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9, 2018

第十一章 佈施飯菜給高修行者,助己轉向殊勝的人生。

( 第 11 章 ) 佛說四十二章經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第十一章:給飯變成勝利
佛陀說:“給一百個邪惡的人吃飯不如給一個好人一頓飯;
給一千個好人吃飯不如給一個遵守五條戒律的人吃一頓;
給一萬個遵守五戒的人吃飯不如給一個須陀洹一頓飯;
給十萬個須陀洹吃飯不如給一個斯陀含一頓飯;
給千萬個斯陀含吃飯不如給一個阿那含一頓飯;
給一億阿那含吃飯不如給一個羅漢吃一頓飯;
給十億羅漢吃飯不如給一個辟支佛一頓飯;
給百億辟支佛吃飯不如給三世諸佛一頓飯;
給千億三世諸佛吃飯不如給一個沒有思想,
沒有執著,沒有修行,沒有證明的人一頓飯。“

給別人吃飯轉向勝利勝利不是勝過別人,而是勝過自己。 如果我們給一百個邪惡的人吃飯,我們所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去做邪惡的事情。 這意味著我們間接地做了邪惡的事情。 這不是勝利,而是我們生命和精神的損失。

相反,如果我們給一千個好人提供飯菜。 我們所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做好事。 這意味著我們直接做好事。 為我們的生活和精神增添幸福是勝利。 上面提到的人是不學佛而不練道的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是好人。 無論是學習佛陀還是練習道,都與這個人是否是一個好人無關。 如果一個邪惡的人可以懺悔他的錯,有慈悲的心,並希望獲得佛性,他也可以學習佛陀。

如果一個人會學習佛陀,他將被教導遵守第一課的五條戒律。 那些佛陀學習者,但不是佛教僧侶或修女,必須遵守這五條規則。 一個好人不一定遵守這五條規則。 即使我們不是佛陀學習者,我們也可以自動遵守這五條規則。 那麼,五條戒律是什麼? 它如下:

不要殺死別人,也不要殺死自己。
不偷。
不要以不正當的方式發生性行為。 也就是說,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他人,要相互尊重。
不要說謊。
不要服用酒精或非法藥物。

它表明遵守五條戒律就是勝利。 眾所周知,這樣的勝利不是與別人相比,而是與我們自己相比。 為遵守五條戒律的人提供膳食比向千名好人提供膳食更好。 這也是勝利。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是梵文,是某種等級名詞。 他們不限於佛教僧侶或修女。 也就是說,它們用於識別每個佛陀學習者的水平。 它們也在不同的經文中提到,有時對它們的解釋是不同的。 總而言之,在學習佛陀時,他們仍處於不同程度的自救中。

而且,他們還沒有能夠擺脫痛苦,更不用說有能力拯救他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為什麼? 在美德,智慧和幸福中,他們所做的和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夠的。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努力拯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它也存在程度上的差異。須陀洹的程度低於斯陀含斯陀含的程度小於阿那含。 即使這樣,在美德,智慧和幸福中,他們比遵守五條戒律的人更好。

羅漢和辟支佛從苦難中解脫出來。這也意味著他們在美德,智慧和幸福方面取得了更多成就。但為什麼給一億羅漢吃飯不如給一位辟支佛一頓飯?如果有人想要達到羅漢的程度,他們仍然要依靠佛陀的智慧力量和慈悲力量而且,他們必須把道進行實踐,然後證明道的果實。這意味著,羅漢仍然必須聽聞佛法,並由佛陀教導。羅漢也有能力說佛法。

但是,那些達到辟支佛程度的人是依靠自己開悟。這意味著他們已經獲得了平等智慧和佛陀本性的啟蒙。他們也處於沒有練習和沒有證明的狀態。成為辟支佛不是從聽聞佛法而來,也不是由佛陀教導而來。他們不談佛法。在智慧和美德中,他們的程度不僅僅是羅漢的程度。

因此,向羅漢或辟支佛提供一餐將與他們聯繫,滋養他們的身體,並幫助他們獲得佛性。這也有助於我們在這一生中播下智慧,美德和幸福的種子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生活中,都會獲得智慧,美德和幸福的果實。

