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7, 2022

幫助別人以不拖累自己為原則。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

 

年輕時幫助別人,自己通常沒有第二個念頭,尤其是在單純的學生時代。當同學有課業上需要協助,在我能力所及,總是盡力提供。大學時期,學長姐及同學知道我在求學上有一些經濟上的困難,她們總是很樂意地提供協助,例如,介紹給我學校圖書館工讀的機會;抽到學校宿舍讓給我,讓我避免花費高昂的租金在校外租屋。學生時代那種單純互助的心,沒有第二個念頭的心,至今回想起來仍令人懷念。

 

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後,有了一些社會及人生經驗,至今才有心思去思維幫助別人竟然也會出現問題。這種反思必須從我的父母談起。我的父母熱心助人的心,很少去想到自己,很少去想到為自己和小孩謀求生活的福利。他們不會說,為了讓自己和小孩過好日子,或是為了不讓自己和小孩吃苦,而對別人吝嗇苛薄,或者進而為自己和小孩存聚大量的錢財,或在家族的分產上要求遠遠超過於他們本分應得的財產,或是去犧牲別人來讓自己和小孩享福。他們絕不會做這種不義之舉。

 

我的父母雖然所受的教育不高,卻有著傳統道義的美德,認為自己對親友勞心勞力的付出,在經濟上幫助親友,善待親友是一件好事。可惜,我的父母無論對待家族的家人或家族外的朋友,他們熱心助人,沒有第二個念頭的心,卻讓自己吃足苦頭,吃很大的悶虧,導致他們自己陷入憂鬱的困境,也導致我們家的家境陷入困頓。這前後及中間過程種種的糾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實在無法一言說盡。這讓我的母親一生都活在內心的憂愁和糾結中,並為自己的境遇感到深深的自卑,這種心情也影響我小時候的心情和感受,讓我的內心也感到自卑不已,而深深糾結在這種憂愁的情緒中。我後來是透過自己求學上的努力學習及學佛上的精進才走出這種困境,並進而幫助我的母親走出這種自卑的心情。

 

長大並學佛後,我才深深了解人心之惡,這種惡心來自於人性內在貪嗔癡在作祟。因為我的父母親所受的教育程度是家族中最低等的,又不是長子長孫,因而有一些理和事他們無法善用言辭表達為自己據理力爭。他們說不出口,是為了避免破壞家族的和諧。然而,一切的苦他們都往自己內心裏吞,導致他們身心因壓抑受傷並進而生病。這一切是我這一生內心最沉重的陰霾,甚至一度讓我心情相當沉重。因為我父母生病,特別是我的母親,是我主力承擔著一路照顧走過來的。當我的父母都離世,我卸下這個重擔,我才有心思去想,才有一念,我被嚴重拖累了。當然這只是眾多念頭之一,不是絕對。我才有心思再去追溯那遠因--人性間的貪嗔癡。

 

我以前還不太明白的時候,非常羨慕別人的成長過程有他們的父母的悉心照顧,提供給他們很好的物質生活,父母雙全、富裕、長壽,父母也不需要他們奉養。這些都是我成長的過程中所缺乏的。然後我就在禪坐中沉思,為什麼自己要經歷這一切辛苦的過程,又為什麼我的父母這麼沒有福氣,必須承受這種看似不幸的命運。

 

有一天我終於明白,原來我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因果關係及各種因緣果報都一一呈現在我面前,讓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原來這些看起來好像過得不錯的人,不少人是用犧牲別人的方式來讓自己享福。他們表象過得不錯,其實內心常常黑暗不明。我才明白,真正可憐的是這些人,不是我的父母。細節我就不說了。反正人生真的會有因果報應這回事。

 

有些人想盡辦法到處求人幫忙,但是,他們沒有深思這樣的請求,會給別人帶來困擾,會嚴重地拖累別人。這種拖累,包括別人家的財務、健康、精神和時間的損耗和犧牲。這些人一念想到的只是解決自己的困境,讓自己的生活好過一些,甚至只是希求有充足的餘裕讓自己足以享福。有了我父母帶給我的人生經驗,當這種人再想請求我幫忙時,我特別的謹慎,因為我不想步入我父母的後塵,我不想因為去幫助這種人而拖累自己,讓自己陷入困境,進而又再去拖累其他無辜的人。因此,我才會有這樣深刻的感受:幫助別人以不拖累自己為前提,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去拖累下一個人。

 

學佛固然需要有一顆熱忱的心去幫助眾生,但是,記得幫助眾生必須善用自己的智慧及人生經驗。當有人來請求我幫忙時,我會先了解狀況,在我能力所及的部分,我會盡力提供協助他們需要協助的地方,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別人過度自私且不合理的請求通常會被我拒絕。當我拒絕別人的請求時,該內心愧疚的人絕對不會是我。我不欠任何人,不要因為我學佛,就主觀認為我提供幫助是應該的。學佛中的無我無私是我對我自己的深刻訓練和修行,不是他人以自私的心態來對我的要求。當他人以耍心機、自私、有目的性的心態來對我要求,我為什麼要理會這些人?

 

我的父母在世的時候,不敢違逆他們的父母及兄長的安排。我的父母犧牲自己、不與他人計較的個性,雖然自己吃了大虧,卻為我們這些子孫積大福,這種福包含有形的福,也包含無形的福。當年有人能夠歲月靜好,富樂享福,是因為有人犧牲自己為他們負重前行,為他們承擔了他們所沒有承擔的一切。然而,您知道嗎?真正的福樂在於去除我們內在貪嗔癡的念頭和行為。我的父母已經離開世間的苦難,目前在天上佛祖的身邊跟著佛祖學佛。我已經百分之百可以確定,我的父母在天上享福,安享天年。我的內心為此感到相當欣慰!

 

有些人在世間,表面上看似福壽雙全,其實免不了「生、老、病、死苦」,目前也正在經歷這些苦楚。所積聚的財產也漸漸被自己和自己的子孫消耗中,這是「生苦」。有人為了不讓他們自己與自己的子孫吃苦,又想方設法跑來蹭我父母及子孫的財產、精神、時間和勞力。我只能遺憾,這些人耍計謀的小聰明有,卻缺乏遠見的大智慧。勸說他們來學佛,沒有人將這當一回事。他們的人生太享福了,吃不了苦,更別說有一念想要從生命的苦海中脫離。他們和他們的子孫吃不了苦,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不是我個人學佛者的問題。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一位有智慧的學佛者,不會背負他們的問題,更不會去負重他們的人生向前行。我不是我的父母。當有人想要用當年蹭我父母的方式來蹭我的時候,往往會被我狠狠地打臉,再狠狠地給他們修理” (別想歪了,是修正整理啦!)。自己人生的問題必須依靠自己深深自我覺悟,了悟生命中內在的貪嗔癡為自己所帶來的一切災難和苦楚。而不是耍小聰明去犧牲別人的幸福來讓自己享福,來避免自己人生的苦難。可惜這些人想不透這一點。由小放大,我們從這些小事的糾結,再去觀察社會和國家之間的事,這些耍小聰明的人到處都有,總是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佛陀也深察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佛法必須傳承的原因,提供給世間一個正確的道路和人生選擇。如果沒有佛法的教育存在世間,人類愚蠢自私的行為,終究會毀了自己和他人。眾生在苦中就沒有一念智慧想要脫離人生苦海,那將會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此。阿彌陀佛!

