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31, 2021

第 12 章﹝18﹞:隨緣感化救人是困難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8﹞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 12 章﹝18﹞:隨化度人難

第 12 章﹝18﹞:隨緣感化救度人是困難的。

 

隨緣感化救度人是困難的。 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八難。

 

改革自己救度自己都難,更難隨緣感化別人,救度別人。 佛陀所有的開端教法,都是為了改革自己,自度自救。 只有這樣,才能進而隨緣感化別人,救度別人。

 

為什麼要改革自救? 你知道嗎? 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沒有這樣的觀念和意識,更不用說問這個問題了。 他們飽受生活的壓迫,日夜為生計發愁。 此類事件已使他們的精神嚴重紊亂。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沒有任何改革自救的念頭。

 

令我驚訝的是,醫院的心理醫生和大學的輔導員也無法負擔自己的心理壓力,然後自殺。為什麼他們不能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釋迦牟尼佛講過人有四苦。那就是生、老、病、死的苦。也就是說,人在六道生死輪迴中,在輪迴中受苦。

 

六道分為以下幾類:

菩薩道

阿修羅道

人道

餓鬼道

畜生道

地獄道

 

所以,我們在人類的道路上。不管你是誰,你多富有多聰明,我們都不能否認,我們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更不用說那些貧窮或生病的人了。一位睿智的醫生說過,棺材裡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受死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所有年齡階段的人都有可能患病或死亡,包括嬰兒。

 

出生的苦,其廣義含義包括生活的苦。在釋迦牟尼佛看來,人之所以會犯很多罪,是因為活著受苦,也因為沒有智慧。人類為了生存,沒有智慧,產生貪、瞋、痴的心,從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多傷害和災難,那也是苦。

 

讓我們想像有一條大河。生活在左岸的人們正處於生老病死的痛苦之中。也有很多人掉進河裡,在河裡掙扎,也同樣受苦。與此同時,生活在右岸的人們已經從這些苦難中解脫出來。

 

江上有一艘智慧之船。智慧船上的人請左岸的人上船,帶他們到右岸。在河裡,他們還為在河中掙扎的人們放下繩索和救生圈,幫助他們登上船,並把他們帶到正確的岸邊(右岸)。在佛教中,這樣的搭渡,這樣的幫助過程,就是所謂的隨緣感化救度眾生。如果我們憑著自己的意願乘渡輪到達正確的岸邊(右岸),這就是自我改革和自我救度。這就是想像、描述和隱喻的概念。它讓我們很容易理解佛教的其中一種含義感化救度眾生。

 

如何改革自救?這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智慧力量,佛性。這就是釋迦牟尼佛要啟迪我們、教我們認識它的。當我們徹底改革救度自己,我們就有了感化救度他人的力量。怎樣感化度人?這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慈悲和智慧的力量。在施法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有四種方法。即如下:

 

給予(布施)

用愛表達(愛語)

惠益行動(利行)

一起工作(同事)

 

以上稱為《四攝法》(四同化法或四化法)。感化度人並不容易,因為大部分人的本性都比較倔強,有很強的狂妄自大。當我們還沒有開悟的時候,我們可能是其中之一,也沒有這種自我意識。

 

修行四同化法,需要順應形勢和環境變化的契機和條件,也需要順應受苦者的個人處境和命運的變化。如果我們要以四化法度化人,是不能強迫他們的。再者,四種同化法應該建立在我們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我們應該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也就是,應對不變佛性之下的一切變化。修行四同化法時,要清楚地覺知自己的佛性,不被外在的境遇所束縛。換句話說,我們是掌控全局的主人。

 

有的人認為佛教徒長得傻,容易欺負,或者誤認為佛教徒很樂意幫助他們。然後他們要求佛教徒為他們做很多事情,包括他們不想做的事情,或者他們甚至不用頭腦思考如何去做的事情,因為他們認為佛教徒可能不會拒絕他們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用智慧和覺悟佛性去思考,如何正確拒絕他們的無理要求,如何切實地幫助他們。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有一個重點,就是開悟一切眾生,助他們成佛。 換句話說,佛陀的教法為眾生提供了學習智慧以解決自己問題的方向。 在這個原則下,人類應該獨立地用自己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依賴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是我們在修行四化救人時應該知道的。

 

讓我們簡單介紹四種同化方法。 即如下:

 

給予 (布施)

 

首先是給人類物質的東西,如食物、醫療、衣服、鞋子、房子、汽車、金錢等等。 這樣的物質可以維持人類的基本生計。 當然,也可以延伸到給予農業或醫療的技術,或者給予我們自己的時間和力量去幫助人們,比如無條件地蓋房子或架橋。 只有基本的生活是滿足的,他們才有可能進一步學習智慧和學習佛陀。 其次,如果人們喜歡財富,我們可以給他們物質上的東西,引導他們進入佛教的智慧。

 

二是給人以佛法(法),如《佛陀教育》。 人若愛聽理思,我們可以給他們佛法,引導他們成就佛的智慧。 再者,若能傳人佛法,能正傳佛法,此功德不可思議並且無量,為天地眾生所稱頌。 為什麼? 因為佛陀的教法,可以啟迪眾生,引導眾生走智慧之道,解脫眾生生死之苦,最終成就佛果。

 

三是賦予人類無畏精神。即幫助人類避免或擺脫任何恐懼,例如在經典劇中,英雄在遇到危險時拯救美人。即英雄賦予美人無畏,幫助美人擺脫恐懼。如果人們遇到危險,內心很害怕,或者膽怯,我們可以通過善意的表達給予他們無所畏懼,幫助他們擺脫恐懼。

 

在佛教中,無畏施者的代表是《觀世音菩薩》。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之前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文章,對觀世音感興趣,我推薦你閱讀以下文章:《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或《智仁之神解脫人類免於苦難 (淺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我做的佛經譯本之一。

 

用愛表達 (愛語)

 

如果我們要帶領人們進入佛教的智慧,我們最好用愛來表達,而不是用粗言穢語。 用愛表達的意思是用同情和善良來表達一種感覺、觀點或事實。 這樣的表達,表達了我們的關懷,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會促進團體或彼此之間關係的和諧。 當我們用愛表達時,不要忽視肢體語言。 一些肢體語言會溫暖我們的心,比如微笑、擁抱彼此、輕拍肩膀或輕輕揮手打招呼。

