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3, 2022

在職場上遇到困難如何面對與處理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Hsu, Taoqing)


前言: 一位國小代課老師之死


日前讀到一則新聞《一位國小代課老師之死》,我細細地讀了這則新聞所敘述的前因後果,主因是因為一位問題學生開始。校方決定在教室安裝監視器監視這位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到底是否屬實以作為呈堂證據。有人批評校方這麼做是為了自保。好像自保就是罪惡,就是罪魁禍首。這位代課老師為了維護學生的權益及尊嚴,堅決反對在教室內安裝監視器監視該位學生。雙方各執立場。後來這位代課老師被學校教評會公然審問,她覺得自己在教評會被審問受到嚴重羞辱及霸凌,因此輕生了結生命,留下父母、丈夫及一位還未上小學的幼子。好像這位代課老師是這件事件的受害者。我看了之後對兩造雙方這些相關的人事物感到相當遺憾。特別感到不捨的是這位尚未就學的幼子,這麼幼小的年紀就失去母親的愛與照顧。我想,當他長大之後回顧這段歷史及經歷,對於這種失親之痛,他的內心一定會有深深的遺憾。如果他的心結沒有化解,他甚至會誤以為這些教評會的校長和老師是迫害他母親的兇手,而內心充滿怨恨。這將會更加令人遺憾。


任何自保的行為是一種本能反應,沒有對錯之分。


當然,實際情況如何我並不清楚。就我所知,被監視這件事在現代來說,實際上到處存在。就拿我們的手機或電腦來說,只要我們打開手機或電腦對著鏡頭,隨時都有被遠端駭客入侵監視的可能。這只要我們對科技稍有知識和了解就知道。其次,不管我們在十字交通路口或任何公共場所或任何商場或賣場,都有監視器。甚至連我們巷弄或鄰居門口或大樓電梯內都有監視器對著我們。那您說我們的尊嚴及權益在哪裡?我們的隱私和自尊是不是都受到傷害了?好像也沒有。我們都生活如常。其實,社會大眾已經很習慣監視器到處存在的事實,只要想通這一點,那個人的堅持與執著或許並不是那麼重要。在職場上只要不是蓄意傷害別人,自保的行為是一種本能反應,這沒有甚麼對錯。我個人覺得這事件的兩造雙方各執立場都沒有錯,因為他們都是站在各自的職責上堅守自己的責任與做事的態度與方法,可惜,雙方在面對及處理這件事情的手法上及心態上可能不夠融通與靈活。特別是這位輕生的代課老師。


個人的常識及知識不足就容易於自困後自我傷害進而拖累別人

 

在學校遇到問題學生,恐怕歷年歷屆都有,只要稍微請教前輩如何處理及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我想應該都會有許多可以參考借鏡的資料。其次,在網路社群上丟出問題,馬上就會有許多熱心的前輩及同事會提供資訊及建議。可惜,這位代課老師好像太執著於自己的想法,困在自己糾結的情緒裡,反倒覺得自己在網路上在校評會上被霸凌。當一個人觀念及思想封閉時,就只會糾結及囚困在自己的想法裡,而容易走向輕生的道路。就我的了解,在台灣公私立學校,能夠擔任學校老師及校長,他們的素質普遍來說仍是很優秀的。雖然說學校這種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封閉,教師彼此之間會有教學成效的競爭,但還是有許多學識涵養不錯及熱心助人的老師,多多向他們請益,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穫。

 

在職場上具有良好的思辨及觀察能力,以及生活彈性的適應力,不但可以自保,還能避免拖累他人。

 

在職場上工作與生活,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狀況。在各種新聞及雜誌媒體上,我們也能觀看或閱讀到各種職場領域的人分享職場上難題的解決方法,這也都頗具參考性。身為一位修行學佛的人,我也不是出家人,在職場上生活是必然的經歷。今日我就從修行學佛的角度,來談一談當我們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我們如何面對與處理。當然,我沒有辦法告訴您如何面對及處理這些問題學生的問題,因為我不是公私立學校的老師,這也不是我的職責。我也不能就職場上面臨的具體事項一一去說明,畢竟每個人的職場環境及職責都不相同,很難具體去說。所以,我只能概括性地提出一種觀念及心態,只要我們足夠聰慧,能夠掌握這種正確的觀念及心態,我們自然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