1月 24, 2022

1月 20, 2022

如何化解厄運及惡命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這世上命苦的人多,許多人都是含辛茹苦地在過著日子,設方想法地改善生活。有人雖然循正道而行,可惜遇不到真正的貴人,被看似貴人的人給設計陷害而遭受經濟上的損失,甚至連自己寶貴的生命都因此而賠上。有人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一出生就命苦,跟著父或母過著流浪而居無定所的日子,直到有一天自己成年了才意識到自己這一生為什麼這麼苦,即便如此,也沒有堅強的意志想去改善自己的惡命,然後就輕生而亡。有人表面上維持富裕的假象,假裝過著享受的人生,其實暗地裡心裡卻非常苦悶憂鬱,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總是財來財去,心裡卻又特貪別人的財,一天到晚想著如何算計別人。有人覺得生命中總是遇到一些不對的人和事,讓自己倒楣透了,總是被拖累,不是破財,就是破身。

 

即使眾生意識到自己的厄運及惡命,他們也沒有一念想要從修行學佛中讓自己從人生的苦海中脫離。如果他們還有一念想要從修行學佛中脫離人生苦海,他們就不至於走上人生的絕路。我觀察很多人,他們表面上看似生活正常,有家庭,有工作,或者家庭提供充足的養育金讓他們生活就學,可惜在他們看似正常而陽光的笑容下往往隱藏著深深的焦慮和憂鬱。例如,我們觀察那些知名的網紅,他們的知名度及大量的流量數為他們帶來豐厚的收入,我們看他們充滿陽光笑容的背後,其實都是對生活的焦慮感,並因此而得到嚴重的憂鬱症。又譬如那些高校的學生,無法解開內心的糾結,就自我輕生了斷。當下中國學生學業競爭激烈,有學生受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年紀也不過十二歲左右,就輕生了斷自己,留給父母的遺言竟是「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再相見。」令人不勝唏噓。現在年輕人的早熟,常令我驚訝。

 

青少年時期及之前的我,不明白甚麼叫做自殺或輕生。我只知道自己的生活比較艱難,家庭環境比較不好,所以自己更要努力用功讀書,以求將來改善自己的人生。當年年紀還小的我也不懂甚麼叫做修行學佛,更不明白甚麼叫做「解脫人生苦海」。我高中時期,有一位同學看起來也很正常,功課也很好,人聰明又充滿笑容。有一次我們倆在聊天中,她突然對我秀出她手腕上幾條的舊痕跡。然後她告訴我這是她用刀割腕所留下的傷痕。我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她的意思就是說,當人家的養女這件事讓她感到痛苦。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我才稍微有概念去思考人為什麼要自殺輕生。我上大學後,我遇到一位不同性格的養女。我相信她也曾經糾葛在為什麼她是人家的養女,為什麼她的父母不要她,她一定也曾經歷過這種內心痛苦的掙扎。幸運的是,她遇到貴人,她也懂得從中轉念,她開始看很多佛教師父寫的散文及有關佛陀的開示,也跟著師兄姐去親近密宗的道場。我當年的物質環境沒有她好,她很好心,都會將她讀過的佛教書籍借我閱讀,她還送我一串價值不便宜的108顆的水晶佛珠,說這是密宗師父加持過的佛珠,這串佛珠我到現在都還放在身邊。

 

說到養女,我說一點我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我身邊認識的養女有幾位家中就只有她這麼一個養女,養父母都給她們滿滿的愛,物質生活也不缺,甚至可以說豐厚。其次就是有兄弟,可能也是養父母收養的,也有的是養父母親生的。我自己的祖母也是送給人家養的養女,這是我後來長大後,才明白的。我記得我小時候都是給祖母帶在身邊。我祖母六十五歲從工作場合退休後,就經常帶著三、四的我四處去拜訪親友,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大舅公和二舅公的家,我祖母每次帶我去拜訪這兩位親友,都跟他們很有話聊,有說有笑,我每次去都有好吃的點心可以吃。然後我就一邊吃一邊聽他們在聊甚麼,都是一些家常話。有一次我祖母說要帶我去看三舅公,一到門口,三舅公出來應門,態度冰冰冷冷的,也沒有招呼我們進去客廳坐,就站在門口跟我祖母淡淡地應對幾句話,小小年紀的我,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彼此之間的陌生與尷尬。我長大後才了解,我那大舅公和二舅公是我祖母養父那邊的親生兒子,從小是跟著我祖母一起被養育長大,可以感受到他們彼此姐弟的感情很好,多有互動,婚喪喜慶多有往來。我那三舅公卻是我祖母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兩個人卻如陌生人一般。倒是有一位我祖母同父同母的親妹妹,我叫她「姨婆」,她沒有被送養,卻跟我祖母比較親,我祖母還曾經邀她來我們家一起圍爐。我這位姨婆個性比較好,常有笑容,活到九十幾歲,還能參加我堂妹的婚宴。所以,父母與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間關係互動是否良好,跟收不收養或親不親生,其實沒有甚麼關係,這跟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比較有關。我記得我小時候,從來沒有從我祖母的口中聽說她是養女,也沒有感受到她因為是養女而自卑。我祖母和祖父白手起家創建的家庭,人丁多,人口多,家財豐厚。祖輩的親友都喜歡來我們家走動。所以,養女不一定苦命。

 

其實不管我們是不是人家的養女,當我們處在人生當中的任何角色,例如,年輕的學生、媳婦、女兒、兒子、丈夫、妻子、父親、母親,公公,婆婆,甚至是大齡剩男或剩女這些單身者,或者老年人,我們都會遇到人生的困境與令人內心糾結的事。所差異的只是角色的不同及所面臨的這些表象的變化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變化,只要我們深入修行學佛,我們就能看清楚這些表象變化下的實質問題在哪裡,這無非就是個人與他人的生、老、病、死的問題在交互干擾,這種影響輕者可能導致個人生氣或生點小病,重者就有可能使我們致命。這個「生」就是從人一出生後所需要解決這一人生的種種問題。佛陀就是教導我們認清這種實質問題的根源及如何對治的方法。目前也有很多心理學方面的啟發,從心理輔導來幫助眾生解決人生的煩惱,或者各種財經知識,或者健康及照護知識,幫助眾生解決人生財務及病痛的煩惱,甚至是為五十歲過後的人提供相關人生知識及解答,幫助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就觀念上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藉此活得更好。這些世間的知識都很好,對我們的人生的確有很大的助益,不過我們深入了解,您會發現它總是還欠缺甚麼,最後我們還是要走到佛陀的道路上才能真正圓滿。

 

世間的知識和佛陀所教導的知識和智慧是相輔相成的。這世間許多人只知道追求世間的知識,求名求利,卻不懂得佛陀所教導的知識和智慧,等到人生栽了一個大跟斗,再想要抱佛腳,求菩薩救脫解惑,人生也機乎已走到盡頭。而許多佛教的出家人只關注佛陀的知識和教育,卻不關注世間的知識,只知道吃齋念佛和誦經,求往生淨土,卻不明白佛陀更深奧的教法,乃在於世間淨土即是華嚴淨土,華嚴淨土即是人間淨土。阿彌陀佛的淨土就是華嚴淨土,就是人間淨土。那麼,是要求往生哪裡的淨土? 佛陀有一別名稱作「如來」?「如來」的意思是甚麼?就是念頭這麼來,這麼去,不來亦不去,這就是「如來」。那麼是要去哪裡的淨土求佛找「如來」?如果明白了,就知曉自己當下清淨的一念,或者無念,即是「如來」。

