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2, 2022

隨心日記 20220222--善知識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我們通常稱能夠引導及教導我們入門修行學佛的老師為善知識。為何能夠引導我們學佛的人稱作善知識,而不是善智慧?當我們觀察這些台面上講經說法的佛教老師,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我們都會發現,無論從任何管道的訊息,我們都可以看到負面批評的言論。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就不會受到這些批評聲浪的影響。一位佛教老師的行誼如何,仍是需要我們自己善用智慧來作判斷。佛教師父在觀察學徒能不能受教。學徒當然也會觀察自己所跟學的老師的行誼、知識,胸襟及智慧如何。

有些佛教老師頗具爭議性。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般人在看這些佛教老師,通常只看到表象,是看不到這些佛教老師真正所做的內涵。如我們曾經提到,學佛是一種有智慧的生活態度與高度,如果我們沒有達到這樣有智慧的程度,我們自然也看不懂這些佛教老師在做什麼。如果我們用坐井觀天去看這些老師的行為,那觀點自然是偏頗的。當我們有一天的修為接近這些佛教老師的程度,我們自然就能看懂他們的所作所為。

一位能啟發眾生佛性的佛教老師能夠上台講經說法,台下的功夫自然是練到一定的程度,慈悲與智慧通常已達到該有的程度,貪瞋癡慢疑的五毒心基本上也已達清淨的某種程度,至於智慧到達怎樣的程度,他自己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完全掌握,但至少應該是及格,並且諸佛菩薩一定清楚這位佛教老師的修為程度,並認可他可以上台講經說法。一位真正好的善知識,都是經過佛菩薩的認可才敢上台講經說法,絕對不敢自己冒然上台。並不是說這個人很會講課,很會講經說法,長得帥,長得美,學歷高,就可以自己想上台講就上台講。有些人可能如此,那是他們個人的因緣。我們自己跟隨老師,仍是需要善加判斷。

我們心中所認為的好老師,在他人心中卻不一定。這主要在於師與徒之間的緣份。我們跟甲老師有緣,卻不一定跟乙老師有緣。好的善知識也不一定知名度高,也不一定有眾多的弟跟隨。但他們仍然會在台面上,透過各種方便法傳播佛法。這只要我們有良好的因緣都可以在網路上發現他們。這樣的老師仍持續他們修行學佛的過程,但跟凡夫菩薩不同。這是在修證程度上的差異,修行境界不同。當我們觀察一位講經說法者,我們當觀察他們的神態,是否從容安祥,語氣是否平緩安定,內心是否誠懇。

通常老師傳授給我們的只是佛教知識,並以他個人的修行經驗,啟發我們的自性智慧。換句話說,一位好老師傳授給我們的,除了佛教知識,最重要的,還有他個人在修行上的生活經驗及智慧,以及生死觀。這對我們來說只是知識,還不是我們的智慧。他們的生活環境和背景不一定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背景。他們的生活經驗,不一定是我們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智慧也不一定是我們的智慧(我們不一定能夠擁有他們所具有的智慧)。至於我們能不能吸收他們所傳授的佛教知識,能不能學習他們的智慧,然後,啟發我們的自性智慧,就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將佛教知識及我們自身的自性智慧實際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則取決於我們自己。所以,慈悲與智慧是自己覺悟,體證、實行與運用。這才是真正自己所擁有的。慈悲與智慧是一種生活狀態。無論善知識呈現出來的相和狀態是什麼,我們必須明白,善知識無法給我們慈悲與智慧,只能啟發我們自性中的慈悲與智慧。這樣我們才不會在學佛修證的過程中遇到挫折而無知地抱怨善知識,甚至無知地批評善知識。這是我們在修行學佛的過程中必需明白的。

好的佛教老師是用他學佛修證的實務生活經驗在講,是用自己覺悟及體證的自性智慧在講經說法,甚至可以用自己親證的佛法,將它分析及歸納。佛教名詞解釋只是被他用來輔助說明。他絕不會拿著其他佛教大師的註解及論,照本宣科,一直解釋佛教名詞及修行次第。如果要了解這些註解及論,自己上網查就有,而且資訊豐富。

有些佛教學院及其老師教導學生背誦佛經。您覺得佛陀是透過背誦佛經成佛的嗎?有些寺院收小沙彌,小小年紀就讓他們出家,住在寺院裏,背誦佛經。這樣的年紀,記性很好,倒背如流,任何佛經名詞解釋,他們也過目不忘。所以,他們可以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上台講經,一表人材,講得頭頭是道,被信徒捧為佛教大師。可惜,有些人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我曾經讀過一位在歷史上的出家人所講解的佛法,他講的內容高深而豐富,但是,我自己怎麼讀都覺得怎麼怪。我一查才了解,這位出家人從小在佛寺被養育長大,因為身體不好,住持就叫他每天去藏經閣讀誦各種大小乘經典。所以,他比一般人更有時間讀經。佛經及註解讀多了,都記在他的腦海裏。所以,他可以侃侃而談地說經道論。可惜,他三十出頭就病死了。我終於了解,他講經說法是複誦出來的,用我們現在的語言,叫做:複製,貼上。東貼一塊,西貼一塊,初看好像很完美,實際了解才發現有問題。我們自己實際修證佛法就會明白,以他這樣的生活和經驗,雖然可以將佛經講得頭頭是道,但實際並未入佛的真正智慧。這只要我們自己有深入佛法修行就觀察的出來。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修行經驗的初學者能夠從中受益,因此啟發自己對修行學佛的好奇心,自己的自性佛性能因此受到啟發,腦袋突然開竅,一念相應,想去探索佛教,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好。

一位深入佛慧,有自己的實際修證經驗的老師,其實都很健康長壽,平實只有一些小病痛而已,但很快就痊癒。為什麼?因為這跟佛的智慧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如果深入修行及了解佛法就會明白這一點。當然,如果回歸佛祖身邊的時刻已到,自然預知時至,圓滿放下,瀟灑安然離世,對世間不會有任何牽掛和留戀,也不會勉強。畢竟,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是自然不變的佛理。今日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彌陀佛!


2月 21, 2022

隨心日記 20220221--對修行學佛的認識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學佛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生活的高度。什麼樣的態度和高度?那是一種有智慧的生活態度,是一種有智慧的高度。一般人無法理解修行學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舉一個例子來作譬喩說明。修行學佛就像爬山。當我們還是一般人,尚未進入學佛的狀態,我們就像是生活在平地的人,我們接觸到的事務,景觀,環境,生態,以及氣候就是平地生活的樣態。這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經驗,並且就這樣過完一生。他們討厭爬山,害怕爬山,他們不想去探索山裏未知的世界,不知道山裏豐富的景觀及自然生態,以及那令人神清氣爽充滿芬多精的原始自然森林環境,那裏更藴含我們有生之年從未見過的花草植物,以及動物和礦石,還有那氣候的變化,雲霧繚繞,跟山底下也是不同的。像台灣這樣溫熱帶地區,在冬天爬到雪山(台灣有一座山,叫作雪山。),雪積存的厚度到達膝蓋這麼高,整片的杉木林,置身其中,就跟您在歐洲看到的冬天雪景沒什麼不同。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台灣的平地,就永遠不知道在台灣的高山還有積厚雪的高山美景。

這爬山的過程,就如同我們學佛的過程,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們會經歷不同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會有暴雨,也會有晴天,我們會遇到不同偶遇的山友,熱心助人,彼此分享爬山的經歷,互相鼓勵和加油,帶給我們心靈全然不同的感受和震撼。我們的心靈因此而蛻變,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心靈也變得更加成熟而有智慧。當我們到達山頂,我們的視野變得廣闊,終於明白,山頂的美景和處在山頂的經歷,跟我們在平地的生活是完全不同,我們才能體驗和分析出這其中的差異。我們處在山頂清淨靜謐的環境中,遠離世俗塵囂, 聆聽天籟之音。卸下沉重的背包(包伏),身心沒有負擔。仰望天空,遠觀鄰近的山景變化,無事一身輕。俯視人間,笑看俗世,煩惱也沒了。人生如此清閒,真是無上福報。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人喜歡爬山,有人喜歡看海。學佛也像一滴水入大海。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存在世間。這一滴水可能存在於世間的任何地方,例如,跳耀在綠葉上的一滴水,在美麗的花瓣上的一滴水,或在在皮鞋或高跟鞋面上的一滴水。這一滴水隨著風飄,隨著氣流的變化,或是浮蕩流浪於世間,或是悠游自如於世間,無論如何存在於世間,經歷各種酸甜苦辣,有一天這小水滴隨著流水,終於流入大海,與大海融為一體,才知道自己不只是小水滴,原來自己就是大海,是這無邊無際大海的一分子,如此遼闊而深遂,蘊藏萬物,生機蓬勃。這大海就如同是諸佛法身,這一小水滴就如同是個人所化的肉身(化身)。