 

當人們在事業上感到沮喪或面對親人的去世感到悲傷時,我們會用愛來表達,這會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到安慰。

 

惠益行動 (利行)

 

“利益行”是指幫助他人或利益他人的行為或行動,當我們試圖幫助人們並引導他們進入佛陀的智慧時。 比如,一個年輕人本質善良,有興趣學佛,但沒有好的職業掙錢維持生活,我們可以支持他,或者給他提供一份好工作,讓他有一個穩定的生活和學佛的本錢。 這種利益行為不僅是支持和利益他成佛,也是支持和利益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一切有情眾生,因為這是善的循環。 有一天,當這個少年完全開悟,佛性智慧也得到啟迪時,他就能開悟、支持他人,也能利益他人的行為或行動。

 

其次,給眾生以方便或幫助,也是利益的行為,利益他人的行動。

 

一起工作 (同事)

 

同心協力是指我們在道路上結伴同行,為同一個目標相伴而行,為同一個目的而共同做某事。 目標或目的是什麼? 就是改革自救,以智慧慈悲去影響他人。 通過在行動或工作中的合作,我們很容易相互了解和交流。

 

對於不同的人,我們會提供不同的佛法,幫助他們進入佛性的智慧。 有很多方便的佛法可以用來幫助人們從痛苦中解脫。 四種同化法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都是很好的輔助。

 

所以,四種同化法不僅可以適用於佛教,也可以適用於不同的領域,如非營利組織、社會團體或國際福祉。

 

要深入學佛,我們要好好修習四化法。通過四化法,不僅是改革救度自己,也是感化救度他人。

  

英文:Chapter 12 18  : According to conditions to reform people so as to save them is difficult.

 

8月 30, 2021

第 12 章﹝17﹞:看見本性學習道是困難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7﹞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 12 章﹝17﹞:見性學道難

第 12 章﹝17﹞:看見本性學習道是困難的。

 

看見本性學習道是困難的。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七難。

 

這裡關於「本性(自然)」這個詞的定義與你在字典中所知道的不同。

 

這裡的「本性(自然)」大致分為四種含義。但是,實際上,深刻地講,這四種含義是一回事。

 

一是指「自性」。

二是指「法性」。

三是指「空性」。

四是指「佛性」。

 

這四性真的可以用眼睛看到,不僅肉眼可以看到,心眼也可以看到。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使用“看到”這個詞的原因。

 

關於“本性(自然)”的四種含義,大多數人都很難理解,更不用說“見” 本性(自然)了。

 

這裡的道是釋迦牟尼佛定義的,可以參考第二章斷慾不求。

在第二章中,佛陀說:「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說的道,大多數人都很難懂,更別說學了。

 

《法華經》中有一句:“見性成佛”。所以,現在我們知道,在成佛之前,我們必須完全看清本性。這裡的本性的意思就是上面所說的意思。

 

自性

 

天性和自性的廣義含義包括天性、內在品質和內在本性。

 

然而,你真的了解本性與自性的真諦嗎?中國禪宗第六位創始人慧能禪師(公元638-718年)說:“妙性本空。”但是,如果妙性是本空,它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他說:“萬法不離自性 (一切法都離不開自性)。”這裡的「法」廣義上是指一條一般規則,它規定了當存在相同條件時總是會發生什麼。又指萬事萬物的普遍規律,其中包含美德的法則,邪惡的法則;包括方法、規則、立法、法典、教育、知識、法規、理論、學說、意識形態、宗教、信仰、教條、科學、音樂、藝術、政治、物理、技術、心理學、哲學、社會學、醫學、治療等等,甚至是德業、財富、健康、智慧和幸福。

 

他還說:“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可以產生一切法)。”換言之,萬物皆可依自性而生。即自性能生德法,也能生惡法。

 

禪師慧能說,自性的本質是清淨的,是空性安定的境界,也是無生無死的境界。但是,一旦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自性就會變得模糊不清和不穩定。好像被外面的灰塵污染了一樣。自性的污染狀態也處於不斷生死輪迴的狀態,也就是說,在外心與本我相互影響的情況下,一切事物都會發生生死(生滅)

 

其次,禪師慧能也說過,自性的本質是充滿萬物的。為什麼?由以上概念可知,自性能生萬物。但是,在這裡我必須更深刻地解釋它。釋迦牟尼佛說:“萬法由心造(諸法皆由心造)。”在這裡,心是指自性。換句話說,任何善因遇到任何善緣,任何善事都會從我們的自性中產生。善因可能來自我們的內在思想,也可能來自外部條件。好的條件可能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也可能是外部環境造成的。

 

從上面的觀念,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依靠我們的自性,而不是依靠外在的佛或菩薩。為什麼?佛菩薩的自性與我們無異。當他們用自己的心創造任何東西時,方法和概念與上面相同。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是佛或菩薩呢? 那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性,沒有開悟。 佛不失自性。 釋迦牟尼佛說,自性如明月,能在黑暗中照亮我們的道路。 然而,大多數人的本性都被烏雲所籠罩,讓本性失去了光彩,無法再照亮我們的道路。 烏雲指妄想、一廂情願、空想、白日夢、執念、固執、貪婪、仇恨、嫉妒、不信任、多疑、放縱慾、過分享樂、狡猾、詭詐、傲慢、偏見等,會污染自己的本性 -自然。

 

所以,如果我們去除這種烏雲,我們就有可能看到“明月”,即自性。 一旦我們看到了自己的自性,我們也可以看到他人的自性。 因為別人的自性與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法性

 

如果我們要區分自性和法性的區別。可以說,自性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法性在我們的身體外面。再者,法性也離不開自性。沒有自性,法性對我們就沒有意義,因為法性也是由自性產生的。最終,它們都是某種概念,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是誰以及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我用“法 (law)”這個詞來代替“法 (dharma)”這個詞。我們可以給“法 (law)”這個詞下一個新的定義,因為任何新的定義都可以由我們的本性創造出來。

 