這就是為什麼佛教徒更願意為佛陀學習者提供任何東西,特別是那些在佛陀性質上得到啟迪的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佛教徒不向窮人提供任何東西。在佛教中,有一種觀念認為窮人是因為他們吝嗇金錢而不願意在過去的生活中慷慨地向他人提供任何東西。這是產生目前結果的過去原因。在平等的感知中,窮人也具有佛陀的本性,然而,佛陀的性質尚未被開悟。也就是說,它的自然智慧仍然被覆蓋,而不是出現。如果我們的自然智慧出現,我們將非常幸福,並將充滿財富。

三世佛有兩種解釋它是關於時間和空間的。一個是佛陀生活在過去的世界/時間,佛陀生活在現在的世界/時間,佛陀生活在未來的世界/時間。(空間上) 一個是中間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世界的阿彌陀佛,以及東方世界的藥師琉璃光如來。

空間和時間是統一的,是一個,是無限的。所以,無論任何時間或每個空間都有佛,他們就是一體。這個概念很難理解,更不用說經驗和自我證明了,除非現有邊界線的概念和任何事物的區分已被完全打破和消除。

在我們的認知中,三世界佛陀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在深刻的體驗中,三世界佛陀不在我們的外部,而在於我們的自我本性。當我們尊重三世佛陀時,它也意味著尊重自己。當我們為三世佛陀提供膳食時,它也意味著為我們自己提供任何東西。三世佛陀與我們合一。我們是一個。

什麼是佛?
當有人完全從高智慧中得到啟迪,從苦難中解脫出來,並且知道所有的真理,同時,心中不再有任何恐懼,也可以利用其善良和同情的大力來拯救眾生,以便讓他們從生與死的苦難中解脫出來,我們稱這樣的人為“佛陀”來尊重它。

我們有一個問題。上面提到三世諸佛與我們合一,我們是一體的。為什麼我們不是佛?這不是三世諸佛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因為我們的內心不在佛陀的領域。這也意味著我們尚未達到成佛。

因此,供養三世諸佛陀飯菜是更多的勝利這是因為我們很難為他們提供膳食。如果我們有機會為他們提供膳食,那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從苦難中解脫出來,並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美德,智慧和幸福,並有機會獲得成佛,因為三世佛陀將給予我們智慧和同情,教導我們佛教以及如何開悟。這就是為什麼向三世諸佛提供膳食是一個特殊的勝利。

這已經是如此特別的勝利了。為什麼給千億的三世諸佛飯菜不如給一個沒有思想,沒有住,沒有練習,沒有證明的人一頓飯?

沒有住意味著不依附或不依賴任何東西。 我們曾經在第二章中提到並解釋過的一個沒有思想,沒有住,沒有修行,沒有證明的人。

第二章:切斷慾望,不要求
佛陀說:“那些走出家庭,成為沙門,切斷慾望,消除愛情,認清自己內心的源泉,達到佛陀的深刻原則,實現不做法則, 內心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沒有把道在內心固定,也沒有收集業力,沒有思想,沒有做,沒有練習,沒有證明,沒有體驗連續的水平,但達到自己最高的狀態,被稱為道。“

如果我們不了解佛教,我們可能會誤解它,並認為這樣的人沒用,是輸家。 不,這絕對不是這樣的。 在佛教中,那些可能處於沒有思想,沒有住,沒有練習,沒有證明的人正在獲得更高的智慧,正在獲得更高的美德和幸福。 也就是說,他們的成就更高,幾乎接近或在頂峰。

我們可能會認為那些處於沒有思想,沒有住,沒有練習,沒有證明的人是其他人,因為給他們吃飯比給三世佛陀吃飯更好。 如果我們這麼認為,那就完全錯了。

如果所提到的所有給予都不能使我們達到佛性,那麼這種給予對我們來說幾乎毫無意義。 一些不明智的人向其他人提供膳食只是想獲得更多的財富。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心靈的領域是非常有限的,非常小。

那些處於上述無住無念狀態的人在美德,智慧和幸福方面是最高的。 他們幾乎處於佛陀狀態。 然而,這樣的人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 如果我們有機會為他們提供一頓飯,那將是最特別的勝利。 為什麼? 這是因為這個人已經達到了一個狀態,與三世諸佛統一。

