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道州濟語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年5月13日
以瞋力阻斷煩惱
我們學習創意思考,有所謂「腦力激盪法」。假設有一塊石頭,體積約十五公分大小,這塊石頭可以作什麼用途呢?
‧有人說,這塊石頭沒什麼用途又佔空間,拿去丟掉。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當凳子,供人坐著。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拿來畫畫,成為藝術品。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拿來雕刻,作成石雕藝術。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拿來建造房子。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拿來當作武器攻擊別人。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拿來當作防衛,避免對方的攻擊。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拿到市集賣,或許有人會買。
我們觀到:不同的人看同一件東西卻有不同的觀點,有人看它沒用,有人卻看出它的價值;雖然是同樣一塊石頭,卻有幾百種不同用途。我們現在將石頭改成我們內在的瞋恨,我們先假設它也可能像石頭一樣有千百種差異的應用。我們知道刀刃有兩面,它可以拿來殺人,也可以拿來救人﹝例如,醫師手術開刀﹞。那麼,瞋恨心有沒有可能像刀刃一樣?我們前面提到俠盜羅賓漢的故事,他因為憎惡貪官,而劫富濟貧,這是憎恨所引發的行為,提供我們一個思考方向:憎恨不見得全然引起負面的結果。
憎恨一定會有一個依附的對象,這依附的對象可能是別人、團體、政府或國家社會,也可能是自己。以此我們可分析憎恨有下列三種狀況:
一種是對方有瑕疵,所以憎恨;
一種是自己有瑕疵,所以憎恨;
一種是雙方都有瑕疵,所以憎恨。
憎恨的因有千百種,像網絲一樣牽扯,以原生家庭為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上到祖父母,父母,兄姐,下到弟妹,包括自己,都有各種糾葛足以讓這些人對彼此產生怨恨,所以,佛陀說:「家是煩惱之所」,家庭中大部份憎恨的因,我們在前面「認識瞋恨」已作一些探討。
憎恨的情緒每個人都有,有人行為外顯,傷害他人,有人壓抑於內,傷害自己。一位在雙親或單親的環境下被養育長大,但又長期被父或母當成出氣筒,且受盡父或母的精神虐待與折磨的小孩,當他對情緒有所覺知並能分辨是非善惡,說不憎恨父母絕對是假的,相信他對父母是一種愛恨交織的心情,這種心情也是我們大部份人對父母的心情,同樣地,這種心情也可能是我們對兄弟姐妹的心情。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彼此繫縛在這種憎恨與傷害的煩惱中,不如將憎恨昇華成為學習生命智慧的動力,讓自己突破困境,進而幫助彼此從煩惱中解脫,化瞋力成就智慧與德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