 

佛陀也注意到出家對眾生來說不一定是平衡的事,因此才會開示兩部有關在家人悟道成佛的佛經,分別是《維摩結經》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維摩結是一位商人,有妻有子女,是一位在家男居士。勝鬘夫人是早期的波斯人,今伊朗人,是一位貴族,一位王后,也是一位在家居士。所以,我們明白修行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學佛也很好,也能成就佛果。佛陀也不是只針對出家人開示佛法,當年佛陀遊歷各國,也對國王開示如何運用佛法善理治國。例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另有一經《優婆塞戒經》,是針對在家菩薩開示的經典。這一部經,佛陀特別提到,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出家菩薩」,一種是「在家菩薩」。能稱為「菩薩」,表示此人已經證悟到一定的果位。又提到在家修行學佛比出家修行學佛還難,表示在家菩薩要成就佛果的障礙會比較多。雖然障礙比較多,但是看清楚一切問題所在,努力去克服它,也是能夠成就佛果。從修行學佛中化解人生的噩運及惡命,無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必然也會有一段艱辛的過程,但是這樣艱辛的過程,必會讓我們先苦後甘甜,當我們踏入佛門成就佛果,再回顧過往,我們就會明白這一切努力都非常值得和慶幸。

 

在紫微斗數中,除了主星,還有四化星及六煞星,這些星就坐落在個人紫微命盤的各宮位,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這四化星中有一化,就叫做「化忌」,六煞星中有兩煞特別令人難受,分別是「地空」及「地劫」。就算是主星,遇到這些煞星,也會變質。無論您是高官貴族,或是升斗小民,在您的紫微命盤中,都有這些煞星存在。這些煞星的影響,輕者就是讓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挫折,重者卻是可能使人致命。每個人的姻緣或因緣也不一樣,因為主星和煞星坐落不同,事相變化及挫折自然也不同。行運走到,命因此結束,這種差異只在於是甚麼原因及方式結束,這每個人也都不一樣。

 

有十種名稱來稱呼成就佛果後佛的狀態,其中之一就是「善逝」。「善逝」是佛的別稱。「善逝」的意思就是好死,就是安祥而死。世間很多人對此無感,也沒有興趣了解,特別是年輕人。人生過半的人對此可能比較有感,也比較有興趣了解。所以,佛不一定是指神,佛其實是指我們人類一生中透過修行學佛後所成就的一種狀態。那我們有一個疑問,佛會不會死呢?佛的人類肉體當然會經過死亡,但是因為它已經有高度的智慧,所以它知道如何讓自己好死,安祥而去,這就叫做「善逝」。這必須有修行功力才做得到。世間許多人在他們人生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您看那車禍意外,屍體支離破碎的,經歷這種突然事故的人,往往不清楚自己下一刻是怎麼死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台灣許多因意外而亡的很多都是年輕人。人生經歷這種厄運及惡命,如果自己的靈魂還有知覺,當下煞那必會覺得身心有著極烈難以忍受的苦,很苦很苦。您知道嗎?靈魂也會哭泣。當他們來不及對世間的親友好好地道謝及道別,就這樣突然地陰隔兩地,他們的靈魂也會難過地哭泣。所以,「死苦」對於一般人,他們很難體會和了解。

 

一般人對「死」比較無感,對「生」比較有感。畢竟我們活著的人,每天從睡眠中一睜開眼,所想到的第一個念頭一定是跟自己如何生存下去有關。不管你的年紀大小、職位高低、收入多寡、性別如何、學歷如何,甚至無業或遊民,人的一念就是想辦法活下去。所以各種奇奇怪怪的洗腦意識就出現了,各種光怪陸離的詐騙手法也出現了,各種國家、社會及家庭糾紛也出現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意見紛爭就不斷地上演。如果我們不從修行學佛中學習智慧和定力,我們就會被這些現象拖著走、耍得團團轉,自己的身心都被拖累而對此沒有高度的警覺。對「生」的觀察,可以從觀察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財經、政治、甚至是國際政治、國際財經貿易,都離不開對「生」的煩惱。您如果明白這一切,您才會警覺到自己的壓力來自哪裡。自己人生的挫折是甚麼原因引起的。當您明白這一切,您才知道如何去應對它。而不是莫名其妙地就輕生了斷自己。

 

有人不明白佛陀的教育,問我:甚麼是修行學佛?修行學佛簡單來說就是清淨自己的念頭和行為。甚麼叫做清淨?就是沒有貪、瞋、癡的念頭和行為。假設貪、瞋、癡是垃圾,那就是將這些垃圾從我們的心中清掉。我這麼說,領悟力差的人還是不會明白。因為,您如果連甚麼是貪、瞋、癡都不明白,那就更別說有一個念頭想要去清除它。就像您如果無法分辨甚麼是垃圾,您自然不會將它當作垃圾拿去清掉。您如果想要了解甚麼是貪、瞋、癡,可以參考部落格中《道州濟語》的文章內容,裡邊有詳細的解說。領悟力好的人,才知道怎麼從觀照自己內在貪、瞋、癡的念頭,去調伏及修正它。這需要從學習智慧和禪定中下功夫,需要時間練習。不是幾句「諸法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就能讓人當下悟道成佛。絕對沒有這種便宜事。即使是佛陀,祂的意念及意志都得在菩提樹下於禪坐中接受諸佛菩薩的考核才算過關。因為念頭會起起浮浮,沒有經過練習智慧和禪定,當您的貪、瞋、癡的念頭起來的時候,您自己是不會有警覺的,不僅沒有警覺,還會順著去做,同時,您也不會警覺到周遭的人所起的貪、瞋、癡的念頭及行為,這樣彼此的念頭互相交織在一起,這樣的行為也互相影響,自己的厄運及惡命就是這樣出現。惡業就是這樣來的。所以,如何化解自己的厄運及惡命?簡單一句話,就是清淨自己的念頭。念頭清淨了,行為就清淨了。念頭及行為都清淨了,您的智慧自然能開啟,能夠明白清楚怎樣做才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人生。無論您正處於人生怎樣的角色,您就懂得如何善化自己的人生。人生運途至此,自然走向順遂。然而,人要做到這樣很難、很難,這就是為什麼要用念佛及誦經來調伏及修正自己內在貪、瞋、癡的念頭及行為。

 

在紫微斗數命盤中,每個人的「化忌」星及六煞星,都是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將它化解。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怎麼化解?就是練習這樣的基本功夫,這就是化解個人厄運及惡命最好的方法。會運用這種方法的人就有福了,不會運用這種方法的人,就只好繼續在人生苦海中載沉載浮。當您將這種修行功夫練習到一定程度,您的福報就會慢慢顯現。福報顯現的過程,您仍然必須付出一些辛苦的代價。這種過程仍然是艱辛的,但這種艱辛不同於所遭受的噩運及惡命。就像您下田耕種,辛不辛苦呢?當然辛苦。之後的稻穗豐收是不是讓人感到非常安慰和有成就感?想必是的。這就像是在自己的福田裡播下善的種子,辛苦照料,讓它能夠成長後豐收。這叫做「福的回報」,簡稱「福報」。至此,您對於那些具有貪瞋癡的親友就有一定的敏銳度。因為個人的定慧力,能夠感受到親友貪瞋癡念頭頻率的波動。如果您還有一些年紀,您就明白,人生歲月有限,沒有必要將自己的生命消耗在這些人身上。同時,您也懂得如何避免這些具有貪瞋癡的親友來攀緣、消耗及拖累您的人生。並且,您能避免他們寄生在您這裡,將您當作「盤子、凱子」削。並能夠提醒他們,你已經是出社會的成年人,沒有人應該必須為你承擔生活的成本。您還能夠鼓勵他們,請他們好好地靠自己的力量,充實自己的生活技能,找一份正當的且全職的工作勇敢地生存下去。錢不夠花?請充實自己多種社會技能,多打幾份工,錢財自然能夠充足。並且,請他們好好地修行學佛。修行學佛可以平衡人生。聽不進去?那就是他們個人的命了。

