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04, 2018

讓愛綿延 (短篇散文)

作者: 許道清 (Tao Qing Hsu )


四月天空碧藍,微風徐徐;細雨濛濛,如絲般地輕輕落下;花香清幽,綠葉隨風搖曳,窗外一片靜謐。悟空沉靜地望著萬象景致,想著,觀音的悲,文殊的智,如雨珠般輕柔地普潤眾生,無所分別。師父的影像於心田浮現,逐日字字珠璣的開示與叮嚀,亦紛紛呈現。回顧過往,整個造化皆是善緣,夢與現實等同,一切如夢如幻,卻又虛實無二。


頭髮花白的阿嬤牽著六歲悟空稚嫩的小手走在前往拜訪親友的小路上,路中央前方有香蕉皮,阿嬤牽著悟空來到此處,彎下腰將其撿拾後走到路旁,丟棄在路邊的草叢裏,說道:「這樣別人才不會踩到後跌倒。」一日清晨,悟空巧遇剛運動回來的阿嬤,在道路偏右的空曠路上,彎腰向地上插一支香,悟空好奇地前往與阿嬤打招呼,問道:「阿嬤!您為什麼在這裏插一支香?」阿嬤說道:「昨天有人騎機車在這裏不小心摔跤,還好沒有受傷,幸好有土地公保佑,所以,我燒香向土地公道謝。」退休後的阿嬤常帶著學齡前的悟空四處進香,參神拜佛,總是跟悟空說:「來!來向佛祖拜拜!向佛祖說,保佑我趕快長大,聰明、會讀書。」每天早晚阿嬤亦向家裏供奉百年的金身佛祖上香,祈求全家大小平安,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拜送神後,阿嬤就喚悟空過來說道:「來給佛祖洗臉、洗澡!先擦臉再擦身體。」阿嬤就帶著悟空恭敬地潔淨金身佛祖神像及觀音、媽祖神像壁畫,以及神桌及佛燈。韶光推移,年邁生病的阿嬤自知時日不多,臨走前氣弱地交代十八歲的悟空說道:「記得每天向家裏供奉的佛祖上香,這件事就交代給妳。」阿嬤慈愛的身教讓悟空感懷不已,念念不忘。


十八歲悟空在家,家中長輩為金錢得失爭吵不休,常藉細端嚴厲指責,悟空因此身心俱疲,來到佛寺暫求安寧以備應試。遠離塵囂,心也安定不少,尼師們輕快的誦經聲讓人心曠神怡,使悟空沉浸其中。應試及第後,瞋火熾烈的家人並沒有為她高興慶賀。一日夢中,家中大廳莊嚴的金身佛祖,走下一位喜逐顏開的現代中年男子,穿著淺綠色短袖休閒服及灰色短褲,腳穿咖啡色涼鞋,彎身對坐在地上愣在那兒的悟空說道:「恭喜妳終於考上大學了!」這位男子彷彿生生世世與悟空熟識,其謙和親切、與人歡喜的態度,讓悟空醒來後難以忘懷,悟空也因此有了學佛的念頭。


因緣際會,就讀大學的悟空拜師學佛。元助有著聰明而帶桃花的明亮雙眼及靦腆的笑容,長相俊秀,是學長也是師兄,悟空暗自喜歡他,一日於等公車時間笑著問元助:「什麼是圓覺呢?」對人生與佛理感到困惑的悟空,為拉近彼此的距離,藉機開啟一些話題,元助思索了一下青澀地笑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二人因此傻呵呵地彼此微笑著。一日元助笑著對悟空說道:「雖然不是女朋友,但也可以是紅粉知己。」悟空當下心中明白。元助心地善良,交友廣闊,出社會後於工作之餘亦作觀護人關懷他人。


面對未來悟空雖有不確定感,但也謀職就業,進入職場磨練。燃燈是學長,為人含笑謙恭,是一位茹素的修道者,非常關心悟空。兩人曾於校園內散步在月光下,為道務奔忙的燃燈笑著問道:「妳為什麼看起來好像一直很閒散?」燃燈向來希望悟空也能有心求道。畢業後,燃燈邀她上台北謀職,在感情中徘徊的她拒絕了,但是,幾個月後,她改變了心意,在沒有通知燃燈的情況下前往台北,並順利謀得一職。一日於工作中,悟空的右上眼皮頻率緊密地跳動著,連續幾日皆是如此,異於往常的眼皮跳動,讓悟空不禁納悶,是否有什麼不幸的事將要發生或已發生呢?這數月繁忙的上班生活,於稍作喘息中,悟空想起至今未接到燃燈打來的任何關切電話,於是她撥了他的電話號碼,但是無人接聽,隔了數個星期也沒有回電,這不像是他的作風,悟空因此撥電話到燃燈老家,他的母親於電話中答覆道:「燃燈已往生,我們才安葬他不久。」說著就啜泣起來,悟空無法相信,但還是沉住驚訝的心情,細細問出原委:就在她動身前往台北的當天清晨,燃燈卻於台北上班的路途中不幸車禍往生,瞬間天人永隔。燃燈的母親說道:「我們很感恩,他的身體沒有毀損,在當下就離開人世。」