同時,這也意味著如果我們有機會為他們提供一頓飯,我們就有機會通過與他們聯繫並向他們學習來處於這種狀態。 而且,我們最終也可能是這種狀態的人。 使自己獲得成佛是非常尊貴的,值得所有有情眾生的尊重這就是為這樣的人提供膳食是最特別的勝利的原因。

總之,向他人提供膳食就是為自己提供膳食(供養他人即是供養自己,此為佛教的平等原則)。 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他們的美德,智慧和幸福將有助於我們與他們相同。

備註: 本文內容原文為英文,翻譯為中文後,再稍加修改。其他章節亦同。
原作英文:(Chapter 11) A Brief Talk about The Scripture of Forty-Two Chapters Said by Buddha 
英文作者: Tao Qing Hsu (許道清)

10月 12, 2018

第十章 歡喜佈施能獲得幸福

( 第 10 章 )  佛說四十二章經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第十章 喜施獲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章:歡佈施能獲得幸福
佛陀說:“看到人們給道,並快樂地幫助他們,所獲得的幸福非常盛大。”一個沙門問:“這樣的幸福會結束嗎?”佛陀說,“如火炬之火,數千人和數百人分別帶火炬接火,做飯和去除黑暗,這火炬之火仍然是一樣的。 幸福也是這樣的。

有一種說法,“幫助他人是幸福的源泉(助人為快樂之本)。” 根據研究,那些喜歡以任何方式幫助他人的人更健康,更幸福,壽命更長。這些人通常擁有開放的心態,並且不需要任何反饋他們所做的美德。

給予(佈施)是某種幫助。簡而言之,佛教中提到的有三種給予(佈施)。具體如下:
捐錢給別人, 錢也可以用食物,衣服,藥品等代替;
將佛法賦予他人(給予他人佛法和智慧)
給別人無畏。

根據佛法,始終存在著因果關係。以上三種給予(佈施)也被歸類為原因。那麼,效果(果報)是什麼?所以,當我們把錢捐給別人時,我們就會獲得財富當我們將佛法賦予他人時,我們就獲得了智慧當我們把無所畏懼給別人時,我們就能獲得長壽。

從狹義上講,本章中的“給予道”屬於上面提到的第二個:將佛法賦予他人。從廣義上講,道或佛法的含義並不限於此。就是全部那些對人有益的東西屬於道。總之,它包括三種給予它還包括任何對世界人民有益的知識,意識形態,戲劇,音樂,圖像或視頻製作。

在佛陀悉達多時代,佛教僧侶或修女化緣乞求食物。他們不需要錢。當他們從人們那裡得到食物時,他們會為他們說佛法。換句話說,佛教僧侶或修女扮演教師或導師的角色。這些食物維持了佛教僧侶或修女的生活,使他們能夠通過身體滋養他們的智慧生活。當人們從佛教僧侶或修女那裡聽到佛法時,他們就可以生出慈悲和智慧的心,因此他們的智慧生活就會受到啟發。換句話說,這是一種互相幫助,互惠互利的方式。它也是一種在情感和感覺上面對面相互聯繫的方式。

所以,佛陀曾經提到佛教僧侶或修女是幸福農場(福田)。向佛教僧侶或修女提供食物就像在幸福農場播下幸福的種子最終會獲得幸福的果實。為什麼?原因與結果相同。如果原因不等於結果,則會違反自然法。如果我們播種蘋果的種子,我們就不會獲得香蕉的果實,而是蘋果。當然,前提是這樣的佛教僧侶或修女應該在心中淨化。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然而,化緣乞求食物的過程並不總是順利的。有些人心地吝嗇,不喜歡看到佛教僧侶或修女。更糟糕的是,他們可能會用仇恨的心或鄙視的方式斥責或傷害佛教僧侶或修女。佛陀在第6、78章中提到過這種斥責和傷害的結果。

因果律始終存在。所以,如果我們喜歡奉獻,我們就會獲得幸福。佛陀說:“看到人們給道,並快樂地幫助他們,獲得的幸福是非常宏偉的。” 它鼓勵人們做好事。 與此同時,當我們看到有人做了好事時,我們可以以任何方式快樂地幫助他們。這樣的努力永遠不會白費。 我們可以獲得的幸福是非常宏偉的。