學佛人生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人生那怕風霜,

道上自有階梯,

一步一步往上,

峰頂笑看人間。

1月 13, 2022

活在當下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


昨日清風已去,

明日清風未到,

當下清風清涼,

人生享受此時。


1月 06, 2022

第19章:同時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9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第十九章:同時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陀說:觀察天地時,要想到無常;觀察世界時,要想到無常;當感知到精神覺醒時,就是菩提。 有這些知識的人會很快獲得道。

 

有無常的感覺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教義之一,因為這是進入佛門的基本概念。 如果我們對生命的無常沒有感覺,我們就很難理解佛陀的教導。

 

一個故事啟發我們去認識無常。

 

有很多故事和新聞可以啟迪我們認識無常。 在古印度,有一個女人,她的孩子死了。 這個女人每天都在哭泣,為失去孩子感到非常難過。 有一天,她遇見了釋迦牟尼佛,對他說:“你能不能用你的神通,讓我的孩子復活? 釋迦牟尼佛告訴她:“你去問問這條巷子裡的每個家庭,他們有沒有不死的親人。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沒有親人死去的家庭,我保證讓你的孩子復活。”

 

這女人滿懷希望,問巷子裡的每一戶人家,“請問你們家有沒有死去的親人?” “沒有,我爺爺剛剛過去。” 那個人回復她。 她問完所有的問題,發現每個家庭都有自己死去的親人。

 

婦人失望地來到釋迦牟尼佛面前,告訴他結果如何。 釋迦牟尼佛安慰她說:“現在你知道每個家庭都有死去的親人。 生命的無常存在於世間,也存在於每個家庭、每個人身上。 死去的家人已經不在了。 摒棄心中的思念和悲傷。 讓你的孩子走。 他會在天堂安好。 ”

 

我也很受這個故事的安慰。 我曾經讀過一些新聞,說這個人因為他所愛的家人去世而悲傷到不行而突然死亡或自殺。 它通常發生在那些與死者家庭成員關係更密切的人身上。 這是真實的。 根據心理學研究,這種情緒和感覺是正常的。 如果我們知道世間有生命的無常,我們就會以理智逐漸摒棄這種悲傷。 但是,對於沒有這種概念的人來說,它可能並不適合。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會感到更加痛苦和悲傷。 最糟糕的是,有些人用藥物或酒來解決他們的痛苦和悲傷,這使他們的生活變得糟糕。

 

“觀天地,念無常。”

 

從天空,我們觀察氣候的變化,如大風、大雨、大雪或冰暴; 從陸地,我們觀察地殼的變化。 劇烈的地震、劇烈的海嘯或火山爆發總是在幾秒鐘內發生,沒有任何警告; 並且總是帶來許多災難,造成許多破壞,財產損失和人類死亡。 所發生的一切,都是轉眼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知道下一刻是生是死。

 

懂得天地無常,我們就會謙卑於天地,知道要與自然環境好好相處,在開發原有的自然環境時,不要過度破壞它。

 

“觀世界,念無常”

 

我們觀察到生命的無常。 我們也觀察到世間的無常,包括浪漫愛情和婚姻的無常,個人和他人的情感和感覺,事業、工作、友誼、計劃、上學和疾病的無常,甚至政治的無常。 .

 

眾所周知,浪漫的愛情和對愛情的任何誓言都是神話。 很多人最終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吵架,分手,走自己的路。 沒有永遠浪漫的愛情。 浪漫的愛情經不起真正的挑戰。 如果能早點知道,我們就會著眼於如何培養自己熱愛人類的高尚品格,具備在現實中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指望浪漫的愛情和虛幻的異性生活。

 

如果我們不能面對愛情和婚姻的無常,我們很容易陷入仇恨和控制異性的慾望。 那是因為我們害怕背叛,我們沉迷於愛情和婚姻。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心自由。 不管怎樣,都有類似的情況。

 

所以,這並不意味著婚姻中沒有愛情。 相反,它讓我們清楚地知道如何正確處理愛情和婚姻中的戀人或配偶之間的關係。 在生活和經濟上,越是獨立,越是相互尊重,愛情和婚姻就會越好。

 

大多數工作和事業都是無常的。

 

在私營公司工作並不能保證我們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因為任何公司都可能面臨營運或失敗的風險。 其次,我們也可能因為個人因素離開任何公司,例如健康問題或事故。 即使在政府機構,也有很多變化,可能無法保證我們的職業生涯始終如一。

 

失業自殺的風險在每個國家和社會都存在。 然而,令我驚訝的是,公務員因無法適應職務轉移而自殺。

 

知道工作和事業的無常,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存夠錢,給自己留一條求生的後路,或者準備另一種生存技能,為事業的轉換做好準備。 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無常的事情時,我們會很靈活。

 

情緒或感覺的無常可能會影響和干擾我們的生活步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障礙。 大多數人的個人情緒或感覺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如憤怒、焦慮、興奮或沮喪。 尤其是在家庭或團體中,成員的情緒可能會相互影響。 當情緒是消極時,如憤怒、仇恨、抱怨、悲傷或焦慮等,可能會影響成員的學習能力,並可能導致學習或事業上的表現不佳。

 

當然,我們個人的情緒也可能會影響他人的情緒。 有些人的心情很容易來來去去。 例如,他們可能在這一刻很高興,但在下一刻他們可能會生氣,從而使我們震驚。

 

知道喜怒無常,我們就知道我們應該學習和訓練我們的思想和情緒穩定,讓我們的心保持平靜。 但是,我們該怎麼做呢? 學佛是一種方式。 靜坐和保持正念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這樣做也會幫助我們抵抗其他負面情緒的負面影響。

 

我們有可能體驗到無常的友誼。

 

對於青少年來說,友誼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也許你正在經歷美妙的友誼或與朋友最糟糕的關係。 不管是什麼,都是人生的體驗。 隨著我們畢業後工作,任何友誼似乎都在逐漸淡化。 我們發現很多朋友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繫了。

 

然後,我們在工作中與新朋友建立了新的關係。 然而,我們卻發現,這樣的友情,已經不再像上學時那樣純粹了。 最糟糕的是,我們可能會遇到小人。 別擔心。 最好的是,我們可能會遇到以他真誠的心和能力在多方面支持和幫助我們的高尚朋友。

 

有時候,我們可能為朋友做了很多事,卻收到了他們的抱怨。 如果我們被朋友欺騙或背叛,可能會引起我們的憤怒和不信任他們。 不管是什麼,我們發現友誼是暫時的。 除非我們非常珍惜,否則似乎很難保持長期的友誼。

 