在佛教中,法(law)的概念不是你想的那樣。 “法(law)”在佛教中有多種含義。

 

一般來說,我們知道“法(law)”一詞包括由人類制定的標準、規則、原則、規定和規範等含義,如憲法;或如牛頓運動定律、物理定律和自然定律。

 

對“法(law)”這個詞的延伸和廣義解釋,它包括大小變化或不變的一般規律,或物質或物體或事物關於有形、無形、真實和虛假的變化或不變的一般規則。它被視為佛法的一部分。

 

再者,“法(law) ”字的涵義包括保全自體的法則。例如,梅樹有自己的身體;竹子有自己的身體;可見的有自己的身體;無形的也有自己的身體。他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規則來保護和維護自己的身體。它也被視為佛法的一部分。

 

此外,在這種意義上,它還包括方法和應用,以及在這種意義上產生的任何狀態。它也被視為佛法的一部分。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賦予“法(law)”這個詞在佛教中更廣泛的含義。 “法(law)”字是指宇宙中的一切有,它包含了可見的事物或物體,如高山、大海,或細小的沙塵,或細菌;也包含無形的事物或物體,如空氣、風、靈魂、鬼或神;也包含了人類產生的思想、精神、意見和觀念。總之,“法(law)”是所有外在原因和條件的結合而產生的。

 

因此,如果我們一步一步地,或者一個一個地去除任何原因()和條件(),當任何一個原因()不能滿足任何條件()時,我們就會發現任何法(law)都不能成立或產生。於是我們明白了法(law)的本質是虛無。

 

例如,我們知道,如果沒有陽光、水和土壤,草的種子就不能長成青草。所以,種子是原因。陽光、水和土壤都是條件。綠草是結果。只有種子(原因)結合了陽光、水和土壤(條件),才能產生綠草(結果)。我們把這種形成過程、方法、規則或保全自體稱為佛教中的“法(law)”。

 

所以,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法的本質是無和空。 但是,一旦任何原因鏈接到或滿足任何條件,它就可以在宇宙中產生任何「有」(或「存在」)。 條件是什麼? 宇宙中的聲音、光和物質都被視為條件()

 

以上都是佛法的一部分。 沒有合適的英文詞來解釋佛教中的法律、規則或原則。 我將其翻譯為“法 (law)”或“佛法 (Buddha-law)”或“佛法 (Buddhist-law)”,而不是梵文中的“法 (dharma)”。

 

空性

 

梵文中的空是“śūnya”。梵文中的空性是“śūnyatā”。領悟與修行空與空性,是學佛的重點之一。

 

然而,對於空和空性的意義,人們卻很難領悟和實踐。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能接受佛教的原因;甚至有些人憎恨佛教,想要摧毀它。為什麼?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想要更多的慾望、更多的愛、更多的財富、更多的妻子、更多的權力和更多的享受。想要擁有這麼多東西,就得主宰世界,奴役眾生;甚至發動戰爭或殺人。

 

但是,釋迦牟尼佛卻持不同意見。釋迦牟尼佛完全開悟,證悟空性之義。他是真正的大智慧人,給我們留下了無形的寶貴財富。

 

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導他的弟子們如何理解、領悟和修行空和空性的意義。談話被其弟子記錄為佛經。著名的佛經之一是金剛經和大智慧經(梵文為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這兩部佛經都提到了空性的大智慧。

 

一些佛教徒,包括和尚和尼姑,無法真正理解空性的含義。這不是他們的錯。那是因為他們的智慧還不夠。所以他們的生活變成了素食主義者。並且,他們每天為自己和其他有情,甚至是死者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和佛經,以加持他們。他們認為這是功德。並希望來生能生在阿彌陀佛淨土。他們對這樣的信仰如此執著。所以一般人會誤以為佛教徒脫離世俗,對社會沒有貢獻。因此,他們對佛教和佛教徒的偏見更大。

 

釋迦牟尼佛講解脫眾生的功德,是為了教導弟子們不殺生,避免罪孽降臨,生起對一切眾生的悲心。有的僧尼於是特意從賣家那裡買來動物,並為這些動物念誦佛咒或佛經,以教弟子生起慈悲眾生的心。然而,這樣的行為引發了爭議,因為釋放的生物,如外來物種的魚、鳥或毒蛇,會傷害或破壞當地的生態和環境。

 

以上兩個例子是佛法的運用之一。但是,如果我們不真正了解空性,只執著於佛教的某一方面功德,就有可能使大眾誤解佛法,或錯誤地引導大眾走向錯誤的道路。

 

如果我們想學佛,了解、領悟和修行空性是我們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事情。佛法的一切方法或應用,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歸依空性。證得空性,就是證得無上的智慧與福報。

 

從互聯網或任何佛教學校,關於什麼是空和空性,有很多爭論或哲學。這樣的概念或理論讓我們頭暈目眩。直接讀佛經可能對我們更有幫助。不幸的是,佛經的英文版本很少,更不用說其他語言的版本了。

 

一些佛教古人對空和空性缺乏徹底的認識,從而陷入頑固的空,否定一切存在,放棄世俗生活。大多數人因此認為他們是失敗者、頹廢者。因此,對佛教的理解是錯誤的。佛教甚至會被公眾所鄙視。

 

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我曾經多次解釋過空性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讀過之前的文章,你可能對空性有概念。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之前的文章,對空性和無上智慧感興趣,我推薦你閱讀下面的文章《無上智慧心經》,或者《讓心平和,不再有恐懼和煩惱。 (更新於 2019/07/11)》。此文為《心經》及其解釋,是空性概念的集中與精髓。這是了解空性概念的基礎之一。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深入地學佛,僅僅閱讀心經是不夠的。

 

空與空性是無法用任何言語來討論的,更談不上任何思想的辯論或推測。然而,要了解空和空性的含義,我們必須做出第二選擇,談論和解釋什麼是空和空性。甚至“空”或“空性”二字,都是人從空和空性中創造出來的。原初,不存在“空”或“空性”二字。因此,對於許多事情,您可以進行比較並進行類比。

 