隨著時間的變遷和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人們通過網站或博客在互聯網上傳授他們的知識和智慧; 它是非營利性的,因此他們接受來自互聯網上個人或團體的自由支持的自主捐贈。現在佛教團體或個人也在使用這種方式。 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免費閱讀佛陀所說和教導的經文。 我們也可以找到佛教僧侶或修女或佛陀學習者解釋佛教的任何文章或視頻。 我認為這對我們的生活非常方便和有幫助。問題是,我們是否很幸運能夠找到並願意閱讀它?

一個沙門問:“這樣的幸福會結束嗎?”佛陀說,“如火炬之火,成千上萬的人分別用火炬接火,煮食物,除去黑暗,這個火炬之火還是一樣的。幸福也是這樣的。顯然,這意味著這種幸福永遠存在。它不會消失。在佛教中,它被稱為美德業力,將由始終與我們同在的聖靈記錄。我們生活中的幸福與否,將取決於這種美德業力。根據原因和效果(結果),我認為這是合理的。


備註本文內容原文為英文,翻譯為中文後,再稍加修改。其他章節亦同。

10月 10, 2018

第九章 回歸根本並了解道

( 第 9 章 ) 佛說四十二章經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第九章 返本會道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9章:回歸根本並了解道
佛陀說:“廣泛聽道並喜歡道,道是當然難以理解的; 服從我們自己的志願並保持道,這樣的道是非常宏偉的。“

道,是漢字; 它原來的意思是路徑,道路和方式。 然後,道的意義得到了更廣泛的擴展,其意義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得更加廣泛,如說話,說法,方法,法律,學說,道德,技巧,能力和宗教或教育思想體系。宗教或教育思想體系包括上述含義。

在歷史上,在中國的戰爭時期,文人,學者,知識分子,以及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隱居中,他們喜歡學習和談論道,他們中的一些人會把他們研究的關於道的內容付諸實踐。 然後,他們總結了這些概念並創建了自己的小組,以教導他們的門徒。這種情況也發生在古代印度,在佛陀悉達多時期。在現代,尤其是最近300年,也有不同的概念或教條被創造出來。

從古代到現代都創造了許多概念或教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概念本身是對還是錯。問題在於它如何被人類正確應用並使其他人受益。所以,任何概念或教條都是某種道。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認為道傾向於積極的概念,這可以使人們受益,並使人們過上好日子,包括在物質和心理方面。

任何概念或學說本身都有其優點和缺點。但是,我們如何界定呢?在任何概念或學說中,某些優勢可能對其他人不利。並且,被認為的一些缺點可能對其他人有利。也就是說,你所想到的或者學說對你有利的優勢可能對我們不利。

中國古代有一百多種理論,概念,原則,教條或學說,更不用說在印度,歐洲或其他地方。上面提到的是某種道。即使一個具有學習動機的精神並且已經學到了很多知識的人,老實說,他幾乎不可能理解所有這些,更不用說人們從未聽過或看過某些概念,例如這段經文。掌握道的知識是一回事將道的知識付諸實踐是另一回事。

在第二章中,佛陀為他們的門徒定義了道。
佛陀說:“那些走出家庭,成為沙門,切斷慾望,消除愛情,認清自己內心的源泉,達到佛陀的深刻原則,實現不做法則,內心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沒有把道在內心固定,也沒有收集業力,沒有思想,沒有做,沒有修行,沒有證明,沒有體驗連續的水平,但達到自己最高的狀態,被稱為道。“

這樣的道也適合所有人。但是,大多數人很難理解,更不用說練習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為這樣的道對他們的生活毫無用處。但是,如果你能深刻理解它,你會發現它對我們的生活非常有用,即使我們不是佛陀的門徒。如果你對我所解釋的第二章的內容感興趣,你可以在這裡找到( 第 2 章 ) 佛說四十二章經 的經文。

廣泛聽道並喜歡道,道當然很難被理解。在這裡,第一個意味著很多學說。第二個是指由佛陀解釋的道。如果我們廣泛地聽道並喜歡很多學說,這也意味著它不會幫助我們專注於真理。但是,我認為這將有助於我們敞開心扉,增加知識。它還有助於我們判斷和選擇適合我們的學說。