所以,友情也是無常的。 當它出現在生活中時,我們歡迎它。 當它消失時,我們不會保留它。 此刻,我們的心中不會有任何負擔。

 

計劃總是跟不上變化。

 

中國有句諺語:“人算不如天算”。 這也意味著,人的計算跟不上天的計算。 也就是說,對我們人生的任何規劃,都可能不如天上給我們的安排。 看來是命中注定。 但是,它也告訴我們要有開放的態度,不要糾結於卡住的情況 掉頭轉身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的未來之光可能就在那裡。

 

所以,計劃也是無常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在生活中計劃任何事情。 有句話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當我們知道變化的無常時,我們就會有更多的靈活性來應對任何變化。

 

一切行為無常,是生滅法。

 

因為一切行為都是無常的,任何勉強追求外在事物的力量都會束縛我們的心。 當我們做任何事情時,我們自然而然地隨順任何因緣,而不是通過勉強的追求來攀登社會階梯。 這樣,我們的心就會自由。

 

了解、面對、處理世間的無常,解決之後放下,我們的心就什麼也沒有。 任何無常的改變都不會被視為挫折、失敗或遺憾,而是任何經歷為我們帶來的智慧增長,使我們能夠以開放的心態面對生活的變化。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時,說如下偈頌: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是樂。

 

一切無常是生滅的規律,包括自心的生滅,以及任何自己的行為和態度的生滅。 任何自生滅完全自滅後,也就是將生滅的心及生滅的現象完全滅除後,自我的佛性則不滅,這是自我清靜寂止所成就的快樂。

 

所以,整件事基本上都是在關注內心的自我感知和自我反思。 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而感知和反映外部世界。 但是,有些初學佛的人,不是覺察和反省自己,而是看到別人的錯誤,批評別人的錯誤,從而引起別人的感受很糟和憎恨佛教 如果我們學佛,最好避免這樣的錯誤。

 

覺悟靈性覺醒是菩提 (悟性是菩提)

 

什麼是靈覺,什麼是菩提?

 

相對於覺醒是睡眠。 它是一種描述。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佛性,即內心的寧靜與寂靜,內心的虛無時,我們就像睡在黑暗的房間裡,看不到光明。 一旦我們了知自己的佛性,就如我們從陽光中醒來,可以看到光明,這也叫開悟。 這是關於靈性覺醒的簡單而簡短的解釋。

 

關於菩提可能有很多解釋。 根據學佛的程度不同,釋迦牟尼佛或佛教中的上師會提供由淺到深的不同含義。 我們將從不同的佛經中解讀菩提的不同含義。 所以,要明智,不要被一種含義所束縛。

 

菩提原是梵文,意為一棵樹,以菩提命名。 那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坐在樹下打坐,他在那裡開悟並以自我證明無上平等智慧。 那麼,這棵樹就叫菩提樹。 所以釋迦牟尼佛用“菩提”這個詞作為“開悟”或“證明無上平等智慧”。 佛教上師通常將菩提解釋為慈悲、智慧或成佛。

 

覺悟靈性,就是見了自性佛性,證悟自性智慧,然後成佛,整個體驗就是菩提。

 

如何感知靈性覺醒? 有三個重要的方法。 即聽佛法或讀佛經解說,思索佛法,實踐佛法。 靈性覺醒,就是認識自心,即自性、自己的佛性。

 

學佛是覺悟自己的靈性覺醒,而不是拜釋迦牟尼佛。 對於大眾來說,他們可能沒有這樣的知識。 但是,拜佛會給他們帶來內心的希望和平靜。 我們最好以同理心理解這種情況。

 

捏一朵花,微笑。 教外,其他傳授,一心印證另一心。

 

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上,捏一朵花給弟子和群眾看。 一個個都沉默了,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只有佛教僧人摩訶迦葉微笑地理解這一點。

 

於是釋迦牟尼佛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真正的現象是沒有現象。 微妙法門,無文字立。 在教學之外還有其他的傳授。 這些付囑現在傳給摩訶迦葉。”

 

這就是禪的由來。 “法”在此意為“佛法”。 “正法”是指整個佛法。 “眼”在這裡的意思是“清楚地看到和反映所有事物”。 “藏”在這裡的意思是“隱藏寶藏,包括萬物”。

 

所以,禪所傳授的是整個佛法,反映一切事物,我們可以看到。 是能以奇妙之心引領我們入涅槃的寶物。 什麼是奇妙的心? 就是了悟真相是無相。 怎樣才能進入如此奇妙的佛法之門? 它的密碼和秘密是奇妙的心,沒有文字。 這種特別奇妙的佛法,是在一般佛法之外,傳給大迦葉的。

 

摩訶迦葉是第一代印度禪宗。 “禪”字是從漢語音譯而來的。 禪的體係從第一代傳授給唯一的一位,傳給下一代也是唯一的一位。 方法是一顆心確認另一顆心。 也就是說,同一代人,第二個人根本沒有機會得到禪師的印證。 這個規則一直持續到中國禪宗第六代。 在他之後,禪宗在中國廣為傳授。

 

印度禪是從摩訶迦葉到達摩。 達摩會說中文,也會讀中文,他在中國傳授禪。 他被尊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 在禪宗中,每位禪師都會留下他的詩句作為證悟。

 

沒有文字。 為什麼? 那是因為在空性中它是從一心與另一心的交流。 哪裡可以找到文字? 除非有人把它記錄在紙上。

 

如果一個人不能覺察到自我精神的覺醒,他就很難體驗和證明空性,在空性中體驗從一心到另一心的交流。 除非我們是至高無上的智者,並且有學佛的功德,否則我們很難在空性中得到禪師的傳授和印證。

 

世間有金線法衣及缽,作為禪宗的傳承信物,並傳到中國禪宗第六代禪師惠能後停止。

 

禪宗不容易被大眾理解。 這就是為什麼它是單一的傳授,為什麼禪宗對大眾來說是神秘和謎團,為什麼它在印度不為人所知。

 

禪宗自中國禪宗第六代惠能大師開始為大眾所熟知。 他的時間是在公元 638-713 年。 惠能上師為五位弟子開悟禪宗。 於是,這五位弟子在中國各地發展禪宗。 同時,禪宗也傳授給日本和韓國。

 

禪師惠能是文盲。 正如我們在上面知道的,禪中沒有建立任何文本。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 文盲並不是開悟智慧的障礙。 這是佛教史上的一項特殊記載。 這段記錄也讓我們知道,無論說什麼語言,都不是啟發我們自然智慧的障礙。 為什麼?