例如,我們假設您面前有一張桌子。你看到辦公桌,同時你的腦海中也出現了“辦公桌”這個詞的概念。當我們還是嬰兒,能夠認識世界的時候,書桌的形狀和概念就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也就是說,從那時起,我們就已經習慣了任何存在。任何存在都在我們身邊,甚至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這使我們無法認識和承認空性,更不用說看到空性了。那就是我們的頭腦在不知不覺中被思維和認知的慣性所佔據、限制和控制。這會影響我們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桌子的形狀和材料是由人類完成和創造的。而這個過程就是從無到有。但是,也有可能從某物到無物的進一步過程,因為桌子可能會變老,風化和損壞,然後它可能會被拆除或燒毀。那個時候,還是書桌嗎?不,它不再是一張桌子。對於任何無形的事物,如概念、意見、觀點、思想、理論、教條、意識形態、研究、學術、法律、習俗、情感或感覺,也可以這樣比較,可以類比。

 

所以,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整個過程,就是空性的本質。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擺脫任何慣性、任何存在,包括思維和意識形態的束縛和控制。

 

那麼,我們可能有一個問題。誰創造了人類?在佛陀的教導中,一切眾生都是由他們過去生的思想和業力所形成的。業力是指行為或行動的強度,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因此,在佛教中,創造我們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外在或內在世界的主導地位是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把握。而我們外在或內在世界的本質,包括我們自己,就是空性。

 

例如,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結合形成人體,即形成或出生的過程。它成長起來,可能會在穩定中保持健康,這就是居住的過程。但是,細胞、神經和器官也開始退化,這就是變化的過程。最後,身體是死亡,被燒毀或分解,這是毀滅和空虛的過程。整個生、住、異(變化)、滅的過程,我們說它的本質是空性。

 

所以,空性不是說它什麼都沒有,也不是說它無為。 反之,空性包含一切有,一切都可以由空性來做。

 

無論是自性還是法性,都是空性。 所以,空性不是死法。 相反,它是“能生 (能產生或能發生)”,生出一切有,包括有形和無形的事物或事件。

 

佛性

 

空性即佛性。 佛性包括空和非空。

 

很多人祈求佛祖加持,甚至去參觀坐佛名山或名僧住的名山。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只知道外在的佛,卻不知道內在的佛。

 

中國第一位禪師叫達摩,是印度人,會說中文。 在中國早期,佛經是由印度和尚傳入中國,也由印度和尚從梵文翻譯成中文。 印度僧人將佛教傳入中國時,採用的是和平之道。 他們既不用軍隊欺負人民,也不用威脅向人民徵稅。

 

然而,由於信息和交通的限制,以及大多數沒有幸福、智慧和知識來學佛的人的貧困,佛教無法在印度廣泛傳播。 幸運的是,過去佛教在中國盛行和廣泛傳播,現在在台灣也是如此。

 

達摩,中國第一位禪宗創始人,曾寫過一些關於什麼是佛的佛教文章,也被他的中國弟子複寫和記錄。 他的一些著名的佛教經文如下:

 

我本求心心自持 (我本來求心,心自己主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如果求心而未得,應該等待心自己知道)

佛性不從外心得 (佛性不能從外心得到)

心生便是罪生時 (當從心裡產生任何東西時,就是產生罪惡的時候)

 

我本求心不求佛 (我本來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無一物 (明白三界空無一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如果您要求佛但求自心)

只這心心心是佛 (唯自己的本心是佛)

 

以上佛經是我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我希望它能正確地傳達中國第一位禪宗創始人達摩祖師所說的佛經的含義。這裡的心不是指器官,而是一種無形的狀態。在佛教中,無形之心的含義很多,甚至包括意識、思想和頭腦。

 

從佛經中,我們了解到佛性不能從外心獲得。但是,我必須告訴你,從外在的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內在的心,佛性。

 

許多學者研究佛教,並撰寫了許多理論。但是,大部分談話讓我們頭暈目眩,讓我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釋迦牟尼佛沒有研究過佛教,他甚至沒有任何證件和證書。釋迦牟尼佛以具體的行動認識並修行佛法。這是我們應該學的,如果我們想學佛。

 

得見佛性,不是從研究或念誦而來,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覺悟和修行而來,也不是遠離眾生而得的。

 

那麼,什麼是佛性?釋迦牟尼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們在上面總結。自性、法性、空性就是佛性。釋迦牟尼佛說,佛性本來就是萬有的,就像如意寶珠(順心珠),可以生出我們需要的任何東西。在釋迦牟尼佛看來,一切眾生的本性,即佛性,是非常豐富的,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當我們深入了悟和修行佛性時,我們就會更加了解自性中的豐富。

 

很多人不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因為他所展示的是一個和尚。他每天乞食,沒有房子,沒有妻子。他不需要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他每天都睡在樹下,一天只吃一頓飯。他怎麼可能是有錢人?很多人討厭釋迦牟尼佛,因為他們不想像他一樣。如果你只是看到這樣的東西,那是你最大的損失。

 

釋迦牟尼佛用了49年的時間來傳授佛法。當時,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可能不到40歲。換句話說,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不可能完全了解佛法。這是我的推測。這或許也是佛教未能廣為流傳,一開始只能為貴族所接受的原因之一。那個時代的貴族,比一般人壽命更長,了解佛法的時間和知識也更多。其次,貴族們不擔心他們的生計問題。

 

釋迦牟尼佛講過,凡佛所需要的,都是天地眾生供給的。因為佛是天地眾生的老師,也是因為佛的無上功德。為什麼?因為這是佛的善報和果報。佛陀在過去的許多世中一直是有情眾生之一,並為許多佛提供了任何東西。同時,接受佛法,誠心修行。就是這樣,活在他的許多世裡,直到有一天,它完全開悟了,然後成佛了。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善因必有善報的因果。

 

所以,其實釋迦牟尼佛很有錢。值得稱道的是,他並不貪戀那些東西。它也沒有沉迷於這些事情。他所需要的只是應用在傳授佛法上。他的一些弟子非常富有,並提供房屋和食物來支持佛陀的教義。所以,釋迦牟尼佛並不總是乞丐。大部分時間,他都住在大而漂亮的房子裡,吃的都是他的弟子、富貴長老們提供的食物。

 

以上只是佛性的一部分,也是一部分原因。釋迦牟尼佛講的佛法也很多。佛法的一些運用,是為了方便人們證悟佛性。有的人不明白道理,就不能證悟佛性。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佛法來實現佛性。為什麼?

