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道州濟語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年5月13日 (寫作)
以瞋力阻斷煩惱
【化瞋力為慈悲力】
一個人為什麼會嫉恨他人?當一個人嫉恨他人,可能以嘲諷譏笑、或貶損、或怒罵、或恐嚇、或毆打的方式攻擊對方。在家庭中,除了愛,嫉恨的情緒也很普遍。我們可能是那位嫉恨者主動攻擊對方,也可能是那位被嫉恨者而成為受攻擊的一方,當我們將兩者的角色轉換,被動者與主動者的角色也同時轉換。所以,隨著時空轉換,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能是這兩種角色當中的一位。
現在先假設我們是那位嫉恨者,我們靜心想一想,為什麼我們會有嫉恨的情緒?我們在前文「認識瞋恚」中提到一位自卑又自大的人,往往容易具有嫉恨的情緒,而對人訕笑怒罵;又一位嫉恨者通常不自覺自己的過失,容易一意孤行,而將他人善意的勸告,當作是話中帶刺酸人,而惱羞成怒,動手打人;又如果在外工作不順心,例如,工作繁重但是升遷的人卻不是他,或是受到老闆的責罵,回家就嫉恨沒有工作的家人,並就一些小事無端地對家人發怒洩恨。又作兄姐的容易嫉恨弟妹比他們聰明或較受到長輩們的疼愛,而用言語或肢體欺凌弟妹。當我們從因與果交差分析,可漸漸釐清嫉恨情緒的由來,無非人性中的貪欲、愚癡、瞋恨、驕慢與猜疑的心態作祟,因果不斷交織成為煩惱與習氣,我們現在覺察到嫉恨者的人性弱點。
現在讓我們轉換角色,想自己是那位被嫉恨者而備受攻擊的一方。過去當我們被嘲諷怒罵,或被詆毀,或被欺凌,我們可能生氣,被這外在的對境所轉而隨順自己的怨氣,作出非理性的行為,傷害自他,例如,有人生起瞋恨心而虐待小動物或性侵他人作為洩恨。現在我們瞭解嫉恨者其內心其實充滿貪瞋癡慢疑的煩惱,生活本身也充滿壓力,可能是工作也可能是學業的壓力,就如同我們一樣。現在我們將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可以選擇繼續讓怨氣充塞心中成為思考與生活的障礙,或是,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突破障礙,以同理心悲憫對方。換句話說,其實這位嫉恨者是在心理上生病了,是貪瞋癡三毒毒害之病,對於一位生病的人,我們關懷他,幫助他恢復健康都來不及了,怎麼還跟他一起生病呢!由此我們知道,一位因憎恨心而具有攻擊性格的人,可能用肢體暴力,可能用精神暴力,傷害他人,或自殘,或自殺,其實是一位心理上生病的人,而這樣的病人就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當我們不自覺察,不具智慧,我們也可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作出傷害自他的行為。
所以,內在的瞋恨心可以起什麼作用,我們看出它有什麼價值?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用瞋恨心來作惡,也可運用瞋恨心來行善。例如,我們被貶低,被訕笑怒罵,或被佔盡便宜,我們可以選擇記恨或報仇,但也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化瞋恨為正向的力量,自我精進學習,努力向上,培養開闊的胸襟與見識,悲憫無知且不明事理的人,進而帶給家庭與社會正面的影響,幫助親友或社會上的朋友認識瞋恨所帶來的危害,進而化解瞋恨為一種慈悲扶他的力量。
有一些長輩對晚輩或是女子對男朋友往往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或是父母對小孩有一種「恨小孩不學好」的心理。我們也可以運用這樣的心境,幫助自己想幫助的人,例如,我們的父母可能很容易發脾氣,常讓我們無端挨罵,
結果讓自己也生一肚子怨氣,而影響自己的學業與考試,我們應該運用自己的智慧找出他們愛發脾氣的原因,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過錯讓父母容易生氣?如果不是自己的錯,那可能是父母的情緒問題,可能他們遭受了生活的壓力,讓自己沒有辦法善加管理自己的情緒,或者因為其自身對事理或常識仍有缺乏而造成偏見,這時,我們不妨多了解這方面的輔導資訊,之後再慢慢引導父母明瞭自己的問題可能為其帶來健康上的危害,同時,也影響到別人,以理智的方式引導父母不要再亂發脾氣。同樣地,我們也可運用這樣的心境適度來幫助我們的社會與國家。這是慈悲心的應用之一。
很多父母花許多錢用心栽培小孩,讓小孩成為老師、律師或醫師等等受人羨慕的職業,父母對這樣的小孩往往愛之深責之切,有著高度期待,一旦期待落空往往由愛生怨。這些小孩有的自尊心強,也比較自我為主,只在乎自己過得好或不好,不會理會親人,實際上他們也有實力讓自己過得好,可惜卻忘了父母栽培之恩。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背後往往有家人的支持與犧牲,才能成就個人的成功,這些家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兄弟姐妹。父母實際是為這些子女好而多念幾句或制止他們某些可能傷害自他的行為,可惜這些小孩隨即記恨在心,一旦獨立,成就事業,即不再與父母聯絡,或不再聽從父母的勸告,而固執己見,獨斷獨行,讓父母傷透心,彼此因而長久於情緒上形成對立。其實,嚴厲的對話當中有它慈愛的一面。父母責之切,是因為愛之深,如果我們能以同理心體諒父母,親子關係自然能夠和諧圓融。
我們聽過這一句話:「心大福大」,這個「福大」還包括智慧,我們看很多有錢的富人,白手起家從貧到富,雖然爭氣,讓自己在社會上看似出類拔萃,但也往往因受不了內心的煎熬而以自殺結束生命,沒有一個好的善終。可見,物質上的富裕並不完全代表福報,福報應該是精神上的富足與智慧,良好的德行,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以及良好的善終。所以,「生氣不如爭氣」還不夠,我們應將「生氣不如爭氣」這樣的瞋力再化為慈悲力,對他人慈悲,也對自己慈悲。慈悲讓心調柔,是善待自己,也是善待對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