有人賺百億後,有命賺錢,沒命花錢,生重病後,命快沒了,才心生焦急和懊惱。幸運地受菩薩入夢慈悲指示:出家可以保命。於是毫不戀棧地將身家財產全捐出去,用於弘法利生。或開辦講經佛堂,或買下中醫診所免費為人看病。當然,這不是每一個人的因緣。入佛門,修行學佛,不盡然如此。我們不一定需要這種因緣。這我們自己要明白。但是,這些前輩放下一切,開始廣修福德,善種慧根,卻是值得我們效法與學習。無論我們目前處於什麼狀況,在家或出家,有工作也好,沒有工作也好,只要我們有一念誠心,都是入門學佛的好因緣。

有人誤以為學佛就是要苦行,就是要放下世間一切所有,這是完全誤解佛教。有人有一點慧根,以俗家身份跟著佛教師父學佛,學一學,就被度化出家了。許多父母擔心這一點,因此,特別反對自己的子女去修行學佛。將修行學佛與出家聯想在一起,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佛教,這也是大多數人對佛教偏頗的印象。如果不是出家人,也不吃素,就主觀認為這樣的修行人就是六根不清淨,就認為這種人是假的修行人。這也是對佛教的偏見。許多出家人都將俗世弟子當作出錢出力護持佛法的人,而開示若要成佛就必需出家,如果是女性,還必需在來世轉為男身之後,才能成佛。這也是誤解佛教。希望社會大眾千萬不要被這些觀念所誤導。如果您想建立正確的佛教觀念,應該廣學多聞,觀念才不會受到局限。我曾經提及,觀音,文殊,普賢,地藏,這四大菩薩,只有地藏菩薩呈現出家像,其他三位菩薩,我們自古至今所看到的皆是在家像貌。台灣人在家裏的廳堂喜歡供俸觀音神像。並且台灣供俸的觀音像多數是女性的樣貌。如果各位有注意的話,無論是廟寺,或居家,所供俸的觀音像,無論是男像或女像,皆是在家像。祂的髮飾、頸、手或腰間都戴著手鐲、瓔珞、珠寶,穿著飄逸華麗的絲綢衣。您怎麼看,看來看去,祂都不是出家像。那這些虔誠的信徒每天拜觀音,拜的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答案已經很明顯。

我們在解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就有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應化身,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音即現何身。這些應化身包括佛身,出家和尚,女尼,居士身,婦女身,童身,還包括天人,非人等。三十二只是一個數字,實際上是無限,我們應廣義了解,觀音想變化出什麼身都是可以的,上帝,天使,聖母瑪利亞,外星人有沒有可能,以我們現在的理解也是有可能的。那您說,觀音到底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祂到底成佛沒?當然是早已成佛。如果沒有成佛,如何能夠以應化身遊戲娑婆世界(即這個地球)。法報化三身一體,諸佛法身本是一身,觀世音菩薩其實就是諸佛本身,呈現觀音像來度化眾生。明白這一點,我們學佛才能靈活,充滿樂趣,觀念才不會受限。跟對老師學佛,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才不會盲修瞎煉,才不會忙修忙學,多走冤路。

出家學佛也很好,是個人選擇之一,但是不要誤導群眾,讓一般民眾誤以為出家就是苦行,就是閉關,就是吃素,就是清心寡慾,就是沒有物質慾望。佛陀當年出家修行,人家供養給他甚麼,他就吃甚麼,葷素不拘。人家供養他華麗的廳堂當作講經佛堂,他也不會拒絕。當下在台灣出家學佛的環境很好,佛寺及出家人普遍受到民眾的供養。出家人不一定依苦行在修。佛陀本身也不修苦行,是放棄苦行後才悟道的,這我們要明白。當下有些出家人甚至是高學歷者,出家前也有很好的收入和工作。出家前,家庭經濟良好的也不少。即使出家了,還勝任大學教授一職,是像一般人一樣領取大學薪資及國家研究經費。事實上,他們的收入比一般人好。而一般民眾不了解,質疑為什麼出家人吃好住好,人人有手機和電腦,出門有轎車接送。而心生質疑,認為出家人或學佛的居士心口不一。這是觀念還停留在過去。台灣目前的教育與經濟生活環境與過去佛陀時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出家人所用所住的生活當然也不一樣。

出家學佛是不容易的,出家師父收徒弟也會挑選,並非來者不拒,這可以避免給自己和僧團找麻煩。所以,一個人沒有基本的福報和慧根,出家師父是絕對不會收為徒弟的。那出家師父不收,我們去請在家師父收我們為徒總行了吧?在家師父的想法跟出家師父的想法是一樣的,對於所收的弟子也是經過挑選的,原因如同上面所說。當我們一心發願,真誠修行學佛,自有良善的因緣,遇到有緣的善知識(無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引導我們學佛,並收我們為徒。修行學佛有良師的引導,會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修行學佛的境界,讓我們真正明白佛的境界是甚麼。沒有福報和慧根,是非常難入這種境界。這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從基本的福德開始修起。德厚功堅,才有機緣入佛的境界。否則都只是在佛教的知識及概念上轉來轉去,被這些文字境相所轉而形成個人偏見,就算學經歷再漂亮,也難入佛的境界。這我們必須明白。今日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彌陀佛!

2月 19, 2022

不要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

 

作者: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付出與犧牲存在於各種人際關係中

 

您的享福,說不定是別人犠牲的結果。但是,您自己可能沒有這種自我認知。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終究會有因果報應。可惜,不是人人有這種自覺。如果人人有這種自覺,就絕對不敢做出這種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事。這世間,有許多人將別人的付出與犧牲當作理所當然的事,自己的內心完全對別人的犧牲與付出沒有一絲同理心及感恩之心。如果付出與犧牲的人沒有做出怒吼與抗議,這些既得利益者甚至一度以為這一切利益都是自己應得應享的福報,內心毫無愧疚之意。甚至將這樣的行為和態度持續地代代相傳。而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夫妻之間,也發生在公婆與子媳之間,甚至也發生在兄弟之間,或妯娌之間,或朋友之間,或同事之間。換句話說,凡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可能存在這種將別人的付出與犧牲當作理所當然的事,而內心毫無同理及感恩之心。

 

無論您處在甚麼人際關係之中,如果您是一位一直付出與犧牲的人,也不曾對此發出怒吼與抗議,那真正是寵壞受您恩惠的人。即使有一天您對此發出怒吼與抗議,對方為既得利益者已成事實,對您的憤怒也就毫不在意,甚至還會反過來嘲笑您,或者打壓您,這時您才會真正感到心寒。

 

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人遠多於那些總是付出與犧牲的人

 

如果我們做研究和觀察,我們會發現,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人,遠多於那些總是付出與犧牲的人。如果再從性別來分析,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人,男性多於女性。我沒有性別偏見,純粹就事實觀察。這種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普遍存在於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自古存在至今。即使在今天追求男女平等的台灣社會,仍然無法完全免除這種現象。主要在於台灣仍然是重男輕女的社會。當然,並不是說女性就不會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許多女性正是依附男人,而使得男人與她自己,以犧牲他人的方式來讓自己享福。可惜,許多這樣的女性並沒有這種自覺。如果許多女性有這種自覺,那婆媳關係或妯娌關係等家族關係就會平靜許多,就不會有那麼多紛爭。所以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怎麼扯永遠也扯不完。

 

很少男性會來探討這種議題,甚至幾乎沒有,因為會有這種自覺的男性相當稀少。既得利益者不會來探討這種議題。話說回來,男性就不會以犧牲男性來讓自己享福嗎?鐵定也是有的。這我們在政權朝代的歷史故事看的可多了。中國古代以記載犧牲女性來讓家族的男性享福的歷史、故事、文學及小說也不少。我不再多說。即使在平權社會的現在,關於女性的付出與犧牲的新聞與文章仍是不少。很遺憾的是,有些曾經付出與犧牲的女性長輩竟會再去壓迫自己的女兒或媳婦為家族的男性人口付出與犧牲。

 

以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人的根本原因--人性的貪念及癡念

 

由於學佛的敏感度,當我們在分析與探討這些以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人,我們不能只從表象去看,而是要從根本去分析與了解。因為表象會隨著各種因緣而變化,因而呈現出許多不同的現象和結果。但是,根本的原因一定是在那兒,絕對可以觀察及分析。那這根本的原因是甚麼?其實就是人性的貪念及癡念。就是人性的貪婪與愚痴。一般人沒有深刻的人生經驗或修行過程,很難對此有深入的認識與理解,甚至是覺悟。如果我們曾經做過大量的文章閱讀,我們會發現許多作者只是探討事相的發生,好像也探討原因,但就是無法觸及根本原因。

 

甚至我們聽聞一些名師,有著相當高的學歷,以大學教授講課的經驗或以補教名師講課的經驗來講解佛法,探討很多佛教名詞,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博學廣聞,好像是佛教大師。但是,如果我們深入觀察,他們仍然無法讓我們深入了解生死真正痛苦的根本原因。為什麼?因為他們本身仍然沒有完全脫離因貪瞋癡念所造成的苦因,他們所傳授的只是佛教的知識,而不是佛教的本體。佛教的本體怎麼傳授?您怎麼想都想不到。這是無上密。您在檯面上看到任何大師在講空,講大乘經典,那只是傳授佛法知識而已,很多人以為自己這麼一聽,就得到佛法的真傳,就這麼悟道了,其實只能說啟發自性而已。