 

佛性不可思議。 它的本質是處於無思想、無工作、無行動、無作為的至高無上的寂靜狀態(空寂)。 同時,它能夠從無念的狀態中思考一切。 並且可以在不工作、不作為、不做的狀態下做任何事情。

 

所以,如果我們了解了佛性的緣由,我們就有可能學習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 看到上述性質,達到這樣的道,對我們來說並不困難。 那麼,對我們來說意義何在? 它讓我們完全充滿(圓滿)無上的智慧、功德和加持。

 

 

英文: Chapter 12 17  : Seeing the Nature and learning the Dao are difficult.

8月 29, 2021

第 12 章﹝16﹞:遇到見多識廣的人很難。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6﹞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 12 章﹝16﹞:會善知識難

第 12 章﹝16﹞:遇到見多識廣的人很難。

 

遇到知識淵博的人是很困難的。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六難。

 

根據我個人的知識和理解,對知識淵博的人有三個定義。

 

知識淵博的人的第一個定義是指那些了解專業學科並了解專業領域信息的人。它是指可以在社會和國家中使用的職業。大多數情況下,它必須經過學校或大學或任何允許的教育機構的測試並頒發證書。此外,還必須在政治、金融、環保、教育、管理、醫學、技術等專業學科和領域具有良好的經驗。

 

這個知識淵博的人會幫助我們增加知識和財富,以在世界上生存。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在某個專業領域學習或工作,我們幾乎沒有機會遇到這樣的專業人士。

 

知識淵博的人的第二個定義是指那些在個人行為和品格上擁有美德和優點的人。因為他們有善知識,可以把它付諸實踐,勸人為善,所以他們可以同時幫助自己和其他人成為好人。

 

在佛教中,善知識的人是指在佛菩薩道等善​​道上證悟,解脫生死苦惱的人。同時,他們有這樣的知識和經驗來教導和幫助人們從生死的痛苦中解脫。也就是說,所有的佛菩薩都是所謂的善知識的人。

 

我們在哪裡可以“遇到”這樣的知識淵博的人?通過閱讀和背誦佛經,深刻理解佛經的教義和意義,我們就有機會“結識”這樣的善知識。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閱讀和背誦佛經,更談不上深刻領會佛經的教義。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有機會遇到和尚,或尼姑,或佛教住家的男女學者,並且他們具有上述特徵來教導大眾佛教知識,我們認為他們是知識淵博的人。這種善知識的人是佛教的三寶之一。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上述知識淵博的人。如果我們今生和前世沒有德,我們就沒有機會遇到這樣的善知識。此為佛經中為釋迦牟尼佛所提及。所以釋迦牟尼佛總是勸大眾、勸人要做好事,要學智慧,不要做壞事。

 

遇到這樣的知識淵博的人有什麼好處?總之,它們會啟發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知道我們是誰,我們來自哪裡,增加我們現在和未來生活的幸福。在佛教中,它會幫助我們有一天成佛。

 

有一部著名的佛經,名為《華嚴經》。在梵文中,它是“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bud-vaipulya”在最後一部分,佛陀提到了一個男孩,他的名字是「善財」(德富)。我把男孩的名字翻譯成「德財;德富」,這是從漢字的意思而來的。漢字的音譯是Shàn cái tóngzǐ (善財童子)。美德富貴男孩 (善財童子)大約在15-18歲之間。由於他在今世和前世都在心中種下了許多德行,自然也就擁有了很多財富。這就是為什麼他被稱為「善財童子」(男孩美德財富)。著名的部分是他拜訪了53位善知識的人,向他們諮詢如何學習菩薩行,如何在菩薩道上修行。一句話,就是學佛。

 

在《華嚴經》的這部分,我還沒有找到中文譯成英文的版本。這是一個遺憾。人類寧可花費巨資開發或購買高科技武器,也不願花費大量金錢為人類開發智慧和真正的幸福。

 

53名善知識者中,有僧、尼、女、男、仙、婆羅門、長老、男孩、女孩、非和尚、國王、神明。天、地神、夜神、神光女、菩薩。

 

我們可以發現,善知識的人並不局限於佛教。善知識者也來自佛教的外在,也來自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人,甚至來自神仙、女神和神靈。我認為這更符合我們對多樣性和平等的邏輯思維。

 

一切善知識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或佛法來解脫生死苦,並用這樣的方法或佛法來解脫他人的生死苦。它不僅是讓眾生從痛苦中解脫,而且是開悟他們,讓他們自然地擁有智慧、財富和幸福。

 

有些方法就像世俗的知識,如建築、算術和法律。然而,大部分方法或佛法都超出了我們的知識和經驗,甚至超出了我們的想法。大多數情況下,它是積極的概念和能量,對所有有情眾生具有仁慈和同情心。

 

但是,也有例外。即使有例外,其本質仍然是基於對一切有情的仁慈和同情。只是他用了另一種方式,我們認為這可能不正常,不符合我們的邏輯思維。

 

例如,其中一個善知識的人是國王,根據我們的常識,他可能不是一個好國王。相反,根據公眾的常識,他們認為國王是“邪惡而野蠻的”。由於他的國家惡人較多,這些惡人心中充滿了貪婪和仇恨,總是欺負和欺騙好人,所以國王成為“惡人”,用殘酷的懲罰來懲罰他們。懲罰這樣的壞人。

 

所以善知識者的第三個定義是指那些成為“惡人”的人,教導和懲罰真正的惡人,使他們成為好人。中國有句古話:“惡人騎惡馬”。就是說真正的惡人就像惡馬一樣,會有更多的惡人去馴服這樣的惡人。

 

不要擔心。如果我們不是真正的惡人,我們絕對不會遇到“更惡的人”。

 

總之,如何遇到上面提到的有識之士?按照佛陀的教導,我們應該發心、發菩提心、種德。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善因,我們絕對會遇到上述善知識的人,這將有助於我們走上佛道。

 

英文:Chapter 12 16 : Meeting the good-knowledge person is difficult.