每個人所處的職場環境,工作型態與性質,同事或所相處的人的個性、道德品格、聰慧程度、對事物的理解及學習程度、以及他們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及知識能力,都是有所差異的。我們身處在這種環境,如果沒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去分辨這其中的差異性,及良好的生活彈性去適應及反應各種因種種差異性所發生的突發狀況,我們就沒有辦法好好保護自己,同時讓自己不要去拖累其他人,包括同事及家人。如果我們只專注在自己的工作技能上,單純地對工作充滿熱忱。可惜,如果我們缺乏一種對職場生活的彈性及靈活的心態,甚至欠缺某種常識知識及對人事物的思辨能力,哪麼就容易在職場上遇到兩難的困境時,讓自己陷在自我迷思的迷途裡,走不出心中受困的陰森森的森林。


轉念不需要轉山,才能讓我們在世間生活得好,生活得有意義。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自己要有這樣的彈性與靈活的生活態度,甚至是一種瀟灑豁達的心態。轉念不需要轉山,才能讓我們在世間生活得好,生活得有意義,才不會拋棄需要奉養的父母及需要教養的子女。我們如果拋棄自己的父母及子女,他們就會變成別人沉重的負擔,我們就可能因為自己無知輕生而去拖累別人。這只要我們曾經擔負起照顧父母及子女的責任就能感同身受。「以死明志 」或是以死來堅決表態自己的觀點及主張,有時候不一定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愚蠢的,甚至會拖累別人,只要我們稍微動腦筋想一想就能明白。還有一點,當我們在職場上因為缺乏常識知識又堅持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這時候往往容易拖累別人,而沒有自知之明。

 

修行學佛的基本功夫可以降伏群魔

 

有些人無法面對職場上「群魔亂舞」的現象,也無法面對像「妖魔鬼怪」一樣的同事。這些人要不選擇離職逃離現場,要不選擇自我退縮,不敢再踏入職場生活。更可惜的就是那些因此而走上絕路並自我輕生的人。我在尚未出社會時,在我還在就讀大學時,我就參加修行學佛的社團,所以,我很早就有佛學的基本概念及禪坐的學習經驗。當我在職場環境上面對工作及同事所帶來的種種壓力,這樣的學習經驗,對我的身心壓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和緩解,也讓我從中想出應對工作與同事的方法。對我來說,職場也是修行學佛的道場,也是我修行學佛的功課之一。當然,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面對職場上「群魔亂舞」的現象,我們將它當作夢幻佛事;面對像「妖魔鬼怪」一樣的同事,我們將它當作佛菩薩來考核我們的道行及道心。那麼,它再怎麼變化,對我們來說,都會變成一種非常有挑戰性的,有刺激性的,以及非常有意義的生活與人生。每天靜下心來所生起的念頭就是:我如何以慈悲心來渡化這些眾生。這一念慈悲心生起,自己的自性智慧就開始啟動,腦筋自我訓練也開始轉動,每天都在想方設法如何來渡化這些眾生。眼所見,耳所聞,都變成佛法度眾的種種利益之法及方便之法。那麼,網路社群的這些「建言或賤言」,或平時任何對自己的批評與質疑,對自己來說,就不會是霸凌,而是激發自己新的想法與創意的動力,也是讓自己發現別人在想甚麼、別人的思想及心態程度如何的一扇窗。您就會發現,觀察眾生百態變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職場的光怪陸離的經歷就會變成人生精彩的一部分。如此生活境界到老,想要老年失智都難。不管您是老闆、主管或下屬,不管您的職場位階及工作內容如何,這都是受用的。


對人對事,凡事感恩,凡事阿彌陀佛,乃大智若愚的最簡潔的處世的方法。


所以,當我們的思想、觀念及心態改變,我們人生學習的方向有一個正確的目標成佛。那麼,成佛前所經歷的一切,都變成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不管它如何發生變化,不管它如何讓我們的身心糾結和難受,都會變成促使我們走向成佛目標的動力和激勵。這麼好的人生經歷,怎麼會有一念輕生呢?例如,有教團上師教導信眾凡事感恩:您對我好,我生活遇到如意的事,我感恩;您對我不好,我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也感恩。這是方便的利己利他之法。您對我好或不好,這其實是很主觀的概念。例如:嚴父對子女很兇,子女說父親待我不好,這是子女主觀的想法。但是,事實上嚴父經常早出晚歸,很辛苦地賺錢在養育這些子女。又如:有人總是好意拿糖果給小朋友吃,小朋友說,這位阿姨待我很好。這是這位小朋友主觀的想法。可是,小朋友因此蛀了整排的牙齒。結果小朋友必須花費數千倍的錢去修補牙齒。