於夜闌人靜時,悟空回想起燃燈曾於長途電話中,在另一端陪伴她一起觀看月全蝕,笑著說道:「希望妳將我當作妳心中的一塊石頭而不是一根浮木。」又曾自信地提及其未來的詳細生涯規劃,其對生命是那麼地充滿積極的熱情與希望;反觀悟空自己,「天下唯一不變的事就是變」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心底,於是對未來也沒有明確計劃;她明瞭,功名利祿,一切有命,已更換一兩個工作的她正茫然地探索職涯;想到兩者境遇的對比與命運多舛,不禁潸然淚下。悟空於心想道:「燃燈對宗教公益相當熱心,對人充滿關懷,我沒有機會再回報他的愛,應該振作化悲憤為力量,將小愛化作大愛,延續他的愛至社會大眾或任何有因緣的人,或許這才是他帶給我的生命意義所在。」


一日夢中悟空來到一座古剎中庭,見一中年和尚舉起右手,指向悟空身後,悟空順著方向,向上瞧見門上匾額書寫著斗大的字:「凡事皆壞  金剛不壞」悟空於其現實生活未曾見過此句而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每逢面臨煩惱即以此自悟於心試著破除我執。師父開示道:「煩惱是因為有我。」師父經常藉各種方式給予悟空智慧,關注一切,作為調教的機緣,悟空為此常心懷感恩。一日一位同事問道:「佛只有一位嗎?」悟空答道:「有無數無量佛。」同事們知道悟空學佛,總是問一些她們的疑問,作為閒聊的開端。每天於工作中面對不同個性及作風的主管及同事,悟空因此欲藉事修心,想到蘇東坡與佛印的有趣故事,於是心想:「我們如何看待對方也表示了我們自己的心量、態度與想法。」因此,在理上悟空試著將主管及同事們視為佛菩薩,在事上以感恩的心面對他們於工作上的指導與協助,以化空的方式化掉每天工作上的煩惱,工作因此順暢許多,亦多得貴人相助。


悟空對元助持續付出她的關愛,希望彼此能共同走在菩提道上,十年的情感,兩地相隔,元助最後選擇娶別人,悟空除了祝福他之外,心也碎了,悟空向來期盼一位靈修上的伴侶,但卻一直難以如願,因而略有怨言地於心說道:「 我也不過祈求一個丈夫,一個家庭啊!我也不過想像一般女人一樣結婚生子,過著最平凡的家庭生活,為什麼這件事對多數女人是如此容易的事,對我卻如此之難呢?如此我終於明瞭我祈求的不過是一顆再普通不過的石頭,隨便撿都有,就算幸運地撿到最大的一顆,還是石頭!可是,師父直接給我的卻是鑽石(智慧)啊!」又思惟道:「一切皆是因緣,沒有對錯之分,緣盡情滅,各奔前程,自己的人生還是要好好地過下去,勿以為被背叛而心生怨恨,作出傷害他人或自己的事來。」一日夢中心底有一男性渾厚的歌聲唱道:「就讓他去吧!不要再放在心上。」悟空拭淚後收拾心情,不再掛慮元助。師父開示道:「煩惱即菩提,無明不異於佛性。」悟空以其既有的常識對此開示心想道:「兩個看似相對立的概念為什麼會是等同?」悟空將此疑惑存留於心,感恩師父的教誨,心也更加堅定沉著。


一日上班午餐時間,悟空初遇經晉,他身材高大壯碩,閒聊中悟空笑道:「我很喜歡達賴喇嘛。」經晉先是錯愕地愣了一下隨及會意地笑道:「我了解。」達賴喇嘛其赤子之心,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幽默,讓悟空讚嘆不已。經晉開心地說道:「我在美國留學時,參觀密宗的文物擺設,發覺很有藝術感,深深吸引著我,因此對密宗產生好奇和興趣,開始涉入密宗。」一日悟空與經晉坐在公司門口的會客室閒談,正值午餐時間,老闆娘剛好經過,經晉隨即靜默無語,從容沉穩地坐在那兒,兩人默契十足,當下悠閒的一刻,有一股清涼的能量在悟空體內流竄,令其感到舒適自在,直覺讓她深知所愛的人不是元助而是經晉。她不知如何發展這段感情,她了解愛情是一種很深的執著、控制與佔有,當不順己意時就是衝突、疑心與瞋怒。於禪坐中她思惟已往曾經歷過的每一段感情,哥兒們似的相處,不成熟的感情似有若無,每一段都曾經讓她傷心而默默流淚。悟空的腦海顯現出經晉的影象,心想:「我應如何愛他呢?」──「慈悲心」悄然地自心底浮現。悟空恍然大悟於心自言道:「是啊!對方是眾生也是菩薩,應該以慈悲的心量愛對方,而不是強烈佔有與控制。」又凝思道:「自己就像奔跑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一匹野馬,不想被韁繩套牢,亦不想被駕馭,同等地,亦無心圈住馴服對方,畢竟在愛情中綁住彼此都是煩惱。」悟空因此放下這段情感回到安靜的自己。一日夢中,老家金身佛祖化身為一時髦短髮的現代年輕男子,摟抱著她說:「嫁給我。」悟空為此流下感動的眼淚,柔聲說道:「您看著我從小長大,我當然願意,但是,我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中找到您呢?」悟空醒來不禁淚流滿面。