第 12 章﹝15﹞:不說對錯是困難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5﹞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12 章﹝15﹞:不說是非難。

12 章﹝15﹞:不說對錯是困難的。

 

 

不說對錯是困難的。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五難。

 

說一個人的對錯,在我們的生活和社會中普遍存在。是對是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個人的主觀意識和我們的好惡,這實際上是我們的偏見。自古以來,說別人對錯就是一種情感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具有這樣的功能。根據最近的研究,它對人體健康也有好處。這種對或錯是八卦的趨勢。

 

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聊天並說出某人的對或錯時,我們不會有任何負面的想法來傷害這個人。然而,如果不幸的是,這些話被故意傳遞給某人或某人並試圖破壞彼此的關係,它就會變得有害,尤其是在工作場所或團體中。

 

在和尚或尼姑的團體中,為了避免因說某人是非而造成任何傷害,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有一個沉默和不說話的規則。 他們用這樣的規則來規範和約束行為和心靈。

 

然而,在工作場所,我們很難避免因別人說對錯而產生的傷害,尤其是當我們是主要攻擊目標時。 而且,這種情況在民主國家的政治中也經常發生。 大多數情況下,這不是政策的辯論。 然而,更多的是故意攻擊候選人或當選人。

 

因此,對與錯是由某種原因和條件,出於某種目的而發生的。 這種發生的危害是一樣的。 中國有句諺語:“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這意味著那些人是邪惡的人,他們試圖破壞某些東西並且會造成傷害。

 

我們知道,所做之事的惡行將歸還於作惡者。 我們應該拒絕成為這樣的壞人。 如果不幸的是,我們是主要的攻擊目標,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緣結合而發生的。 本質是空性。 任何因緣終有一天會消失。 如果我們的心像天空那麼大,那麼寬,我們怎麼可能被任何人傷害?

 

佛在第八章中說:“惡人害善人,如吐口水向天,口水不至天而落於己; 將塵土逆風吹散,塵土並沒有到達別處,而是被帶回了自己。 功德不滅。 災難絕對是毀了自己。”

 

就是說,傷害別人就是一場災難,這樣的災難會毀了做這件事的人。

 

其次,很多事情都是現象的變化,不是事實,很容易蒙蔽和欺騙我們。 你知不知道,對與錯的了解和辨別還是有限的,很容易讓我們糾結於因緣。 最好的方法是去除任何對與錯,任何因或緣。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擺脫任何界限,從而認識和了解真實。

 

第三,佛的大道(道)是寂靜。 說是非對我們修行、走大佛道沒有幫助。

 

如果我們理解了上述含義,我們就不會對說某人的對錯感興趣了。

 

 

英文:Chapter 12 15 : Not saying its right or wrong is difficult.


8月 27, 2021

第 12 章﹝14﹞:實踐內心的平等是困難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4﹞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12 章﹝14﹞:心行平等難

12 章﹝14﹞:實踐內心的平等是困難的。

 

實踐內心的平等是困難的。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四個困難。


在今天,不平等仍然存在於任何地方

 

人類真的很難把平等放在心裡。這種不平等自古就有。不幸的是,大多數權威故意將不平等合理化,而大多數無知的公民已經洗腦接受了不平等。即使在今天,不平等仍然存在於任何地方,包括家庭、社會和國家。

 

釋迦牟尼佛是2500年前的人。他的文化背景深受印度的影響。眾所周知,印度自古就有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一種不公平的社會制度。直到今天,它仍然存在於印度社會中。釋迦牟尼佛在他那個時代已經意識到種姓制度的不平等。

 

那時弟子質疑奴僕、窮人、女人、罪犯能不能成佛,釋迦牟尼佛給弟子講解、教導眾生皆有佛性。他們和任何人在未來、現在和過去的累生累世都完全承擔了他們的惡業報應後,才能成佛。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等於將來有朝一日成佛。但是,關於過程,經歷,時間,是福報還是惡報,要看個人的因緣。這種情況和現象是某種變化的,它會讓我們感到困惑,讓我們產生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感覺。


佛教中的平等概念是真正的平等。 


釋迦牟尼佛提出平等的概念。這種平等是基於佛性。它不關於你的外表,你的眼睛和皮膚的顏色,你的性別,你做過什麼,你出生在哪裡,你的信仰是什麼。它也不在乎你的種族是什麼,你的教育是什麼,你的社會地位是什麼,你的財富是什麼。這就是為什麼佛教中的平等概念是真正的平等。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它強調孔子思想。孔子是2500年前的人。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歷代朝政。它也影響了歷史上韓國、日本、越南、緬甸和泰國的政府。歷史上,男權喜歡用儒家思想來強調其執政的合法性。然而,平等和正義的概念是站在男性而非女性的思維角度上的。

 

儒家思想真是鄙視女性。不幸的是,即使在今天,仍有男性權威積極推動儒家思想,並將儒家思想視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作為一個女人,在我看來,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歷史上的女性因為儒家思想而受到壓迫和欺凌。不幸的是,它仍然影響著現代的東方女性。

 

換言之,儒家思想的平等與正義並不是真正的平等與正義。事實上,它只是某種條件下的某種平等和正義。也就是說,它必須符合男性的概念或思想,從而有平等和正義。你有沒有發現地球上到處都存在這樣的概念或思想?