有教團上師教導信眾凡事專一稱名「阿彌陀佛」:您對我好,我對您合掌敬禮,稱念一聲「阿彌陀佛」;您對我不好,我也對您合掌敬禮,稱念一聲「阿彌陀佛」。您對我不好,我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我當您是阿彌陀佛給我的逆增上緣,幫助我成就我的佛果,所以,我內心感恩。當我們心轉念轉,一切事相及我們的命運就改變了,就會往好的方向去發展。哪些「妖魔鬼怪」最後都會變成幫助我們成就佛果的護法菩薩。當然,我們主觀認為的「妖魔鬼怪」不一定真的是妖魔鬼怪。畢竟每個人內心所執持的觀點,立場及利益各自不同。透過修行學佛的功夫,可以讓我們盡量避開主觀自囚的意識,而走向客觀開放的道路。

 

活在當下,生活處處有貴人。


輕生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輕生能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嗎?當然也不能。佛陀教導我們「無欲無求」,那麼,「求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是不是一種欲求?又,為什麼我們要求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活在當下不是很好嗎?很多人不明白。不過,一句「阿彌陀佛」也很受用,並具有啟發性。所謂「相應一佛即相應諸佛」。當我們用真誠的心修行學佛,就會有護法菩薩護佑在我們左右。當我們在生活中或職場上遇到難題,不知如何處理時,護法菩薩都會想辦法幫助我們解決困難,甚至幫助我們化解災難。護法菩薩真正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您要明白了,知道祂們的存在,您就有福了。不管我們所處的環境如何,不管現在我們是否還在職場上,當我們修行學佛學到某種程度,就會明白甚麼才叫做「真正的享受人生」。這就是「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的無上心境。當下所處的任何時空即是阿彌陀佛淨土。無二無別。阿彌陀佛即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至此,生命中的任何困難已經不是甚麼困難,因為已經沒有任何偏執固執之心,做與不做皆能隨心所欲,沒有任何罣礙。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彌陀佛!

9月 14, 2022

第38章:發生就是即刻消失。(生即有滅; 發生即有消滅)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8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38章:發生就是即刻消失。(發生即消除。有發生即消除。)

佛陀問沙門說:人的一生之間的跨度是多少?”沙門答曰:“這是幾天之間。” 佛陀說:你還不知道道。”然後,佛陀又問另一個沙門:“人的生命之間的跨度是多少?”沙門回答說:“在兩餐之間。”佛陀說:“你還不知道道。”然後,佛陀又問另一個沙門:“人的生命之間的跨度是多少?”沙門回答說:“在呼吸之間。”佛陀說:好!你已經知道了道。”

 

 

佛法之道,不易了解。

 

對於願意學習佛法的沙門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佛法,並在生活中修行。佛陀在許多篇章中,從空間、時間、命運、道德、志向和方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講了很多佛教的道義。一般人理解和實踐是有一定難度的。即便是被稱為僧侶和專業的沙門,他也很難理解和修行。

 

佛陀考核弟子對佛道的了解程度,問他們:“人的生命之間的跨度是多少?”這個問題意味著人類從生命的誕生到死亡之間有多長時間。對於現代的一般人來說,我們對人類壽命的了解是很長的。在台灣,平均壽命是 80 歲。但是,世界上的平均壽命並不是我們本章要討論的答案。

 

珍惜生命學習佛道

 

本章的目的是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存在於瞬間。當我們的一個念頭剛生起時,它就立刻被我們的下一個念頭所覆蓋和消除。念頭的生滅,是在生命的一剎那。 是一世的生死。我們甚至不知道下一刻我們是否還活著。我們的生命也許在一瞬間發生和消失。這件事可能只是發生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它讓我們知道生命的無常。也是為了鼓勵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當下,為自己和他人做有意義的事情。作為沙門,他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學習佛道。如果我們是佛弟子,我們也應該珍惜學習佛道的生命和時間。即使我們不是佛弟子,如果我們因此明白,那更應當聰慧地知道如何活在當下。