師父對悟空開示道:「愛情也可以成就佛果。」當下完全顛覆悟空的思維。文殊師利菩薩於維摩詰經言道:「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如醍醐灌頂,悟空終於知曉愛情雖是無常與煩惱,卻是如來的菩提種子。悟空心想道:「愛與被愛是每一個人生命中的企盼與需求;有人從中享受短暫的美好;有人嫌隙於心,釀成大禍;有人貪欲熾盛,心不平等;有人人財兩失,惡運纏身;有人遭受精神與肢體的暴力,身心受創;雙方強列的自我,窄化生命的視野,誤解愛的本質,終使它變調;然而,有人從中使生命獲得成長,充滿耀眼的光茫,無我之中樂於感化他人展開靈性之旅,進而擴展至生態、環保及人道的關懷;生命的光彩與否不過在一念之間。」一法明,萬法明。悟空豁然開朗,師父高明的教法已圓融一切煩惱,神祕不可測,變化萬千,悟空於是於心止住馳騁,獨自沉潛,閱讀佛經,一日突然一念:「好像許久未生起慈悲心。」於沉思後似乎茅塞頓開,不禁莞爾。師父對悟空開示道:「生命的流河不停地滾動,要跳出生命的流河觀察,在生命流河的推波助瀾下,不要隨波逐流。」一日悟空驚嘆,原來最深愛她的人正是她的師父啊!在皎潔的月光下,悟空憶念師父無始以來以無量的慈悲心愛護著她及一切有情,終於領悟:「在空性中生起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智慧才是人生的無價珍寶」。於遼闊的黑夜中,悟空恬靜地佇立一隅,望向天際那一輪明月,領略「空光明慈悲」,憶念眾生,祈願其心光明如月。

7月 02, 2018

書名:道州濟語 十三 來自零距離的愛


書名:道州濟語  (未出版)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513

十三  來自零距離的愛

我們這一生一世從少至老,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總是在追尋並期盼一份浪漫的愛,故少男少女總愛編織美夢,即便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亦不例外,當無法從現實中得到期望中的愛,就沉浸在小說或戲劇中,將自己融入其中的一個角色,讓自己活在虛幻的世界,以幻想彌補自身現實所遇的缺憾。凡有所缺乏就會有所企盼。若有人幸有愛情臨身,或相約看電影喝咖啡,或燭光晚餐,美食當前,或在夕陽、或在星空下、或在海岸邊、或在公園處相偕牽手談情說愛,美景當前,詩情畫意,有人陪伴,有人呵護,濃情蜜意,特別感受愛情的浪漫。然而於現實生活彼此雖靠得很近,可惜彼此的心卻很遙遠。有時不免要猜測對方的心意,討好對方,而讓自己精疲力竭,這是許多人的真實親身感受。不順彼此心意,是仳離的人口日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所謂同床異夢,兩個人再如何如膠似漆,一旦入睡也就各自靈魂各自變化與遠遊,沒有交集。平日清醒的時間,差異的個體也必需以手機或簡訊掌握對方的行蹤,表達關懷與愛意,以避免第三者的介入。無論是雙方的靈魂與個體二十四小時彼此皆存在相當的距離,只是遠近的差別。心與心的遙遠不僅發生在情人或者夫妻之間,也發生在父母與子女間,以及老師與學子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上司與部屬之間。心與心的距離降低了人與人之間彼此的關懷與信任。許多人在這種關係中受傷流淚,進而尋求心靈的依託,從認識上帝,從認識佛與菩薩中,重新找回自信,重回人與人之間彼此的信任與關懷。

世間最癡情者莫過於菩薩,那是充滿智慧,對眾生慈悲與愛憐的深摯情感。空性即是無障無礙的智慧。深悟空性的佛與菩薩,其對眾生的慈悲與關懷是二十四小時,不分晝夜,不分地點,甚至不分前世今生,這種愛與關懷是生生世世,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障礙。故這種愛其心與心的距離是零。許多人透過潛修,讓心思靜慮,皆可以感受到祂們的存在。世間最美的愛,最浪漫的愛,莫過來自於悲智雙運的佛與菩薩。其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陪伴著我們。