只要我們深入理解及體會自我及他人內在的貪念、瞋念和癡念,我們就會發現許多現象的變化都是基於這三種念而起的幻化現象。無論您的角色是付出與犧牲的人,或是以犧牲別人來讓自己享福的人,基本上都離不開這三種念頭的交互作用和影響。這個很不容易理解。即使是在網路社群上有著相當高的流量觀看,能夠將佛法講得頭頭是道的人,講再多的大乘經典,解釋再多的佛教名詞,念再多的佛號,讀誦再多的佛經,打在多的禪坐,都不見得能夠對此真正理解和覺悟。如果您有仔細觀察,您會發現這一點。

 

家族「孝」子、「孝」媳的事例說明

 

為什麼說都離不開這三種念頭的交互作用和影響?我舉一個事例來說明。在台灣老一輩的觀念裡多傳承「重男輕女」的觀念,閩南話有一句「豬不肥,肥到狗去。」這句話是對女性相當大的輕視和貶抑,是很典型的重男輕女的一句俗話。這裡的豬意指男性,狗意指女性。女性如果稍有自覺意識,聽到這句話內心一定感到深深受傷。「肥」意指資源的流向。傳統認為豬比狗值錢。豬肥更加值錢,因為可以買賣。由此,我們可以觀察,台灣對於家族的男性特別重視價值導向。所以,台灣許多傳統家庭非常重視兒子,特別是長子。大部分的傳統家庭都會將所有的家庭資源挹注在長子身上,因為長子肩負家族祭祀、血脈傳承,以及家族興旺的延續,甚至是將來奉養父母,以及父母百年後為父母送終「捧斗」。因此,為人父為人母由於癡愛兒子之心,也多願意為兒子犧牲和付出。自己犧牲與付出還不夠足以讓自己疼愛的兒子滿足幸福,還必須拉著其他人一起犧牲與付出。


有一句成語叫做「癡心妄想」,這正說明父母對兒媳,甚至是對長子長媳的癡心妄想。這何嘗不是一種愚痴?何嘗不是一種愚「孝」?這是指動詞的「孝」,「孝」子「孝」媳,意味著「孝順」兒子和媳婦,也就是甚麼事都只為自己疼愛的兒子和媳婦著想,而不在乎犧牲別人的幸福與權益。為此,就必須壓迫這位長子的姊妹付出及犧牲,將因此所取得的資源留給兒媳。因為姐妹不值錢,將來是要嫁出去的人,對娘家家族興旺沒有利益可言。因此,要求女兒付出及犧牲的方式千奇百怪,細節我就不多說,這隨個別家族的因緣而變化,台灣傳統戲劇和小說,我們也看很多了。為了將資源留給兒子,包括為兒子娶媳婦的資金,以及為他們置產置屋的成本,做父母的就會對周遭親友的財產起貪念,包括自己親身女兒的財產及勞力,甚至是女婿或女婿父母的財產,甚至是首位嫁進門的媳婦娘家的財產。如果有眾多的兒子及其媳婦,財產無論怎麼分配,總是有人認為分配的不公平,總是認為自己吃虧,而心生怨恨,這就是起瞋念。而這些人往往沒有去想,這些財產並非他們的勞力所得,而是犧牲別人而得來的財產。所謂「瞋念一起,火燒功德林。」腹內整把火在燒,如果失控,往往會做出傷人的事件,最後回燒自己,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如果這些長子長媳或者這些其他兒媳做人合乎道義,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姊妹有情有義,父母對他們的疼愛也就值得了,姊妹們或兄弟們的付出與犧牲也就不會白白浪費。可惜,台灣有句話「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很多兒媳卻是在這種狀況下被父母的溺愛寵壞,是以犧牲別人的方式來讓自享福,甚至是犧牲父母或弟媳。而夫妻之間,或男女朋友之間,誰犧牲誰,誰付出的比較多,也是爭論不休的議題,這其實也是由貪念及癡念引起的。

 

社會上推廣男女平權以及公平的制度,以避免用犧牲別人的方式來讓自己享福。

 

台灣目前為了根除這種惡習,在社會上盡力推廣男女平權,子女成年後甚至可以自由選擇要跟父姓或跟母姓。家族祭祀的派下員也不再排擠嫁出去的女兒。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可惜台灣很多男性的腦袋還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因此,我三不五時就對我那兩位兄長碎碎念,提醒他們腦袋要跟上時代潮流,別再壓迫及犧牲自己的女兒,來讓兒媳享福。

 

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由一個家庭的小事可以放大觀察社會國家的大事。社會上也有很多人是以犧牲別人的方式,來養活自己,或者養活自己的妻小,甚至是讓自己享福,或讓自己的妻小享福。許多社會或國際新聞事件,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些脈絡。特別是貪官特別嚴重的國家。社會上也有許多人因為他人投機、或者貪婪、或者愚癡的行為而讓自己的權益與幸福就這樣被犧牲。台灣社會這三四十年對此也多有警覺,因此社會大眾也共同創造一個公平合法競爭的遊戲規則,以避免有人用犧牲別人的權益與幸福,來讓自己享福。

 

當然,身為一位學佛者,我們從觀察別人的起心動念及行為後,真正要反觀及內省的是我們自己。時時刻刻關注、檢討及謹慎自己內在貪瞋癡的起心動念及行為。提醒自己,謹慎自己,不要犧牲別人的幸福及權益來讓自己享福。要明白,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要占人便宜。犧牲自己的時間、精神、勞力、利益,為別人造福,上天都會惦記著,將來都會補償給你。同樣地,犧牲別人的時間、精神、勞力、利益, 來讓自己享福,上天也同樣記著,將來這一切都得還給眾生,這一世不還,下一世還是得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謹記貪瞋癡所造成的因果報應這回事,是學佛相當重要的根基之一,這比你了解再多的佛教名詞,讀誦再多的佛教經典,都更為重要。為什麼「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傳來中國的第一部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很多章節都在講貪瞋癡所造成的危害及因果報應,提醒修行者謹慎小心自我的貪瞋癡的念頭及行為,這就是清淨自己的念頭和行為,才是成佛的真正根基。念再多佛號,讀誦再多佛經,了解再多佛教名詞,內心的貪瞋癡不除,對修行成佛都沒有太大的用處,如佛陀所說:「徒增勞苦」而已。學佛要懂得學在根本處下功夫,才能真正成就佛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彌陀佛!



2月 08, 2022

第32章:自我淨空滅除恐懼。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2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32章:自我空滅除恐懼。

佛陀說:人們從愛欲中產生擔憂,並從憂慮中產生恐懼。 如果離開愛欲,會擔憂什麼? 會害怕什麼?

 

自我淨這意味著自我處於清淨的空的狀態。 大多數人不理解這種狀態,甚至錯誤地理解它,從而害怕它。 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我空性的深刻意義。

 

禪宗小故事

 

有一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輕鬆理解它。 有一個小弟子,總是不明白禪的意義。 有一天,禪師面前的桌子上有一個空杯子。 禪師讓他的小弟子替他把茶倒進杯子裡。小弟子聽從命令,倒茶。

 

然後,杯子裡裝滿了茶,小弟子停止倒茶。 禪師命令小弟子繼續倒茶。 小弟子猶豫了一下,對禪師說:“師父,杯子裡裝滿了茶。 我應該繼續倒茶嗎? ”

 

禪師對他說:“你有兩個選擇。 一是不停地倒茶。 另一個是清空杯子,繼續倒茶。”

 

突然間,小弟子似乎明白了自我清空的意思。想想,如果我們的內心填滿事物,如何能夠裝進新的東西?唯有將我們的內心清空,我們才能裝進新的東西,例如,新的觀念。

 

愛的渴望

 

你有沒有在自己的身體裡默默地思考過愛的渴望? 當我開始練習冥想時,我必須對它提出質疑,並意識到存在於我體內的愛的內在渴望。 每天做這樣的冥想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這樣的修行是學習佛法,釋放生活中的自我煩惱的基本學習。

 

佛陀說:“愛的慾望是痛苦的根源。” 只有知道了我們身體裡對愛的渴望,才會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會吸引我們、影響我們、扭轉我們,從而給我們帶來痛苦。 當愛的慾望在我們的身體裡逐漸消退時,任何因內心的愛而觸動我們的苦惱,都是自然而然的休息。

 

其次,當我們洞察我們內心的愛欲時,我們會敏銳地洞察每個人都存在的愛欲。 做這樣的觀察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 我們不能沒有任何一個人生活。 他們身上存在的愛的慾望似乎會成為任何負面的動機、思想、語言和行為來傷害我們。 當我們清楚地知道它時,我們就會知道如何正確面對和處理它。

 