 

佛陀所說的偈頌

 

有一段佛說的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由我翻譯如下。同時,我更詳細地解釋它,以使您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

 

所有的行為都不是永久的,

這是出現和消失的規律。

出現和消失都已經消失了。

寂靜及消失的狀態是喜悅。 (注:這是指自己的思想和內心的狀態。)

 

 

我們必須深入思考這節經文,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一切的行為都包括生命的誕生,生命的死亡,以及在生命中發生了什麼,做了什麼,說過什麼,經歷了什麼。這些過程包括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交往,然後成為現象。同時,所有的行為也包含著我們所處環境的變化,比如宇宙中天氣、地殼和天星的變化。這些行為、過程和現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複雜的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是我們曾經的生活,也是我們現在的生活。這一章,我們要談的是我們生活的變化。

 

十二因緣

 

佛陀深刻領悟了生命的現象及其變化,然後為我們提供了十二因緣的概念,也稱為十二緣起。佛陀認為,一切行為的根源是自我的無明。無明不一定等同於無知,無知意味著缺乏知識或智慧。關於無明的概念,我們在第37章已經講過它的含義。總而言之,無明是指貪、瞋、痴、狂妄或猜疑的心。這樣的心,與學歷如何,社會地位如何,智力如何,無關。也就是說,即使是一個高學歷、高社會地位、高智商的人,同時具備專業知識,這個人也可能有無明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犯罪分子包括那些文化程度高、社會地位高、具有專業知識的人。

 

佛教中智商能力與智慧能力的區別如何區分?

 

在佛教中,智商的能力不一定等同於智慧的能力。智力的含義更多是關於獲得和應用知識和技能或基於理性發表意見的能力。然而,智慧的含義是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做出正確的決定和判斷。例如,當我們不得不放下不愉快的經歷時,我們需要的可能不是智力,而是智慧的能力。

 

一個智商高的人,可能對社會有嚴重的仇恨,也可能對國家的資源有嚴重的貪婪。然而,具有高智慧能力的人,絕對沒有瞋恨和貪婪,或者只有細微的瞋恨和貪婪。有智商能力的人,不等於有智慧的能力。智商的能力很容易被認定為世俗的聰明。然而,智慧的能力是某種超越世俗聰明與經驗的能力。如果我們想更多地了解佛教,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例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變化身及其神通遊戲三昧遊於娑婆世界,這就是超越世俗聰明與經驗的無上智慧能力。

 

沒有現象,就沒有論據。

 

佛陀說,智商最高的人學佛是很困難的,是學佛的八種困難之一,因為他們善於思考、推理和辯論,同時也以自己比別人強的能力為榮為傲。但是,如果我們想體驗涅槃的智慧——寂靜和空性,我們甚至必須暫時放棄思考、推理和辯論的能力。那是因為我們處於無想、無為、無欲、無求的狀態,我們處於涅槃的寂靜狀態。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時,我們不需要思考、推理和辯論任何事情。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沒有智力和智慧。

 

只有當我們眼前有任何條件、情景和現象,才有我們思考、推理和辯論的主客體。但是,如果這些都消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還能想到什麼,去推理和爭論?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現象,沒有論證。所有的爭論、爭鬥和二元對立都是由對現象的執著而產生的。然而,任何現象都是從任何行為和思想開始的,這些行為和思想是無常的,是出現和消失的規律,即生滅法則。

 

佛陀說,所有的行為和所有的現象都始於對人類無明的念頭和想法。這是十二因緣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切現象的變化,都是基於個人的十二因緣。只有當個人的十二因緣消失時,所有與我們有關的現象和行為才會同時消失。

 

什麼是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坐禪時所證明的理論。十二因緣是以靈魂和個人為主體的。什麼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分別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和死。

 

個體的無明是產生行為的原因。行 (行動;行為) 作為條件,它因此產生了識 (分別)。識為緣,故而生名與色 (名相和物質)。名色為緣,故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以六入為緣,故而生觸 (觸摸;接觸)。以觸為緣,故有受 (感受)。感受為條件,因此產生了愛 (慾望)。以愛為條件,故而生取。以取為緣,故生有。以有為緣,故生生(出生)。生為緣,後有老死。