 

任何語言都是在一個社會群體中發展起來的。 前面說過,至尊之道無言。 就是說,我們天生的智慧是無法言說的。 一旦我們了悟自己的自然智慧,我們是文盲還是說什麼語言都不是那麼重要。 任何文字或語言都只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容易地理解我們的自然智慧是什麼。 換句話說,任何文本和語言本身都不是自然智慧。 當我們想要開悟我們的自然智慧時,我們甚至不得不暫時放棄任何文字和語言。

 

然後我們知道人類的外表或膚色也不是啟發我們自然智慧的障礙。 如佛所說,真實的現象是沒有現象的。 人的容貌或膚色是隨時可能改變的現象。 亦是無常。

 

詩句表明誰的自然智慧得到了啟發。

 

禪師弘忍(公元601-674年)是中國禪宗的第五代傳人。 他指揮了一座大禪寺,許多弟子向他學習禪宗。 他的一位弟子神秀,也是教授禪宗的首席教授。 不過,他還沒有得到弘忍禪師的以心印心地印證。

 

眾弟子都以為神秀首席教授是中國禪宗第六代傳人。 他們預計這是真的。 一天,禪師弘忍讓弟子在牆上寫下他們在智慧上證悟的詩句。

 

眾弟子請神秀寫詩。 接著,神秀寫下詩句:

 

身為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塵埃意味著煩惱、麻煩或錯誤。 這些經文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去除任何煩惱、麻煩或錯誤。 看起來很合理。 眾弟子都欣然同意,認為大家都應該按照經文來修行。 他們都認為中國禪宗第六代一定是神秀。

 

當時,惠能從他工作的廚房路過那裡,好奇他們在談論什麼。 一位同事告訴他神秀寫的詩句。

 

惠能聞言,心中有幾句詩句,讓同事幫他在牆上寫下詩句: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眾弟子都好奇的讀著這些經文,不明白什麼意思,全都愣住了。

 

禪師弘忍來到這裡,看過牆上的詩句。 他知道惠能開悟了他的本性智慧。 半夜,弘忍禪師為惠能講《金剛經》,傳授禪法,包括金線法衣和缽等。 從此,慧能得到禪師弘忍的印證,成為中國禪宗的第六代傳人。 那是因為他的自性自然覺醒了。

 

有這種知識的人很快得道。

 

兩節經文基本上沒有錯。 但是,你知道神秀和惠能的上述經文有什麼不同嗎? 神秀還沒有看清自己的本性。 不過,惠能已經看清了自己的本性。 自性就是佛性。 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決定了他們不同的命運和未來。

 

有什麼區別? 一句話,就是一般人與菩薩的區別。 也是有分別智與無分別智的區別。 只是出自想法的不同。 就這麼簡單。 然而,它很難被大眾理解。

 

有分別智和無分別智有什麼區別?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擅長區分的智力(分別智),尤其是精英階層。 分析、研究和辯論的能力是區分的智力(分別智) 但是,這不是無分別的智慧 (無分別智)

 

分辨的智慧可以幫助我們分辨什麼是真德,什麼是真惡,我們知道應該做真善而不做真惡。 所以,有分別的智慧是一件好事。 對於一般人來說,他們可能有分別的智慧。 但是,如果我們想學佛,這還不夠。

 

學佛,必須在分別的智慧的基礎上證悟無分別的智慧。 只有我們在無分別智的狀態下,才能證得無二元對立的智慧。 那是至高無上的智慧。

 

如果我們要證悟這種智慧,就必須證悟空性。 然而,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神秀或許有分別的智慧。 但是,他並沒有無分別的智慧。 所以他不能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的領袖。

 

對於大眾來說,有的人甚至連分辨善惡的能力都沒有,更談不上有分辨的智慧了。 所以才會做惡事,連羞恥感都沒有。

 

觀天、觀地、觀世間,有無常的念頭,就會領悟到這些的本質是空性。無常的本質是空性。現象的變化就是無常,這如幻相,不是真實的,這就是對於假象的感知。無常的本質是空性,這就是實相和恆常,這就是實相的感知。由此,我們延伸到我們的精神覺醒的本質也是空性。那麼,它們對我們意味著什麼?是無障礙的智慧,是一切的智慧,包括分別的智慧和無分別的智慧。現象的變化和相應的無常,屬於分別的智慧。無常的本質是空性,這就是真理與恆常,屬於無分別的智慧。這些的本質都是空性的智慧。即假與真為一,虛與實為一 (真妄一如)。惠能意識到了,這就是為什麼他可以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的領袖。

 

如果我們有如上所說的知識,我們很快就得道了。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實踐它、體會它、證實它。 天上人間,無人能如佛。 佛的功德深如海。 人生苦短,得人之身難。 如果有機會讀到這篇文章,我們還是珍惜自己的佛性來學佛吧!

 

英文:Chapter 19: Perceive the fake and real at the same time (Updated on January 7, 2022 ) 


1月 05, 2022

第18章:思想之根源原本是空。 (更新於西元2022年1月5日)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18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第十八章 思想的根源原本是空。  

佛說:“我的法是想無想,行無為,講無言,無行於行。那些明白所說的是接近它。那些對所說的感到困惑的人遠非如此。言談之道斷絕。它不能被事物束縛。毫米或厘米的差異會在瞬間造成錯誤。

 

這一章對於學佛的初學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更何況還沒有學佛的人。如果要完全理解佛所說的這一章的內容,起碼得學佛十餘年,自證菩薩智慧。有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學過佛法,但對佛陀所說的內容,卻一無所知。所以,如果我們還沒有學佛,還沒有證悟菩薩的智慧,我們最好不要批評佛所說的內容,以免顯出我們的無知。

 

因為不知道本博客讀者的學佛程度,所以只好詳細說明,以免讀者誤會佛陀所說的內容。

 

解開和切斷連接我們的思想和心靈以及任何現象和情況的抽象繩索,將使我們的心靈真正自由。

 

大多數人無法證悟佛的清淨境界。 那是因為他們的六識在追逐外相,糾纏於內在,隨著外在的變化而轉動。 同時,他們過度沉迷於物質生活。

 

因此,如果現象或任何情況及其變化不能滿足他們的想法,他們很容易生出五毒心。 只有當現象和任何情況及其變化滿足他們的心時,他們才能產生快樂的心。 無論如何,他們的心思意念都被外在的現象、任何內在或外在的情況以及它的變化所佔據。 所以他們不能理解佛陀所說的空性的意義。

 

釋迦牟尼佛常用“繫”、“縛”、“束”來表示我們的心、意念、思維及意識,被現象的任何面向、任何情境所束縛、約束、制約和限制。 換句話說,我們正在做的就是我們所想的。 而我們的思想和所作所為,是被任何現象、觀念、意識形態、理論或任何情境所束縛、約束、制約和限制。 然而,不管我們的念頭是什麼,一個念頭的誕生就是我們心中另一個念頭的死亡。 我們以前的想法與後面的想法不同。 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像河流一樣,一直在流動和流動。 它總是如此變化。 這就是為什麼它是無常的。

 

執著於任何現象都會掩蓋我們的自然智慧。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的作法、方法、教法及所呈現的境況,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亦如閃電,都應如是觀想。) ”這是金剛經中的名句。

 

從描述中,我們可以理解,所有的行為及現象都是不真實的,而是因緣形成的,是暫時的,是依附於另一種現象,隨時可能消失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總是告誡我們不要執著於任何現象。 如果我們執著於任何現象,這種執著和現象將覆蓋我們的自然智慧。

 

其次,釋迦牟尼佛告誡我們不要執著於任何行為和思想,更不要執著於佛教或學佛。 為什麼? 那是因為固執於任何行為和思想,都是造成問題和痛苦的原因之一。 即使頑固地堅持佛學或學佛,本身也會成為學佛的障礙。

 

無論如何,佛陀的教誨總是要一步一步地打破或粉碎我們頑固的執著的心,無論我們堅持或執著什麼。 如果我們只知道上座部(小乘)的佛教,或念誦阿彌陀佛往生淨土,並且執著於這些東西,我們的心就會受到限制,因此可能會發生任何爭執; 當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可能因此對佛教不感興趣; 一旦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任何挫折,我們很容易從佛教信仰中退轉。

 

宣揚上座部或阿彌陀佛的人,可能不會講《佛所說的四十二章》,尤其是這一章。 那是因為這一章很難表達、教導和理解。 本章不適合初學佛者和僅有小慧根者。

 

作為佛教的老師和教授,我們一直鼓勵大家學佛。 誰敢告訴你不堅持學佛,不執著學佛? 但是,如果您閱讀了此博客中的每篇文章,我相信您可能對此有任何概念並知道原因。

 

思考無念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無念?