當然,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會因為內心對愛的渴望而傷害別人? 我認為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少。 如果我們廣泛地觀察社會和世界,我們會發現,引起社會動盪和世界不和的根本原因是強大的男人和女人存在的愛慾。

 

為什麼人們追隨愛的慾望會因此給他們帶來煩惱?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你觀察過孩子們的行為嗎? 我們知道孩子們喜歡玩具。 當孩子們玩玩具時,他們是那麼開心,笑得那麼開心。 然而,當我們拿走他們的玩具時,他們的本能會讓他們開始大聲哭泣。 當他們冷靜下來並意識到他們失去了玩具時,他們開始嘗試並做一些事情來取回他們的玩具。 當其他孩子拿走玩具時,他們甚至憤怒地為搶玩具而爭吵。

 

孩子們的這種行為可以追溯到吸奶嘴的行為。 當寶寶哭鬧時,我們將安撫奶嘴放到寶寶嘴邊,讓寶寶吸吮。 然後,嬰兒停止哭泣。 這將追溯到人類對愛的渴望的源泉。 這種安撫奶嘴的愛慾是嬰兒的本能。 然而,隨著嬰兒的成長,以及他們在生活和環境中所接觸到的東西,他們所追求的愛的欲望是不同的,並且隨著他們的年齡和經歷而變化。 同時,他們所擔心的和害怕的也是不同的,並且隨著他們的年齡和經歷而變化。

 

嬰兒的本能所引發的對奶嘴和玩具的原始渴望是無法剝奪、限制和改變的,因為它是嬰兒成長的必需品。 但是,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可能沒有必要按照自己的愛慾去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有的甚至不得不被限製或淘汰,以免給自己或他人帶來麻煩。

 

例如,一些小男孩喜歡汽車並渴望擁有它。 但是,我們知道這不是小男孩的必需品。 儘管有些小男孩喜歡汽車並渴望擁有它,但他們知道自己買不起,因此消除了這種愛的慾望。 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並沒有消除他們對汽車的熱愛,而是為了偷車。 他們無證駕駛汽車並造成汽車碰撞。 也因此發生了很多麻煩。 他們甚至必須喪失生命和支付汽車損壞的費用。

 

因此,對於愛的內在渴望,區分什麼是必要的和什麼不是需要的,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例如,吃營養豐富的天然食物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對它有任何愛的慾望,並以正義的行動獲得食物,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 但是,如果我們想得到這樣的食物,從而做出任何傷害他人的事情,那就是不正當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任何麻煩。

 

佛說:人隨愛欲生煩惱,隨煩惱生恐懼。

 

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們對愛的渴望以及他們想要的東西更加複雜。 而這種愛的慾望,更多的是與貪婪的慾望有關。 也就是說,這種愛的慾望不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更多的是通過貪婪的慾望來滿足需求。 同時,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的方法和行為也更加不當。 總而言之,這種愛的慾望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生活壓力的焦慮和推動,從而形成生活中的惡性循環。

 

男人愛女人。 女人愛錢。 男人喜歡事業上的權力。 女人喜歡有一個舒適的房子。 男人喜歡汽車。 女性喜歡名牌服裝和手皮包。 無論他們喜歡什麼,他們都願意為得到它做任何事情,甚至使用卑鄙的方法或違背他們的善良本性。

 

不幸的是,他們不區分他們想要的是必需品還是虛榮心。 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想要的比他們需要的要多。 當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時,他們似乎並不滿足。 他們想要更多,並且對此有強烈的擔憂。 不幸的是,為了得到更多,人們在內心對愛的渴望下成為奴隸。而有些人不願意通過自己的勞動和精力去努力。

 

因此,他們的思想和動機不再純粹,從而真正導致他們的邪惡行為。 他們不知道,這種對愛的渴望以及隨後的思想、動機和行為會給他們帶來許多麻煩和痛苦。 他們甚至不得不活在惡人的威脅、控制和羞辱之下,因為他們害怕失去一切。 因此,他們生活在恐懼中。 因為害怕,他們甚至被迫犯罪。

 

如果他們離開了愛欲,會擔心什麼,害怕什麼?”

 

換句話說,為什麼人們會因為對愛的渴望而產生如此多的煩惱和苦惱? 那是因為他們不能放棄對愛的渴望。 當他們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愛欲時,他們無法放下手中的任何東西。 為了拿著任何東西,他們甚至願意與其他人爭吵或打架,甚至撒謊或傷害他們。 這是他們的煩惱和苦惱。 不幸的是,他們可能沒有這樣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警覺。

 

所以,如果人願意離開愛的慾望,他們的心靈就這樣被淨化為空了。 在它裡面,沒有你想要的東西,因此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失去。 在空虛的心靈中,哪裡可以找到煩惱和恐懼?

 

英文: Chapter 32: The ego-emptiness kills the fear


第31章:心中的寂靜可以消除慾望。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1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婬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31章:心中的寂靜可以消除慾望。

佛陀說:有人患有淫亂,無法停止,想要自己切斷陰莖。佛陀告訴他,如果你切斷了你的陰莖,還不如切斷你的心。 心就像功曹。 如果功曹停止,追隨者就停止。 如果邪惡的心無法阻止,割下陰莖有什麼好處?“ 佛陀對他說了這句話:慾望是從你的意識中發生的。 你的意識是從你的思想中發生的。 如果這兩心分別寂靜,就沒有情慾,也沒有動作。佛陀說,這節經文是迦葉佛所說的。

 

“有人患淫亂,欲罷不能,想親手割斷自己的陰莖。”

 

有人遭受強烈的性慾和性行為的折磨,無法阻止。 我用“淫亂”這個字來包括淫亂、放蕩和淫蕩的意思。 總而言之,有一個人是男性,有強烈的性衝動,從而促使他做很多關於性的事情。 然而,這也給他帶來了很多麻煩。 所以他想用這種方法,自己割斷自己的陰莖,以阻止他的淫亂和煩惱。

 

佛陀告訴他:“如果你切斷了你的陰莖,還不如切斷你的心。

 

在這裡,心是指思想或念頭。 “切斷”也意味著“停止、放棄或消除”。意思是:如果你想用刀割掉你的陰莖,還不如停止、放棄或消除你對性的任何想法。

 

心如功曹。 功曹停了,追隨者就停了。

 

功曹是古代官職的意思。 在這裡,它意味著主要的命令。 功曹也像老闆一樣,可以指揮部下做任何事。 心如功曹,亦即心為始因。 “功曹若止”,意即不再有任何念頭。 也就是說,停止任何最初的原因,放棄主要命令。 “行者止”,這裡的追隨者是指我們的意識,即眼、耳、鼻、舌、身、意。 這六種主體具有分別和感覺的功能,即意識。 功曹一停,追隨者就停了下來。 也就是說,當沒有任何性的念頭時,上述六種意識就會休息。

 

惡心若止不住,割掉陰莖有什麼好處?

 

這裡的惡心是指淫蕩、淫亂、淫蕩的思想。 切斷陰莖無法阻止不穩定的心。 若惡心不滅,六識仍旺盛,追隨外界情色事,不斷轉向出現性行為。 由此可知,切斷陰莖並不能解決性慾和性行為所帶來的問題。

 

即使在今天,由於性衝動而導致的犯罪和謀殺案仍然在各個國家發生。 任何阻止性衝動造成傷害的法律和積極宣傳都無法在貧窮國家產生良好的效果。 在這些國家,男性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沒有機會接受佛陀的教誨,並讀到這篇文章。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割掉陰莖,也無法阻止內心的性慾、性行為和隨後的犯罪行為。

 

在某些宗教或某些國家,它要求人們對他們內心的色情慾望保持謹慎。 然而,他們不是要求自己這樣做,而是要求女性。 男性強迫女孩切斷陰蒂,以免她們濫交、放蕩和淫蕩。 並且男性強迫女孩和女性不要暴露自己的臉和身體,以免吸引男性並引起他們的性衝動。 這樣的想法和行為,對女性來說是不公平的事情,讓我感到震驚,台灣媒體對這種想法和行為也進行了報導和批評。

 

慾望是從你的意識中發生的。 你的意識是從你的思想中產生的。 如果兩顆心分別沉默,就沒有情色,也沒有動作。

 

當我們深入了解佛陀的任何教義時,我們會發現佛陀的所有教義都是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我覺悟。 這是一種相當文明和進步的教育。

 

如上所述,內在的情慾是從我們的六識中發生的。 我們的六識是從我們的思想中產生的。 在這裡,兩心就是六識和念頭。 如果我們的思想和六識都靜止,那麼任何內在的性慾和之後的任何行為都不會發生。

 

當我們的思想和六識在靜止中穩定時,無論外界事物及其現象的變化,都不會影響我們。 縱然少女的容顏無比艷麗,身體無比的火熱,卻也無法吸引那些思想六識都沉寂的男性,去通過性行為做出任何有害的事情。

 

總而言之,警惕內心的情慾及其惡行,不是靠生理、身體、外在形式,也不是靠別人的行為和紀律,而是靠內心的自我靜止,自我的心態和自律。

 

Kasyapa是梵文。 迦葉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師父。 這首偈是迦葉佛傳給釋迦牟尼佛的。

 

英文: Chapter 31: To silence in heart removes the desire.