 

當原因出現時,條件()有依附,然後該緣就產生。然而,當原因消失時,條件()就沒有了依附,其自然也就消除了。

 

當無明被消除後,行自然被破壞。當行被摧毀時,識就消失了。識滅了,名色自然也就滅了。名色除盡,六入即滅。六入滅了,觸就沒有了。當觸不再存在時,感受就消失了。當感受消失了,愛也就不復存在了。當愛不再存在時,取也就消失了。當取消失時,有就被消除了。當有被消除時,生就消失了。生消失了,老死也就消失了。

 

十二因緣是輪迴的因。

 

關於十二因緣,是“當一個因或緣生起時,另一個因或緣就依附於它而出現。當一個因或緣被消除時,另一個因或緣就不再依附它而消失了。”

 

在佛教中,斷無明——即消除輪迴的因,是結束輪迴之苦的主要概念。對佛教徒弟子來說,在生活中修持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因為輪迴的一切苦都是從無明開始的。對於小乘佛教來說,佛陀講了很多故事,教導眾生如何消除無明的原因。這42章有很多相同的概念。這些是學佛的基本概念。就好比房子的地基,要打好,才能不斷地建造出堅固實用的房子。

 

在大乘佛教中,關於無明有不同的概念。 這種概念應該基於上述概念來學習。當你繼續遵循佛陀的教導時,你就會知道它是什麼。

 

十二因緣的流轉與消失

 

十二因緣是相互的因果,是依附因及緣而生的規律。同時,它是發生和消除的規律(生滅法則)。它的現象是無常的。同時,發生的時間從一瞬間到幾年。這種循環是連續的,不間斷的。它使人的靈魂在生死苦海中循環。因死在那裡而生在這裡,死在這裡又生在那裡,循環不斷。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個被斬斷,十二因緣瞬間消失後,靈魂才能從這個循環中出來。

 

十二因緣再解釋

 

當一個靈魂處於無明狀態時,意味著這個靈魂無法理解清晰、清淨、光明的佛法,從而產生大量的負面思想、複雜的情緒或愚蠢的想法。這種狀態讓這個靈魂產生了很多煩惱。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無明。

 

然後,這個靈魂做了一些依賴於它的無光彩的事情。無明是如貪、瞋、痴的心理狀態或相應的念頭。身、口、意無明的行為因此產生和形成。這可能是善行,也可能是惡行。不管是什麼,都能形成無形的力量,影響自己和未來的命運。在佛教中稱為業力。

 

依前世所行,即前世業力,此魂入母身受孕。它的意識同時產生。這個靈魂開始了它現在的生活。意識可以理解、知道和區分周圍發生的事情。即意識具有從內心去面對環境和現象的識別、持有和控制的功能。

 

依靠意識,胚胎開始成形和發育。名(名相)和色(物質)因此產生和形成。這個名與心理有關——心的法則,例如無形的心、念頭或思想。這裡的《名》是指抽象的、無形的心的法則。《色(物質)》與身體有關。色是物質,是六種感官能真正感覺到、看到或觸摸到的物質。物質也意味著有六種感官的身體。因此,色也意味著物質、聲音、香味、味道和觸感的現象。

 

依名與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得以成長和完善。這六種感官的功能開始發揮作用。 嬰兒出生,它的六種感官可以開始覺察感知周圍環境和現象。它周圍環境和現象的所有變化都會通過六種感官系統進入這個嬰兒的身心。故名六入。這些接觸、感受和變化,形成了屬於這個嬰兒的生活境界和世界。

 

依靠六識入,兩三歲的寶寶開始產生好奇心,喜歡觸摸一切。寶寶會通過自發的觸摸來探索一切。

 

六七歲以後的孩子,依靠觸摸,能夠覺察和區分對事物或情境的痛苦和快樂的感覺。佛陀提到了三種感受。那是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

 

依賴於感覺,十四、十五歲以後的少年會產生強烈的愛情感。強烈地產生了愛和慾望。這裡的愛也意味著渴望一切。

 

依靠愛,愛和慾望更強烈的成年人會尋求和追逐所有的條件、情況和現象,並且會依據內心所有的欲而索取和要求。

 