當我們稍微悟入空性,亦即用心體悟智慧與慈悲,並且身體力行,雖然只是月牙的狀態,尚未達到滿月光明,我們將深刻感受諸佛菩薩無時無刻的關愛、呵護與叮嚀。當我們有過失的時候,祂們亦會提醒或斥責,讓我們心生警惕。祂們亦會給予我們福報,冥冥之中幫助我們,有了福報的安樂,才能使我們安心修行,無論我們有無信仰,或所信仰為何,無論我們曾經有過如何的經歷,無論我們學歷高低,以及財富多寡,只要我們自重自愛,並誠心助人,諸佛菩薩與護法皆二十四小時更替輪流護持我們。

佛與菩薩除關懷眾生,對於不學好但是尚未泯滅本性的眾生,或者因修行但是只執著於求福而不求智的眾生,佛菩薩會化身整治並修理他們,有人說這是遇到冤親債主來討債,換一種角度想,其實是遇上另類的貴人,沒有這些冤親債主對我們的折磨,則無法平息我們內在愚癡、貪婪與瞋恨的惡習。當我們從中體會到對冤親債主慈悲,我們才能升起無上的智慧,不再與之對立,而能與之和諧共處。如果我們因冤親債主而更加助長內在的愚癡、貪婪與瞋恨,我們不但無法生起慈悲心,也失去智慧,而讓自己推向更加罪惡或憂鬱的深淵。有人說修行會走火入魔,其實是誤導,所入的魔無非是心魔,而不是外在的魔所引起的干擾,當我們心住於慈悲與智慧,不再與之對立,無論是內在或外在的魔(冤親債主)自然化為無形,內外在的魔終將化為護法護持我們,成為我們最貼身的貴人。

楞嚴經五十陰魔,佛陀其實告知我們,當我們潛心修行,會有這五十種善根發相,實際是個人潛能開發,每一個人只要用功,皆有可能經歷其中,如果執著其中任何一項,認為自己是奇能異士,或足以為師,號召徒眾,即是煩惱,即是陰魔,即是障礙。如果不執著其中任何一項,那麼,就不會構成煩惱,就不是陰魔,自然無礙,而能成就深入空性與圓滿的智慧。這時候的五十種現象,就不是陰魔了而是智慧的成就。

那麼,佛菩薩如何關懷眾生呢?佛菩薩無形無相,祂們是一種能量狀態,是心能及光能的狀態,這種能量的狀態可以變化出種種具體的或不具體的形相與音聲。祂們會用我們所能理解的狀態呈現,這種呈現無非就是一種溝通,隨每個人的因緣及程度而有不同的相的呈現,無論是古人或現代人皆有類似的經歷,故我們從古籍中,無論是繁體文或藏文翻譯的文獻資料,皆可以找出蛛絲馬跡。那麼,呈現在那兒呢?《華嚴經》曰:「心為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對佛菩薩而言,心無障礙,心為工畫師,能畫種種諸世間,故祂們能於諸眾生的心中,呈現無量萬法,諸世間無量即是如來境界。對眾生而言,其心亦為工畫師,但是心的障礙因智慧差異而有程度上的差別,故其世間亦有區別。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同樣的苦難,有人受不了折磨而行惡多端,有人無法承受因而憂鬱而死,有人卻能超越苦難形成智慧,看見轉機,度過難關而創造奇蹟。例如,面對手腳殘缺的自己,有的自我放棄,自怨自艾,有的藉眾生的憐憫乞討維生,有的卻能自我堅強,學習知識及智慧,環遊世界巡迴演講,啟發並鼓勵眾生,積極樂觀面對生命,創造不可思議的奇蹟。

佛菩薩關懷眾生,只要眾生一念心善,佛菩薩即會設法隨其因緣而給予安樂與福報。這種安樂與福報不見得是高官厚祿,或是經營公司身價千億,或是擁有極大的財富,或是考上公職或是前百大名校畢業。我們見過許多因權位或財富而招致禍端,最後接受法律的調查與制裁的實際案例,或者因財富顯露而招來殺身之禍。可見利益的誘惑所帶來的殺傷力,並不因自己的學經歷、年紀、財富高低而有差別。有些人求姻緣、求子女,佛菩薩亦隨其因緣給予滿足,但是,若是無法給予滿足,我們也不要心存怨恨,這是智慧的開始,無法給予滿足的背後必有其未來的因緣安排。有人年邁了,因為膝下無子,更能以同理心體會沒有兒女的老人的心情與困境,而興起成立無子西瓜基金會以幫助這些無兒無女的老人,這不也是一種有助於社會的智慧和創意。有人雖有子女,晚年時卻是兒女不孝,有的被子女漠視,有的被暴力或精神虐待,有的甚至被害死了。所以,極有錢財或有子女不一定是福報。福報將隨每個人的因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義和認知。可見無法滿足所願的同時,我們必然聯想到另一種智慧及因緣的安排。如此我們將不會專注在我們所缺乏的事相上,而能專注在我們智慧與精神上的富有,而這才是真正的福報。