佛陀的所有教義包括哲學,心理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經濟學,科學,物理學和政治學。如果我們廣泛涉及這些知識,並且我們有佛教的基本概念,我們就會發現。當然,佛教不屬於學術界。佛教不是用於研究任何學術,而是用於研究我們內心並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它。然後,我們會發現真相在我們心中,而不是來自任何學術研究,也不是來自任何外界至高無上的靈。這就是佛陀要我們知道的事實。

當我們缺乏知識並因此無知時,我們很容易受到一種學說的束縛並依附於此單一學說,特別是那些貧窮並受生活壓力壓迫的人。對他們來說,由佛陀解釋的道幾乎沒用。

不幸的是,在歷史上,人們總是使用他們認為正確的教義,將其作為他們的信仰,並利用軍事力量或其他手段迫使其他人遵守他們的教義。更糟糕的是,他們限制其他學說被傳播,壓迫或殺害實踐這些學說的人。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佛教曾經被破壞。幸運的是,佛教在一開始就被那些受過更多教育,擁有更多知識,處於高地位的人所接受,如皇帝或總理。除了作為佛教僧侶或修女之外,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聽到或閱讀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文。

大多數人都知道祈禱佛陀祝福他們過上美好和平的生活。但是,他們不知道,擁有一個美好而平和的生活是基於他們在慈悲,智慧和知識方面所做的事情,這才是佛陀要讓我們知道的事。只關注盲目祈禱,而不培養慈悲和智慧,這就是佛教被普通人視為盲目信仰的原因,也因此被誤解,而遭到破壞。幸運的是,那些貴族保護著佛教。

因此,佛陀說:“廣泛地聽取和喜歡道,道是當然難以被理解的。”總之,這意味著只有當我們深刻地認識道並專心地將它付諸實踐時,我們才能理解真相。

佛陀說:“遵守我們自己的願望並保持道,這樣的道是非常宏偉的。”雖然這些話是對佛陀的門徒說,但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我們可能會對佛陀的門徒的志願以及為什麼佛陀這樣說而感到好奇。

在菩提樹下的深刻沉思中,佛陀已經認識到有三種眾生關於他們的智慧之根。他將智慧分為高根,中根和低根。為什麼稱作智慧之根(慧根)?因為智慧之根能結出智慧的佛果。他還用容器作為比喻描述了眾生如何能夠接受佛陀的教導,以及他們如何達到目標的程度。他還將其歸類為大型容器,中型容器和小型容器。

如果把人們比作並描述為大容器,那就意味著這樣的人可以接受佛陀所說的深刻的教義。相反,如果將人們比作並描述為小容器,則意味著這些人無法接受這種深刻的學說,只能接受簡單化的學說。

因此,我們將“根”和“容器”這個詞連接成“根器”。我們可以解釋為容器可以存儲根大容器可以容納大根小容器只能容納智慧的小根。然後佛陀將眾生分類為大根器,這意味著它具有大智慧中根器,這意味著它具有中智慧和小根器,這意味著它只有小智慧。

無論智慧是大還是小,它都與學術經歷,社會地位,年齡,智商和文盲無關。因此,放棄任何概念的偏見和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窮人中的人沒有機會接受佛陀的教導。你知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嗎?他們佔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如果你讀過“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你真的很幸運和幸福。為什麼?首先,您可能擁有財富,因此您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或電腦閱讀本章。其次,你可能健康,所以你有能力閱讀本章。第三,你有時間和大腦去研究這一章。積極思考永遠有益於生活。

現在,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佛陀的門徒的願望是什麼。你知道有多少門徒嗎?根據歷史記載,有2500名弟子跟隨佛陀。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佛陀的門徒被分類為大根器,中根器和小根器。

所以,根據根器的不同,佛陀教給他們的東西也是不同的。有一種說法,“按照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因材施教)。佛陀的教導是非常開明的,即問答,並且有許多“為什麼”或“由於什麼原因和條件(以何因緣)”來自門徒的詢問。如果你曾經讀過佛教中的任何經文,你會發現它。

當然,根據根器的不同,存在深層問題或淺層問題,因此他們的願望是不同的。那麼,他們的願望有何不同?