根據愛的煩惱和索取,成人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意味著業力,將決定成人來世的命運。擁有就是有業力,屬於現世的業力。

 

根據擁有業力——今世的業力,它決定了來世靈魂的誕生。因此有生。

 

因為有生,來世就有老死。

 

關於十二因緣,包括過去因、現在因、現在果和未來果。因也是果。過去的因會變成現在的果。未來的影響可能成為過去的原因。也就是說,結果可能是原因。同時,原因可能與結果重疊。因為它是循環,所以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循環永遠不會停止,除非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個被切斷或消除。當循環停止時,靈魂將有機會擺脫這種循環的折磨和痛苦。

 

在這四十二章中,你會發現佛陀一直在教導沙門如何斷除或消除十二因緣中的任何因果。現在我們有了上面提到的關於覺察十二因緣的概念。我們知道它是無常的,它可以在一瞬間或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

 

四種覺察 (四觀)

 

佛陀還教導我們四種覺察(四觀)。即觀心無常,觀法無常,觀念無常,觀身無常。

 

《心》是指心智、心理和任何相應的功能,包括情緒,如快樂、憤怒或悲傷。比如前一秒有人在笑,下一秒他就因為一件小事大發雷霆。《法》是指宇宙中任何情況、條件、環境或現象的變化或規律,如戰爭、自然災害或流行病。佛經中有一段話:

 

一切法則(現象)都是因緣而生。 (諸法因緣生)

一切法則(現象)皆因因緣而滅。 (諸法因緣滅)

消除因緣,就是道。(因緣滅即道)

這是大法師說的。(大師說如是)

 

《念》(想法) 是指突然不斷地從我們腦海中迸發出來的念頭。剛剛出現的第一個念頭馬上被下一個念頭覆蓋,然後第一個念頭就消失了。第二個想法被第三個想法覆蓋。這種情況是連續不斷地發生的。每個念頭都出現,然後立即消失。《身》(身體)包括細胞的瞬間死亡和誕生,以及身體每時每刻的衰老。這一切《心、法、念、身》皆是無常的。

 

一切都消失了,佛性的喜悅不會消失。

 

為什麼心、法、念、身是無常的?此四事與十二因緣有關,亦是生滅之法。佛陀說,當所有的出現和消失都已經消失時,寂滅是喜悅。為什麼?通過這四種覺察,讓我們知道生死無常,行無常。通過這種覺察體驗,它也使我們不再執著於任何事物。當所有產生和消除的東西都消失了,我們就沒有什麼可以渴望和執著的了。在寂靜和空虛的狀態下,真正的平靜和喜悅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心中。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關心公共問題。相反,我們會以智慧和平和喜悅的心去關心公共事務。如果你對公共問題或政治問題感興趣,這種知識、智慧和快樂將幫助你參與競選,這對你自己和公眾都是非常有福的。如果你是普通公民,這種知識、智慧和快樂將幫助你以不同的、全新的理念和態度來面對你的生活、學習、工作、同學、同事或家人。這對你和你周圍的人來說真的是一種祝福。

 

生死如流星,轉瞬即逝。當我們知道呼吸之間的生死無常、一切業無常、四觀無常,以及因十二因緣而受生死之苦時,我們就會愛惜自己的身體,學習佛道,珍惜佛性。為什麼?我還有一個偈,和上面所說的佛說的偈語有些不同,是對應佛說的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佛性不滅。

 

所有的行為都是無常的,

這是出現和消失的規律。

出現和消失已經消失,

佛性不會消失。


9月 06, 2022

第37章:思考戒律接近道。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7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37章:思考戒律接近道。

佛陀說:佛陀的弟子離我千里之遙,那些遵守我的戒律並想到它的人肯定會獲得道的果實。 那些在我身邊的人,雖然他們能經常看到我,如果他們不遵守我的戒律,最終不會獲得道果。

 

 

佛教中有哪些戒律?

