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道州濟語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年5月13日
七 何處覓心
當我們嚴厲責備一位家暴的施暴者,我們常會憤怒地指責他說:「你到底有沒有良心啊!你的心是不是被狗啃了呀!」那麼,心到底有沒有呢?又在那兒呢?又我們如果看到心愛的人身體受傷,我們的心真的會痛,那麼,心又怎麼會痛呢?我們如果沒有透過安靜地自我省思,將無法分辨心是處於善或處於惡的狀態,同時,也無法掌握我們的心,因此,於分秒中將隨著所見所聞的境相而轉,而這個境相包括兩種:一是外在環境;一是我們內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所呈現的影像。心就隨著這些境相而產生微細變化。
假設有一位長得高挑清瘦的女性,五官透過化妝,身材經由穿著打扮,成為一位出眾的美女,但是,會精心打扮的美女其背後通常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為動機。
男性看到她後大部份有兩種心態:
‧一種在尚未與她長久相處,還不是很認識對方的情況下,心生愛慕,看見她時臉上儘是充滿著貪婪的微笑,這是心貪的一種;
‧另一種是在與她長久相處之後,男性終於發現這位女性外表背後強烈的自我意識與控制慾,凡事必需以該女性之自我意識為依準,也就是大多時候需配合這位女性的意志行事,如此雙方意見終有不合的時候而開始爭吵,這是心瞋的一種。
女性看到這位美女後大部份也有兩種心態:
‧一種是沒有競爭關係的女性會很喜愛她,其中有些是基於虛榮心,特別喜愛和這樣的美女在一起,讓自己的信心增加不少,好像自己和她是同類,自己也變美了,她也為自己加分了,這是因虛榮所產生的愛染心。
‧一種是與該美女有競爭關係,但自己又長得不夠漂亮,又不會打扮修飾,對自己又沒有自信,則會因嫉妒而產生排斥對方的厭惡心理,這是嫉妒心態作祟,是一種疾恨,也是心瞋的一種。
以上任何性別角色對換,也會產生相同的心。而這種外在的相也會投射到我們的內在成為浮現的影像而讓我們心生貪愛或厭惡。所以,這位美女就是一個對境,每個人,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隨著這位美女,因應不同的情況則產生了差異的心態。
同樣地,我們晚上睡覺會做夢,白天也會做白日夢,夢中的境相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就好像看一場電影或電視劇一樣,我們的心隨著劇情而開懷大笑或感傷落淚,隨著夢中的影像我們生起喜心或哀心。有的人醒來以夢為實而生起執著的心,有的人以夢為不實而心不在意。所以「生心」是因對境而生,這個「對境」可以是外在環境的人事物,也可以是內在的人事物。而這時生起的心,則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所以,佛陀開示:「對自身要發起菩提心,對眾生要發起慈心、悲心、喜心和捨心。」這是以正面的心對治負面的心。
心是因相而有,所以,看到一隻流浪狗,我們可能生起厭惡心想拿棍子趕牠走,或者生起慈悲心加以憐憫而關懷照顧。當我們對心有所覺察,我們就知道如何在所有的善心惡心中有所取有所捨。然而,當這隻流浪狗消失了,沒有對境可以讓我們對之生起瞋恨心或慈悲心,這時候當下的清淨,沒有任何念頭,不生起任何的心,沒有取也沒有捨,就是「無生」的狀態,這種無生的狀態極為短暫,通常是在我們無心插柳的時候瞬間覺知,這狀態剎那過後隨即又念念遷流。這就是「對境生心」。
以此類推,當我們觀自身周遭所面對的一切,不是讓我們心生煩惱,愛恨交加,就是貪戀不已,不願放棄,不安定而負面的心態及念頭一直在內在攪動,憂鬱或躁鬱的狀況也隨之而來,心心念念像猴像馬一樣跳轉、馳騁不停。所以,佛陀開示「無相、無念、無作、無為」是修定的功夫,透過這樣的定力與修持,當定力與智慧達到某一程度住法身大定,才懂得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因之漸漸可以起一切相,無作而作,無為而為,這是超越後的一種善的境界。
一日禪宗二祖慧可跪向達摩祖師請示說道:「師父,弟子心不安,請師父幫弟子安心。」達摩祖師問道:「那麼,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二祖慧可跪在那兒許久一段時間皆遍尋不著,於是尷尬地摸摸頭向達摩祖師說道:「師父,弟子怎麼找都找不到心。」達摩祖師於是說道:「我已幫你安心。」二祖慧可當下頓悟,感恩地合十對師父說道:「感謝師父幫弟子安心。」所以,心無處所,去那兒找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