 

讓我們回到主題。 為什麼佛說我的法是念無念念? 它讓你感到困惑嗎? 這裡的法是指佛法,是指法,也指佛陀的教法和任何現象。

 

一種想法(一個念頭)是關於任何事物的生成()和消除()。 這甚至是關心任何生命的生死。 所以,當一個人處於無念狀態時,什麼都沒有出現(),也沒有什麼消去()。 同時,這個處於無念狀態的人,會跳出生死的束縛。 也就是說,它跳出了命運的限制。

 

再者,當一個人不再執著、不再堅持於任何現象,或者已經了悟無現象的真諦時,就會處於無念的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面前有任何現象,就會從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念頭; 如果我們面前沒有現象,我們的頭腦中又怎麼會出現任何想法呢? 無論如何,無念意味著清空我們的思想或心靈。

 

任何煩惱,任何痛苦,都來自於任何現象及其相應的思想和感受。 一旦任何現象及其相應的念頭和感受消失,任何煩惱和痛苦都會同時消失。

 

一個念頭就會造成一種情況。 這種發生的情況會引起另一種思考。 思想和境遇就是這樣循環、持續、無休止地形成任何現象。 如果第一個念頭是邪惡的,不管它是什麼,從哪裡來,同時,相應的情況讓我們根本不舒服,反正我們在受苦。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保持無念的心,我們的心就會平靜,然後我們就可以客觀地觀察我們的內在和外在的情況。 這就是無念的作用和應用。

 

 

逃避任何現象和情況都不是一個好主意。

 

有些人想逃避任何麻煩和痛苦。 因此他們選擇逃避可能發生的現象。 佛陀從未教導我們要逃避任何現象。 相反,佛陀教導我們要面對它,了解任何現象的本質都是空性; 那是因為所有的現象都是由任何原因和條件形成的。

 

同時,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是自我,一種從自我中產生的思想。 換句話說,我們自己是任何現象的原因之一。 自我的緣由,也就是從自我中生出的念頭,一旦沒有出現,或者已經沒有了,就不會形成任何現象,任何煩惱和痛苦都會一起消失。

 

例如,如果我們有一個追求愛情的想法並真正做到了,愛情的現象就形成了。 任何有關愛情的快樂、煩惱或痛苦都會不斷出現。 相反,如果我們沒有追求愛情的想法,就不會形成任何關於愛情的現象。

 

 

了解任何現象和任何情況的本質都會使我們變得明智。

 

這樣的概念真的很難理解,更別提在現實中付諸實踐了。 那麼,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 如何訓練我們進入無念狀態? 有的和尚、尼姑要修心無念,就是封閉自己,拒絕世間的任何消息,然後每天念誦阿彌陀佛或佛經。 他們不在乎世界上發生了什麼。

 

換句話說,他們拒絕外部現象、任何情況及其變化。 也許這是一種訓練心意處於無念狀態的方法。 但是,這不是唯一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並沒有用這樣的方法來訓練自己的心處於無念的狀態。

 

那麼,釋迦牟尼佛所用的方法是什麼呢? 我們所遇到的,是真正理解和認識任何現象、任何情況及其變化的本質。 所謂本性是空性。 任何現象、任何情況及其變化都是從虛空中出現的。 任何現象、任何情況及其變化,都是由任何原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

 

這種空性什麼都能顯現,從空性中顯現出來的東西總是在變化和變化。一旦我們的心追逐著所說的每時每刻、每一天、每一年的變化,我們將會多麼的疲憊和痛苦。 面對這些變化的明智方法是什麼? 就是不斷地《想「沒有想的念頭」》 (念無念之念),心要穩,心要清。 無論發生在我們面前的任何現象或情況,我們總是清楚地知道本性是空性。 然後,我們從無念中冒出一個正確而明智的思想來面對和處理現象或情況。

 

 

放下對任何現象和情況的任何執著。

 

那麼,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 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念頭? 實際上,他處於一想與無想的狀態(一念與無念的狀態)。 而這個念頭就是專注思考「無念」。 他的心始終處於無念的狀態。 這就是他面對現象、任何情況及其變化的方式。 他沒有為了逃避現象、任何情況及其變化而封閉自己。

 

也就是每一個念頭都住於正念,去領悟到現象、境遇及其變化的本質,是空性和虛無; 既然是空無,就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為空無出現任何念頭,更不用說出現任何惡念了。 無論現象、情況及其變化如何多變,一旦生起任何念頭,都是在侵犯清淨心——內心的寂靜狀態。

 

所以,更深刻的理解是,即使一念為《念無念》,也應捨棄。 即使是這樣的想法,也不應該在我們的腦海中佔據一席之地。 捨棄任何念頭,直到沒有什麼可捨棄為止。 它是真正的虛無和靜止。

 

 

行無為使我們的心安定自在。

 

行無為是什麼意思?它也意味著「做《不做》」,「為《無為》」 (「為」就是《行》或《做》的意思)。如果我們對上面所說的無現象有了基本的概念,那麼面對無現象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同樣,如果我們面對無現象而沒有思想,我們應該怎麼做?也無事可做。那麼,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如果無事可做,對我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對我們有意義嗎?

 

它真的讓我們的心得到休息和放鬆。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內心的平靜。那麼,我們可能還有另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一直無所作為?不。其實,他會一直做某事,做《不做》」,為《無為》。你這樣認為他是懶惰的人,還是逃避現實?不,也不是。其實,他講授佛法四十九年;他啟發了人類的智慧,為人類留下了2500多年的智慧寶藏,並將繼續前行。

 

 

佛教的精髓是開悟自性的自然智慧。

 

佛教的精髓是開悟自性的智慧,而不是拜佛菩薩。 拜佛或菩薩,是藉著他們奇妙的靈力——慈悲的力量,幫助我們在德行上——行善,從而最終啟迪我們的自然智慧。

 

所以,無論是拜佛菩薩,還是行善,都是一個方便的方法和過程,幫助我們走向最終的目標; 以及最終的目標是通過自我證明自己的自然智慧。 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智商和情況不同,使用的方法可能有84000多種; 並且這種方法可以隨時產生()和消除()。 也就是說,它可能在某一天出現,可能在另一天消失。 這種方法是無常的,因為它是根據任何現象和情況而變化的。

 

例如,到處都造佛像和菩薩像。有些人討厭佛菩薩像,故意毀壞這些佛像。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智慧。佛菩薩像的現象是無常的。它只是幫助人類激發其自然智慧的一種方法。真正的智慧是軟實力,是無相,是永恆的。現象只是暫時性的變化。在我們的自然智慧中,沒有佛像或菩薩像。無論我們的信仰是什麼,每個人都存在這種真正的智慧。但是,你知道你有這種天生的智慧嗎?你的自然智慧是否已經開悟了?這樣的真智慧豈能毀滅?