第30章:遠離慾望之火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30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章 遠離欲火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30章:遠離慾望之火

佛陀說:那些行道的人就像穿上乾草一樣,當火來臨時,必須避開它。 當道人看到慾望時,必須遠離它。

 

慾火是慾火,意即欲如火(煩惱之火、貪、瞋之火),可以毀滅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造成任何傷害。 大多數情況下,火給我們的印像是負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傷害我們,包括我們的生命。 在本章中,火是根據否定的概念來做類比的。 我們不僅要放下它,而且要“熄火或滅火”,即去除內心的慾望、貪婪、仇恨等消極的心態和情緒。 這也意味著消除由慾望、貪婪或仇恨造成的傷害。

 

道原意為路徑、道路或途徑。 道的含義延伸到任何教育體系,包括任何宗教的任何教義。 因此,道的含義是非常廣泛的。 在佛教中,佛陀也以“道”字的本義作為解釋或定義。 那就是誠實的弟子想要在生活中實踐真理,原則是什麼,他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實踐。 一言以蔽之,道就是從自己的禪修和佛法的修行中,開悟自己的一些真理、原則和方法。 換句話說,自性和佛陀的真理和一切悟道也是道。

 

漢語中的佛教和道教有什麼區別?

 

知道生活中的真相是不夠的。作為一個和尚或一般人想學佛,必須要實事求是,這叫行道。所以,請不要把道誤認為是道教。在中國文化中,佛教和道教是有某種不同的。它們有什麼區別?總而言之,修道的形貌、形式、方法和方式不同。同時,用來介紹和解釋神靈的名詞也不同。但是,他們所要修行的真理和悟道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佛教與道教可以互相接納,沒有衝突,而且佛教與道教也可以接受其他正教,比如基督教和天主教。你知道為什麼嗎?在心靈的空虛中,彷彿在宇宙中,彷彿在天地間,沒有什麼是不能包含的。從上面的解釋來看,這裡的道士是指佛教中修道的人。 在這一章裡,希望大家不要誤以為道士就是學習道家的學道人。

 

對修道者來說,有兩種慾望是必須遠離的。

 

對修道者來說,有兩種慾望是必須遠離的。 一種是色情的慾望,另一種是貪婪的慾望。 佛陀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多次談到色慾和貪欲。 有很多章節提醒誠實的佛教僧侶要警惕色慾和貪婪的慾望。 我也在那些章節中解釋了很多。 情慾也是貪欲之一,如果我們深入感知它,我們就能找到它。

 

佛陀說,貪欲是痛苦的根源。 對於群眾來說,他們沒有這樣的感知力,因此做了很多對自己和他人有害的事情。 他們無法理解貪婪的危險,除非他們在生活中經歷過貪婪的慾望,嚐過苦果並承受它。 或者,他們已經接受了佛陀的教導,因此開始思考和理解為什麼貪婪是痛苦的根源。

 

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由貪婪或色欲引起的有害案例。 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許多人被自己的貪婪慾望和色情慾望所追隨和轉向,從而對他人做出有害的事情。 他們可能只是看到自己的利益,或者只是自己享受當下的幸福。 但是,他們看不到會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後果。 在殘暴的政府中,在任何社會中,甚至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類似的事件。

 

貪婪和色情的慾望是原因,它將來自外部環境的許多複雜的條件聯繫起來。 那麼,這樣的因緣就會使人違背自己的善性而做任何有害的事情,傷害自己和他人。

 

一則新聞提醒我們,不僅要警惕自己的貪慾和色欲,還要警惕他人的貪婪和色欲,以免惹上麻煩。

 

最近,在台灣,有一則社會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對夫婦在網路上認識不到三個月就結婚了。女性45歲,比男性大7歲。女方與男方的父母相處不好。因此,他們從男性父母的家中搬出。某日,女方發現丈夫的保險受益人姓名為丈夫的父親,她要求丈夫將受益人姓名改為自己的姓名。但是,男人不會那樣做。然後,女人的情緒開始發生變化,開始故意給男人找麻煩。她指責該男子對她實施家庭暴力,並威脅該男子她想將汽油灑在他身上以生火作為還擊。

 

改天,這對夫婦回到了男性父母的家中。 女人開始故意找婆婆麻煩,用刀威脅她,打她的臉踢她的腳,把冰箱裡的食物扔到地上。 當警察來臨時,她甚至指責她的婆婆傷害了她。 所有這些惡劣的行為都被她的丈夫偷偷記錄下來,並將影片發送給男方最好的朋友。

 

最後,在男方父母家中,女方確實將汽油灑在丈夫身上起火,導致男方嚴重燒傷,被送進加護病房。 與此同時,女性的臉被嚴重燒傷和毀壞。 如上所述發生的事情距離他們結婚不到一年。 一個月後,這個男人最終死了。

 

從這起案件中,我們知道,實施家庭暴力的不僅僅是男性。女性也會這樣做。這個案例也讓我們知道,別人的貪婪會傷害我們和我們的家人,無論他們是男性還是女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這個男人對他的色情慾望並不謹慎,並且沉迷於這個女人並被這個女人迷惑。同時,對於這個女人的貪婪慾望,他也並不小心。這給他和他的父母帶來了嚴重的麻煩。對這個女人來說,她對自己的貪心不謹慎,因此違背了她的善良本性,對她的家人實施了家庭暴力,從而毀了她的幸福生活和她的未來。因此,我們明白,我們不僅要對自己的貪婪和色欲保持警惕,還要對他人的貪婪和色欲保持警惕。無論貪婪和色情的慾望是來自自己還是來自他人,都有可能成為無形的火或真正的火來燃燒我們。因此,我們也知道貪婪和色情慾望是任何暴力的原因。這也是我們必須遠離它的原因。

 

當我們離開因,即貪慾和色欲,無論外在條件如何,都不會發生任何後果。

 

乾草一遇到火,就會被燒掉。 道者如乾草,離開貪欲最好,因為貪欲如火,能損傷自己,如同火燒乾草。雖然我們可能不是修道者,但是,當我們看到很多如所說的損害後果時,這會提醒我們要小心自己的貪心或色欲。 此外,我們還必須警惕來自他人的貪婪和色情慾望。 我們現在明白,這種慾望就像火一樣。 如果我們有智慧,我們最好遠離它。 當我們離開因,即貪慾和色欲,無論外在條件如何,都不會發生任何後果。

 

英文: Chapter 30: Depart far away from the desire-fire


第29章:正確感知可以抵抗色情。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29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29章:正確感知可以抵抗色情。

佛陀說:小心不要看女人,也不要和她們說話,如果和她們說話,心和想法應該是正確的:我是沙門,在渾濁的世界裡,應該像蓮花一樣,不被汙泥沾染。 認為那些老人是母親,那些年長者是姐姐,那些小輩是妹妹,那些小孩子是女兒。 有拯救和解脫他們的心,消除我自己的惡毒思想。

 

如前所述,《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對像是和尚。 在佛教中,當和尚有一定的基本修行時,也稱為沙門。 沙門是梵文的音譯。 我們要知道,這第29章的立場是為僧侶而設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嚴格遵守宗教紀律。 第29章的內容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我們不是和尚,但這第二十九章的內容也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學習。

 

佛陀說:“小心不要看女人,也不要和她們說話。” 修行的和尚嚴格遵守這一宗教紀律。 不管我們是男是女,如果我們在路上遇到和尚,發現他不看我們,也不和我們說話,我們不需要認為他們鄙視我們,或者他們沒有尊重我們。 我們現在明白,他們的行為是由於他們遵守了宗教紀律。 今天,還有同性戀的問題。 這一點應該提醒和小心。

 

為什麼和尚要小心,不看女人,不跟她們說話? 它是抑制內心性慾的方法之一。 如果我們是男性,當我們的眼睛看著這個女人時,她的外表、行為和聲音都會激發我們內心的色情慾望和荷爾蒙。 通過這樣的因緣,我們可能會採取任何行動,導致任何結果,從而影響我們的生活,落入命運的循環中。 例如,我們可能會對女人做一些有害的事情,使女人的身心受到我們的嚴重傷害。 或者,我們可能因此有了孩子並努力撫養他們。 或者,為了撫養女人和孩子,我們可能會違背自己的善良來傷害他人。

 

在佛教的概念中,這意味著我們可能被困在婦女、妻子或家庭的監獄中,可能在人身和精神上沒有自由。 我們的個人身體和心態都依附在女人或家人身上。 然而,有些人無法承受來自女人、妻子或家人的壓力。 他們可能因此而欺負他人以實現他們的貪婪目標,誤入歧途並犯下嚴重罪行。

 