 

佛教的戒律也就是宗教法規禁止某些行為,或者泛指禁止做的事情。遵守佛教的戒律,牢記這些戒律,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修習這些戒律,這對學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東西最好落實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時刻,而不是讓學習者在學術上研究並記錄在學術論文中。

 

關於佛教的基本戒律,我們在第四章講了很多,就是不做十惡,就是十善。

 

第四章:同時了解善惡

佛陀說:“眾生有十善十惡。 十件事是什麼? 三屬身,四屬口,三屬意。殺生、偷盜、邪淫,都與身體有關。二舌、惡言、謊言、輕浮的言論,都屬於口。嫉妒、仇恨和迷戀與心有關。不走聖道的,這十件事被稱為十惡業。若能制止此等惡業,名為十善業。”

 

此外,我們在章節中也講了很多戒律,如孝敬父母、不貪心、沒有惡念、沒有貪欲、不色、不苛求、不狂妄、不諂媚、不酗酒、不吸毒、不輕視他人。不要謀殺。不犯姦淫。不要偷竊。不要撒謊。不要嫉妒。總之,不做任何可能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而是做任何對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事情。

 

誰能考核佛法戒律的效果?

 

誰能審查上述實施的後果?這是由自己、眾生、覺悟的上師、菩薩、佛陀來檢驗。也就是說,上述修行不能欺騙自己和他人。

 

在佛教中,有六種方法可以救度自己,使自己擺脫痛苦。這六種方法的順序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因此,我們明白,持戒是救度自己解脫生死苦海的第二種方法。然而,你知道為什麼嗎?

 

佛教戒律的起源是什麼?

 

佛教戒律的細節是隨著佛教僧尼人數的增加和各種行為和思想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佛教傳入中國的同時,也隨著中國國情的文化而增加了很多的戒律。在西藏、泰國、韓國和日本,佛教的戒律及其文化也與中國文化不同。

 

因此,如果我們深入思考佛教戒律的起源,我們會發現,所說的戒律主要是從人的關係中發展而來的。同時,佛教的戒律是從一切現象中設定的。不遵行佛教戒律,是輪迴三惡道之因。即使你不是佛弟子,你也可以自發地遵行佛教戒律,避免走入三惡道。

 

當我們了解了佛教戒律的由來,以及遵守這些戒律的意義時,這些戒律就值得我們去實踐。

 

佛教中持戒的意義和重要性

 

在第 12 章(1)中,我們談到了布施(給予他人)的意義和重要性。這一章,我們要講的是佛教中持戒的意義和重要性。

 

首先,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遵循佛教的戒律可以拯救我們,讓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同時,它可以提高我們的智慧。也就是說,這樣的過程會建立善因,從而使我們體驗善果,獲得善報和加持。得到這樣的祝福不僅在今生,而且在來生。根據佛經,佛陀說這樣的人會受到善神的保護。

 

換句話說,當我們遵守佛教的戒律時,我們不僅會成為自己的貴人,以幫助自己擺脫任何由內外因緣產生的負面心態和情緒,以及可能發生的任何邪惡事件的糾纏。與此同時,從外部情況來看,我們也有善神作為我們的貴人,幫助我們消除任何不良事件。善神會根據我們的情況在很多方面幫助我們。善神的幫助可能與我們的主觀意見或偏見不符。有句話說:“一切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因此,與其抱怨,不如虛心接受。

 

其次,遵守佛教的戒律是忍受羞辱的基礎。關於忍受羞辱,我們在第七章和第八章講過。我們可以通過遵循佛教的戒律來深刻地覺知我們心中的嫉妒、貪婪、仇恨和愚蠢的癡情。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感知他人的嫉妒、貪婪、仇恨和愚蠢的癡情。然後,我們就會明白,任何羞辱都是人類的無知造成的。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嫉妒、貪婪、仇恨和愚蠢的癡情。這種心境也被佛定義為無明。嫉妒,貪婪,仇恨和愚蠢的迷戀的心理狀態意味著沒有光明,也就是無明。了解我們心中和他人心中所說的無明,將有助於我們了解自性、佛性。為什麼?