那些小根器的人很難理解佛陀的教導,但至少可以小心翼翼地不犯任何錯誤,只要求不要下地獄,並希望在死後,最好有機會去阿彌陀佛創造的天堂或純淨的土地。在那裡,他們仍然有機會接受佛陀的教導和學習佛陀。

那些中根器無法實現佛陀所說的真正的道,有點開悟,有時在生活中付諸實踐,但並非如此。他們也遵守戒律並進一步做好事,拯救眾生從苦難中解放出來。他們也可以教導和解釋佛陀所教導的內容,但是,只是根據解釋意義的詞語,而不是來自他們的真實實踐,也不是來自他們的個人啟蒙。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希望在未來的生活中成為佛陀,並在他們臨終後去佛陀創造的純淨土地。

那些大根器可以實現佛陀所說的真正的道,可以開悟,並在現實生活中付諸實踐。他們可以根據他們的真實實踐和他們的個人啟蒙來教導和解釋佛陀的教導。 他們所教的是非常活潑的,而不是被這些詞語所束縛。 而且,在他們現在的生活中,他們很有可能成為佛陀。他們會自己在心中創造純淨的土地。他們死後去哪裡? 就在那裡。

這三種人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他們的思想受到了佛陀的啟發,因此他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佛陀 (證道成果)。這是第一個也是非常重要的志願。在此基礎上,他們可以學習佛陀並接受佛陀所教導的東西,從而保持道。 保持道成佛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為什麼它非常隆重? 在成佛之後,所有的佛法都完全理解和實現 (萬法圓通),所有的美德都是莊嚴的 (萬德莊嚴)。這就是為什麼這樣的道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宏偉。

那麼,我們可能會有一個問題。 什麼是佛法? 一般來說,佛法包括全部,正面和負面的東西,以及它是由人的主觀意識判斷的正面還是負面。 但是,在佛法的概念中,劃分的東西有時可能被打破,因為事實可能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和我們所想的。

而且,如果我們能夠用我們的智慧在我們的生活中正確運用佛法,它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活力並生活得更好。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恰當地運用佛法,我們就可能“死”在佛法中,這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沒有彈性,也沒有創造。

所以,我們已經明白,無論這樣的道是否非常宏偉,都跟他人無關,也不關心你我,而是關心那些希望成佛的人。

如前所述,佛陀是人們給出的實體名詞。 它意味著一種空和非空的狀態,包括智慧和同情,以及善良的靈魂。


備註本文內容原文為英文,翻譯為中文後,再稍加修改。其他章節亦同。

英文作者: Tao Qing Hsu (許道清)

第二章 如何學佛達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狀態

 

  ( 第 2 章 )   佛說四十二章經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第二章 斷欲絕求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第二章:切斷慾望,不要求
佛陀說:“那些走出家庭,成為沙門,切斷慾望,消除愛情,認清自己內心的源泉,達到佛陀的深刻原則,實現不做法則, 內心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沒有把道在內心固定,也沒有收集業力,沒有思想,沒有做,沒有練習,沒有證明,沒有體驗連續的水平,但達到自己最高的狀態,被稱為道。“

所以現在,佛陀解釋了道的含義。我必須在每一章中解釋“道”的本義,因為大多數人只閱讀了四十二章中的一章或兩章。閱讀或理解整章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你可以在這節經文的引言中找到“道”的廣義。 道”原意是道路和方法。現在,佛陀對道的解釋是廣義和擴展的意義之一。我們可以說,這段經文的「道」的定義來自佛陀。是否接受是您的選擇。

在過去的時間裡,「道」的意思讓我很困惑。最後,我發現在不同情況下可以給出很多不同的含義。所以,不要束縛於一個含義。

事實上,「道」在本章中的意義是禪。什麼是禪?它是。禪也讓很多人感到困惑。他們不明白禪是什麼。當我還沒有理解什麼是學佛。我也被禪弄糊塗了。“禪”也是用中文單詞音譯的。公眾不容易理解。那些能夠理解禪宗並將其付諸實踐的人幾乎接近佛陀的程度。“佛”是一個由人們給出的名字,它不是神話。 “佛”的意思是一種狀態。本章中道的所謂意義是“佛陀”的狀態之一。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可以代替“佛”這個詞。這些名稱分別有不同的含義。其中一些也意味著“佛”的不同狀態。