 

僅憑我們的小智慧,我們真的很難了解佛陀的大智慧。如果我們總是執著於任何現象,我們可能會做任何愚蠢的事情,自尋煩惱和痛苦。相反,如果我們能夠遠離任何現象,我們就會用我們的自然智慧去做任何事情。這種自然智慧之一就是做無為﹝做《不做》」這件事,「為《無為》」這件事﹞。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遠離自己的主觀想法,或者遠離他人思想的主觀影響。

 

我們所做的就是真正做一些事情。 我們知道,離開任何現象、任何情況後,任何麻煩和任何痛苦都會過去。 我們因此跳出任何現象和情況的框架和圈子,然後以正確的思想做正確的事情。

 

 

佛陀總是要打破和粉碎我們的頑固心。

 

《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來所說的佛法不能取,不能說,是《不是佛法》,也不是《不是佛法》。 那麼,它是什麼? 諸賢聖人,皆因為《無為的佛法》而異於眾生。)

 

佛法是指法、佛的教法、道理、世間的方法、學佛的方法、心意的變化、任何思想、任何現象、情況及其變化。 佛法的涵義很廣。 還包括無思、無為、無言、無行、無現象。

 

佛陀所說的佛法所包含的智慧是非常博大精深的。 這不是我們世俗的智慧所能想到的。 其次,真正的智慧幾乎無法通過邏輯辯論獲得。 那是因為真正的智慧是無法言說的,而是可以通過實際的禪修和經驗來獲得的。 真正的智慧真是不可思議。

 

釋迦牟尼佛告誡我們不要取如來所說的話,不要說如來所說的話,因為如來所說的話不是現象,也不是無現象。 佛為什麼這麼說? 那是因為我們會被如來所說的現象所束縛、制約或限制。 若取如來所言,而論如來所言,亦受佛所言無念、無行、無語、無行所束縛。

 

所以,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導有一些概念,我們知道他總是要打破和粉碎我們在任何事情上的頑固,甚至是我們頑固的無為。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當我們真正了悟佛法,不害人不害己,不給別人帶來麻煩也不拖累自己,包含因果報應等內容時,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 我們可以自由地做我們喜歡做的一切。 因此,這是我們生活中真正的自由。

 

為什麼聖人與大眾不同? 聖人了悟真智,在日常生活中證明,一切無為,無所不為。

 

真正的智慧是無言的。

 

真正的智慧是無言的。 為什麼? 任何關於任何現象或事件的言論都包含個人偏見。 您認為任何關於無現象的演講都不會包含個人偏見嗎? 也許不會。 所以佛陀說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 如果我們不明白他所說的,我們就不會得道。 為什麼?

 

道原本是無語的。 離開現象,無語。 所以他說佛法是在講無言。 「道」無言,無語。 佛所說的,是給我們指示方法,以及走向目標和「道」的方向,而不是「道」本身。 「道」本身應該由我們自己去禪修和體驗。 如果我們總是執著於佛所說的現象,我們得到的不是真正的自然智慧,而是知識的洞見。

 

有的人想表明自己從佛法中得到了什麼,所以整天不說話。 你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

 

雖然我們悟到了佛法的真智慧,但並不代表我們整天什麼都不說。 如果我們整天不說話,我們就會陷入不說話的愚蠢固執。 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這樣做過。 相反,他每天都在講話。 他所說的,是關於不說話的智慧和事件。

 

 

佛法是為了治癒我們生病的抽象心。

 

佛說,什麼是佛法? 它將無實踐付諸實踐 (行《無行之行》,修行《無修行的修行》)。 他為什麼這麼說? 佛陀所說的一切佛法,都是為了治療人的抽象的病心。 若無病心,何須佛法?

 

這裡的心是指抽象的生病的心、頭腦和思想。修行佛法還包括糾正我們的行為以及思想的意義。但是,我們為什麼要糾正我們的行為或思想呢?當我們追求或執著於任何現象、事件、概念、意識形態、信仰或知識時,都會產生任何抽象的心,例如貪、瞋、痴、狂、疑等心。

 

當我們有貪或嗔之心時,表示執著於現象使我們生病和不快樂。佛用佛法醫治我們的病心。所以我們需要把佛法和佛陀的教法付諸實踐。就像我們需要吃藥來治愈我們的疾病。

 

當我們了悟真理無現象,現象的本質是虛無和空性時,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執著,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生起任何心?即便是貪心,或者嗔心,也無法生起。

 

事實是,當我們面對空性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執著,任何心都無法生起。 唯一可以執著的就是空性。 在這種狀態下,心無雜念是健康穩定的。 那麼,我們還應該在實踐中做些什麼呢? 已經沒有什麼需要我們付諸實踐了。 我們也不需要佛法。 就像我們不再需要藥物一樣,因為我們已經從疾病中恢復了健康。 這就是不修行的意思。

 

那麼,實踐無修到底是修行還是不修行呢? 兩者都是。 當我們對任何現象或任何事物頑固執念時,我們將佛法付諸實踐,以治愈我們的病心。 當我們不再執著於任何現象或任何事物時,我們就將無行付諸實踐。

 

佛言:“那些明白所說的是接近它。那些對所說的感到困惑的人遠非如此。 ” 所以,不管我們理解與否,都只是一念之間。 如果我們明白了所說的,我們就會接近道、真理和自然智慧。 如果我們仍然對所說的話感到困惑,我們就離道、真理和自然智慧很遠了。

 

 

道之真諦,無言說。

 

“言辭之道斷。 它不能被事物束縛。 毫米或厘米的差異會在瞬間造成錯誤。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道不能用言語和談話來表達。 道若用言語來表達,就如同被繩索捆綁。 這樣的道,這樣的心,就這樣被禁錮了。 我們必須切斷言語和談話的抽象繩索,因為任何言語和談話都是依附於事物的。 而這會讓道和我們的心失去真理。 只有斷了一切言談——也就是放下一切言談,我們的心和道才能不受事物束縛,然後我們才能在我們的思想和自由的心中看到道的真諦和萬物的真諦。

 

毫米或厘米的差異會在瞬間造成錯誤。

 

“毫米或厘米的差異”意味著非常細微的差異。 這也意味著有點錯誤的理解或微妙的誤解。 它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學佛的錯誤。

 

為什麼? 有的人聽過無思、無為、無言、無修。 然後主觀上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學佛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同時,他們也因此增加了自負。

 

任何佛菩薩證悟了真理、道、自然的智慧,總會做一些事情來啟悟眾生,救度眾生,解脫一切痛苦。 他們所做的事情,叫做《在夢中做某事》。 這意味著他們實際上在做這些事情,但他們並不固執於那些事情。

 

其次,未成佛、未成菩薩的人,一定要多想佛的言教,多做懺悔過錯的事,改正自己的行為態度,清淨自己的心,清空自己消極的心,每天將佛陀的教義付諸實踐。

 

再者,本章是要表達無功無用的修行,以及證明什麼是無證。 這是菩薩修行的階段和等級,並不是那些尚未學佛的人的等級。

 

成佛、成菩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必須完全以個人無數次的生命來體驗佛法中的學習。 如果你有幸讀到這篇文章,希望你能珍惜這次學佛的機會。 在當今世界,有機會讀到這一章的人寥寥無幾,更別說去理解了。 即使是學過佛法的人,也未必會讀到這一章的中文譯本。 這一章真的非常難得,非常珍貴。 這對啟迪我們的自然智慧很有幫助。

 

英文:Chapter 18: The root of thoughts is equal to the Empt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