 

例如,海中有平靜的水。有微風,就有微浪。然而,當有暴風雨時,就會有巨浪。風和風本身的變化,彷彿是外界的條件,又彷彿是任何情況、事件和現象。波浪的變化和波浪本身的變化,彷彿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那種無明的心態。上述無明的心態是由外界的任何條件或任何情況、事件和任何現象所激發的。不管是平靜的水,還是什麼波濤波浪,它們都是一,水。屬於他們的水的本性是一樣的,好似自性、佛性。換言之,所說的種種無明掩蓋了自性光明。當沒有這種無明時,光明自然會出現。也就是說,我們的自然智慧和它的光芒永遠存在。可惜的是,我們天生的智慧,總是被所說的無明所掩蓋。自然智慧就是光明。現在我們明白了,所說的明與暗是存在於我們體內的。所以,真正遵守佛教的戒律,當然可以去除無明。

 

第三,持戒是學佛不斷進步的基礎。如果我們想在學佛上不斷進步,在佛教中持戒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遵循佛教的戒律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智慧。智慧是成佛的根本。

 

在世界上,我們觀察到有很多人忙於做一些起因於所說的個人無明(沒有光明)的事情,從而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這種人普遍存在於國際國內的政治、社會和家庭中。他們不僅拖累了別人,也拖累了自己。不幸的是,他們沒有上面所說的這樣的認知和知識。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認知和知識,我們就會知道如何幫助自己和他人去除任何所謂的無明,從而使自己、家庭、社會和世界更加和平。

 

第四,持戒是修心的基礎。它能使我們的心念和思想穩定下來,從而了解佛教的深奧意義。心中的禪定是智慧的基礎。同時,持戒也是智慧的基礎。即證悟自性、佛性,同時體驗涅槃、空寂。它會淨化我們的思想,使我們的頭腦清醒,以便在任何事件和現象中看到真相。同時,我們不會被任何教條、事件和現象所左右或糾纏。我們不會捲入任何因人類的無知而引起的風暴。任何憂慮和煩惱都會離我們很遠。任何煩惱都不存在,更何況有苦難。這就是佛教中遵守戒律的重要意義。

 

因此,無為(即不做的意思)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做。其意義之一是不做任何如所說的個人無明心態所造成的惡事。那就是除去我們的任何惡念、不良行為和壞習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們心中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因此,佛教中的無為並不是頹廢。相反,佛教中的無為是非常積極和有德的。

 

學佛不是天天跟在佛陀或法師身邊,而是要時刻謹記戒律,每時每刻都在修行。

 

佛陀說:佛陀的弟子離我千里之遙,那些遵守我的戒律並想到它的人肯定會獲得道的果實。 那些在我身邊的人,雖然他們能經常看到我,如果他們不遵守我的戒律,最終不會獲得道果。

 

獲得道果,就是體驗和證明自我至高無上的智慧。 這樣的人幾乎成佛了,處於菩薩位。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幾乎完全讓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同時,這樣的人幾乎已經證明佛陀果位了。 就是說,這樣的人,無論身在何處,即使離佛陀千里之外,他始終與佛陀在一起,是佛陀的一部分。 對於不學佛、初學或學佛心不誠的普通人來說,很難理解這個概念。

  

例如,佛陀被假設為太陽光,而這個得到道果的人被假設為存在於地球上的小光。 這一點光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融入了太陽的光芒之中,成為了陽光的一部分。

 

遵循佛教的戒律,就是建立善因,達到善果。

 

佛弟子若真心遵行佛教戒律,就會清淨念頭、純淨心意、穩定心態,證自性的空寂。這樣的德行,自然會使自性光明。彷彿是地球上的一盞小光。

 

反之,佛弟子不持戒,不除嫉妒、貪、瞋、痴、慢、疑,而使心目失去光明,自性無光不亮。縱然他們在佛身旁,或在法師身旁,也不能見道,更不能得道果。也就是說,他們的本性,彷彿被厚厚的塵埃所覆蓋。如上所述,厚厚的灰塵意味著沒有光亮的無明。也就是,它仍然使自性之光被所述無明所遮蓋。

 

自性就是佛性。見光明自性,即見佛。見自性亦見佛道。在佛教中也意味著獲得道果。關於佛教中的道是什麼,我們在章節中講了很多。也可以參考此部落格講解心經的文章。

 

總而言之,修行者是否得佛道果,不在於修行者是否在佛身旁,而在於修行者是否遵行佛教戒律。以及學習者是否真誠地學習佛教。

 

最後,如果我們是佛弟子,請記住,這是要求自己遵守佛教的戒律。不是要求別人遵守所說的戒律。如果常人不遵守佛教的戒律,不要責怪他們。但是,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建議。這就是學佛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