他們的父母。即使這些子女對父母有怨於心,他們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習的智慧慢慢去化解這份怨氣。

可惜,有一些子女卻不是如此。當這些子女發現他們是被父母犧牲及被占盡便宜。而且這些父母在得到好處後,甚至對這些子女進一步不合理地要求。這些子女不甘心被父母這樣對待,將會記恨在心,甚至不惜與父母決裂,並斷絕彼此關係,從此不相往來。

但是,我要很遺憾地說,那些被佔盡便宜的受害者,如果沒有上述這樣的覺醒,他們將會學習他們父母的模式。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加害者,故意利用子女的孝心,去佔盡他們的便宜。而那些被父母溺愛而受益的子女,當然沒有這種獨立思辨的能力,自然會成為利用子女孝心而佔盡子女便宜的人。

其實,這世界上還有一種自私的父母,他們利用子女的善良與寬厚之心,利用子女的孝順之心,去壓榨子女的勞力和金錢,去佔盡子女的便宜,就是為了讓自己享福。

當然,還有一種父母看到自己的小孩能力不足,世俗成就差,賺的錢不多。而他們的另一個小孩能力較強,世俗成就比較好,賺的錢比較多,因此,他們強硬要求這位能力比較強的小孩,應該出錢出力來幫助他們另一個能力不足的小孩。甚至要求這位能力較強的小孩應該出錢出力,負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如果這位能力比較強的小孩不服從,父母就用種種負面的詞語來壓制他,然後,再利用這位子女的孝心來佔盡他的便宜。換句話說,他們溺愛那位能力不足且世俗成就差的小孩。

所以,我們縱觀這些父母的心態,總結來說,就是自私與貪欲在作祟。而這種心態除了會傷害他們自己之外,也會傷害他們的子女。可惜,他們沒有這樣的認知。他們甚至以為他們是為孩子著想,是在幫助他們的孩子,事實上,卻是在傷害他們的孩子。可惜,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認知。

溺愛他們的小孩,其實正是在傷害他們的小孩。很多做父母的心理就是太愛他們的小孩,但是,沒有這樣的認知,溺愛正是一種傷害。更可惜的是,溺愛一個小孩甚至是從佔盡另一個小孩的便宜且傷害這個小孩而來。我相信,這位被佔盡便宜的小孩,他的心靈一定也受傷了。

當我們明白了上述的道理,如果我們是父母,我們就應當明瞭,在對待子女的心態上,要懂得節制自己的自私之心及貪欲。不要利用子女孝順之心,不要利用他們善良寬厚之心,故意佔盡他們的便宜。延伸這一點,我們也明白,不要利用他人善良寬厚之心,故意佔盡他們的便宜。事實上,佔盡他人的便宜,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凡事會有因果。如果我們自私與貪心作祟,故意去佔人家的便宜,這樣的因,就會招致他人來佔我們的便宜,故意傷害我們,這就是果。因果相連,這一點我們要清楚地明白。



8月 13, 2020

偷竊及搶奪是導致個人貧窮的原因。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從小在台灣觀看美國的新聞報導,經常有黑人種族歧視及黑人群體破壞店家,恣意搶奪商品的行為。就在最近,也發生同樣的事情。我不清楚,這種狀況在美國是否是經常性的社會問題。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類似的新聞。

凡事皆有因果。美國佛洛伊德事件,起因於該黑人使用假鈔消費,導致警察盤查,其執法不當而導致黑人群起激憤。黑人以種族歧視之名,煽動群眾的仇恨心理,並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恣意破壞商店進行搶奪。他們因此認為自己破壞白人所開設的商店及搶奪商店的物品有理。我看黑人的這種行為,我實在很難同情他們,更別說支持和尊重他們。一個人使用假鈔消費,是行為不端正在先,又如何能夠得到別人尊重?這是很基本的道理。

其次,群眾又以警察執法不當導致這位黑人死亡這件事,故意煽動種族歧視問題並因此仇恨白人,藉此故意引起社會暴動。好似他們自己為正義的使者,並因此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他們開始破壞白人所開設的商店及搶奪物品。這其實是煽動他人行使不義的行為,這些煽動本身就是行使不義的行為。在佛陀的看法,這是走入三惡道的因果。哪三惡道?餓鬼道、地獄道及畜生道。也就是說,他們的魂魄將在這三種惡道中受苦,直到他們能夠改過向善,才有可能出離這三種惡道。這三種惡道在哪裡?就在現在世的生活中,就是現在世的報應。

我更訝異的是,白人警察竟然以為自己真的做錯事了,而向黑人群眾單腳跪膝道歉,對於黑人群眾合理化自己的不正當的行為而進行搶奪店家物品的事件,白人警察竟然不執行法律也不進行取締這些黑人的非法行為,同時,也放棄維護社會秩序。那麼,這對於被搶奪的店家,以及這位守法營業商人的公義性又在哪裡呢?對於任何事的是與非,對與錯,我們必須明辨在心。

別人沒有給你的東西,不要拿,因為,偷竊及搶奪是貪欲之心,也是導致個人貧窮的原因。這是佛陀對眾生的教導。一個人偷竊及搶奪,卻希望別人尊重他,這是不可能的事。一個人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行為,這就是尊重自己在先,此後,別人才有可能尊重這個人。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期望別人不要歧視他,那麼,這個人就必須先做到端正自己的行為並尊重自己。

就我對美國社會的了解,黑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不高,收入也不佳。我經常從媒體看到美國黑人以種族歧視為理由,群體合理化自己的不義行為,並進行對店家的破壞及搶奪。當這群黑人在進行破壞與搶奪的過程中,我也沒有看到警察出來維護社會秩序。

請記住,別人沒有給你的東西,不要拿,因為,偷竊及搶奪是導致個人貧窮的原因。我沒看過,有人能夠因為偷竊及搶奪而能夠永久致富的。不公義的行為不要做。也不要以任何理由來合理化自己不正當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