     心住慈善的眾生並不限於佛教徒,對於圓滿證悟的佛來說,並沒有宗教的界限,這些眾生有無信仰,或信仰為何,對佛菩薩來說皆沒有差異。

其次,我們會頓悟,凡人用無線電設備或小抄「作弊」的方式以取得學位、工作或公職,是很愚蠢的行為。護法神本身就有「給答案或引導思考」的能力,但隨個人因緣不同以協助眾生。同樣地,護法神亦有擾亂意念、想法或思緒的能力,但隨個人因緣。不論是「給答案」或「擾亂思緒」,我們不要以自己狹隘的知見論斷其是與非,有時候干擾也是一種幫助,例如,某人與人約定某時會面,但這其實是死亡之約,卻因塞車塞在車陣中而與死神差身而過,幸運逃過死劫。而一般人的思緒多著重在貪瞋癡的念頭,因邪念而招致種種苦難與煩惱,護法神阻撓或擾亂「思緒」看似破壞,其實是一種協助,導引我們住於正念,一生才能知足平安,這一點要細心體會。其它事相可藉此引申。

由此,「人定勝天」這句話,必需重新思考。「敬天畏天」才是我們應當謹慎。現代的「狗仔」扛著錄影機到處跟監目標,徵信社四處竊取及竊聽他人的個資與隱私資料,殊不知他們一點一滴的作為,都看在護法神的眼裏。那麼,我們會有一個疑問?護法神知不知道樂透彩的號碼?我們可以推想,護法神絕對知道,但是其會隨因緣告知或引導而給予,是福是禍,但隨個人因緣。當我們經歷過護法神不可思議的能用,樂透彩的號碼對我們自身來說已沒有太大的意義,對福報的看法也會完全改變。想享用眾生財,就得為此付出代價,這一點要謹記在心。

同時,我們亦會打破證照、學位及學歷的迷思。佛陀與歷代祖師或諸佛菩薩並沒有讀到哈佛或台大才悟道成佛,也沒有因為作佛學學術研究而成佛。此外,凡人談情說愛,愉快地沉浸在只有兩個人的美好世界,卿卿我我,以為天地間只你和他,絕容不下第三者破壞彼此親密的感情。殊不知護法神即是最調皮又隱而不見的「第三者」。生死無常,此死彼生,臨終時再高的學歷或地位,再多的財富,再好的技能與學識,再親密的情愛,也無法幫助我們投生善道。由此,誠實的品性遠勝於一切世俗的價值,永遠記住這一點。

佛菩薩頗具赤子之心,對於心善之人向來主動友好。有人或許不認同,認為這些是外靈的干擾,是一種障礙,所謂的靈障,而生起瞋恚心欲驅趕祂們;有人卻是祈求指導靈或守護靈之高靈降靈並與之溝通。前文我們提到「如來非鬼非非鬼」,是否為鬼為神,但隨個人因緣所見所遇而不同。《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曰: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  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各各隨所解
 普得受行獲其利  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  或有恐畏或歡喜
 或生厭離或斷疑  斯則神力不共法

在長久的經驗中,我們發現祂們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視祂們為阻力或助力,也將隨我們的智慧與心量的不同而有差異。祂們是佛菩薩的千億化身,故就個體來說,也有不同的個性和思維,故亦非全能,我們仍必需依靠自己的智慧與常識判斷,當我們深入體悟與探索,終將發現祂們對我們個體的開示與教導完全合理正確,而且充滿智慧與慈悲。無論經歷如何,佛、菩薩與護法不會想要佔據我們的身與心,或企圖從我們身上得到什麼利益,完全只為引導我們明白,我們同祂們一樣具有純淨純善的心與空性的智慧,同其具有法、報、化三身於一身。


參考書目

一《道德經》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
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四《三藏法數》
五《大乘義章》
六《瑜伽二十六卷九頁》
七《大智度論》
八《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九《論語》
十《孟子》
十一《雜集論十四卷》
十二《維摩詰經》
十三《金光明經》
十四《無心論》
十五《資持記》
十六《大藏一覽》
十七《大悲經
十八《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
十九《道德真經義解卷之二》
二十《淨土論註上》
二十一《涅槃無名論》
二十二《法界次第中之下》
二十三《華嚴大疏十八》
二十四《宗鏡錄卷第三十七》
二十五《力莊嚴三昧經卷下》
二十六《阿毗達磨大婆沙論》
二十七《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二》
二十八《圓覺經》

書名:道州濟語 十二 道的解釋


書名:道州濟語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513

十二 道的解釋

「道州濟語」之「道州」在此取其「道所在之處」的含義,並不是我們一般所知的湖南省縣名道州。然而,實際上道無處所,無時無刻不是道。什麼是「道」?「道」一般有「方法、理、真理、思想、學說、宗教的教義、義理、引導、指引」之意。「道」於佛教則有「能通」之意,《淨土論註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又《大乘義章十六》曰:「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故「道」除了我們世俗所知的部份,還有超越世俗的部份。

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亦有所至所趣之意,我們的識﹝或說靈魂﹞尚未完全解脫煩惱者,恆在六道輪迴,善道有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惡道則有餓鬼道、畜生道及地獄道,無論善道或惡道皆是有煩惱的地方,涅槃則是超越這一切善惡道的境界。

