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02, 2018

書名:道州濟語 十二 道的解釋


書名:道州濟語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513

十二 道的解釋

「道州濟語」之「道州」在此取其「道所在之處」的含義,並不是我們一般所知的湖南省縣名道州。然而,實際上道無處所,無時無刻不是道。什麼是「道」?「道」一般有「方法、理、真理、思想、學說、宗教的教義、義理、引導、指引」之意。「道」於佛教則有「能通」之意,《淨土論註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又《大乘義章十六》曰:「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故「道」除了我們世俗所知的部份,還有超越世俗的部份。

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亦有所至所趣之意,我們的識﹝或說靈魂﹞尚未完全解脫煩惱者,恆在六道輪迴,善道有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惡道則有餓鬼道、畜生道及地獄道,無論善道或惡道皆是有煩惱的地方,涅槃則是超越這一切善惡道的境界。

「道」也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區別,也就是說,宇宙時空皆是「道」,故並不局限在我們認知的世間。時間與空間是空,沒有障礙,空故通,通為道。就個人來說,道含蓋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道者,通善也。」從煩惱至清淨的過程,如同清除污染之障礙物,淨空後則通,故其本身就是道,而這過程有快有慢,故有「頓」「漸」之分,然實際上一切人事物本身皆是清淨的,但是,因為種種因緣的交織讓我們沒有看清實相,我們就好像水缸中的金魚從水缸中向外看世界,看到的永遠都是扭曲的世界,而以為這一切就是真實的世界。

由此,我們再次體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積聚的煩惱,皆空就是這五根沒有煩惱,也就是沒有障礙的意思,故通,通那兒?通善,通神。那「神」是什麼意思?變化莫測謂之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色、受、想、行、識皆是空,這裏的「空」其白話意思,普遍認知為「因緣不再聚合的原故,所以為空,即因緣消散後,色、受、想、行、識也就歸無,亦即色、受、想、行、識是由因緣聚合而成,故其本身是空性」,在此我們將試著用另一種解釋「沒有障礙即空,故通」,由此理解,我們再深入探討,色、受、想、行、識即是空性﹝空﹞,沒有障礙﹝空﹞就是色、受、想、行、識。佛陀說「空空」,亦即對於空性的執著必需再化空,才能真正進入沒有障礙的空性實相,彼此的色、受、想、行、識沒有障礙,即可互通,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淨心後佛將出現,並可以與彼佛對話的原理之一。也因為是空性,沒有障礙,故可以無量變化。這是無量義中的一個粗淺的解釋及理解,但是已足以作為深入理解的根基。那麼,到底有沒有「色、受、想、行、識」?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又是非有非無。《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曰:「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曰:「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是於物質界與非物質界,建立在無心的狀態之下,故無。在前文「神通智慧的原理初探」中提到「聲非聲聲非非聲」,以此類推「色非色色非非色」及「香非香香非非香」,以及「味非味味非非味」及「觸非觸觸非非觸」,由此,可以體會這一切亦是非有非無。故有人持誦佛號後會善根發相,聞到檀香,或有人於夢中夢到有人請他吃飯,以作為答謝,飯菜香或茶的溫潤口感同現實無異,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於夢中的意生身在作用的緣故。這意生身有人稱為幻身,是我們靈魂的一部份。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一段話,當我們深入去探討,將會發現,這即是如來智慧,即是一切自然無礙的智,即是根本的神通智慧:無受想識,即是他心通;無行,就是斷行,即是神足通;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是六根圓通,例如,天眼通及天耳通;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是明,是漏盡通;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超越生與死,是宿命通。故當我們深入經藏實修,將體證佛陀所開示的一切,完全超越現今的科學技術,並且充滿靈活與創意,佛陀用「空」、「不定」以及「無量」概括之。

故真正的實相是「諸法空相」,也就是說,「諸法空相就是諸法實相」,所以實相是什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曰: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無罣礙,故通,通至涅槃佛果,所以稱為聖道。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在告知我們眾生,皆有無障無礙的如來智慧德相,皆有根本的神通智慧能用,這不需向外求得,乃是自證而知。我們圓融佛陀所有經典的開示,將會發現這一點,皈依佛法僧只是方便法門,最終我們終將皈依自性,向內求證佛果

道德真經義解卷之二》曰:
學不至於無,所學非絕學也,道以無得為得,學以無學為學,
使道而可得,皆仁義也,使學而可學,皆名數也,
故聖人以無得為得道,以無學為真學,故曰絕學無憂。
若未至於無學,則天下之學無窮,得其一而遺其二,
得於此而失於彼,則必以得為喜、失為憂,無時而息矣。

這段話呼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這一句「無智亦無得」,若有智有得將自成障礙,心有則阻塞不通,這是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及煩惱的根本原因。故若我們未走過修道的過程以及廣學博聞,則難以體會「道以無得為得,學以無學為學。」當我們看過如萬花筒般的紛擾世界後,才能進入無得無學無為之無心空相境界。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經歷種種以有為法為實為礙之後,頓悟無為法的無障無礙高妙境界,之後進入非有為非無為之如來玄妙境界。《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曰: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
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

又曰:「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
菩薩摩訶薩應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

又曰:

如心境界無有量, 諸佛境界亦復然;
如心境界從意生, 佛境如是應觀察。
如龍不離於本處, 以心威力澍大雨,
雨水雖無來去處, 隨龍心故悉充洽。
十力牟尼亦如是, 無所從來無所去,
若有淨心則現身, 量等法界入毛孔。
如海珍奇無有量, 眾生大地亦復然,」
水性一味等無別, 於中生者各蒙利。
如來智海亦如是, 一切所有皆無量,
有學無學住地人, 悉在其中得饒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