所以,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世界上只有一個“佛”嗎?不,世界上只有一位“博士”嗎?不。那麼,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佛陀。世界包括空間和時間。關於空間,它包括其他太陽系和行星。關於時間,它包括過去,未來和現在。一般來說,佛陀存在於每個空間和時間中。佛陀的數量是無法估量的。事實上,我們在世界上所知道的是非常有限的。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或者我們聽不到的東西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例如紫外線。世界上有很多看不見的物體或聞所未聞的聲音。無論它們是“美德的對像或聲音”還是“邪惡的對像或聲音”,我們都無法證明它們不存在。從佛教經文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一點。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從不了解或閱讀佛教經文。即使他們知道或閱讀佛教經文,他們也無法理解佛陀的教導,例如上述佛陀的解釋。

在世界上,有99.99%的人尋求存在的東西,並希望掌握一些東西,如良好的教育背景,良好的職稱或職業,名望,權力,很多錢,愛情,配偶或孩子,等等。沒有人想成為佛陀,因為佛陀似乎總是教導我們放棄我們所依附的東西。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他離開家人之前,上面提到的都是悉達多所擁有的東西。為什麼在他開悟並成佛之後,他的教學可以被人們主動支持兩千多年。如果您有興趣,它的意義值得我們思考和理解。

佛陀說:“那些走出家庭,成為沙門,切斷慾望,消除愛情,認識自己內心源泉的人。”在這經文中,慾望與愛的意義更為狹窄如第一章所提到的。這意味著人們浪漫地喜歡某人或被性吸引。 如果人們依附於這樣的慾望和愛,他們的思想和心靈都是有限的。這也意味著人們將受到小小的慾望和愛的束縛,因此會造成許多麻煩和痛苦。

只有當人們切斷這種小小的慾望並消除這種小小的愛情時,他們才有可能永久地處於沒有慾望和沒有愛的狀態,並體驗到沒有麻煩和沒有痛苦的狀態。 頭腦和心靈將處於清醒與和平之中。 為什麼? 在我們的外面,任何物體或情況都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或依戀。 在我們的內心,由於沒有依戀,任何麻煩或痛苦都不會再發生了。
   
然後,就會產生偉大的慾望和偉大的愛,即獲得佛性和拯救眾生。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它似乎放棄了某些東西,但同時,它似乎擁有不同的東西。 我們可以將其稱為轉換或昇華。

其次,切斷慾望和消除愛情將有助於我們認識到自己內心的源泉。如上所述,我們將處於沒有慾望和沒有愛的狀態。不斷維持這種狀態,我們有可能認識到自己內心的源泉,即虛空。處於虛空狀態的心就像包含所有一切的宇宙一樣。它也像大海,可以包含所有眾生。所以,心靈的界限是無限的。

“達到佛陀的深刻原則,實現無為的法則,內心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不能將道繫在心裡,也不收集業力,沒有思想,沒有做,不練習,不證明,不經歷連續的水平,但達到自己最高的狀態“你是否發現這樣的概念似乎違反了我們的知識以及我們從學校和社會學到的東西。因此,如果我們使用從學校和社會學到的過去的知識或邏輯來閱讀本章,我們絕對無法理解佛陀所說的意思。大多數人無法理解佛陀所說的意思,他們甚至誤解了它。

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思想也沒有做,為什麼佛陀悉達多會教導和講述佛法四十九年,以及他曾經思考過什麼以及他在這段時間做了什麼?我們可能會發現他已經思考並做了很多,包括本章。

在過去,有些人學會了沒有思想和不做,並在身體和精神體內陷入死亡沉默。他們不明白佛陀所說的意思只是學習佛陀的一種狀態。當大多數人聽到沒有思想,沒有做,和虛空時,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因為他們不了解佛陀的深刻原則。佛陀的深刻原則是什麼?總之,空虛與存在是一體的。或者,空虛和非空虛是一個。當我們經歷並保持不思考和不做的狀態時,我們就會意識到任何思想和任何行動都是在沒有思考和不做的情況下發生的。也就是說,任何情況或任何事物或任何存在都是從空虛中發生的,最後它們會回到空虛狀態。