「道」也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區別,也就是說,宇宙時空皆是「道」,故並不局限在我們認知的世間。時間與空間是空,沒有障礙,空故通,通為道。就個人來說,道含蓋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道者,通善也。」從煩惱至清淨的過程,如同清除污染之障礙物,淨空後則通,故其本身就是道,而這過程有快有慢,故有「頓」「漸」之分,然實際上一切人事物本身皆是清淨的,但是,因為種種因緣的交織讓我們沒有看清實相,我們就好像水缸中的金魚從水缸中向外看世界,看到的永遠都是扭曲的世界,而以為這一切就是真實的世界。

由此,我們再次體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積聚的煩惱,皆空就是這五根沒有煩惱,也就是沒有障礙的意思,故通,通那兒?通善,通神。那「神」是什麼意思?變化莫測謂之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色、受、想、行、識皆是空,這裏的「空」其白話意思,普遍認知為「因緣不再聚合的原故,所以為空,即因緣消散後,色、受、想、行、識也就歸無,亦即色、受、想、行、識是由因緣聚合而成,故其本身是空性」,在此我們將試著用另一種解釋「沒有障礙即空,故通」,由此理解,我們再深入探討,色、受、想、行、識即是空性﹝空﹞,沒有障礙﹝空﹞就是色、受、想、行、識。佛陀說「空空」,亦即對於空性的執著必需再化空,才能真正進入沒有障礙的空性實相,彼此的色、受、想、行、識沒有障礙,即可互通,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淨心後佛將出現,並可以與彼佛對話的原理之一。也因為是空性,沒有障礙,故可以無量變化。這是無量義中的一個粗淺的解釋及理解,但是已足以作為深入理解的根基。那麼,到底有沒有「色、受、想、行、識」?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又是非有非無。《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曰:「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曰:「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是於物質界與非物質界,建立在無心的狀態之下,故無。在前文「神通智慧的原理初探」中提到「聲非聲聲非非聲」,以此類推「色非色色非非色」及「香非香香非非香」,以及「味非味味非非味」及「觸非觸觸非非觸」,由此,可以體會這一切亦是非有非無。故有人持誦佛號後會善根發相,聞到檀香,或有人於夢中夢到有人請他吃飯,以作為答謝,飯菜香或茶的溫潤口感同現實無異,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於夢中的意生身在作用的緣故。這意生身有人稱為幻身,是我們靈魂的一部份。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一段話,當我們深入去探討,將會發現,這即是如來智慧,即是一切自然無礙的智,即是根本的神通智慧:無受想識,即是他心通;無行,就是斷行,即是神足通;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是六根圓通,例如,天眼通及天耳通;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是明,是漏盡通;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超越生與死,是宿命通。故當我們深入經藏實修,將體證佛陀所開示的一切,完全超越現今的科學技術,並且充滿靈活與創意,佛陀用「空」、「不定」以及「無量」概括之。

故真正的實相是「諸法空相」,也就是說,「諸法空相就是諸法實相」,所以實相是什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曰: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無罣礙,故通,通至涅槃佛果,所以稱為聖道。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在告知我們眾生,皆有無障無礙的如來智慧德相,皆有根本的神通智慧能用,這不需向外求得,乃是自證而知。我們圓融佛陀所有經典的開示,將會發現這一點,皈依佛法僧只是方便法門,最終我們終將皈依自性,向內求證佛果

道德真經義解卷之二》曰:
學不至於無,所學非絕學也,道以無得為得,學以無學為學,
使道而可得,皆仁義也,使學而可學,皆名數也,
故聖人以無得為得道,以無學為真學,故曰絕學無憂。
若未至於無學,則天下之學無窮,得其一而遺其二,
得於此而失於彼,則必以得為喜、失為憂,無時而息矣。

這段話呼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這一句「無智亦無得」,若有智有得將自成障礙,心有則阻塞不通,這是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及煩惱的根本原因。故若我們未走過修道的過程以及廣學博聞,則難以體會「道以無得為得,學以無學為學。」當我們看過如萬花筒般的紛擾世界後,才能進入無得無學無為之無心空相境界。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經歷種種以有為法為實為礙之後,頓悟無為法的無障無礙高妙境界,之後進入非有為非無為之如來玄妙境界。《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曰: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
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

又曰:「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
菩薩摩訶薩應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

又曰:

如心境界無有量, 諸佛境界亦復然;
如心境界從意生, 佛境如是應觀察。
如龍不離於本處, 以心威力澍大雨,
雨水雖無來去處, 隨龍心故悉充洽。
十力牟尼亦如是, 無所從來無所去,
若有淨心則現身, 量等法界入毛孔。
如海珍奇無有量, 眾生大地亦復然,」
水性一味等無別, 於中生者各蒙利。
如來智海亦如是, 一切所有皆無量,
有學無學住地人, 悉在其中得饒益。