對於既得利益者來說,他們沒有不公正和不平等的感覺。


自由、平等和人權的概念產生於17世紀。自由、平等和人權概念的定義在現代更加進步和開放。並且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修改。但是,它仍然是某種條件下的有限的自由、平等和人權。大多數女性在家庭、社會和工作場所仍然受到鄙視或欺凌,甚至被政府忽視。

 

對於年輕人和老年人來說,他們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在社會上被鄙視或忽視的感覺。老人受虐、小孩受虐、婦女受虐的問題,大多發生在封閉的家庭或社會,或國家。

 

對於既得利益者來說,他們沒有這種不公正和不平等的感覺。只有那些被剝奪了人的權力、權利和利益的人,才會強烈地感受到不公正和不平等。


所有的懲罰或報應都來自於他們自己的精神。

 

一個人無論做了什麼惡事,他死後所有的外在力量、財富、女人和權威都無法與他同在。他死後會伴隨他的是他的惡業,也就是他所做的惡的行為。這樣的惡業,會記錄在他的精神意識中,就像記錄在他自己的軟體上一樣,伴隨著他的精神。

 

這樣的惡業不會報答他人,而是報答自己的“命”,報他在地獄或來世的“命”。地獄裡的生活是什麼?你經常做噩夢嗎?噩夢太真實了,會讓我們害怕,出現冷汗,甚至會感到嚴重的痛苦。地獄裡的生活就像一場噩夢,每時每刻都在折磨著惡人。

 

有些人否認外在的精神,否認任何神或上帝。他們認為世界上沒有靈魂。所以他們敢做惡事,因為他們認為不可能有任何靈來懲罰他們。但是,他們怎麼可能否認自己的精神呢?所有的懲罰或報應都來自於他們自己的精神。不幸的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概念和知識。

 

有形的和無形的階級制度仍然存在於家庭、工作場所、社會和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怎麼可能感受到內心的自由和平等?

 

在歷史和現代,一些邪惡的人佔據了政治資源。他們竊國家財,欺負好人。儘管如此,他們仍然生活得很好,長壽並擁有許多財富。大多數好人無法為自己的權利而爭鬥,因為他們的大腦被荒謬的意識形態洗腦了。他們甚至會因為荒謬的原因而死去。換句話說,不平等仍然存在。


佛法的理念告訴我們,平等在空性。

 

儘管外在的情況和現象可能會讓我們內心感到不快樂和不平衡,但佛陀的教義理念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感到平衡和平等。

 

佛法的理念告訴我們,平等在空性。所有的不平等都是由內在和外在的原因和條件造成的。這種因緣可能很複雜,也可能很簡單,看我們怎麼看。一旦因緣歸於消失、歸於無、歸於虛無,則不平等便不存在。亦即萬物歸空。什麼都不存在,包括不平等。那麼,這才是真正的平等。


不平等與平等同時存在於空體之中。

 

不平等與平等同時存在於空體之中。不平等是情況和現象的變化,是無常的。空體平等是真正的恆常,因為它不是任何因緣結合或消失的變化。普通人很難將這種平等觀念付諸實踐,因為他們大多固執於內心複雜的思想,糾纏在外在復雜的條件、情況和現象中。

 

如果我們了解了上述內容,徹底擺脫了內心的頑固,擺脫了外在條件、荒謬的意識形態、情境和現象的糾纏,那麼我們內心的真正平等就不難實踐了。

 

英文:Chapter 12 14 : Practicing the equality in heart is difficult.


第 12 章﹝13﹞:不鄙視未學習者很難。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3﹞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第 12 章﹝13﹞:不輕未學難

第 12 章﹝13﹞:不鄙視未學習者很難。

 

不鄙視未學習者是困難的。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三個困難。

 

“未學者”是指尚未學佛的人。在歷史上或在台灣,我們都經歷過那些學佛、略懂佛法的人,還沒有完全開悟,自以為比別人優秀的人。當我們與他們交談時,我們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和不舒服。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去除自大自負。

 

他們是我們的反映。當我們學佛時,我們要反省自己是否已經去除了自我的傲慢?我們是否鄙視未學習者?我在學佛的時候,也曾犯過這樣的錯誤。我也曾經鄙視那些對學佛沒有興趣的人,直到我讀過佛經中提到人人在空性中平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

 

在另一章中,我曾提到過一位名為常不輕菩薩。他出家時,見到人就雙手合掌,恭敬禮拜,對他們說,你來世必定成佛,我不敢輕視您。他經常那樣做,說這樣的話。有人視他為瘋子,向他扔石頭。他跑掉了,然後站著遠遠地面對那些人,總是雙手合掌,對那些人恭敬行禮,大聲對他們說,您們以後都會成佛,所以我不敢輕視您們。所以人們稱他為「常不輕菩薩」。這個故事是佛經中釋迦牟尼佛所說在提醒我們,我們不應該鄙視任何人,即使他們沒有學佛。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曾遇到過不同的人,他們擁有不同的知識、專業和技術,甚至他們擁有國家或世界的特殊資源。他們擁有優越感,因而鄙視普通人的生活。

 

大多數人生活在貧困中,在生活中受苦。不幸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在生活中貧窮和受苦。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和專業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更不用說擁有國家的特殊資源了。他們可能知道自己被人鄙視。但是,他們無法通過積極的智慧來改變事實。

 

如果我們幸運地擁有知識、特長和智慧,或者我們擁有特殊的資源,我們不應該鄙視那些在生活中受苦的人。我們最好盡力幫助他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因為我們在空性中是平等的,具有佛性。他們將來會成佛。幫助他們也意味著幫助我們自己。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人們。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熱心幫助別人,卻讓熱心的人糾結在被幫助人的問題上。然後,這樣的問題會給熱心的人帶來新的問題。換句話說,這不僅僅是被幫助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他們兩個人的問題。

 

在我的實踐經驗中,我發現有些人向外界尋求幫助,是因為他們缺乏處理個人心理問題的智慧。就是說,他們請外人做事幫助他們,那不是主要的問題。主要問題是他們的心理活動紊亂。他們在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想法中糾纏。這會影響他們與家人的關係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他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心理問題並參加了心理課程。令我震驚的是,這樣的課程對他們幾乎沒有幫助。他們的精神活動障礙仍然存在。為什麼?因為這樣的課程沒有觸及真正智慧的核心。

 

所以,如果我們熱心幫助人,我們不應該盲目,最好用我們的頭腦和智慧,以免我們陷入糾結的問題和麻煩。 最好的幫助,就是給那些尋求幫助的人真正的智慧。 第二個幫助是給他們知識。 當他們擁有智慧和知識時,他們就會內心強大,生活獨立,最終可以找到方法,包括知識和專業,來改善他們的問題,包括貧困。

 

如果我們懂得這樣的方法,有這樣的能力幫助人,我們就不會鄙視尚未學佛的人。

 

英文:Chapter 12 13 : Not to despise the un-learner is difficult.