當我們靜靜地感知和觀察人性時,我們會發現,男性體內的情慾和荷爾蒙是導致世界混濁的重要原因。 歷史上,你見過哪個專制殘暴的國王或皇帝是一個純粹的單身漢嗎? 連黑幫,你見過他是單身漢嗎? 一般來說,這種人的後果是非常悲慘的。 那是因為他們很容易被自己的情慾所左右,被自己的私慾所控制。

 

心機之人,一旦深知這一點,就會用它來控制、威脅對方,從而達到他的邪惡目的。 所有詭計多端、貪婪的男人都用它來控制和威脅對方。 任何女人都會成為這種邪惡事情的受害者。 從這一點開始,它就會擴展到控制和威脅整個社會和世界,只是因為那些心機勃勃的人組成了一個邪惡的集團,他們的自私慾望大大增加。 它不僅出現在邪惡的政治中,也出現在邪惡的宗教中。

 

佛陀已經認識到,內在的色情慾望是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 外部環境在那邊。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很難改變它。 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佛陀因此對沙門說,如果你必須和女人說話,你的心和想法應該是正確的。 你應該有一個正念:我是沙門,在濁世中,我應該是一朵不受泥土污染的蓮花。

 

所以,濁世如泥。 我們住在那裡。 但是,我們的心和思想應該是正確的、純淨的,不被濁世所污染,就像一朵從泥土中長出來的蓮花。 蓮花是如此純淨美麗,沒有被泥土污染。 這意味著我們不應該被這個渾濁的世界所影響。 我們的心思要保持純潔正直,不被任何外在條件或外在環境所左右。

 

沙門的正念是什麼? 把比自己年長的女性老人當媽媽看待; 比自己年長的女性當作姐姐看待; 那些比自己年紀小的女性當作是妹妹,那些還是小孩子的女性當作是自己的女兒。 要有拯救他們的心,並消除我自己的惡念。

 

作為一個男人,不管我們是不是沙門,對所有的女人有這樣的正義之心和思想,對我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即使是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也有著強烈的色情和自私慾望。 這種慾望是痛苦的原因。 婦女也需要從苦難中得到拯救和解放。

 

女人需要依靠男人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心機多、私慾多的人,懂得利用有權有錢的男人,懂得與別的女人較勁,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尤其是在家庭中,男人有很多妻子。 無論哪種女性處於這種境地,她們都在家庭中受苦。

 

在印度古代,女性一般沒有機會學習任何知識,更不用說聽佛陀的教誨了。 即使在今天,從學校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也很少。 在一些國家和宗教中,甚至不允許女性在學校接受教育。 這些可憐的女人被無知、詭計多端、邪惡的男人所控制,他們把女人當成生產食物和孩子的工具,甚至是他們玩耍和享受的工具。 這樣的男人甚至認為傷害女人並不構成犯罪。 女人不應該這樣生活。 所以,我們知道,愚昧、心機、邪惡的男人總是懷著惡毒的思想,對女人不好。

 

所以,覺悟的男人,要消除惡念,要有正念,善待女人,把她們當成親人,像母親、姐妹、女兒一樣,鼓勵她們學習知識,去上學, 讓他們獨立生活,同時盡可能地把他們從苦難中拯救出來。

 

當然,開悟的女人也應該摒棄惡念,把男人當成親人,像父親、兄弟、兒子一樣,自助學習任何知識,並且上學,在生活和工作上獨立自主。 而不是靠男人生存。 最好自救,從苦解脫,免得再受任何人的控制和傷害。

 

英文: Chapter 29: Perception rightly could resist the erotic.


第28章:思想就像一匹馬,不要放縱它。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28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28章:思想就像一匹馬,不要放縱它。

佛陀說:不要相信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是不可靠的。 小心不要遇到色情。 遇到色情會立即引發災難。 獲得了阿羅漢果之後,你就可以相信你的想法了。

 

每一天,每時每刻,我們從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或身體等感官,吸收來自外界的各種情況和信息的刺激,這樣的一切都會激發我們的思想。 這時,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像一匹野馬奔騰,我們很難控制它。

 

當我們的思想還沒有訓練好時,我們的大部分思想都是某種幻覺,我們沉溺其中,夢想著它。 這不允許我們承認事實。 同時,也因此產生了很多誤解和有害的事情。 不幸的是,這個人可能不一定有這種意識。

 

對於渴望男女感情的人來說,當遇到心中喜歡的對象時,內心的想法就會開始揣測對方的想法,開始一些男女之間的愛情幻想。 可惜,對方可能沒有這個想法。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僅我們自己會有麻煩,而且我們可能還會不由自主地在身體或語言上傷害對方。 更糟的情況會使我們犯罪。

 

有些人貪戀色情。 然而,有些人貪圖錢財。 無論是貪色還是貪財,他們的思想都不受自己控制。 所有的幻想都佔據了他們的腦海。 例如,他們會自我感覺良好,並認為他們將擁有控制一切的強大力量。 這種不真實的感覺會讓他們欺負別人,攫取別人的利益,最終讓他們犯罪。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我們放縱自己,色情和金錢會導致我們犯罪。 所以佛陀說:“不要相信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不可靠。 小心不要遇到色情。 遇到情色會立即招致災難。”

 

一些邪惡的人會用色情或金錢來引誘你犯罪,這在一些邪惡的組織中普遍存在。 他們甚至洗腦,讓你認同他們的邪惡思想。 在這種情況下,你甚至認為你的想法是對的,並且你對它有信心。 但是,事實上,你的想法是不可靠的。

 

所以,我們要小心,不要遇到情色。 遇到色情會立即招致災難,我們在新聞和電影中看到了很多。

 

在第 27 章中,我們已經提到了如何通過一些方便的方法來訓練我們的思想。 最重要的是了解原因。 為什麼要修行和控制自己的意念,這在佛陀所說的四十二章經中已經提到了很多。 佛教的本質是控制自己內心的思想和慾望,而不是放縱它們。 這是對每個人最好的保護。 同時,這不僅是為了讓我們內心平靜,更是為了讓社會和世界和平。

 

“得了阿羅漢果,你就可以相信你的念頭了。” 羅漢是梵文,意思是一個人通過長期的修行來訓練和控制自己的心意平穩,使自己的心意非常清淨。 同時,他們的內心和思想中也沒有任何不純潔的慾望和幻想。 他們的菩提心也建立得很好。 菩提心是成佛之心。

 

在阿羅漢的地位上,他們的心不受外界影響和轉動。 同時,他們可以在無念的基礎上產生任何積極、正確、良好的念頭。 同時,任何負面的、錯誤的、邪惡的念頭都會自然而然地被消除,並通過自身的力量轉化為正面、正確、善意的念頭。

 

所以,當我們學佛,證得阿羅漢,我們就可以相信自己的思想。 這也意味著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時,我們真的會做任何積極、正確和好的事情來造福自己和他人。

 

英文: Chapter 28: A thought is as a horse, don’t indulge it.



第27章:沒有執著能獲得道。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 27 章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 許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27章:沒有執著能獲得道。

佛陀說:那些把道進行修練的人就像木頭漂浮在水面上,沿著河流流動,不會碰到河的兩邊,不被人帶走,不會被超自然生物覆蓋,不會被湍流阻止而且也不會腐敗,我保證這塊木頭決定進入大海。 學習道的人不會被情感和慾望所迷惑,不會受到許多惡毒的擾亂,並且不斷完善進步和實踐無為,我保證這樣的人肯定會獲得道。

 

道的意義

 

“道”由漢字音譯而來,本義為路。然後,意義被擴展為我們內部和外部世界的真理,或任何真理的教義或理論。在佛教中,它意味著我們內在和外在世界的真相,這意味著空虛和靜止。在這種狀態下,無為、無想、無因、無緣、無願、無欲、無求、無苦、無樂、無貪、無嗔,無執著、無得、無失、無名、無力、無生、無滅、無現象、無恐懼。這樣的境界和這樣的真理,不是任何人創造或發現的,而是由個人的開悟來理解和體驗的。不需要創造空虛。當任何因緣不存在時,空性自然就存在了。也就是說,這樣的境界、這樣的真理,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佛創造的,而是個人悟性所悟的。不管你是誰,不管你的種族,不管你在哪裡,不管你的信仰是什麼,這樣的真理就在那裡,你可以看到、理解和實現。這是佛陀希望我們知道的。佛說什麼是道,分別有深淺之意。 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理解程度都不一樣。 因此,我們應該知道,我們不應該被單一的關於道的解釋所束縛。

 

在世界和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關於道的教義和理論。 但是,我不得不告訴你,有很多人為的意識形態包含著個人的世俗意圖。 有些甚至是扭曲和顛倒的觀點和價值觀。 不幸的是,它被視為真相並被用來壓制人類。 我們還可以發現,有很多邪惡的思想和理論,故意蠱惑人心、煽動人類,正是這些邪惡造成了人類的二元對立,使世界變得不平靜。 這樣的道不是佛教的道。 當我們真正了解佛陀的道時,我們絕對可以擺脫任何邪惡和愚蠢的思想和理論。

 