書名:道州濟語 十一 自在的福報自然具足


書名:道州濟語  
作者:許道清 (Tao Qing Hsu)
日期:2011513

十一   自在的福報自然具足

    佛陀及古大德一直宣說,如來心就是本心,即心即佛,念佛就是念自心,佛就在心中。此佛不是別佛,此佛是自性本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曰:「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又曰:「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又曰:「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

佛陀一再告訴我們大眾,我們與佛無異,像佛一樣具足富貴,具足如來智慧,這如來智慧能夠普遍利益一切眾生,包括我們自己,那些智慧呢?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一切自然無礙」就是「通」,就是「道」,「道者,通也」,「一切自然無礙的智慧」就是「神通智慧」,就是「菩薩通慧」,亦即「菩薩的神通智慧」。這是每個人皆具有的根本智慧。佛陀的智慧都是親自驗證而來,這是遠遠超越花費數十億經費的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運用。現代年輕人線上遊戲玩得多,很能夠舉一反三,有人聰慧稱此為「超越時空的遊戲」頗為貼切。菩薩「以神通慧而自娛樂」,稱此為「神通遊戲三昧」,在這種「道周法界」的狀態之下,時間與空間已化空歸零,諸法相亦化空,也就是,沒有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障礙,也沒有物質法相的障礙,故「通」。《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二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曰:

法界非界非非界,非是有量非無量;
大功德者行亦然,非量無量無身故。

對諸佛菩薩來說,法界及自身皆已化空,沒有障礙故通。當我們將自身化空,亦即淨化及轉化貪瞋癡的念頭,那麼,將像一滴水滴一樣融入大海,已無法辨別是水滴還是大海,亦即分別心早已消弭於無形,而融入法界之中,能相應於通行無阻的眼智明與耳智明之中。進入這個狀態,將會親受諸佛菩薩無上慈悲的教導。

我們現在玩線上遊戲或即時通,於線上透過語音或文字聊天,還需要將插頭插電才能打開電惱,或是將手機打開,透過架設電纜線的網際網路系統及主機,才能無線或有線傳送及接收訊息,這樣的遊戲及即時通是透過物質或介質因緣合聚而成,一旦物質因緣不聚合,也就不通了,故這種狀態,因與緣、時間與空間,仍然是一種障礙。但是,由這種狀態,再將這些因與緣去除,時間與空間歸零歸空,將容易理解非相非非相的「超越時空的遊戲」狀態。

我們每一個人皆同時具足善根與無上的福報,這福報是指如來智慧,透過智慧五福自然臨門,那五福?一壽六十五歲以上;二財富充足夠用;三身體健康,心態安祥;四修行善德;五臨命終時,自知時至,有佛來迎。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本身其實都是非常富足的人,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內心的富足,以為本身非常乏少而於心貪婪永不滿足,或乾脆自暴自棄,搶奪錢財,這是兩種極端的性格,社會上只要出現幾位這樣的人就足以危害社會,一種會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以及不公平的社會,一種則會造成社會強烈的不安。故社會上或國際上所出現的問題,多來自於人心失衡,因緣相牽的結果。

佛陀曾經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富者在他的兒子年幼時,在兒子所穿的厚棉襖內藏了一顆價值昂貴的寶石,沒有讓兒子知道,有一天這兒子穿了這件棉襖外出,在外頭走失而長年流浪行乞,卻不知道自己的衣物中有著珍貴的寶石,直到他有一天來到富者家中行乞,被長者認出這是他的兒子才結束行乞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就像這位走失而流浪行乞的兒子,不知道自身的富足。

    宇宙及大自然的資源應是共享的,不應有你我的分別,但是,因為,人類有「我的」獨占念頭,貪婪自私而興起利益衝突與戰爭,因此造下罪業。許多佔據權勢之人積聚龐大的財富,若沒有行德,雖在這一世享盡榮華富貴,福報享盡之後仍要入三惡道受報。有些世人沒有輪迴受報的觀念,故以肉眼觀這種財富不均的現象而有一種被剝奪感,於是心生憤恨與不平,但是,就一位佛菩薩住於空性來觀,一切都是平等的,什麼平等?善不善平等。於一合相中又有差別相,這差別相是生死觀,是輪迴受報,藉此平衡那不善的部份,世人多不懂這平等觀與因果觀,故於心多不平並多諸諍論。以一個例子為說明:您看世界上所有的動物中只有人類有金錢的概念,以金錢來交換所需之物,故世人多貪財,多喜積聚財物,為了錢財心多不平。您拿一張千元鈔給餓狗看看,牠不要的,因為這東西不能吃,牠不知道千元鈔對牠的意義何在,牠也不懂這千元鈔可以換取食物及美屋,因為在牠們的世界沒有錢財的觀念。有一回電視報導中國大陸有人養了一隻長得又矮又短又肥的一隻黑白相間的公狗,鼻子塌塌扁扁的,兩隻犬牙往上,這隻狗看到紙鈔,就咬到自己的窩囤聚,給牠別的東西,牠都不屑,所以,牠的窩都是滿滿的紙鈔,讓牠覺得心滿意足,窩在那堆紙鈔上尾巴搖阿搖的,感到很高興,但是,牠又不懂得拿這些紙鈔去交換物品,因為,牠沒有我們人類的社會行為。