坐下來進行冥想是體驗無思考和不做的一種方式。在這一刻,我們可以聯繫並認識真實的自我。然後,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將不再受世俗價值或意識的限制。此時,我們的精神體有可能體驗到真正的自由。為什麼?世俗的價值,觀點或意識是由人類設定的。所有這些都與人,情況,物質或現象有關。那些東西是非永久性的,因為它們是由內外因素造成的。一旦任何原因或條件消失,任何屬世的價值觀,觀點或意識都不會被建立,也會消失。這就是佛陀說所有現像都像幻覺的原因。如果我們依附於這樣的幻覺,我們就像在黑暗中,沒有智慧。

“內部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這意味著我們不應該依附於我們內部或外部的任何東西。原因與上述一樣。

“不要把道牢牢地扣在心上,也不要收集業力,沒有思想,沒有做。”即使像本章所說的道,我們也不應該依附於此。佛陀說,無論是佛法還是提到的道,都像是用來渡過苦難之河的船。一旦我們到達解脫和自由的岸邊,就不再需要這艘船了。在心靈的虛空中,沒有道。但是,道也存在於那裡。為什麼?當我們需要它時,我們會運用它。當我們不需要它時,我們把它放下。這就是為什麼不把道牢牢固定在心裡。

“也不收集業力”業力意味著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一個人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生活。業力包括美德業力和邪惡的業力。大多數人都知道邪惡的業力。只有少數人知道美德業力。如成為沙門,並將道付諸實踐,它被視為美德業力。做好事並幫助他人也被視為美德業力。為什麼不收集業力呢?在這裡,它意味著美德業力。這是為了提醒沙門不要依附於德性業力。因為,即使一個人做好事並依附於它,也會在心裡造成麻煩,成為練道(修行)的障礙。換句話說,不收集業力意味著不收集麻煩(不取煩惱)。

“沒有思想,沒有做”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在沒有思考和不做的基礎上,理解由於原因和條件引起的現象幻覺,當我們離開禪坐時,任何正確的想法都能夠發生,我們可以做任何正確的事情,讓別人和我們自己受益。即使這樣,記住佛陀所說的,不要收集業力。在我們做了任何好事之後,把它放下來,忘了它。

“不修行,不證明,不經歷連續的水平,但達到自己最高的狀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練習道或證明它。這意味著在我們處於非實踐和非證明狀態之前,我們仍然必須練習道。如爬山,我們必須一步一步向上走到目的地。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或我們在山頂時,本身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意味著當我們已經完全實踐道時,我們不需要再修行了。在深刻的意義上,當我們認識到心靈的源泉,虛空,實現不做法則,內心沒有任何東西,外面沒有任何要求,我們應該實踐什麼?我們應該證明什麼?沒有什麼可以實踐,沒有什麼可以證明。實踐和證明本身就是多餘的。

如第一章所述,它提到了修行狀態的連續水平。沙門是更高級別的。羅漢低於沙門。在第一章中,它提到羅漢必須遵守250條規則。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沙門沒有應遵守的規則。為什麼?答案可以在上面提到的內容中找到。

“沙門並沒有經歷連續的關卡,而是達到了自己最崇高的狀態。”沙門已經通過無聲無形的方式證明了他的道果。 如果一個人已經處於幸福和自由的頂端,那麼他就沒有必要證明他的幸福和自由程度。 比如我們有很多財富,我們是否需要證明我們有多少財富? 沒有必要,因為事實就在那裡。

雖然我們不是佛教僧侶或沙門,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或不允許將道付諸實踐。 佛教僧侶和佛教居士的外表可能不同。但是,他們練習道(修行)的心靈與思想沒有區別。在現代,不應排除女性。性別不會妨礙修道和證道。

備註本文內容原文為英文,翻譯為中文後,再稍加修改。其他章節亦同。
原作英文: 
 (Chapter 2)A Brief Talk about The Scripture of Forty-Two Chapters Said by Buddha
英文作者Hsu Tao-Qing  (許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