在佛教中,道的含義是非常廣泛和無限的。當我們對佛所說的道有一個概念時,這個概念可能會在下一次被佛陀教導時被佛破壞。為什麼?因為任何關於“道”的觀念,都會使我們在其中堅持和沈迷,從而使我們受到束縛。我們的心會因此變得不自由。即使我們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強烈地堅持正確的事情和善意,佛陀也會建議我們放下它。然後,有些人可能會強烈質疑和不同意。他們說,如果我們不強烈地堅持正確的事情和善意,你要我們堅持壞事和惡念嗎?當然不是。無論是對的還是壞的,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都不要沉迷其中。那是因為任何對的事情或卑鄙的事情,任何善意或惡意,都容易被惡人以歪曲和顛倒的方式解釋和傳播。同時,也很容易被有心機、有私心的人操縱,以達到自己的私心的目的。

 

儘管我們有不沉迷於任何是非的觀念,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區分善惡。 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美德的原則。 我們仍然需要了解和區分善惡。 不沉迷是非,不影響我們對善惡的認識和辨別,也不影響我們做任何有德的事。 我們必須知道它。

 

走在道路中間中道 

 

當我們不沉迷於任何善惡的事物時,我們可以因此中立地回顧任何事情。 這是開放的態度和客觀的態度。 就像我們走在路上一樣。 我們既不向左也不向右。 我們只是走在路中間。 謂之中道。 當我們走在中間的道路上時,我們就擺脫了左右之間的任何爭鬥、反對和爭論。 同時,我們也可以避免出於任何邪惡和自私的意圖而進行的任何有目的的操作。例如,有些人利用種族主義或民族主義來煽動人類的仇恨情緒和相互對立,以達到一己私利的目的。 如果我們就這樣和他們一起跳舞唱歌,我們真的很愚蠢。

 

人的本性是空虛和寂靜。 對所有人類來說都是一樣的。 無論你的種族和民族是什麼,無論你的膚色或眼睛是什麼顏色,這樣的真理是無法改變的,它是永恆的。 可以改變的是人類的外貌、語言和意識形態,這些都是無常的。 當我們知道這一點時,我們就會明白,進行任何種族主義或民族主義都是無稽之談。 在佛眼中,人人平等。 你知道在哪里人人平等嗎? 在空寂的自性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這是寧靜的心。 任何對人類的蔑視和反對,都是由人類的無知所操縱的, 操縱人類仇恨的意識是無知者的無知。 可悲的是,許多人在這種無知中喪生和受傷。

 

傾聽、思考和實踐 (聞、思、修)

 

我們如何把道付諸實踐?首先,我們從佛陀的教導中聽到什麼是道。有了對佛教的道的概念之後,我們再思考道的內涵,對我們來說意義是什麼。我們甚至可以質疑這樣的道是否合理,對我們是否有益,我們為什麼要接受和修行。最後,當我們認為這樣的道是正確的,不會把我們帶入錯誤的人生方向,我們可以接受,但尚未付諸實踐時,我們就將它付諸實踐,以達到人生的目的。證明它是否是真的,以及我們在生活中將如何實現它。故有聞、思、修三種方法。同時,還有另外三種方法,分別是持戒、修行、開悟,是修道的重點。所有這些程序和方法都是為了使我們的內心平靜和穩定,並在生活中產生我們的智慧。

 

當我們有上述這樣的觀念和經驗時,我們還不足以修道。 它必須保持持久,並且保持對自我的內在和外在世界的感知,以檢視自我的思想、動機和行為是否真誠和純潔。 上面提到的只是基本的努力。 各種方法是靈活的,可以方便應用。

 

一切法、佛法,都是自證真理的方法。

 

佛陀的教導是告訴我們真理以及如何證明它。一切法、佛法,都是自證真理的方法。第一個因,第一個念頭,第一個決定和任何結果都取決於個人,而不是其他人。佛陀從來沒有說過,如果你不聽從我的教導,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惡果。佛陀從來沒有用這樣的邏輯和語氣來威脅和控制人類。換句話說,佛陀從不使用權威來威脅和控制人類。事實上,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以平等、同理、慈悲為根本。佛與眾生之間沒有不平等的權威關係。佛只是要我們知道他能證明什麼樣的真理,這樣的真理也能被一切眾生證明。也就是說,他要我們知道他能證道成佛,這樣的事情,一切眾生也可以做。同時,他教我們如何證明這一點。這都是佛法。

 

每個想法都是一個原因。

 

根據個人對道的理解程度,有很多不同的修道方式。 比如,每時每刻念任何佛菩薩的名字,這是初學者修道的基本方法。 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初學者必須這樣做嗎?

 

最近,加拿大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給出的答案是,每個人每天都有 6200 條想法從自己的腦海中閃過。 除去深沉睡眠的時間,無數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腦海中閃過。 即使在我們的夢中,也有思想。 一切念頭都是利己利他的好事嗎? 不,事實上,大多數人的大多數想法都是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壞事。 一個接一個的念頭像流水一樣不斷變化。 這些念頭與貪、瞋、痴、狂、疑密不可分。

 

佛陀說,一念是一因。 當一個想法在現實生活中實施時,它會結合我們周圍來自外部的條件和機會,然後成為結果。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認為好的想法會帶來好的結果。 但是,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那是因為任何來自外部的條件和任何機會都是變數和不可預測的,是我們難以控制的。 更何況,每個人的每一個念頭都在碰撞或交融。更別提,無數人的無數念頭,在每一刻都在碰撞或交融。

 

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大多數想法不一定是好的,甚至大部分是邪惡的。 然而,邪惡的人並不認為他們的思想是邪惡的。 他們甚至認為他們是好人,他們的想法會幫助人類。 當我們的一念陷入惡念的洪流中時,我們未必能自主,就帶著這股惡的洪流逃竄,走向惡的果報。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每一個念頭,都容易受到外界任何念頭的影響。

 

另外,如果我們沒有自我覺察、自我檢討、自我控制、自我修養,我們內心的惡念往往很容易出來,使我們做任何惡事。 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是錯誤的,它會導致我們陷入邪惡的後果。 例如,很多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錯了事,不僅讓他們遭受這種邪惡的痛苦,而且還讓其他人遭受邪惡的痛苦。 這一切都來自最初的惡念。 這對人類來說真的是一場災難。

 

一旦沉迷於一個念頭,就意味著一個人被這個念頭所束縛。

 

我們的大部分想法都是第二次閃現的,甚至是幻想。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實現的想法很少。 有些人甚至用自己的古怪想法來折磨自己或折磨別人。 他們甚至不知道這是錯誤的事情。

 

總而言之,不管人的想法是好是壞,大多數人都會在思想上做任何事情。 一旦沉迷於一個念頭,就意味著一個人被這個念頭所束縛。 無論如何,它對我們形成了無形的封閉和阻礙的局面和環境。

 

佛陀了解上述原因。 他教我們一種方便的方法來念佛或菩薩的名字。 它可以從我們的嘴裡發出聲音,也可以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聲音。 通常,我們會在腦海中保留聲音,以免打擾他人。 因此,當我們修習此法以保持心中的聲音時,沒有人知道我們正在修習它。 這種方法就像用木槌敲打遊戲機上彈出的鼠標一樣。 當一個念頭從我們的腦海裡冒出來時,我們念佛或菩薩的名字來抑制任何念頭。 也就是用積極的思想去抑制消極的思想,使我們的思想保持在正確的方向。

 

無論我們在做什麼,我們都會每天每次地一次又一次地練習。 比如我們在走路、聊八卦或者坐在公車上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練習。 但是,當我們閱讀或工作時,我們專注於我們的事務。 此刻,我們暫時不練習它。 所以,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靈活的。

 

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我們可以接受的想法來抑制我們的消極想法嗎?