所以,佛陀的法身智慧是很有趣的,您看,佛陀身為王子,未出家前可是享盡榮華富貴,錢財及美色對祂來說是不虞匱乏,祂卻棄之跑去修道,最後藉由修道發現比榮華富貴更大的寶藏,那是真正的無價之寶,是真正的大財富,惟有智者能得,佛陀告知我們,這個大寶藏就在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我們這些無明眾生在佛陀看來,就跟乞丐一樣貧窮,但是只要覺悟了又跟佛陀一樣富有。

如來智慧即是自在的福報,這來自於善根,來自於心住慈悲。《大悲經殖善根品第十三》曰:「若復有人心住慈善。當得十一種功德利益。何者十一。一者睡眠得安隱。悟則心歡喜。二者不見惡夢。三者人非人愛。四者諸天擁護。五者毒不能害。六者刀箭不傷。七者火所不燒。八者水所不溺。九者常得好衣、肴膳、飲食、床座、臥具、病瘦湯藥。十者得上人法。十一者身壞命終得生梵天。」這是現世的大福報,人人愛敬,天神保護,連鬼道眾生都是我們的「保鑣」,出入平安,有緣遇見得道高僧的教導,衣食臥具湯藥不缺,來世得生天道享福。故知足行善即得大福。行善之中又以悟空義為第一,孝養父母為第二,尊敬師長為第三。為什麼悟空義為第一呢?因為透過空性的證悟,才能啟大智慧,起大能用幫助十方眾生,而十方眾生皆曾經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或眷屬,雖於今生今世無緣,但是透過同理心及大慈大悲的種種方式,我們仍然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他們。現在許多老人家患有慢性病,孝養父母需具備智慧和基本的醫護及營養常識,才能幫助父母得到身體的健康以及慧命的滋養,否則愚孝只會讓父母增加身體的負擔與痛苦,自己照顧父母也會吃力不討好。尊師重道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美德,沒有師父的教導與訓示則無法成就個人的德業,恩師就像自己的再造父母一樣,對我們的關愛與呵護有時候更甚於父母,一位具有德行的老師不會以我們收入有多高,或有極高的職位或權力,來評斷我們是否尊師,他只會期許我們同樣具有德行並以此德行幫助眾生,我們能做到如此才是最大的尊師。

大悲經舍利品第七》曰:「若復有人。在於室內以念佛故。乃至一花散於空中。阿難。我說是人當得涅槃。得第一涅槃。盡涅槃際。最勝涅槃。妙涅槃。清淨涅槃。安住涅槃。阿難。以是因緣。諸福田中佛為最,佛為王。何以故。施佛田者。非謂世間果報所能盡也。以是因緣。於佛福田為最第一。阿難。諸佛如來順正道者。能作無上究竟福田。於佛福田所有施者。必窮盡涅槃際。得第一涅槃。」又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至畜生諸眾生等於佛生信。當得如是神通果報廣大功德。」涅槃是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之意,又指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這也算是五福中第五考命終,就我們一生一世的所作所為於命終時接受考核後決定往生之處,涅槃是眾生入滅後最上等的境界,是入佛的淨土。佛陀以福田為喻,當我們於福田播下如來的種子,並加以施肥灌溉,會得出佛的果報,我們從一開始認識貪瞋癡中探索觀照我們內在的煩惱,這即是於福田播下如來的種子,從中我們透過轉化升起智慧,將貪力瞋力癡力轉為戒力定力慧力,幫助自己從煩惱的困境中走出來,也進而幫助周遭的親友從中認識煩惱並走出困境,是慈悲力,這是加以施肥灌溉,即施佛福田,我們前面曾做探討,我心與眾生心皆是佛心,所以,具足這些善因善緣,我們終將導引事件至善的果報,亦即佛果。所以,此「佛福田」,非別佛,即是我們自身與他身合一的本性佛。  

又《大悲經殖善根品第十三》曰:「阿難。若有比丘觀內身。循身觀,勤精進。繫念一心,除世貪憂。如是觀內身。循身觀,觀內受、內心、內法。勤精進,繫念一心,除世貪憂。阿難。是為比丘自然法燈自作法歸。不求他燈不求他歸。」佛陀也為我們後人作開示,從內觀中觀內心法,自求內證,是自然法燈自作法歸,這才是究境之道。向外求作,皆是外道之法。向外求作之福,若不是立基於善,大抵皆是薄福,福中藏禍。故自在的福報乃向內觀中自然起作而有,向外求作只是助緣。由此我們亦明白,所謂「證道成佛」,需要那位上師來授記印證嗎?自己好好學佛,了解佛陀深刻的教法,從佛經中找到印證,自己是否真修行?他人是否真修行?自己內心自自然然明白。欺騙不了自己,也欺騙不了別人。同時,自己也不會被他人所曚騙。他人也矇騙不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