8月 25, 2021

第 12 章﹝12﹞:去除自我傲慢是困難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 章﹝12﹞ ) 

 

摩騰、竺法蘭  共譯 (從梵文譯成中文)

經文解說許道清  (Tao Qing Hsu)


12 章﹝12﹞:除滅我慢難

12 章﹝12﹞:去除自我傲慢是困難的。

 

去除自我傲慢是很困難的。 是釋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說的二十難中的第十二難。

 

“自我”是什麼意思? 根據字典的解釋,“自我”是指您對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尤其是您對自己的重要性和能力的感覺。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自我”是屬於主觀性的,而不是屬於客觀性的。

 

“傲慢”是什麼意思? 根據字典的解釋,“傲慢”的意思是令人不愉快的驕傲,表現得好像你比別人更重要,或者比別人知道得更多。 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傲慢”是屬於主觀性的,不屬於客觀性的。

 

把這兩個詞合起來就是自大自負,自大自負是來自於自我的看法,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而產生的優越感。這種主觀性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自古就有。所以釋迦牟尼佛深刻地體會到,去除個人的驕傲是困難的。

 

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多人因自大自負的人的意志而受苦或沮喪。然而,你知道嗎?即使是自大自負的人,他們也正在被自己愚蠢的自大自負所折磨和困擾。為什麼?

 

佛陀曾告誡我們有五種負面的心理特徵,就像毒素會毒害我們的身心。這五種消極的心理特徵稱為五毒,分別是貪、瞋(怨恨)、痴(迷戀)、驕(或傲慢)、疑(猜疑)。傲慢是五毒之一,不僅傷害自己,而且傷害別人。

 

有一本著名的小說叫《傲慢與偏見》。如果我們洞察傲慢的特徵,就會發現自我傲慢會帶來自我偏見。實際上,兩者是同時形成的。

 

其次,自大自負總是與頑固的思想聯繫在一起,甚至故意顛倒是非,並利用這種自以為是的能力和觀念來影響他人,甚至欺負他人。

 

因此,自大自負的人總是想掌握控制他人的權力,因此他們無法接受他人的意見或批評。

 

仔細觀察自我狂妄的特徵後,我們了解到,自我狂妄的心實際上是一種自我限制和自我囚禁的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從生活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不幸的是,自大自負存在於大多數人身上,從孩子到老人,從窮人到富人,從文盲到知識精英,從員工到老闆,從群眾到政客。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或每個人身上找到自大自負的“鬼魂”,甚至發現它存在於我們自己的身體中。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察覺到其他人的自大自負。然而,我們很難察覺自己的自大自負。

 

我們自己的頭腦中有一個盲點。也就是說,我們通常將自大自負誤認為是自信。自我傲慢和自信有什麼區別?如何區分兩者?

 

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分自大自負和自信之間的區別。自大的人會通過辱罵、羞辱性的言語、肢體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來鄙視或故意擾亂他人,甚至會使用拒絕或孤立、恐嚇和威脅的方式。也就是說,在精神上和肉體上,他們都用欺負人的方式來彰顯自己的支配地位、重要性和優越性。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不平衡和不平等的。

 

但是,一個自信的人是一個有同理心和自尊的人,所以可以平等地尊重他人。其次,他們會自我承認他們的知識實際上是有限的,因此他們非常謙虛,並會嘗試了解未知的知識領域。他們理性地談論事情。他們沒有必要用任何侮辱性的語言攻擊人,也沒有必要用任何肢體語言或動作來鄙視他人。

 

為什麼我對學佛感興趣?因為我了悟佛與我在佛性上是平等的。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平衡的。從學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我認識到在空性中我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所想和所做的原因與我們必須承擔的結果相同。所以,每一個念頭,尤其是第一個念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應該小心。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大師說「念念無邪見」,即「每一個念頭都沒有邪惡的見解和看法」。

 

這種自信不是來自現象、聰明、成功或富有的表面,因為這些東西是無常的,總是在變化的。在財運、事業上取得成功,甚至在政治上霸道,都是關於自信的世俗見解。但是,最終,這種自信是自大。中國有句古話「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一旦成功,人骨已乾一萬。這種成功不是來自於自信,卻是踩著眾人的屍骨而來的自大自負。

 

在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以自己的聰明、豐富或專業的知識為榮,這使他們的職業生涯順利,賺了很多錢,因此他們對生活感到滿意,並擁有強大的自信。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自己的身體裡找到了自大自負的“幽靈”,又有多少人能夠自我感知到自己可能會因為自大自負而欺負他人呢?

 

我們可能讀過一篇關於權力不平衡的文章。這種不平衡的權力可能存在於家庭、學校、公司、團體、社會或國家。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存在著不平衡的力量,自大自負的地方在哪裡?我們是否曾經認為自大自負對我們、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甚至我們的國家有害?不,很少有人有這樣的認知。大多數人的意識被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優勢所掩蓋。

 

大多數人都追隨外在的成功,痴迷於個人的世俗成就。所以心總是在流動,並試圖在與他人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未想過這樣的心智和行為會增加自大自負之心,使我們患上抑鬱症、高血壓、糖尿病、失眠、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如何消除自大自負?知道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道是無我。傲慢是由自我造成的。去除小我自然就是去除狂妄。

 

如何沒有自我?一切事物、現象、相貌、聲音、成功、成就、得失、外在和內在的事物,都被視為空相。如果外在和內在的一切都是空相,我們能比得上什麼?沒有什麼可以比較的。如果沒有什麼可比性,我們怎麼可能認為我們比其他人更重要或更優越?然後我們明白,沒有理由造成自我傲慢。

 

沒有自大自負,我們就會對一切眾生有更多的同理心,任何批評、建議、意見都可以聽進我們的腦海中。 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尊重和平等地對待人們。 同時,我們更願意在平等的立場上分享任何自己的優勢,絕對不敢欺負他人。

 

你可能讀過很多關於自大自負導致的悲劇結局的新聞、故事或小說。 你可能在生活中遇到過任何一個自大自負的人。 你有沒有想過如何與他們相處? 抱怨和生氣不是一個好的理想。 同情他們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願我們有一天能去除自我傲慢,同情那些因自大自負而遭受痛苦的人。

 

英文:Chapter 12 12 : Removing the ego-arrogance is difficult.