 

那麼,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 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我們可以接受的想法來抑制我們的消極想法嗎? 例如,我們可以念“我愛我們的國家”這句話來代替念佛嗎?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諸如愛國口號之類的口號。 我不得不說它們之間存在某種差異。

 

當我是初學者,念佛的時候,我沒有這個問題。 我甚至不知道上面所說的原因。 有一天,我遇到了教授德國文學的教授。 我們談到了念佛的名字。 然後,他突然提出了與上述類似的問題。 作為一個初學者,我當時對它只有模糊的概念。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佛陀或菩薩也是有靈性的眾生。 在佛教中,它的名稱稱為佛或菩薩。 但是,在佛教之外,它們可能有不同的稱謂。 例如,上帝或天使也是某種具有精神的生物。 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沒有人類的具體形式和物質外觀。 但是,他們仍然有思想和意識。 他們可以通過思想與我們交流。 此外,他們有“眼睛”和“耳朵”來“看到”和“聽到”我們所做的和談論的內容。 每一尊佛菩薩都有自己的名字。 他們的名字是根據他們的特殊功德、美德或功能而命名的。

 

當我們背誦他們的名字和頭銜時,就好像我們在召喚他們一樣。 他們能感覺到。 這是心靈感應。 當每一個眾生可以被稱為“佛”或“菩薩”,這意味著它曾經發下誓願,以使自己和眾生從痛苦中解脫,並且修行佛法,證道,從自己的痛苦中解脫。 同時,它也在實現它的願望和誓言,以任何方便的方法幫助眾生,幫助他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當我們念誦他們的名字和稱號時,我們不僅可以壓制自己的惡念,還可以感受到他們的關心、幫助和善意。 唯有長時間地念著名號,才能通過這種一心一意的修行來感受和理解。 同時,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實現它。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逐漸體驗和認識到什麼是無念。 當我們完成了這樣的修行,證悟了無念,並始終保持積極的念頭,我們就可以放下上述的方法,自由地使用它。 任何口號、愛國口號都不是生命,並且沒有精神(無形的生命體)。 它的作用和效果不可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

 

念菩薩名號,最好是由自已修行的上師親口傳授。 在他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更好地運用這個方法,感受佛陀的能量和慈悲。 或者,您也可以關注本博客,閱讀任何佛經和佛菩薩的介紹,了解他們的背景、美好願望、大願、大功德、無限功德和利益功能。 如果你能接受,你可以自己練習。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您可以留言。

 

練習和體驗從有思想到無思想的過程,是最好、最方便、最基礎的方法。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想法,我們從不停下來休息去思考和體驗沒有思想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的意識和思想由強到弱,由多到少,逐漸消失。 一旦我們能夠穩定地體驗到這種無念狀態,我們就可以體驗、實現和擴展任何無狀態,例如無為。 此外,我們可以警覺和感知我們的任何想法,無論它是好是壞。 那麼,我們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疑問,它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任何想法都可能是我們的問題所在,如果這種想法是消極的並且根本不好。

 

我們的任何想法都會受到來自我們外部和內部世界的任何變化情況的影響。我們進一步按照這樣的想法和感情做任何事情。同時,當我們有任何想法的時候,也會伴隨著自我的擔憂和煩惱。因此,任何想法都可能是我們的問題所在,如果這種想法是消極的並且根本不好。如果我們想根除這種問題,控制和訓練我們的思想穩定和良好是最好的方法。保持在沒有思想的狀態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沒有任何思想。我們隨時都可以在此基礎上產生任何積極的善念,以利己利他。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控制和訓練了我們的思想,使其不受任何來自內部和外部世界的情況的影響。同時,我們可以因此而獨立地、自由地思考任何事情。這就是這種方法的積極意義。

 

所以,當我們接觸到無念狀態時,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永遠沉迷其中。 一些無知的人不明白什麼是不思不為的深意,所以他們就武斷地認為那些人是頹廢的人。 甚至有些無知的僧尼,想修行無念無為,然後沉迷於無念無為,成為素食主義者,念菩薩名號, 為了逃避世俗的煩惱,直到他們死去。 他們甚至不關心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也不閱讀世俗的新聞。 事實上,他們變成了自我封閉的人。 但是,他們認為自己是在修行佛陀所說的道,希望往生佛陀的淨土。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現在我對此有了一些了解。 這是過去獨裁和戰爭的結果。 在許多專制政權中,沒有言論自由。 許多僧尼用這種遠離世俗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同時保留佛教。 因此,公眾錯誤地認為佛教是一種頹廢的宗教。 這也是為什麼佛教不能廣泛傳播,不能被大眾理解和接受的原因。

 

無論固執地沉迷於思想或不思想,它都可能是偏執狂。

 

過去,對於佛教的有為或無為、存在或不存在、有法或無法等等,也有很多爭論。 因此,無論是固執地沉迷於有念或無念,都可能是偏執狂。 所以,佛陀提出了中道的概念。 也就是說,不要頑固地沉迷於有或無的任何一方。 所以,我們正在做或想的事情會更加自由、靈活和可創造。

 

比如對於初學者來說,佛陀會告訴你有善有惡,勸你做好事,不要做壞事,告訴你做好事會得到佛陀的加持, 做惡事會受到神明的懲罰。 這對初學者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他樂於接受這樣的佛法教育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當佛陀發現這個學習者長期沉迷於做善事時,佛陀有一天會告誡他沒有善惡。 這位學員頓時大吃一驚。 這個學習者怎麼可能接受無善無惡的觀念。 如果他不能接受,就意味著他的學習將停止,沒有進步,沒有任何超越當前學習階段。

 

這個學習者會思考佛陀的教導以及佛陀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有良好的德行,相信佛陀所教的,所以他的心中似乎終於開悟了一些東西。然後,他逐漸戒掉了行善的嗜好,讓他的心念念不忘無善無惡的觀念。他的身心逐漸自由。但是,他逐漸沉迷於無所事事,開始質疑生命的意義。有一天,佛陀告訴他,沒有善惡的概念這種東西。這位學習者再次被嚴重震驚。因此弟子逐漸深修,深信佛陀所教,深思所教義。以他的美德和善智,啟發他不要沉溺於無為之中。然後,他終於明白了佛陀的教導。那就是我們不應該沉迷於做好事,也不應該沉迷於無所事事。我們應該做任何事情,想任何事情都要中道。這也意味著我們不應該頑固地沉迷於任何概念。為什麼?

 

空與靜的狀態是沒有概念的。 一切概念都是由因、緣、果或事件與現象形成的。 消滅任何東西,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這個概念? 即使是善惡、空寂的概念,我們也應該放下,不要沉迷其中。

 

佛陀說:那些把道進行修練的人就像木頭漂浮在水面上,沿著河流流動,不會碰到河的兩邊,不被人帶走,不會被超自然生物覆蓋,不會被湍流阻止而且也不會腐敗,我保證這塊木頭決定進入大海。 學習道的人不會被情感和慾望所迷惑,不會受到許多惡毒的擾亂,並且不斷完善進步和實踐無為,我保證這樣的人肯定會獲得道。

 

“不碰河的兩岸” 木頭行流於河中央,不碰觸兩岸,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中道,就是不沉迷於二元對立的任何一方,如對與錯、善與惡、有與無、存在與不存在,等等。

 

“不被人帶走”是指不被非正義或不純潔的人的言行所威脅、綁架、限制和影響。

 

“不會被鬼神遮蔽” 這裡的遮蔽是阻礙的意思。 有些鬼神不是好人。 它們會傷害人類,阻礙人類成為好人。 他們甚至可以利用人類做壞事或報復。 有些人倒霉。 一旦被鬼神控制,沒有積極的思想和態度,很容易被鬼神利用做壞事,這些人無法自拔。 因此,在生活中穩定地保持積極的思想和態度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不為風波所阻”是指當我們遇到生活中的混亂或挫折時,我們不會停止學習佛法或佛教。 當木頭漂浮在河面上,遇到湍流時,它會旋轉或停留在原地,無法前進。 就好像學佛行道一樣,生活中遇到麻煩或挫折時,我們不應該轉圈或停留在同一階段。 我們要往前走,才能進入大視野,開闊智慧。

 

“也不腐敗”,中國古語“朽木不可雕”。 腐敗就是一個人的懶惰和粗心,使他的才能不能被創造和發揮。 不腐敗,就是要誠心、精進修道,愛惜自我、尊重自我、有自知之明。

 

“我保證,這木頭是決定入海的。” 海意味著自由、廣闊、寬廣、宏大的智慧。 同時,海中也有很多東西和寶物。 這也意味著它可以從智慧中自由地產生很多東西和寶藏。 那些人若如所說修道,絕對得到自由和大智慧。 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從智慧中獲得很多東西和財富。

 

佛陀說:學習道的人不會被情感和慾望所迷惑,不會受到許多惡毒的擾亂,並且不斷完善進步和實踐無為,我保證這樣的人肯定會獲得道。」

 

“不為情慾所惑”,任何情慾都會攪動,影響我們平靜的心,使我們混亂,使我們迷茫和躊躇,看不清事實。 它會使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和錯誤的事情,從而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傷害自己和他人。 許多困難和煩惱都來自於放縱我們的個人情感和自私的慾望。 因此,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避免生活中的任何麻煩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我們在佛陀所說的42章內容中提到了很多。 佛陀的很多教育就是教我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

 

“不為多惡所擾”,就是要讓我們的思想穩定在正確、正義、積極的方向上,以免受到外界諸多惡習的影響。 惡是指邪惡的意圖和邪惡的事情。 這個世界有很多誘惑。 這些誘惑會干擾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身不由己。 這些誘惑甚至可能是別人設下的圈套,陷害我們或利用我們。 有些誘惑是共同犯罪的結構。 所有這些都來自各種邪惡的意圖。 別人的想法是不可預測的。 我們修道的時候要小心。 不要讓自己捲入任何誘惑。

 

“精進修行無為”,“精進”就是我們精進修道,使我們進步。 “行不為”是指當我們了解和體驗無為的深刻意義時,我們在無為的基礎上,做任何有益於自己和他人的積極事情。

 

“我保證這樣的人一定得道”,如果我們按照上面所說的那樣修道,佛陀就保證我們一定得道。 這是佛陀給我們的至高無上的加持。

 

英文: Chapter 27: No attachment gains the 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